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5)
- 2023(5652)
- 2022(5080)
- 2021(4830)
- 2020(4366)
- 2019(10343)
- 2018(10229)
- 2017(19933)
- 2016(10870)
- 2015(12423)
- 2014(12753)
- 2013(12710)
- 2012(12028)
- 2011(10929)
- 2010(11003)
- 2009(10476)
- 2008(10663)
- 2007(9991)
- 2006(8576)
- 2005(7661)
- 学科
- 济(46864)
- 经济(46812)
- 业(33644)
- 管理(31557)
- 企(24622)
- 企业(24622)
- 方法(24428)
- 数学(21682)
- 数学方法(21473)
- 农(16523)
- 财(14100)
- 农业(11888)
- 中国(11094)
- 学(10297)
- 业经(9826)
- 务(9323)
- 财务(9301)
- 财务管理(9277)
- 贸(8922)
- 贸易(8921)
- 企业财务(8821)
- 地方(8821)
- 易(8659)
- 制(8139)
- 和(7581)
- 理论(7405)
- 收入(7336)
- 银(6650)
- 银行(6630)
- 融(6317)
- 机构
- 大学(165018)
- 学院(163033)
- 济(65535)
- 经济(64108)
- 管理(63812)
- 理学(54616)
- 理学院(54025)
- 管理学(53104)
- 管理学院(52789)
- 研究(52774)
- 中国(40064)
- 京(34443)
- 科学(33178)
- 财(30705)
- 农(29967)
- 所(27359)
- 中心(26024)
- 业大(25474)
- 研究所(24866)
- 江(24728)
- 财经(24524)
- 农业(23760)
- 经(22042)
- 范(21905)
- 师范(21703)
- 北京(21558)
- 经济学(20281)
- 州(20072)
- 经济学院(18566)
- 院(18096)
- 基金
- 项目(105740)
- 科学(81983)
- 研究(77864)
- 基金(75731)
- 家(65595)
- 国家(65019)
- 科学基金(54921)
- 社会(48158)
- 社会科(45449)
- 社会科学(45432)
- 省(41410)
- 基金项目(40363)
- 教育(36039)
- 自然(34885)
- 划(34828)
- 编号(34030)
- 自然科(34029)
- 自然科学(34016)
- 自然科学基金(33440)
- 资助(31052)
- 成果(28978)
- 重点(23697)
- 部(23648)
- 发(22517)
- 课题(21813)
- 创(21164)
- 项目编号(21005)
- 科研(20489)
- 教育部(20124)
- 大学(20033)
共检索到236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振佳 肖树璇
[目的/意义]以多元话语分析为基础,将信息贫困视为由不同社会群体话语所建构出来的话语性“实在”,而不假定其存在某种唯一的本意,旨在摒弃一元论,从多元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信息贫困及减贫路径。[方法/过程]借助多元话语分析理论工具,分别从政府、社会和学界话语切入,剖析信息贫困的话语建构策略、话语系统,梳理信息贫困话语建构的多元性特征,分析话语间的相容及差异。[结果/结论]政府、社会、学界分别为外部结构性、可及性、联结性减贫话语,其中政府话语侧重宏观层面,而社会和学界话语在其基础上更深入微观层面。过于强调宏观的外部结构性因素,或过于强调微观的个体素养建设,都不利于话语性实践的转换。呼吁多元话语的对话与融合,且在不同情境下倡导由不同话语体系主导的多元话语融合减贫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文本和话语是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概念 ,当代美国教育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是与教育文本和话语的多样性有关。作者把教育文本分为学科中心文本和边缘文本 ,把话语理解为外话语和自话语系统 ,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当代美国教育的政治性文本、阐释性文本、批判性文本、企业文本和边缘文本等 ,并提出了四种占主流的当代美国教育理论
关键词:
当代美国 教育理论 文本 话语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栩
教师话语是大学英语课堂的重要交际媒介 ,它既是目的语的来源 ,也是管理课堂的手段 ,教师话语成功运用与否 ,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类型、特征和功能的描写 ,结合可理解输入和互动输入理论 ,对大学英语教师话语和课堂互动进行评述 ,得出结论 :教师应转变传统角色 ,应更关注教师话语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课堂上应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培养学习者意义协商的能力为主 ,以便学习者从外部环境获取更多的优化语言输入。
关键词:
教师话语 可理解输入 互动假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莉 左停
本文采用多元话语分析,从纵向的历史时间纬度和横向的不同行动主体行为情境的分析,认为沼气系统自身的技术优势及其附加价值与社会主导价值极大的相容性促成了沼气政策话语的不断强化,政策执行的单一简单化和市场媒体强势话语的倾向性导致农民的需求和话语表达完全隐性化,实施主体与农民缺少有效的动态性的积极互动,最终导致了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失败。因此,理解农民的生活情境,支持促进其话语的表达与话语权的实现至关重要。
关键词:
户用沼气 多元话语分析 话语权 农民参与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亚 窦卫霖
话语分析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理论与方法,教育公平已成为政策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12年OECD发布的报告《教育公平与质量》为研究对象,融合语料库方法与话语分析,统计结果主要是该文本的主题语义域和主题词,包括"弱势"、"领导力"、"经济"等,这揭示了目前OECD教育公平政策的关注点,即要解决的问题、要采取的措施以及动因,并反映了政策制订者如何定义教育目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源 彭长桂
由20世纪中叶出现的话语分析对管理研究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本文对话语分析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三个基本理论来源,即符号学、言语行为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了简要回顾。在比较了话语分析与社会科学中常用的叙事分析和内容分析的异同之后,我们进一步考察了话语分析在管理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并提出四种话语分析模式供我国管理学者参考,即组织话语的语言分析、语用分析、建构分析和批评分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课堂话语是一种充满矛盾而又不断得到调整并得以多元并存的过程。本文探讨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的课堂话语分析的意蕴;梳理基于"沟通理性"的课堂话语分析的视点。课堂话语分析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沟通型态是一个多元声音交响的过程,而教师唯有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才能跨越疆界,导演出有声有色的合唱的世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攀峰
从方法论视角出发,传统教科书研究存在三个问题:内容分析法不适于分析教科书文本的深层意义,传统教科书研究缺乏对方法论问题的跨学科探讨,传统教科书研究脱离了教科书文本生产传播过程的社会语境。批判话语分析为当代教科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方法路径,推动了教科书研究的话语转向。教科书话语分析在本质上是把教科书置于文本生产传播过程中的社会语境分析,包括教科书创编过程分析、教科书文本内容分析、教科书接受反应分析这三个不同环节,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科书研究系统。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国勤 王代月
意识形态话语分析方法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和边界,其中大部分的流派及其主张源于或者属于马克思主义传统。深入了解意识形态话语分析方法,首先,需要阐明它的基本研究范式—话语分析方法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其次,需要梳理其演进过程中蕴涵在“结构—能动”、“国家—社会”、“批判—建构”三个维度上的内在张力以及相应的调适;最后,需要厘清它所面临的诸多疑问以及所做出的回应,例如如何从话语中读出意识形态、如何摆脱“意识形态话语分析的立场也属于意识形态”的解释循环等问题。意识形态话语分析长期以来也是在这些调适与辩护中不断发展的,并且最终还是应该回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确定更加合适的方法论基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信 柯平
文章阐释了后现代语境中话语的权力、话语成规的表现形式及话语分析在LIS领域的应用,认为打破话语成规的话语分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探寻新的话语,二是伪装成现有话语。
关键词:
LIS 话语成规 话语权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理财
贫困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如果单纯从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贫困 ,或者满足于对贫困的经济学分析 ,都不能抓住贫困问题的实质。贫困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概念 ,对贫困问题 ,除了应以人为主体加以考察、研究以外 ,还必须分析它的社会文化属性。
关键词:
贫困 经济学分析 贫困文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明龙
贫困救助关系人涉及到贫困人员和基层政府等两个群体,由于各自对对方的信息不完全,就会出现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双方之间的动态博弈。在贫困救助中,非贫困人员会为了获得救助出现寻租,基层政府为了防止信息的不对称,不断调整策略组合,包括贫困确认和可置信的口头威胁。结论是:(1)基层政府要加大对贫困人员的扶持力度,并对获得救助的人员进行信息确认;(2)为了防止贫困救助被套取,基层政府要做出可置信的口头警告,进行惩罚性承诺。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博弈 贫困救助 信息传递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冉新义 杨改学
推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教育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经。国家对西部及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特别关注,但在贫困地区要实现国家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从现实情况看还有很多困难。本文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信息化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教育信息化环境 调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新伟
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虽然从1986年中国政府就已经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反贫困计划,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极为缓慢。面对政府日益增大的扶贫投资与下降缓慢的贫困人口数量两者并存的现状,不能不重新反思我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兴建 李金昌
文章主要以浙江省城镇贫困的实证分析为例,探讨城镇反贫困的有效政策。作者测定了近两年的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贫困线和有关贫困指数、1997年以来相对贫困的变动轨迹、低保规模和标准,分析了影响浙江省城镇贫困的若干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反贫困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贫困 因素分析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