- 年份
- 2024(8290)
- 2023(11897)
- 2022(9958)
- 2021(8970)
- 2020(7797)
- 2019(17500)
- 2018(17240)
- 2017(33408)
- 2016(18280)
- 2015(20222)
- 2014(20252)
- 2013(20166)
- 2012(18800)
- 2011(17033)
- 2010(16848)
- 2009(15706)
- 2008(15694)
- 2007(14390)
- 2006(12357)
- 2005(10849)
- 学科
- 济(79472)
- 经济(79401)
- 业(56233)
- 管理(56133)
- 企(45908)
- 企业(45908)
- 方法(37573)
- 数学(33078)
- 数学方法(32743)
- 农(21944)
- 财(20955)
- 中国(18329)
- 业经(18279)
- 学(17502)
- 技术(17307)
- 贸(15581)
- 贸易(15580)
- 地方(15344)
- 易(15146)
- 农业(14689)
- 制(14090)
- 务(14047)
- 财务(14002)
- 财务管理(13971)
- 产业(13356)
- 企业财务(13280)
- 和(11469)
- 环境(11181)
- 理论(11174)
- 银(10821)
- 机构
- 大学(273274)
- 学院(273102)
- 济(111928)
- 经济(109798)
- 管理(106174)
- 理学(92359)
- 研究(92121)
- 理学院(91339)
- 管理学(89802)
- 管理学院(89310)
- 中国(66728)
- 科学(60629)
- 京(57118)
- 农(56124)
- 所(48353)
- 财(48072)
- 业大(47763)
- 农业(45046)
- 研究所(44558)
- 中心(42970)
- 江(40475)
- 财经(39333)
- 经(35665)
- 北京(35209)
- 经济学(34433)
- 范(33360)
- 师范(32834)
- 院(32468)
- 州(32066)
- 经济学院(31546)
- 基金
- 项目(189216)
- 科学(147220)
- 基金(137147)
- 研究(129834)
- 家(123065)
- 国家(122089)
- 科学基金(102973)
- 社会(82797)
- 社会科(78791)
- 社会科学(78763)
- 省(75398)
- 基金项目(73584)
- 自然(68893)
- 自然科(67339)
- 自然科学(67315)
- 自然科学基金(66174)
- 划(63597)
- 教育(58533)
- 资助(55511)
- 编号(51304)
- 重点(42907)
- 发(41341)
- 部(40967)
- 成果(40275)
- 创(40050)
- 计划(37760)
- 创新(37589)
- 科研(37006)
- 国家社会(34622)
- 课题(34353)
- 期刊
- 济(115397)
- 经济(115397)
- 研究(69811)
- 学报(52377)
- 农(49408)
- 中国(47237)
- 科学(44470)
- 财(38076)
- 大学(37359)
- 管理(35811)
- 学学(35681)
- 农业(33368)
- 技术(24741)
- 教育(20590)
- 业经(19977)
- 融(19852)
- 金融(19852)
- 经济研究(19467)
- 财经(19429)
- 业(18371)
- 经(16758)
- 问题(15972)
- 技术经济(15706)
- 科技(14979)
- 图书(14719)
- 版(14570)
- 业大(13505)
- 商业(13381)
- 理论(13044)
- 统计(12769)
共检索到384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昊 林勇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简称信息技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作用突显,探索信息技术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影响路径,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本研究基于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3—2017年的数据,首先测算了省际信息技术的生产性资本存量;其后,以鲍莫尔效应的发生机制为切入口,建立动态面板数据GMM模型,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揭示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路径。结果发现:(1)总体上,信息技术对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明显的投资优化效应,但这种投资效应具有分位异质性,如果信息技术的资本规模基数过低,就不能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显著影响。(2)信息技术投资对不同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同。信息技术投资能有效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但在第二产业发展中存在投资不足与投资低效问题,阻碍了第二产业发展。(3)伴随不同的工业化阶段,信息技术投资在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信息技术的投资优化效应在东部地区呈现明显的线性增长特征;在西部地区呈"U型"特征,在中部地区仅仅是工业化后期阶段才呈现正向影响。最后,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昌忠泽 孟倩
本文利用199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消费需求、创新驱动、劳动力禀赋、劳动生产率等效应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能有效推动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引导或倒逼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但存在"产业结构演进无效率"现象,且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介效应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立厚 陈鸣中 张玲
论述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与目的 ,讨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计算机系统仿真模型选择、建立及其信息需求 ,并分析了加强产业结构优化的信息保障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喻金田 万君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焕峰
本文从辨析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优化等几个重要概念入手,分析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影响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技术扩散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作用机制。
关键词:
技术扩散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鹤
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优化都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如何辩证地认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优化各自的概念和影响因子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技术扩散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影响机制,具体为技术扩散通过改变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子和技术矩阵水平,以此作用于产业机构优化。
关键词:
技术扩散 产业结构优化 影响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伟华
本文基于200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非径向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测度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效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商贸流通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效率水平的提升,可显著提升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同时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层面的影响更深。另外,本文还发现金融发展、政府投资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样存在一定的影响效应。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提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伟华
本文基于200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非径向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测度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效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商贸流通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效率水平的提升,可显著提升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同时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层面的影响更深。另外,本文还发现金融发展、政府投资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样存在一定的影响效应。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豪 张建华 窦雯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参与产品的国际化生产与协作的过程中,不仅带来了国际贸易方式的重大改变,也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这种改变进一步影响了中国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本文在构建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指标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两者相互影响程度,得出: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越深,该国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越高;产业结构越优化,其产品内国际分工地位越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熊立春 王凤婷 程宝栋
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测度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速度并分析其优化的作用机理能够为林业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基于2000—2015年30个省份的林业产业数据,运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和Moore值法分别测算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和速度,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前林业第二产业平均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值为3.98,明显高于第一产业(-1.64)和第三产业(1.52),70%的省份林业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值高于第一产业,凸显出林业产业总体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业方向升级的趋势。Moore值、夹角α值和K值结果表明,当前林业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较快的省份多为东部沿海省份。总体特征是中国林业产业结构向第二、第三产业升级的趋势明显,升级速度也在提升。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人均GDP,人口规模,R&D内部经费支出,林业站个数和森林覆盖率是影响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而上述因素对不同升级水平的省份影响方向则存在差异。因此,要鼓励中西部省份承接东部沿海省份林业第二产业,大力发展东部沿海省份林业第三产业,加大对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业三次产业科技投入,完善林权改革制度和相关林业产业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莎莎 王俊俊
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对提高城市群资源配置效率,转变城市群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群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运用耦合协调理论,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和生态化三个方面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指数,对2005—2017年9大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进行测量和时空演变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年均增长率为0.538%,其中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生态化促进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的瓶颈约束;从空间维度上看,东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均较高,中西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呈现较大的非均衡性;从影响因素上看,区域专业化集聚、区域多样化集聚、工业多样化集聚、服务业专业化集聚、金融资本和消费需求对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起促进作用,工业专业化集聚、服务业多样化集聚、政府干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阻碍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玉霞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应该成为经济学中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诸多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 优化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湛 黎红梅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是现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林业现代化有赖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1998-2014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借鉴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测定林业产业结构值,度量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化水平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总体在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结构值(S)由1998年的1.34提高到2014年的1.79。1998-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均值为44.37%,最大值为54.77%,城镇化水平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林业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林业制度改革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由于注重生态建设的宏观环境且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和GDP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却有显著负向影响效应。因此,政府和林业生产者要抓住城镇化进程给林业产业结构发展带来的机遇;引领林业产业多元化和高价值化发展;注重林业第三产业发展,优化林业产业投资结构;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福利水平,积极完善林业补贴制度,促进林农积极投入林业经营;应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和林业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湛 黎红梅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是现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林业现代化有赖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1998-2014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借鉴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测定林业产业结构值,度量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化水平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总体在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结构值(S)由1998年的1.34提高到2014年的1.79。1998-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均值为44.37%,最大值为54.77%,城镇化水平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亚伟 张荣真
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方面,在信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基础上,文章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测度不同工业化时期、不同经济区域的信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