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9)
- 2023(11214)
- 2022(9482)
- 2021(8781)
- 2020(7100)
- 2019(15926)
- 2018(15557)
- 2017(30161)
- 2016(15652)
- 2015(17040)
- 2014(16731)
- 2013(16055)
- 2012(14892)
- 2011(13640)
- 2010(13988)
- 2009(13318)
- 2008(12665)
- 2007(11370)
- 2006(10515)
- 2005(9532)
- 学科
- 济(78394)
- 经济(78315)
- 管理(46964)
- 业(42970)
- 企(33171)
- 企业(33171)
- 方法(22923)
- 农(21317)
- 地方(19894)
- 数学(19462)
- 数学方法(19195)
- 中国(19148)
- 财(18097)
- 业经(17094)
- 农业(15048)
- 学(13312)
- 制(13308)
- 地方经济(13252)
- 贸(12014)
- 贸易(12007)
- 策(11605)
- 易(11603)
- 融(11445)
- 金融(11444)
- 银(11315)
- 银行(11310)
- 行(10926)
- 环境(10792)
- 理论(10698)
- 务(10549)
- 机构
- 学院(221650)
- 大学(217866)
- 济(101501)
- 经济(99492)
- 管理(84750)
- 研究(75700)
- 理学(71659)
- 理学院(70932)
- 管理学(69933)
- 管理学院(69492)
- 中国(58933)
- 财(48033)
- 京(43751)
- 科学(40664)
- 财经(37148)
- 所(36267)
- 中心(35429)
- 江(33718)
- 经(33554)
- 研究所(32170)
- 经济学(32144)
- 范(30211)
- 师范(30047)
- 经济学院(28562)
- 农(28221)
- 北京(27607)
- 州(27276)
- 财经大学(27122)
- 院(26968)
- 业大(25256)
- 基金
- 项目(138110)
- 科学(110216)
- 研究(109586)
- 基金(99733)
- 家(83941)
- 国家(83186)
- 科学基金(72363)
- 社会(71931)
- 社会科(68086)
- 社会科学(68074)
- 省(53432)
- 基金项目(51152)
- 教育(49775)
- 编号(46870)
- 划(43953)
- 自然(42075)
- 自然科(41076)
- 自然科学(41068)
- 自然科学基金(40341)
- 成果(40069)
- 资助(39961)
- 发(31630)
- 课题(31484)
- 重点(30613)
- 部(30518)
- 国家社会(29889)
- 项目编号(29202)
- 创(28612)
- 性(28541)
- 制(27565)
- 期刊
- 济(124083)
- 经济(124083)
- 研究(71738)
- 中国(42549)
- 财(36821)
- 管理(32493)
- 农(27968)
- 学报(25127)
- 科学(25048)
- 教育(24946)
- 融(24759)
- 金融(24759)
- 经济研究(21353)
- 大学(19836)
- 业经(19798)
- 技术(19241)
- 农业(18920)
- 财经(18747)
- 学学(18385)
- 经(16357)
- 问题(15066)
- 图书(13135)
- 贸(12817)
- 世界(11742)
- 技术经济(11596)
- 国际(11302)
- 理论(10847)
- 现代(10783)
- 商业(10404)
- 坛(10366)
共检索到347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钟惟东
文章从信息贫困视角出发,探析信息贫困类型、信息贫困与经济贫困关系及两者间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信息贫困通过机会不足和保障能力不够、能力不足两种路径传导到经济贫困,形成资源匮乏性经济贫困、技术性经济贫困和知识性经济贫困3种贫困状态。文章认为应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图书馆建设、公共服务供给解决资源匮乏性经济贫困,通过教育、培训、信息素养能力培育和政策性解读等解决技术性经济贫困和知识性经济贫困。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金圣 陈世伟
贫困的顽固性与扶贫济困的可持续性是关系全面小康建设全局的大事。国家对贫困救济承担基本责任、救济内容的综合性与全面性及管理的分层次等英国济贫制度的设计与选择,对于我国在绝对贫困救济立法中妥善处理好绝对贫困救济的对象范围、救济标准的确定、主体制度的选择和救济资金的筹措等关键性技术问题提供了前车之鉴。
关键词:
英国 济贫 绝对贫困 救济 立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增博 孙庆刚 王芳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顽疾,美国贫困救助制度的完备性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贫困的异同点,结合美国以家庭为单位的贫困救助体系——劳动贫困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妇女儿童家庭以及低收入家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借鉴其经验,为完善中国贫困救助体系,推动精准扶贫和2020后反贫困工作在贫困救助立法、贫困线制度、鼓励就业分类救助以及多元主体参与方面提出了合理科学的参考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瑛 陈建东
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文章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我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贫困 贫困线 定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传俭
当经济资源潜力相对充分时,经济资源错配造成生产效率损失引发的社会产品总量不足,是造成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社会产品分配方式,决定着谁将以"贫困者"的人口特征来承担社会产品不足缺口和不公平分配的后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剥削问题,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阻碍了劳动要素与经济资源的合理匹配,也造成社会总产品难以在城乡之间进行公平地分配,使大量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消除农村贫困不仅要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资源匹配的阻碍,还要将更多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分配给农村居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冬民 韦苇
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围绕贫困理论中贫困的定义、贫困线的确定、总体贫困程度的测定以及反贫困战略及政策的选择等问题,中外学者的研究具有不同特色。分析比较这些理论成果,对推动我国西部反贫困的进程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贫困理论 比较与启示 西部反贫困实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雪妮 孙才志 邹玮
在牛津大学水贫困指数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贫困指数基础上,分别综合考虑资源、设施、能力、使用、环境5方面和收入、支出、教育、健康、发展环境、家庭供养及就业6方面,构建适用于我国省际间进行比较的中国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法为各指标赋以权重。对2009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水贫困及经济贫困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并进行空间分异。计算结果能够反映我国水贫困水平和经济贫困程度的实际情况,并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贫困与经济贫困存在较高程度的耦合度,水贫困与经济贫困整体水平从西到东逐渐变好,得出我国水贫困与经济贫困为共生关系、在扶贫政策中应加入减少水贫困策略的结论。最后,从建立与完善水权制度、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加强水生态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减贫问题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艳 潘云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主要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从收入贫困到包括健康、教育、医疗、住房等非货币因素的多维贫困,贫困内涵不断深化。目前多维贫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贫困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贫困概念及分类、贫困测量方法以及我国相应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贫困理论的演变和进展,从而揭示多维贫困理论对于我国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研究我国的贫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收入贫困 多维贫困 反贫困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瑞华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7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兴建 李金昌
文章主要以浙江省城镇贫困的实证分析为例,探讨城镇反贫困的有效政策。作者测定了近两年的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贫困线和有关贫困指数、1997年以来相对贫困的变动轨迹、低保规模和标准,分析了影响浙江省城镇贫困的若干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反贫困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贫困 因素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艳 潘云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主要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从收入贫困到包括健康、教育、医疗、住房等非货币因素的多维贫困,贫困内涵不断深化。目前多维贫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贫困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贫困概念及分类、贫困测量方法以及我国相应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贫困理论的演变和进展,从而揭示多维贫困理论对于我国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研究我国的贫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收入贫困 多维贫困 反贫困政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楚亮 刘晓霞
住房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各民族住房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汉族和少数民族住房状况的不同不仅在于住房面积的差异,也包括住房质量的差异。利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汉族住房贫困率要低于少数民族,两者住房质量贫困率的差异要高于住房数量贫困率的差异。城乡、户主受教育程度、人口流动状况、少数民族聚居区等不同人群组的住房贫困率不同,与回归分析结果一致。因此,在关注少数民族的住房数量贫困的同时,更要重视其住房质量贫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毕鹤霞
高等职业院校贫困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弱势群体的典型代表。对其家庭地域、家庭经济、个人消费、学习、人际交往、思想行为活动、心理自评、就业期望和心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贫困慢慢从贫困生心理淡化,不再是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障碍,取而代之的是学习成绩、人际交往、心理调节和择业问题所带来的困扰。建议要因势利导,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要防治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发展,完善心理救助体系;要明确自我认知,提高抗挫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生 经济贫困 心理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中国的反贫困成就举世瞩目,当前的反贫困模式和制度框架也面临着转型。本文试图从系统性制度设计的视角,基于贫困的性质与根源的深入分析,对中国的贫困重新作出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贫困的系统性制度框架。同时指出,区域性的族群贫困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的焦点问题,民族地区的反贫困需要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和扶贫模式的多元化。
关键词:
贫困 反贫困 族群型贫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建斌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与扶贫工作的攻坚、冲刺期的现实背景下,基于"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的税收政策选择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对美国劳动所得抵免(EarnEd IncomE Tax crEdIT,简称EITc)政策的目标、特征、实施过程与减贫效果进行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性,我国应当吸收与借鉴EITc政策的相关理念,研究并适时推出符合国情的EITc政策。EITc政策应当与个人所得税改革相互结合、与就业政策相互配合、与人口政策相互促进。
关键词:
劳动所得 税收抵免 反贫困 公平 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