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325)
2022(1117)
2021(1063)
2020(968)
2019(2105)
2018(2299)
2017(4385)
2016(2321)
2015(2805)
2014(2838)
2013(2750)
2012(2652)
2011(2525)
2010(2631)
2009(2717)
2008(2884)
2007(2865)
2006(2703)
2005(2549)
2004(2595)
作者
(7832)
(6432)
(6258)
(6091)
(4131)
(3103)
(3009)
(2589)
(2543)
(2362)
(2282)
(2221)
(2189)
(2143)
(2015)
(1952)
(1883)
(1837)
(1828)
(1822)
(1786)
(1589)
(1573)
(1555)
(1498)
(1446)
(1410)
(1398)
(1295)
(1293)
学科
管理(11202)
(10064)
经济(10053)
(9166)
(8904)
企业(8904)
(4690)
理论(4466)
(3880)
(3792)
方法(3777)
财务(3776)
财务管理(3770)
业经(3677)
企业财务(3676)
信息(3507)
中国(2641)
(2618)
教育(2607)
(2439)
工作(2380)
数学(2143)
数学方法(2086)
图书(2022)
(1981)
书馆(1953)
图书馆(1953)
产业(1860)
(1846)
(1817)
机构
大学(45627)
学院(42488)
管理(16342)
(13541)
经济(13188)
理学(12895)
理学院(12758)
管理学(12591)
管理学院(12491)
研究(12268)
(9892)
中国(9489)
(9185)
(7610)
师范(7587)
科学(7423)
(7113)
财经(7099)
(6335)
北京(6331)
(6325)
(6215)
师范大学(6075)
(6075)
中心(5974)
信息(5919)
图书(5618)
研究所(5451)
书馆(5334)
图书馆(5332)
基金
项目(21788)
研究(18032)
科学(16998)
基金(15567)
(12951)
国家(12821)
科学基金(11070)
社会(10918)
社会科(10248)
社会科学(10244)
成果(9501)
编号(8878)
教育(8292)
(7879)
基金项目(7859)
(6769)
项目编号(6603)
自然(6344)
自然科(6196)
自然科学(6195)
资助(6150)
自然科学基金(6108)
(5571)
研究成果(5288)
课题(5140)
(4707)
(4589)
重点(4587)
国家社会(4487)
大学(4382)
期刊
(17839)
经济(17839)
研究(14577)
(9494)
图书(9055)
中国(8144)
学报(7962)
教育(7071)
书馆(6302)
图书馆(6302)
情报(6038)
管理(5529)
大学(5468)
科学(5317)
财经(4994)
学学(4548)
(4271)
理论(3716)
实践(3524)
(3524)
(3380)
金融(3380)
(3368)
技术(3313)
(2934)
论坛(2934)
会计(2703)
财会(2684)
问题(2499)
经济研究(2366)
共检索到71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盛小平  
本文探讨了信息识知的内涵、能力标准、内容框架、技能与步骤以及信息识知与人机交互的联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东  王莉平  
个性是指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情境下所表现出的持续一致的行为差异,普遍存在于动物界中。在种或种群水平,个性表现为行为集,即相关联行为的集合,在行为集内,每个个体有其行为类型。个性包含5个个性轴:(1)害羞-大胆性;(2)探索-回避性;(3)活动性;(4)攻击性;(5)社交性。个性影响着鱼类的行为表现,从而影响鱼类的生命过程和产出,对鱼类自身福利,水产增、养殖,渔业管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鱼类个性的研究进展和鱼类个性的在水产增养殖、捕捞、渔业资源管理及保护以及物种入侵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鱼类个性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杨雅文  
通识在本体论与认识论层面 ,是对常识、对科学的超越 ,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 ,通识是对人的生命本然、终极目的与理想等意义世界的观照。在物质化与科技化的今天 ,人类需要特别关注通识。然而 ,达至通识之境并非自然自发过程 ,而是一个自为自觉过程。人类的通识 ,需要教育的参与、引导、培育和建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水娟  茅佳清  
艺友制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是陶行知基于近代中国尤其是农村极度落后的实际而创造的一条行之有效的乡村教育师资培养之路。艺友制缘于传统学徒制的教学关系,又对其进行了批判性改革。其以"艺"为载体,以"做"为中心,以"友"为宗旨,主张"以朋友之道教人学艺",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共教共学共做、亦师亦友的教学共同体关系。其倡导的以艺为友、互教互学、生利利群、教学相长及其层次递进、各美其美的育人思想,不仅在近代发挥了较大作用,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今天,也依然能够提供诸多的理论启示和方法借鉴,并在实践中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廖仁光  张白影  
“科技兴馆 ,服务兴馆”应当被定为图书馆的办馆方针。文章以广州大学图书馆为个例 ,就当今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全新内涵、服务效益的提高需要具备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并肯定了这一课题的深入讨论对提高办馆水平的必要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金林祥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李维汉长期关注陶行知,最早对陶行知作全面深入的研究。他率先提出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他的政治"也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深刻地揭示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从杜威主义——生活教育——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展轨迹;辩证分析了生活教育理论的进步性及其存在的不足;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和根据地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了研究和学习陶行知的原则和方法。李维汉对陶行知的论述,成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评价陶行知的思想先导,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评价陶行知也有积极指导作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姚中秋  
孔子创立开放的、平等的教育体系,以养成君子,塑造和维护优良社会秩序。现代中国教育体系与此传统断裂,其根本特征是道德和文化的虚无主义,仅致力于传授技术性知识,而未能传承文明,养成君子。今日中国教育当具有文化自觉,大学通识教育当弥补技术性知识传授体系之不足,以传承文明、养成君子作为目标。为此,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当以中国经典研读为中心。如此大学教育,方能养成君子,以塑造良好社会秩序,并承担中国之世界历史责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迅华  吴鼎  卫强  陈国青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数智技术的管理决策广泛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利用用户行为数据以训练模型。然而,机器学习方法在数据使用和模型训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模型偏差(包括数据观测和提取中的采样偏差以及模型构建中的拟合偏差);同时,在情境应用中,模型所做出的预测和推荐会对不同用户的感知、态度、行为选择和观点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形成行为偏差(包括用户活动的选择偏差和行为表现的表达偏差)。一方面,行为偏差被带入到用户行为数据中,通过算法训练的过程被机器学习模型所习得,产生新的模型偏差;另一方面,模型偏差在系统应用中被输出,在情境交互中干扰用户的自选择及行动,引发新的行为偏差。这样的循环使得模型偏差和行为偏差往复重塑,在交互和习得过程中持续放大和扩散,不仅会导致模型算法的效力降低甚至失效,而且也会使得用户陷入有偏的信息环境,形成信息茧房等行为困境。在数字经济环境下,对于这些偏差问题的研究是各界关注的前沿课题。本文对机器学习和用户行为中的偏差问题及其循环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讨论,界定分析了其科学内涵、结构机理、性质特征、实践影响和管理意义,并对若干前沿研究和重要进展进行了梳理凝练,对相关偏差辨知和纠正策略进行了解析阐释,对未来研究方向和探索路径进行了前瞻展望。本文工作为信息系统乃至整个管理学领域的方法创新和赋能创新提供了一个互动的新视角,也为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与应用的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金玉  
知假买假自问题出现以来争议不断,文章提取总结理论争议,对于消费者身份的认定问题,认为《消法》第2条并非是界定知假买假者行使权力的必须要素,应做出符合立法原意和社会效果的界定。其次对于欺诈问题的认定,应该以经济法的视角,跳出传统民法的思维,只要经营者具有主观欺诈故意和客观欺诈行为,无需考虑是否造成损害结果。结合惩罚性赔偿制度设立目的和功能,得出知假买假者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得到支持与保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玉莲  
旅游六要素虽然覆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传统领域,但没有体现旅游的文化和知识内涵。在新的旅游业态和历史背景下,应当重视旅游第七要素,即"知",就是知识、智慧等。旅游第七要素——"知"的提出,将有效地完善旅游要素的辩证关系,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旅游经济的跨越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伟  
在复杂现代性背景下重思中国发展道路、创生中国式现代性,是中国现代性的内在本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以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是中国教育现代性的内在必有之义,也是超越教育现代性的致思方向。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良知论传统,在教育现代性中重建良知论既可期予重构中国文教传统,也是中国参与教育现代性修葺的文化自觉。良知的现代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回归教育本真、重塑教育德性和寻获教育信仰三个方面。良知论只是一个可能的思想方案,不能寄予这一思想方案解决教育现代性的全部价值问题,但这一传统对于现代教育的救赎仍然不可或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金林祥  
从1922年起,陶行知一贯推崇武训,主张学习武训精神。在1940年至1945年间,他以重庆育才学校为阵地,几乎每年都举行各种形式的武训纪念、宣传活动,成为当时我国主张学习武训,光大武训精神的代表性人物。他曾建议政府根据武训诞辰设立兴学节、兴学周、兴学月,以推动全国普及教育发展。他反对把武训当作异人、苦行者、圣人和“陶派的人”,也反对复活历史上的武训,而主张要学习“三无四有”的“武训的真精神”。陶行知对武训及武训精神的倡扬,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而且对于今天正确评价武训,推进教育普及,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宝良  
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董宝良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进行整体的全面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因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是其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他能在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和全面教育各次运动中留下教...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健  薛昌芬  虞朝路  
图书馆信息化探识姚健,薛昌芬,虞朝路Abstract:Aninformationalizedsocietyinevitablyleadstoinformationalizedlibraries.ThetraditionallibrariesWill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