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7)
2023(16529)
2022(14426)
2021(13649)
2020(11187)
2019(25476)
2018(25436)
2017(48305)
2016(26148)
2015(28956)
2014(28475)
2013(27527)
2012(25098)
2011(22272)
2010(22054)
2009(20495)
2008(19465)
2007(16816)
2006(14644)
2005(12459)
作者
(70897)
(58787)
(58348)
(55570)
(37229)
(28534)
(26733)
(23067)
(22394)
(20994)
(20232)
(19509)
(18562)
(18283)
(18118)
(17780)
(17636)
(17448)
(16835)
(16725)
(14447)
(14204)
(14022)
(13343)
(13161)
(13142)
(13019)
(12911)
(11764)
(11716)
学科
(96633)
经济(96534)
管理(80827)
(75152)
(65266)
企业(65266)
方法(44066)
数学(37248)
数学方法(36746)
(26335)
(25940)
中国(25491)
业经(24547)
地方(21297)
技术(21145)
(20722)
理论(18673)
(17715)
农业(17597)
(17339)
财务(17265)
财务管理(17233)
(17172)
贸易(17159)
(16766)
(16618)
企业财务(16314)
环境(16108)
(14940)
(14274)
机构
大学(352505)
学院(352223)
管理(145193)
(132395)
经济(129298)
理学(125968)
理学院(124616)
管理学(122502)
管理学院(121847)
研究(110270)
中国(82338)
(74438)
科学(69579)
(61305)
(52819)
中心(51870)
业大(51229)
(50980)
(50738)
财经(49455)
(48314)
研究所(48235)
师范(47939)
北京(46397)
(44909)
(42151)
(41152)
农业(39669)
师范大学(38549)
经济学(38356)
基金
项目(248181)
科学(196240)
研究(184908)
基金(178652)
(154224)
国家(152895)
科学基金(133135)
社会(115954)
社会科(109657)
社会科学(109630)
(98779)
基金项目(95623)
自然(86388)
教育(85607)
自然科(84406)
自然科学(84388)
自然科学基金(82840)
(82227)
编号(77117)
资助(71826)
成果(61954)
重点(54832)
(54706)
(53724)
课题(52452)
(52276)
创新(50385)
项目编号(48210)
科研(46841)
国家社会(46694)
期刊
(142813)
经济(142813)
研究(98871)
中国(68069)
学报(52825)
管理(52300)
科学(49056)
(47417)
(45670)
教育(45134)
大学(40036)
学学(36972)
农业(32329)
技术(32312)
(26178)
金融(26178)
业经(25343)
图书(23645)
财经(22613)
经济研究(22274)
(19309)
科技(18914)
问题(17927)
技术经济(17342)
(17287)
理论(17083)
情报(16122)
(15971)
实践(15919)
(15919)
共检索到504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磊  高少冲  丁荣贵  孙涛  
项目治理通过明确利益相关方间关系形成治理网络,治理网络的信息维度(信息网络)表征相关方交互协作状态,是项目治理评价的主要方面。然而,当前一次性的、静态的网络评价方式难以适应网络随项目推进而动态变化的特点。从网络整体和关键节点两个方面设计网络动态评价指标,并以工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项目为例,对不同阶段的网络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信息网络密度较低,表明项目中缺乏统一的、标准的沟通机制;政府网络地位逐渐降低,难以充分保证项目公益性;企业作为项目需求方,其参与度在项目前期较低、后期逐渐提高,导致项目变更、返工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彦勇  王磊  钱琛  孙涛  
当前基于静态评价项目沟通网络提出的网络调整策略方式,与该网络在协同创新项目中的动态演化特点不符。认知资本是沟通的基础,且认知资本随项目推进而变化的特点与沟通网络动态性相一致,故从认知资本视角对沟通网络进行动态分析。首先,从初始网络构造、网络演化过程、演化结果评价、网络演化算法4个方面设计沟通网络演化模型。然后,以工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项目为例,对比分析不同的网络调整策略及其效果。结果发现,劣势节点策略不仅未改善网络演化结果,反而使结果变差,表明网络局部最优不代表整体最优;优势节点策略效果较好,其中节点结构改善策略优于节点能力提高策略,表明在沟通网络演化过程中结构系统性影响强于节点个体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荣贵  高少冲  孙涛  王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林  贾佳仪  章宜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项目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配套的基于综合云模型的评价方法。并以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协同创新项目为例,说明了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实用性。为政府科学客观地选择出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主导项目群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方法;也为企业申报协同创新项目时,提供判断项目合规性的评价标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林  刘绍鹤  范方方  
利益分配是协同创新项目中关键而又最难协调的问题,它对项目的稳定进行起决定性作用。文章综合运用了合作博弈理论中利益分配的Shapley值法与最小核心法,构建了协同创新项目的动态利益分配方法。并将各参与者的每个阶段的投入和所承担的风险作为参数,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风险因子进行动态调整。探寻切实可行的协同创新项目利益分配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林  刘绍鹤  范方方  
利益分配是协同创新项目中关键而又最难协调的问题,它对项目的稳定进行起决定性作用。文章综合运用了合作博弈理论中利益分配的Shapley值法与最小核心法,构建了协同创新项目的动态利益分配方法。并将各参与者的每个阶段的投入和所承担的风险作为参数,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风险因子进行动态调整。探寻切实可行的协同创新项目利益分配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信儒  冯军红  李林  
协同创新项目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且随着项目的进行,合作主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基于此,以已经取得专利技术的高校寻求企业合作为起点,将之后的过程分为小试、中试和产业化,每阶段招募一家新企业为本阶段进行投资,新进入方会分享项目最终的收益,原有合作方的预期收益就会被稀释。以各合作成员预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基于努力程度、贡献系数和成本系数的多目标多阶段利益分配模型,利用目标规划求解模型得出各阶段利益分配系数。通过算例分析,分配结果体现了风险补偿原则与投入补偿原则,验证了该分配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善林  彭灿  
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绩效评价的要点,进而基于该要点构建包括"显性绩效"、"隐性绩效"和"协同绩效"三个维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进行实证检验,从而最终建立比较科学和实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汶霏  宁继鸣  
创新项目扩散是组织实现创新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出发,以孔子学院为研究案例,考察这一跨国组织的创新项目扩散机制问题,主要结论有:孔子学院创新项目扩散网络总体较为均衡,各项目网络虽有一定集中度,但行动者之间关系较为平等;孔子学院各类行动者在分布位置上有一定差异,家庭、企业、社区、媒体及其他类型机构分布较为边缘化,表明孔子学院创新项目扩散网络的外部联系仍需加强;扩散网络中最为活跃的行动者多来自孔子学院系统内部,政府在孔子学院创新项目扩散过程中扮演着提供支持和服务的作用;未来发展应更注重推进项目创新,提升行动者专业性和项目整合性,深耕项目质量,增加项目的附加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汶霏  宁继鸣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英华  卢婷婷  方丹辉  王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公共安全需求日益增长,应急产业正快速成长。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创新是其首要驱动力,协同创新网络是其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依赖。基于应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构成分析,构建协同耦合、创新动力、沟通学习、联合互补、评价反馈等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应急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构建应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利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法对湖北省随州市应急专用车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如何提升应急专用车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品平  袁剑锋  翟铖  
基于空间网络视角,利用联合专利数据刻画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征。研究发现,随着产学研主体不断增加,创新网络逐渐覆盖全国,但区域创新联系呈现出创新中心区与非中心区非均衡性。由于空间网络关系的路径依赖越来越明显,技术知识传递的非对称性分布加剧,协同创新活动呈现创新中心区位锁定,导致网络协同创新效应难以形成,整体上协同创新网络重心呈“单核”向“三核”分布格局演化,国家创新系统长期依赖少数中心区域,中心区域技术知识辐射的局部效应与区域平衡发展的矛盾不断凸现。因此,应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协同创新网络空间形态,推进国家创新系统向均衡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潘忠志  李欣烨  胡晨鸽  白云飞  
在集群创新活动中,集群企业以集群信息网络为平台共享创新资源和交流信息,集群信息网络中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处理有其独特的特点,集群信息体制决定信息成本的高低和信息处理效率,进而影响创新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林  刘红  石焕焕  
协同创新项目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有了新的发展要求,体现出更多精细化的管理趋势。风险管理与知识管理在协同创新全过程中均很重要,而其对项目绩效的作用机制并未被充分研究。本研究细化风险类型,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探究了不同类型的风险与协同创新项目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层次的知识管理能力在“风险-项目绩效”间的作用路径,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层次回归分析(HRM)以188个协同创新项目数据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社会系统风险、技术系统风险和项目管理风险对协同创新项目绩效均有负向影响,同时,文化层次、技术层次和结构层次的知识管理能力依次可以削弱社会系统风险、技术系统风险和项目管理风险对项目绩效的不利影响。最后综合研究结论,针对协同创新项目高质量管理的实践需求,提出了树立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运用全面系统化的管理策略、形成均衡化的管理格局三点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国巍  邵云飞  刘博  
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可以改善健康管理问题,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创新是解决大健康产业高风险困境的有效途径,有效评价大健康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对可持续健康管理至关重要。通过将模块化网络与矢量合成方法相结合,对2010—2018年我国大健康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确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环境支撑和政策扶持四维能力构成因素的科学排序。结果表明,大健康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自2011年开始相对持续增长,2018年已达最大值的85%;政策扶持对大健康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贡献最大,其次是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环境支撑贡献最小;大健康产业链模块内部企业的合作频率高于模块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