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2)
- 2023(16544)
- 2022(13465)
- 2021(12589)
- 2020(10200)
- 2019(23309)
- 2018(23229)
- 2017(42777)
- 2016(23899)
- 2015(27015)
- 2014(26985)
- 2013(25879)
- 2012(23541)
- 2011(21345)
- 2010(21372)
- 2009(19231)
- 2008(18750)
- 2007(16735)
- 2006(15055)
- 2005(13709)
- 学科
- 济(93003)
- 经济(92916)
- 管理(72411)
- 业(64101)
- 企(52534)
- 企业(52534)
- 方法(36327)
- 中国(33106)
- 数学(30704)
- 数学方法(30241)
- 农(27073)
- 地方(24770)
- 财(24730)
- 业经(23489)
- 教育(21436)
- 学(20462)
- 农业(18605)
- 理论(18526)
- 环境(17980)
- 发(17443)
- 制(17074)
- 务(16302)
- 财务(16229)
- 和(16211)
- 财务管理(16189)
- 银(15895)
- 银行(15874)
- 技术(15538)
- 企业财务(15447)
- 行(15109)
- 机构
- 大学(323563)
- 学院(321393)
- 管理(123902)
- 济(123809)
- 经济(120868)
- 研究(110877)
- 理学(104153)
- 理学院(102906)
- 管理学(101069)
- 管理学院(100406)
- 中国(82527)
- 京(71390)
- 科学(67107)
- 财(59083)
- 所(54551)
- 中心(51968)
- 范(51942)
- 师范(51521)
- 江(51495)
- 研究所(49363)
- 农(49042)
- 财经(45719)
- 北京(45586)
- 业大(44124)
- 师范大学(41781)
- 经(41564)
- 州(41327)
- 院(40492)
- 教育(38836)
- 农业(37580)
- 基金
- 项目(213309)
- 科学(169986)
- 研究(163569)
- 基金(151707)
- 家(131052)
- 国家(129833)
- 科学基金(112240)
- 社会(102436)
- 社会科(96961)
- 社会科学(96939)
- 省(85035)
- 教育(80038)
- 基金项目(79542)
- 划(72387)
- 自然(70269)
- 编号(69301)
- 自然科(68489)
- 自然科学(68474)
- 自然科学基金(67216)
- 资助(60533)
- 成果(57603)
- 发(50715)
- 重点(49247)
- 课题(49220)
- 部(47360)
- 创(44653)
- 项目编号(42221)
- 国家社会(41900)
- 创新(41505)
- 教育部(41226)
- 期刊
- 济(142966)
- 经济(142966)
- 研究(101125)
- 中国(76669)
- 教育(62467)
- 管理(48493)
- 财(47728)
- 学报(46294)
- 农(44660)
- 科学(43713)
- 大学(36455)
- 技术(32889)
- 学学(32305)
- 农业(30819)
- 融(30449)
- 金融(30449)
- 业经(24832)
- 财经(22462)
- 图书(21731)
- 经济研究(21211)
- 经(19393)
- 问题(18395)
- 业(18263)
- 资源(16375)
- 职业(16130)
- 坛(15493)
- 论坛(15493)
- 书馆(15230)
- 图书馆(15230)
- 发(15201)
共检索到505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裴雷 胡志伟
[目的 /意义]明确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探讨学科更名后的知识框架和发展路径,为今后的学科建设与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教师履历和课程体系等调研数据,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专业生源3个不同方面论述学科知识多元化的现象,基于学科基础理论和框架探讨新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解析方式,并从知识整合的角度出发阐释学科更名后的专业建设路径。[结果 /结论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存在明显的知识多元化现象,未来应紧密围绕“要素–领域–学科”3层知识解析框架展开研究、教育与实践,在开放的跨学科环境中塑造自身的认同和影响力,以知识整合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弘扬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守正拓新的主旋律,优化课程体系的内容与运转机制,并推进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改革。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马捷 白宇婷 韩佳霖
根据iSchools官方权威数据,从联盟成员概况、成员高校学科建设、会议论文主题演变以及科研与人才交流平台等多个维度,运用网络调查法和词频分析法进行描述分析,结合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现实发展需求,探索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国际化发展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胡志伟 李阳 康乐乐 裴雷
<正>1引言2022年9月13日,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正式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由此也引发了学科内部以及相关学科点的热烈讨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迎来由外延拓展带来的正向外溢效应的同时~([1]),却也面临学科话语体系重塑~([2])、自主知识体系构建~([3-4])、人才培养体系调整~([5-6])等多重挑战。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共同体仍需以此次更名为基点,深入探讨未来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进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秦顺
[目的/意义]在学科更名背景下解析和思考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路径,旨在拓展学科内涵、丰富学科体系,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学科力量。[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和国家战略导向,提出“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向度”议题,并从历史、现实、未来3个维度观测本学科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目标过程中的嬗变与发展。[结果/结论]面向科技自立自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存在目标定位模糊、供需矛盾突出、核心能力薄弱等现实问题。为强化学科效能,更好地促进行业创新发展,提出几点建议:面向现实情境,加强学科制度建设;坚持吸收借鉴,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推动融会贯通,重视学科交叉协同;完善人才梯队,激发学科发展动能。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信息资源管理 学科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毅 张杉杉
[目的/意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后,有序实施学科建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梳理30多年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相关研究,以系统观为基础分析本学科的对象、使命、发展战略选择并构建系统建设框架,从抓住核心矛盾、技术与人文协同、学科交叉融合、专业-学科一体化等方面提出学科发展路径。[结果/结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必须深耕自己的研究对象,坚守学科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坚持技术与人文并重,协同发展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践行以贡献度为重心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夏立新 郭致怡
[目的 /意义]以学科更名为基点,立足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信息资源管理新任务与新目标,寻求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传承前提下的变革与突破,为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通过文献调研、政策梳理及历史分析,在回顾“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现实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度剖析,进而提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推进策略。[结果 /结论]在具备极强包容性的一级学科顶层框架下,重点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创新4个方面,以构建新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为基础,深化其原有的业务范畴,打破学科发展的壁垒,更为完整地覆盖学科领域新业态,促进学科教育与事业发展的共同繁荣,提升学科凝聚力、影响力与话语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结晶 王齐 朱明龙
[目的/意义]分析新形势下的信息资源管理教育与学科发展新任务与新目标,探讨新时代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与学科教育要点和前进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共同体进一步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围绕第二届信息资源管理教育与学科发展高端论坛主题,梳理剖析专家报告内容,研究拓展专家新思路、新观点。[结果/结论]论坛对新时期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核心与内涵、学科拓展边界、学科建设的关键与挑战以及学术研究与学科教育的协同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构建新文科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新时期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议组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原“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调整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把握发展机遇?学科评议组高度重视,及时响应。于2023年3月18日在武汉大学召开首届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
关键词:
学科发展战略 研讨会 信息资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戴艳清 刘喜涛 孙英姿 刘振宇 彭茜茜 郭星驰 赵馨媛
[目的/意义]国外将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建设的实践较早,对其学科建设实践进行考察,有助于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提供新视野。[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29所iCaucus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德国等五个国家的学科目录设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结论]发现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类专业设置具有传统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专业与新兴专业并存、回应行业发展需求、学科交叉色彩浓厚等特征,并结合我国学科发展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保留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的二级学科地位;结合院校学科优势,建设“行业+信息”模式的新兴二级学科;以开放主动的心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孙建军 李阳
[目的/意义]数字经济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需要进一步融入到数据要素化市场建设之中,积极建构新的学术增长点。[研究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数据要素的关联逻辑以及学科的角色建构问题,而后介绍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视域下的若干核心议题,最后对两者融合的未来发展提出思考。[结论/发现]数据要素研究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应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有组织地推进数据要素研究与实践。[创新/价值]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视域思考数据要素研究,为进一步扩大学科研究视野、拓展学科研究空间提供启示,为数据要素化与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学科话语建构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英
文章对目前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定位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发展的新思路,认为不应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仅仅局限在图书、情报、档案领域内,而应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学科定位 理论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赖茂生
文章探讨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给出了它的学科定义,分析了它的学科性质,从不同视角(学界、企业和政府等)调研了其学科内涵和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情况,包括学科发展早期、中期和近期的研究主题或培训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学科发展趋势和环境,提出了确定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对象和内容范围的6条原则和知识体系框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宇 孙凯骋
长期以来,高校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选拔过程普遍存在学历歧视与“近亲繁殖”现象,其现实合理性和“学历信号表征科研能力”的直觉性逻辑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是否成立,亟待通过实证数据来检验。文章以信号理论为依据,将国内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教育背景和“近亲繁殖”两方面检验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教师中外文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金本”的中文产出显著低于“铜博”,但外文产出差异不显著;具有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中文产出较低,外文产出较高;海外经历对中外文科研产出均会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程度“近亲繁殖”的教师中文产出显著低于“外来者”,而具有本科学缘对外文产出有显著促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中的“第一学历歧视”现象不具有现实合理性,也为杜绝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的“学术家族体制”提供了现实依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钱旦敏 楼筱湾 王华麟 王文敬 马野青
通过对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及其邻近学科新兴主题的识别研究,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本领域学者提供研究方向,并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邻近学科开展合作研究提供思路。助力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守正创新、挖掘学科内在发展机制、支撑科技战略决策和前瞻学科应用价值。首先以CJFD中“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类文献作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对象,将与该学科同属于一级类目“信息技术”下的其他9个二级类目作为信息资源管理邻近学科纳入研究对象;检索CJFD中自2012年至今这十个学科中高影响力文献,并提取关键词。然后选用AP算法对关键词进行主题聚类,利用灰预测模型自建新兴主题探测指标TD-TA,识别本学科新兴主题ET_(n);自建主题友好度指标SFr,识别信息资源管理邻近学科友好型新兴主题ET*_(m)。最终模型识别并验证得出符合新兴主题三大特征的5个ET_(n):在线健康社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学术影响力、数字记忆。并在此基础上得到邻近学科中与ET_(n)所得新兴主题有高友好度的5个ET*_(m):机器学习、数字治理、融媒体、学术期刊与新媒体、数智赋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支凤稳 彭兆祺 程镇朝 马小琪
[目的/意义]调研京津冀地区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IRM)学科人才需求现状,以期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方向指导。[方法/过程]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爬虫和人工筛选的方式获取招聘信息,并使用自然语言处理、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招聘单位性质、地区分布、学历和工作经验需求、岗位类型以及人才技能需求的特点。[结果/结论]招聘单位主要为私企,单位所在地以北京地区居多;学历需求以本科为主,短期工作经验的需求较多,且招聘单位对学历较高者可降低其工作经验要求;招聘单位对IRM人才的技能需求主要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且IRM技能的适用性较广。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面向需求的IRM学科人才培养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