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4)
- 2023(10905)
- 2022(9079)
- 2021(8635)
- 2020(7111)
- 2019(16268)
- 2018(16142)
- 2017(31687)
- 2016(17003)
- 2015(19175)
- 2014(18990)
- 2013(18182)
- 2012(16543)
- 2011(14756)
- 2010(14416)
- 2009(12769)
- 2008(11988)
- 2007(10375)
- 2006(8883)
- 2005(7394)
- 学科
- 济(70674)
- 经济(70605)
- 业(56773)
- 农(45759)
- 管理(45502)
- 企(36053)
- 企业(36053)
- 方法(31153)
- 农业(30344)
- 数学(28431)
- 数学方法(28071)
- 中国(22770)
- 业经(19608)
- 财(17248)
- 地方(14549)
- 技术(11997)
- 制(11988)
- 发(11845)
- 务(11316)
- 财务(11277)
- 财务管理(11256)
- 企业财务(10823)
- 贸(10704)
- 贸易(10701)
- 理论(10522)
- 易(10435)
- 农业经济(10177)
- 学(10113)
- 环境(10037)
- 策(9605)
- 机构
- 学院(230531)
- 大学(223247)
- 济(95488)
- 管理(95120)
- 经济(93497)
- 理学(83301)
- 理学院(82510)
- 管理学(81205)
- 管理学院(80754)
- 研究(69680)
- 中国(52682)
- 农(50660)
- 京(44598)
- 科学(41178)
- 财(39749)
- 农业(38504)
- 业大(38323)
- 中心(35907)
- 江(33444)
- 财经(32776)
- 所(32372)
- 范(30821)
- 师范(30587)
- 经(30145)
- 研究所(29419)
- 经济学(28588)
- 经济管理(27530)
- 州(26480)
- 北京(26343)
- 经济学院(26065)
- 基金
- 项目(164616)
- 科学(132940)
- 研究(125422)
- 基金(121215)
- 家(103632)
- 国家(102674)
- 科学基金(90946)
- 社会(81400)
- 社会科(76935)
- 社会科学(76917)
- 省(65593)
- 基金项目(65395)
- 教育(58526)
- 自然(57446)
- 自然科(56188)
- 自然科学(56177)
- 自然科学基金(55152)
- 划(54331)
- 编号(53707)
- 资助(47332)
- 成果(40555)
- 部(37289)
- 发(36533)
- 重点(36265)
- 课题(35009)
- 创(34658)
- 国家社会(33983)
- 教育部(32479)
- 创新(32363)
- 人文(32159)
- 期刊
- 济(100501)
- 经济(100501)
- 研究(59032)
- 农(54017)
- 中国(42492)
- 农业(36757)
- 学报(30759)
- 科学(29936)
- 财(29822)
- 管理(28596)
- 技术(25521)
- 教育(25284)
- 大学(24847)
- 学学(23641)
- 业经(23557)
- 融(20969)
- 金融(20969)
- 业(16664)
- 问题(16649)
- 财经(15140)
- 农村(13543)
- 村(13543)
- 农业经济(13508)
- 经济研究(13253)
- 经(12936)
- 图书(12289)
- 职业(12197)
- 版(11696)
- 理论(11220)
- 世界(11110)
共检索到323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缘 张广胜
本文利用辽宁省大、中、小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史数据,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信息获取对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职业信息需求、信息获取渠道多、获取方法先进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次数多;运用网络求职、拥有较先进的信息获取方法以及多次的职业流动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的向上流动。因此,努力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获取方法、合理引导他们进行网络求职是促进其职业向上流动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推进其市民化。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信息获取 职业流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庆玲 张广胜
依据2012年辽宁省不同层级城市652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访谈数据,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定居去向、原因及自身方面的影响因素。"打工城市"、"家乡中小城市(地、县两级城市)"、"农村老家"成为其主要的定居去向,"离家乡远近"、"安居、乐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地选择首要考虑的因素。研究发现,男性、25岁以下者、已婚者、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者、在中小城市务工者、来自打工城市附近县城农村的打工者及来自东北3省外的务工者倾向回到家乡中小城市定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翰青 谭明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比较频繁,并且多为水平流动和向上流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情况是其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相关的各种社会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社会关系网来说,"强关系"与"弱关系"都是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流动过程中所利用的重要关系网络,但二者发挥作用的时间点和具体功能并不相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淑平 孟令杰 程业炳
[目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行为受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数学和DEMATEL耦合的量化分析方法。[方法]首先,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从个体因素、信息源因素、环境因素3个方面构建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三角模糊数表征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再通过实证调研,利用DEMATEL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个体因素类的F1、F3、F4、F6、F7,环境因素类的F14、F15为原因组因素;个体因素类的F2、F5,信息源因素类的F8、F9、F10,环境因素类的F11、F12、F13为结果组因素;(2)以中心度为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行为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原因组的F1、F14、F6、F15和结果组的F10、F8、F12。[结论]原因组关键影响因素易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应优先考虑对其进行提升或投资,结果组关键影响因素易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且对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行为的作用最为直接,因此可以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雅光 刘英泽
新生代农民工,指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当前我国的农民工职业指导工作尚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农民工职业指导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开展农民工职业指导的基础和条件较差;三是已经开展的农民工职业指导满足不了农民工就业的实际需求。针对这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指导,应采取以下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小棒
本文认为,相比于城市同龄人,新生代农民工身体素质、劳动技能、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觉悟有待提高。这就必须明确职业目标,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参加职业技术培训,自觉地强化沟通意识、提高表达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素质 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岚 朱静然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是保证其顺利开展的前提。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建立多层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机构等措施,在政策、经费和组织三个方面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教育 保障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皮江红
政府公共职业教育模式与企业职业教育模式存在一些固有缺陷,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任务。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具有优势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可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新选择。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应该在开放职业教育资源、变革课程形式、创新办学方式等方面积极加以完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皮江红
职业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推动力,价值追求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实践起着目标定向和宏观调节的作用。"以人为本"要求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的实现、加速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逻辑起点;"人的发展"要求拓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内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层次,构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关键环节;"教育公平"要求破除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有效进行的障碍、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权利,成为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落脚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增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是一种准基础性公共教育服务,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长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和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顺利健康发展,亟须完善法规,强化统筹,加大投入,改革培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为技能型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和氛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林 印建兵 孙明贵
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文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愿的理论假设模型,通过运用结构方程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进程、职业培训经历或教育经历、员工工资、职工福利、就业(职业升迁)机会与职业转换意愿正相关,培训(教育)经历与就业(职业升迁)机会、职业升迁与工资及福利正相关。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柳军 谭根梅 许祥云
基于对4个城市的外来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问卷,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投资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教育的功能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都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投资意愿的形成,主观规范的外部因素如社会观念、单位及同事意见等对教育投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政府和教育机构要创新办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感知效用和吸引力,企业用工单位要加强激励引导,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翰青 谭明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心理具有如下特点:职业动机复杂多样,主要是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职业理想是寻求有技术含量、稳定、环境好、且能长远发展的工作;实现向上流动的梦想角色认同是渴望成为"工人"和"市民",从而获得职业幸福感;职业价值观体现在职业尊严、个人价值诉求和职业声望等方面;职业适应性既有长处也有不足;职业选择受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制度资本影响,机会不多,空间狭小;职业满意度低下,会产生消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林 印建兵 孙明贵
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文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愿的理论假设模型,通过运用结构方程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进程、职业培训经历或教育经历、员工工资、职工福利、就业(职业升迁)机会与职业转换意愿正相关,培训(教育)经历与就业(职业升迁)机会、职业升迁与工资及福利正相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放 谭明
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苏南地区581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职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性,探究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心理特征,以达到提升其职业能力的目的。结果表明:(1)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职业适应性位于一般水平,且各因子间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年龄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学习及技能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学历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人际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4)不同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薪酬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行为中的内部社会资本现象——安徽省东至县的田野研究
从再次流动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方向:水平、向下抑或向上——基于主动流动方式视角
社会网络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能力的影响——基于资源获取和创业学习的中介效应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研究
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研究——基于身份认同的视角
基于城市融入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适应力提升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及经济规律探讨——对成都市金堂县竹篙镇新生代农民工实证分析
大中小城市居民的名义收入与真实收入
农民工定居中小城市的优势、意愿及政策选择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基于西安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特点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