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57)
2023(19377)
2022(16367)
2021(15342)
2020(12820)
2019(29474)
2018(29100)
2017(55784)
2016(30080)
2015(33919)
2014(33851)
2013(33196)
2012(30203)
2011(27151)
2010(26765)
2009(24595)
2008(23796)
2007(20754)
2006(18212)
2005(16355)
作者
(84839)
(70821)
(70288)
(67063)
(44913)
(33559)
(32083)
(27780)
(26879)
(25165)
(23981)
(23908)
(22366)
(22353)
(21828)
(21698)
(21058)
(20730)
(20383)
(20157)
(17541)
(17281)
(17027)
(16104)
(15865)
(15841)
(15478)
(15384)
(14172)
(13925)
学科
(126934)
经济(126778)
管理(86903)
(83561)
(67641)
企业(67641)
方法(56436)
数学(49250)
数学方法(48653)
中国(35507)
(34847)
(30966)
业经(28979)
(25711)
地方(25633)
农业(23601)
(23057)
(22876)
贸易(22863)
(22265)
技术(21942)
理论(19390)
(19057)
财务(18969)
财务管理(18930)
(18761)
环境(18694)
(18571)
银行(18528)
(18164)
机构
大学(427398)
学院(423589)
(177402)
经济(173983)
管理(168460)
理学(145864)
研究(145288)
理学院(144273)
管理学(141751)
管理学院(140970)
中国(109085)
(91443)
科学(87643)
(78997)
(71625)
(66357)
中心(66069)
研究所(65392)
财经(63864)
业大(61794)
(59969)
(58369)
北京(57910)
(55651)
师范(55139)
经济学(54594)
(52804)
农业(51724)
经济学院(49320)
(48895)
基金
项目(292820)
科学(231477)
研究(215075)
基金(214592)
(187318)
国家(185830)
科学基金(159885)
社会(137821)
社会科(130717)
社会科学(130684)
基金项目(113075)
(111199)
自然(102561)
自然科(100222)
自然科学(100200)
自然科学基金(98405)
教育(97893)
(94273)
资助(88337)
编号(87050)
成果(70669)
重点(65599)
(65283)
(62850)
(60703)
课题(58983)
国家社会(58068)
创新(56780)
教育部(56352)
科研(55541)
期刊
(189057)
经济(189057)
研究(124844)
中国(79953)
学报(65788)
管理(61690)
科学(61280)
(60487)
(59683)
大学(50451)
学学(47092)
教育(44629)
农业(42294)
技术(38525)
(34718)
金融(34718)
经济研究(31300)
财经(31092)
业经(29994)
(26808)
问题(24936)
图书(24796)
(22896)
技术经济(21484)
科技(20385)
(19847)
理论(19837)
统计(19526)
世界(19184)
(19045)
共检索到620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梁双陆  
利用2005—2010年地区产业面板数据,采用Rajan和Zingales(1998)的双重差分非线性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信息化密度差异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对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通信技术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地区产业增长,并且对信息化密度较高产业而言,ICT对其的产业增长促进作用更大,证实了ICT在地区发展与信息化在产业分布和扩散中有优化配置作用。比较而言,ICT对重工业增长的影响大于轻工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作用高于非装备制造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梁双陆  
利用2005—2010年地区产业面板数据,采用Rajan和Zingales(1998)的双重差分非线性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信息化密度差异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对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通信技术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地区产业增长,并且对信息化密度较高产业而言,ICT对其的产业增长促进作用更大,证实了ICT在地区发展与信息化在产业分布和扩散中有优化配置作用。比较而言,ICT对重工业增长的影响大于轻工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作用高于非装备制造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敏  马泽昊  
本文利用1998~201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讨论了信息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结论为:第一,信息化水平对于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非常显著,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01%~0.05%,经济增长的惯性作用明显,上述结果都非常稳健。第二,信息化对优化农业、工业的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显著,但对服务业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薄文广  
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25个产业面板数据研究了动态外部性、外国直接投资与地区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全国样本内,专业化水平与地区产业增长之间存在着负向关系、竞争程度与地区产业增长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多样化水平与地区产业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非线性关系,当多样化程度较低时,多样化不利于产业增长,而当多样化水平较高时,多样化则会促进产业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对地区产业增长存在着显著促进作用;在分地区分产业分析中,外国直接投资对地区产业增长促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的相对技术水平以及产业的地理区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华  
本文站在国家信息化的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各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理论上定性了信息化各要素对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选择基于信息化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信息化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跃胜  
本文将信息化引入经济增长函数中,利用VAR模型对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分析。首先,构建包含信息化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认为经济增长是由信息化、劳动和资本三者共同决定。其次,利用VAR模型对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验证,发现二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持续性并最终趋于消失。此外,分行业讨论了信息化对各产业的影响,发现信息化对各产业的冲击持续时间存在差异。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中国应加快信息化建设,并通过信息化促进技术创新能力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晓维  何昉  
本文在年龄-效率模式计算的生产性资本存量之基础上,利用增长核算方法测算1991—2013年信息通信技术在中国经济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在核算周期内,主要归因于硬件投资的增长,信息通信技术整体对中国经济产出和TFP增长的贡献比重持续上升,但仍落后于世界水平。虽然有迹象表明摩尔定律正在失效,但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潜力依然巨大。而要挖掘这种潜力,中国必须完善统计体系,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推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琳琳  郑海涛  任若恩  
本文在行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分析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ICT资本深化、ICT生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以及ICT使用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从研究结果看,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于ICT资本深化的贡献以及ICT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ICT使用还未带来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由于中国处于ICT扩散的初期,尽管ICT有着很高的扩散速度,但ICT资本水平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低,信息化将在未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利用2010年-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两化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有促进作用。两化融合工业应用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较弱,而基础环境和应用效益的作用相对显著;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推动作用则主要源自融合应用效益的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利用2010年-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两化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有促进作用。两化融合工业应用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较弱,而基础环境和应用效益的作用相对显著;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推动作用则主要源自融合应用效益的提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金鹏  周娟  
文章利用2001—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多数情况下,在旅游产业的不同增长水平,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基本稳定在较高的水平,并且大于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充分体现了旅游产业增长对信息化的强烈依赖。随着旅游产业增长水平的提升,旅游产业增长会越来越依赖信息化和资本,旅游产业将逐渐从信息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型为信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2)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随着旅游产业增长水平的提升而小幅下降。对第二个结论,文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军  
本文基于产品价值链视角剖析了信息化密度影响企业出口决定的内在机理,并采取世界银行提供的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信息化密度较高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出口。产品价值链中各环节信息化密度较高的企业也倾向于选择出口,且从边际效应来看:与下游企业或消费者之间以及市场营销和销售过程中较高的信息化密度带来的较大海外市场空间,对企业出口决定的正向边际效应最大;其次是与上游企业或供应商之间和生产过程中的较高信息化密度使得企业克服出口额外成本的能力增强;边际效应最小的是在产品改进上的信息化投入导致的产品多样性和较高的产品质量。分行业估计结果显示,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企业的信息化密度变量以及...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烨  程珣跃  
在从国家、公司和行业层面对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作为研究样本,基于2004-2011年期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出口交货值、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数、施工项目数以及投资额与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有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这两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无显著差别;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地区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为杰  张景  
经济增长质量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质量间的关系却较少得到关注。本文通过设定相关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并进一步测度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绝对贡献与相对贡献。结果显示:1979~2010年京津冀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北京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要高于天津与河北。缩小二元经济结构、降低重工业所占的比重以及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该地区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中华  刘军  
基于2012—2016年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信息化对工业绿色增长的影响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①信息化显著有利于工业绿色增长,已成为促进工业绿色增长的新动力源泉,研发投资强度在信息化促进工业绿色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②信息化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在技术水平越高、平均规模越小、能源消耗越低、污染程度越低以及盈利能力越强的行业,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