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6)
- 2023(10832)
- 2022(9541)
- 2021(8869)
- 2020(7298)
- 2019(16800)
- 2018(17022)
- 2017(32668)
- 2016(17742)
- 2015(20015)
- 2014(20083)
- 2013(19951)
- 2012(18314)
- 2011(16384)
- 2010(16028)
- 2009(14134)
- 2008(13527)
- 2007(11657)
- 2006(10162)
- 2005(8735)
- 学科
- 济(69850)
- 经济(69780)
- 管理(58345)
- 业(53431)
- 企(45476)
- 企业(45476)
- 方法(34260)
- 数学(29368)
- 数学方法(29046)
- 农(17811)
- 学(17714)
- 财(17602)
- 技术(16903)
- 中国(16695)
- 业经(16090)
- 环境(15784)
- 和(13525)
- 地方(13277)
- 理论(12843)
- 农业(12435)
- 务(12302)
- 财务(12237)
- 财务管理(12220)
- 贸(11784)
- 贸易(11780)
- 划(11701)
- 企业财务(11661)
- 易(11442)
- 制(10252)
- 技术管理(9421)
- 机构
- 大学(254067)
- 学院(251174)
- 管理(106697)
- 济(95575)
- 经济(93427)
- 理学(92939)
- 理学院(91983)
- 管理学(90523)
- 管理学院(90069)
- 研究(79918)
- 中国(57229)
- 京(54107)
- 科学(51496)
- 财(41540)
- 业大(39280)
- 所(39221)
- 农(38474)
- 中心(36829)
- 研究所(36061)
- 江(34838)
- 财经(34277)
- 北京(33997)
- 范(32961)
- 师范(32674)
- 经(31214)
- 农业(30169)
- 院(29228)
- 州(29093)
- 技术(27852)
- 经济学(27280)
- 基金
- 项目(179790)
- 科学(141372)
- 研究(132010)
- 基金(130507)
- 家(113530)
- 国家(112619)
- 科学基金(97387)
- 社会(81418)
- 社会科(77211)
- 社会科学(77190)
- 基金项目(70513)
- 省(70369)
- 自然(64492)
- 自然科(62960)
- 自然科学(62948)
- 自然科学基金(61829)
- 教育(59667)
- 划(59134)
- 编号(54733)
- 资助(52967)
- 成果(43380)
- 重点(39541)
- 部(39107)
- 创(37876)
- 发(37775)
- 课题(36156)
- 创新(35325)
- 项目编号(34563)
- 科研(34455)
- 教育部(33482)
- 期刊
- 济(98507)
- 经济(98507)
- 研究(69066)
- 中国(43562)
- 学报(40910)
- 管理(37236)
- 科学(36957)
- 农(33535)
- 财(30677)
- 大学(30174)
- 学学(27746)
- 教育(27611)
- 技术(24351)
- 农业(24328)
- 图书(20533)
- 业经(16169)
- 融(16113)
- 金融(16113)
- 财经(15500)
- 经济研究(15135)
- 情报(14472)
- 科技(14382)
- 理论(14068)
- 技术经济(13794)
- 书馆(13714)
- 图书馆(13714)
- 实践(13313)
- 践(13313)
- 经(13037)
- 业(12516)
共检索到352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轩 杨天剑 舒华英
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已经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来远远超过自身排放的减排贡献,可以说ICT是低碳经济的使能者。通过合理的引导,ICT将成为低碳经济来临的契机。本文在综述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ICT碳减排的量化方法,经过数据调研做了ICT技术在路灯监控领域应用所带来碳减排量的初步估算。
关键词:
ICT 碳减排 低碳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连标 朱磊 范英
本文讨论了"后京都"时代绿色气候基金(GCF)如何在发展中国家间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碳减排贡献原则的分配方案,在此方案下一国的减排贡献越大其所能获得的资金也将越多。研究采用环境版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E)定量分析了GCF分配方案对各国的经济环境影响。结果发现,基于减排贡献的分配原则,所有发展中国家均能获得一定额度的减排基金和适应基金,并且在政策实施初期1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的GCF能够促使发展中国家分别减排14.7亿tCO2和31.8亿tCO2。GCF分配方案对各国居民福利的影响依赖于绿色基金融资额度,只有当GCF达到一定融资水平时,才会出现所有发展中国家居民福利均改善的情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继勤 于佩显
利用EEMD和BPNN预测2020年我国秸秆产量,并分析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0%、85%和90%3种情景下,综合利用秸秆对节能减排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在基线情景下,当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可节约3 000万t煤,并减少6.15亿t CO2排放。由此证明,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秸秆 露天焚烧 生物质能源 节能减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小虎 邹毅 綦玖竑 王阳 何博 黄瀚
新能源并网发电现已成为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力量,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转变用能方式具有突出意义。文章分析新能源并网发电减排效益创造机理,依据发电侧和电网侧的有效投入提出新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减排贡献分析方法,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试算分析。案例研究表明,电网通过新建送电线路、改扩建变电设施、配套通讯装置等工程,有效促进新能源并网发电,减排贡献率约为1%,随着减排量计入期增加,电网的减排贡献将更为显著。
关键词:
电网 新能源并网 碳排放 减排贡献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晓维 何昉
本文在年龄-效率模式计算的生产性资本存量之基础上,利用增长核算方法测算1991—2013年信息通信技术在中国经济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在核算周期内,主要归因于硬件投资的增长,信息通信技术整体对中国经济产出和TFP增长的贡献比重持续上升,但仍落后于世界水平。虽然有迹象表明摩尔定律正在失效,但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潜力依然巨大。而要挖掘这种潜力,中国必须完善统计体系,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推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晓慧 林郁 李茂萱 孙玲
以云南省农村沼气建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建设发展历程,结果表明,云南沼气池建设对减少该省薪柴砍伐具有较大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测算出使用沼气对减排CO2的作用非常显著。最后结合云南沼气发展的趋势,预测了沼气池建设使云南未来在碳汇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并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云南 沼气 碳交易汇 二氧化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青青 赵宏杰 张泽中 沈冰
【目的】分析乌江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节能减排贡献,为乌江梯级电站开发中补偿政策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以乌江的洪家渡、东风、索风营、乌江渡、构皮滩、思林、沙沱7座水库(以下简称"乌江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乌江梯级水库优化调度节能减排模型,研究了乌江梯级水库中长期的节能减排贡献。【结果】中长期优化调度研究表明,乌江梯级水库多年平均节约标准煤1.71亿t,CO2减排量为3.42亿t。【结论】梯级水电工程具有重大的节能与减排作用,其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可为我国水电定价与乌江梯级水库补偿政策的争取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劭锋 刘扬 严晓星
提出了命令-控制型环境保护政策效果定量评估方法,对我国实行环境管理新五项制度的水污染减排贡献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新五项制度对1981~2008年间我国工业废水累计减排量贡献约为43.3%;在不同地区,新五项制度的工业废水减排贡献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除西藏、海南外,各省份的贡献率基本在14.8%~80.5%之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贡献率依次高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反映了各地区在新五项制度执行上的差异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跃中 杨宏伟
2006年11月份,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按照当前的发展态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1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排放国。国际社会对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以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越来越加以关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洋 郑景云 葛全胜 王芳
为明确中国温室气体峰值排放变化及其对全球减排的促进关系,本文通过从行业终端出发的温室气体排放模型,利用联合国相关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数据,结合中国能源战略规划目标设置了由弱到强的三种减排政策支持力度,分析了当前至2060年的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达峰时间和累积排放量变化,以及中国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主要结论有:(1)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既有能源政策支持下,将于2030年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144.28±7.48)亿t CO_2eq,2020—2060年累计排放量将比无减缓政策情景减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红强 季春艺 杨惠 聂影 陈幸良
森林及其产品的固碳功能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木质林产品(下简称HWP)的碳储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研究HWP碳储量并对其进行功能管理,对我国政府提高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并参与气候谈判、提交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建议的HWP碳量核算模型,研究了1961—2011年中国HWP的固碳功能,继而比较分析了中国HWP碳储量的减排潜力。研究表明:从总量看,储量变化法、大气流动法基础上核算的中国2011年度碳储量值分别为6.76×108t碳和2.58×108t碳;从年增长量看,储量变化法、大气流动法基础核算的中国HWP碳储量增长平均值为1...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减排 HWP 固碳功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渠慎宁
目前,信息通信技术已被视为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互联网+"的支柱性产业,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深化效应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两方面。本文将系统构建涉及信息通信技术资本的经济增长相关核算数据,同时,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并将其扩展为合乎中国国情的分析框架,以此测算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信息通信技术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论表明,1987—2010年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投入对中国经
关键词:
ICT 经济增长 资本深化 技术外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渠慎宁
目前,信息通信技术已被视为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互联网+"的支柱性产业,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深化效应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两方面。本文将系统构建涉及信息通信技术资本的经济增长相关核算数据,同时,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并将其扩展为合乎中国国情的分析框架,以此测算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信息通信技术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论表明,1987—2010年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大,而信息通信技术的技术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贡献极大。可见,对中国这样技术后发的国家而言,"推广信息通信技术"比"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本身"更有效。
关键词:
ICT 经济增长 资本深化 技术外溢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祁琪 冯健
数字时代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为儿童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研究通过WoS(Web of Science)SSCI合集、Google Scholar等学术检索平台收集ICT与儿童地理学相关英文文献共89篇,并对ICT的研究内涵进行梳理总结。从技术层面,归纳了ICT在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技术变迁及在儿童地理学中的研究应用。同时通过构建宏观的“全球化—地方化”、中观的“家空间—学习空间—公共空间”、微观的“个人身份构建”的综述主体框架,以地理视角解读ICT与儿童群体的相关研究。最后打破以往儿童研究中物理性的独立、封闭的二元代际分界,介绍“真实—虚拟”、“私人—公共”的新争论,以新视角拓宽研究思路。指出如何引导未成年人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地融入数字化背景,富有创造力地使用数字化工具,健康地看待自身与技术的关系,将成为中国语境下新的儿童研究重点,并呼吁学界和社会各方应对于数字时代的儿童发展予以关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国富 李妍 刘晓丹
基于广义的低碳经济视角,将能源消耗强度低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作为筛选高技术制造业的标准之一,在界定高技术制造业基础上,采用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分解技术对天津市各产业部门在消耗能源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2.5一次源等主要污染物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研究了各种污染物排放强度、技术水平和最终需求变动各自的影响,并据此测算了高技术制造业对这些污染物减排的贡献度。研究发现,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这几种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仪器仪表制造业对减排的贡献相对较小,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这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都在显著增加,化学产品加工业对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有所增加。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