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8)
2023(3033)
2022(2594)
2021(2641)
2020(2343)
2019(5469)
2018(5584)
2017(10528)
2016(5680)
2015(6621)
2014(6581)
2013(6534)
2012(5812)
2011(5149)
2010(5193)
2009(5015)
2008(5420)
2007(5066)
2006(4739)
2005(4391)
作者
(15800)
(13182)
(12955)
(12337)
(8452)
(6056)
(6030)
(5060)
(4979)
(4918)
(4456)
(4312)
(4206)
(4147)
(4024)
(3967)
(3946)
(3880)
(3835)
(3810)
(3227)
(3206)
(3111)
(3092)
(3029)
(2981)
(2846)
(2799)
(2651)
(2599)
学科
管理(34956)
(26436)
企业(26436)
(26401)
(17253)
经济(17220)
(11758)
(10087)
财务(10061)
财务管理(10040)
企业财务(9668)
方法(9561)
数学(6688)
数学方法(6627)
人事(6625)
人事管理(6624)
业经(6424)
理论(5842)
(5838)
(5460)
(5171)
经营(4976)
决策(4571)
(4505)
计划(4451)
(4344)
银行(4344)
信息(4076)
(3903)
(3716)
机构
大学(80881)
学院(78781)
管理(40798)
理学(33081)
理学院(32802)
管理学(32525)
管理学院(32333)
(27317)
经济(26486)
中国(19231)
研究(18733)
(17759)
(17390)
(13013)
财经(12928)
(11670)
中心(11212)
(10879)
北京(10827)
商学(10653)
商学院(10553)
科学(10484)
财经大学(9624)
业大(9199)
(8954)
师范(8871)
(8815)
经济管理(8814)
(8657)
公司(8509)
基金
项目(46743)
科学(37679)
基金(35562)
研究(34791)
(29944)
国家(29671)
科学基金(27186)
社会(21547)
社会科(20347)
社会科学(20341)
基金项目(19361)
自然(18953)
自然科(18571)
自然科学(18569)
自然科学基金(18306)
(16877)
教育(16343)
编号(15703)
资助(14431)
(14108)
成果(13586)
项目编号(11190)
(10551)
人文(9661)
教育部(9522)
大学(9320)
重点(9164)
(9140)
科研(8972)
课题(8803)
期刊
(33914)
经济(33914)
研究(20425)
中国(18742)
(18671)
管理(18559)
图书(9959)
学报(9575)
科学(9461)
(9031)
金融(9031)
大学(7279)
会计(7238)
教育(7181)
财会(7170)
技术(7137)
情报(6986)
财经(6907)
书馆(6681)
图书馆(6681)
学学(6390)
(6275)
(5861)
理论(5321)
业经(5248)
通讯(5165)
会通(5135)
实践(4962)
(4962)
(4362)
共检索到129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江淮  
在委托代理框架下分析管理者代理行为 ,忽视了管理者在既定的激励安排下还会表现出一些不以侵害股东利益为代价的消极的机会主义动机 ,如“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动机。本文侧重于其中一种行为 ,即管理者从众行为的分析。主要结论是 ,管理者从众行为实际上是信息追随 ,目的是建立自身的信誉。管理者支付结构变化是改变管理者从众行为的重要因素。避免管理者从众行为的报酬合约 ,应采取由一笔固定报酬、根据企业绩效分享较多的剩余收益和根据决策质量 (创新决策还是信息追随 )确定较高的惩罚金三种支付组成的报酬形式。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慧  
在委托代理关系下,委托代理双方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代理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就可能去粉饰会计报告,此时会计信息成为代理人谋求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工具。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代理人未必会提供给所有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所需的全部真实的会计信息,甚至有可能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从而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卢静  胡运权  
本文对会计信息在管理者报酬激励契约中的作用及对报酬激励机制目标的影响等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述,探讨会计信息在管理者激励契约中的应用趋势和指标的选取,最后对完善我国管理者报酬激励契约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进军  顾乃康  
本文以代理理论为分析框架。以2001~2005年的沪深两市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了企业的投资行为对管理者报酬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企业投资水平的提高会显著地增加管理者报酬,而且,与投资不足相比,过度投资也能显著性地增加管理者报酬。这样的实证结果与代理理论的预期一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雷  宋顺林  何少华  
中国的管理者报酬跟国外的管理者报酬相差甚远,因此,很多有识之士认为,在中国,提高管理者的报酬是改进企业绩效的有效途径。他们认为,管理者报酬与企业绩效之间应该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我们在实证研究管理者报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二次模型比线性模型更能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管理者报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燕  
本文以中国深、沪两市在2004年上市公司样本作为公司绩效、公司治理与管理者报酬研究对象,从公司绩效、股权结构的安排以及董事会治理三个方面,通过构建最小二乘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来研究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公司管理层报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绩效、国有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两职兼任均对管理者报酬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平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者收购(MBO)对于参与收购的公司管理层来说,存在效果显著的报酬激励、股权分红激励乃至财富增长效应;MBO后,管理层的动态报酬在很大程度上是随公司动态绩效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MBO后存在与公司绩效不相关的增加现金股利分配效应和管理层报酬增长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熠  邵桂荣  
农业上市公司管理者报酬机制的状态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改善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委托代理理论、锦标赛理论、股权激励相关理论分析了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命题。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尽快建立完善的高管薪酬市场化决定机制和监督体系以提升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以国有股减持为契机,大幅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者持股比例以增强管理者改善绩效的股权激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席酉民,项兵  
无论是现行的承包制,还是开始试行的股份制,其基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目标上的差异,所有者必然面临着如何通过报酬机制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颜克高  陈晓春  
非营利组织规模的扩大,往往伴随着管理层的市场化和职业化,理事会为激励管理者努力工作,必须为管理者提供报酬。管理者的效用大小和努力水平是一致的,只有在管理者获得的效用最大时,他的努力水平才会最高。在货币报酬能提供的外部激励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改变管理者的自我激励水平成为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管理者对现期报酬和预期报酬的偏好、现期报酬的效用产出弹性和预期报酬的贴现系数,应该成为非营利组织理事会选择激励方式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才志  蔡洪文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经营者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薪酬,通常会采取盈余管理的手段来实现目的。在深入研究盈余管理、委托代理关系和管理者报酬的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盈余管理行为的管理者报酬契约动机,这无疑是一个较新的尝试。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重要结论:在一个盈余管理普遍存在的社会里,加强盈余管理的监督管理乃至激励并不一定是完全有效的,要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申明浩  宋剑波  
本文在信息不对称和经理人有限理性的背景下,以经理人风险厌恶及报酬与其相对业绩相关性为假设前提,基于经理人安全理性原则,构造了一个二元经理人的羊群行为模型,证明了经理人决策过程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经理人为谋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不得不考虑竞争对手的行为选择;并将模型扩展到n个经理人,进一步发现了经理人羊群行为发生的内在经济逻辑。文章贡献在于用模型化方法证明了经理人经营决策羊群行为的存在性,且羊群行为的显著程度与经理人的报酬结构(收入系数和股权比例等)相关。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文芳  汤四新  
行为是制度与绩效的中介,由于忽视了薪酬对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传统代理理论框架下薪酬合约的激励效果是不明确的。文章实证检验了薪酬激励对管理者自信程度的作用。研究发现,薪酬(无论薪酬水平还是薪酬差距)是管理者自信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薪酬激励对管理者自信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公司所在地市场化进程较高时,薪酬激励对管理者自信程度也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敦力  江新峰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投资羊群行为的影响,并探讨管理者薪酬公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理者异质性特征影响企业的决策及其资源配置,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投资的羊群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该作用还将随着管理者薪酬公平程度的提高而增强。本研究关注了企业管理者能力在企业投资行为中的作用及其得以发挥的条件。这为企业通过薪酬设计来最大限度发掘管理者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有助于政府主管部门掌握企业投资羊群行为的影响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应对措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亚玲  
一直以来,提到企业信息化,人们关注的通常都是硬件设备的购置和软件系统的构建,所以在各种信息化论坛和各种学术期刊中,大多数文章关注的重点都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实施,而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却少有提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