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0)
2023(13049)
2022(11047)
2021(10350)
2020(9058)
2019(20919)
2018(20804)
2017(40614)
2016(21381)
2015(24035)
2014(23871)
2013(23539)
2012(21630)
2011(19210)
2010(19219)
2009(18174)
2008(17058)
2007(15164)
2006(12900)
2005(11500)
作者
(59454)
(49714)
(49390)
(47391)
(31350)
(23886)
(23012)
(19363)
(18978)
(17673)
(16941)
(16563)
(15733)
(15498)
(15388)
(15235)
(15088)
(14672)
(14345)
(14293)
(12178)
(12051)
(12028)
(11401)
(11283)
(11250)
(11080)
(10794)
(9959)
(9821)
学科
(86794)
经济(86704)
管理(65833)
(64294)
(54685)
企业(54685)
方法(44514)
数学(39687)
数学方法(39231)
(28703)
金融(28700)
(28441)
(27232)
银行(27204)
中国(26659)
(26142)
(22188)
(21424)
(20199)
财务(20139)
财务管理(20087)
业经(19558)
企业财务(19265)
地方(17481)
(16476)
(15982)
贸易(15970)
(15574)
农业(14916)
理论(14286)
机构
大学(298414)
学院(297264)
(124182)
管理(121647)
经济(121637)
理学(105154)
理学院(104125)
管理学(102424)
管理学院(101866)
研究(91342)
中国(78166)
(60687)
(59798)
科学(54180)
财经(48205)
中心(47521)
(46373)
(44251)
(43794)
(43356)
业大(42771)
研究所(40196)
经济学(39001)
北京(37400)
农业(36461)
财经大学(36171)
经济学院(35489)
(35483)
(35287)
师范(35062)
基金
项目(202327)
科学(160737)
基金(149929)
研究(146585)
(129543)
国家(128502)
科学基金(112400)
社会(94274)
社会科(89653)
社会科学(89629)
基金项目(80027)
(78542)
自然(73619)
自然科(72033)
自然科学(72015)
自然科学基金(70799)
教育(67941)
(65707)
资助(61708)
编号(59796)
成果(47841)
(45606)
重点(45057)
(42469)
(42256)
科研(39774)
创新(39763)
教育部(39729)
国家社会(39334)
课题(39089)
期刊
(124596)
经济(124596)
研究(81145)
中国(52816)
(49306)
学报(44255)
(42132)
金融(42132)
管理(41993)
科学(40130)
(39972)
大学(33751)
学学(31886)
技术(26060)
农业(26028)
财经(24109)
教育(23902)
(20530)
经济研究(20483)
业经(20250)
问题(16604)
理论(16597)
图书(16122)
实践(15202)
统计(15202)
(15202)
财会(15027)
技术经济(14761)
(14066)
(13841)
共检索到430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饶育蕾  王颖  
金融机构的代理投资行为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管。金融监管者旨在增加社会福利,而信息的非对称性限制了这一目标的实现。通过建立监管条件下金融消费者、金融机构和监管者之间的多方博弈模型,分析信息结构对代理冲突、监管行为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违规所带来的高风险溢价诱使金融机构违反监管政策,且非对称信息降低了监管者的监管努力程度,诱使金融机构从事违规活动,降低总的社会福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曙霞  夏徐斌  
监管博弈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的风险偏好影响其有效性,对不同经营效率的金融机构监管的有效性也有差异。监管机构宜引入审核和惩罚等机制,提高监管强度,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对高效率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宜采取原则导向的监管,给予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其竞争力和活力;对低效率金融机构,应采取规则导向的监管。同时,监管行为可更具灵活性,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采取不同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垣桥  肖斌卿  陆文彬  
反洗钱的重要地位早已成为全球共识。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反洗钱体系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二者各有分工,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配套监管机制来督促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因此,在反洗钱监管中,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从委托代理角度,研究了政府反洗钱监管力度和金融机构反洗钱资源规划的相互作用,委托代理理论提供了一套贴合实际的非对称信息博弈分析框架,由博弈模型导出了政府反洗钱监管力度和金融机构反洗钱资源投入量的均衡解。模型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由诸多外部因素所决定的反洗钱监管红线以及由金融机构自身管理基础所决定的反洗钱资源投入效率能够对政府反洗钱监管力度和金融机构反洗钱资源投入量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地,结合近年来反洗钱监管处罚数据,对反洗钱监管机制以及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战略决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元芳  王若平  
道德风险问题是我国金融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金融案件的发生无不与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关。而目前金融系统实行的多层级委托代理经营管理模式存在制度缺陷和道德风险隐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兴  安雪洁  何奇龙  马九杰  
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面临着政府金融监管成本高而导致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魔咒”。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的合作金融监管模式的成本及效果,论证了政府委托监管模式的可行逻辑。运用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的多案例研究法,对四个合作金融监管实践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发现,政府委托监管通过多监管主体合作既能够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又可以监管并服务于基层合作金融组织,减少组织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破解监管“魔咒”,国际合作金融监管经验同样适用于我国。由此,我国也可借鉴国际经验,逐步探索利用相关孵化组织以及将基层分散的合作金融组织联合起来形成县—地市—省级或者全国性的行业联合组织,建立由下而上的合作金融体系,并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接,最终形成金字塔型的政府委托监管体系,从而避免因噎废食式的“一刀切”或者采用低效率合作金融模式的监管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兴  安雪洁  何奇龙  马九杰  
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面临着政府金融监管成本高而导致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魔咒”。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的合作金融监管模式的成本及效果,论证了政府委托监管模式的可行逻辑。运用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的多案例研究法,对四个合作金融监管实践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发现,政府委托监管通过多监管主体合作既能够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又可以监管并服务于基层合作金融组织,减少组织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破解监管“魔咒”,国际合作金融监管经验同样适用于我国。由此,我国也可借鉴国际经验,逐步探索利用相关孵化组织以及将基层分散的合作金融组织联合起来形成县—地市—省级或者全国性的行业联合组织,建立由下而上的合作金融体系,并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接,最终形成金字塔型的政府委托监管体系,从而避免因噎废食式的“一刀切”或者采用低效率合作金融模式的监管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兴  安雪洁  何奇龙  马九杰  
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面临着政府金融监管成本高而导致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魔咒”。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的合作金融监管模式的成本及效果,论证了政府委托监管模式的可行逻辑。运用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的多案例研究法,对四个合作金融监管实践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发现,政府委托监管通过多监管主体合作既能够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又可以监管并服务于基层合作金融组织,减少组织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破解监管“魔咒”,国际合作金融监管经验同样适用于我国。由此,我国也可借鉴国际经验,逐步探索利用相关孵化组织以及将基层分散的合作金融组织联合起来形成县一地市一省级或者全国性的行业联合组织,建立由下而上的合作金融体系,并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接,最终形成金字塔型的政府委托监管体系,从而避免因噎废食式的“一刀切”或者采用低效率合作金融模式的监管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友山  
本文主要运用博弈论的概念和方法对金融监管进行理论分析。作者根据金融监管的实施阶段 ,分别构造了三个金融监管博弈模型并对其均衡求解。在此基础上 ,作者对金融监管博弈双方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 ,从金融监管部门的立场出发 ,作者结合金融监管博弈模型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贺建清  
文章将监管辨证理论和资本监管理论结合起来,运用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提出有效规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若干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前程  
针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违规现象及蕴含的风险隐患,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剖析了农村金融监管中的策略性行为。监管部门和农村金融机构构成博弈的参与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通过相互博弈形成稳定的纳什均衡解。运用比较静态方法进一步得出影响博弈均衡的诸多因素及作用方向。最后,基于博弈分析结果提出实施有效监管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杜姝一  
美国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已经总统签署形成法律,该法案对金融系统以及金融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法案在金融机构资本标准、有序破产、规模和经营范围限制以及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条文解读,分析了新法案对美国金融机构的经营前景、盈利能力的影响,为投资者研究美国金融机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许莎雯  
一、引言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①我国在工业领域、农业领域,基本上形成了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都非常活跃的局面,但是,在金融领域民间资本的进入目前还不是很顺畅,仍然存在着一些金融体制上的障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文军  
本文以金融监管和一般产业管制的联系为基础,探讨了金融监管过程中安全和效率的矛盾,并通过对金融监管的诸方面说明了金融监管中侧重防范和封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构筑无冲击退出机制对于和效率兼容的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并通过市场方式和金融监管两个方面提出了退出机制设计的构想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利敏  罗孟柯  翟永会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金融监管部门普遍提出需要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我国应从金融系统的监管模式和监管手段两方面着手,既可借鉴国外监管模式做到"外为中用",也可建立"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的整合监管模式,同时实施以加强自律为主的事前监管、以主动自救为主的事中控制和最小化风险损失的事后处理等监管策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颜雯雯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非对称进化博弈理论,构建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之间的非对称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两者的长期动态博弈关系,得到创新与监管的长期进化稳定均衡点,分析了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和监管机构监管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强市场约束与官方监管的有效结合、合理利用监管机构处罚机制、建立事前防范机制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