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6)
2023(14212)
2022(11923)
2021(10850)
2020(8931)
2019(19759)
2018(19489)
2017(37149)
2016(19602)
2015(21770)
2014(21596)
2013(21119)
2012(19883)
2011(18377)
2010(18995)
2009(17892)
2008(17438)
2007(15812)
2006(14619)
2005(13675)
作者
(56188)
(46406)
(46395)
(44125)
(29915)
(22067)
(21135)
(17896)
(17774)
(16946)
(15968)
(15496)
(14977)
(14973)
(14582)
(14392)
(13884)
(13513)
(13327)
(13305)
(11983)
(11475)
(11220)
(10869)
(10542)
(10514)
(10332)
(10324)
(9264)
(9205)
学科
(99368)
经济(99290)
管理(59577)
(52888)
(42297)
企业(42297)
地方(29287)
方法(29028)
中国(28802)
(25110)
数学(24436)
数学方法(24155)
业经(22238)
(22017)
(17906)
地方经济(17341)
(17236)
农业(17175)
(15781)
金融(15780)
(15775)
银行(15765)
(15683)
贸易(15670)
(15362)
环境(15197)
(15058)
(14860)
(14576)
理论(13344)
机构
学院(284506)
大学(280639)
(126518)
经济(123837)
管理(107481)
研究(103694)
理学(89891)
理学院(88849)
管理学(87651)
管理学院(87058)
中国(80683)
(60149)
(59954)
科学(58908)
(52028)
中心(46991)
研究所(46233)
(45565)
财经(45559)
(41038)
(40368)
(39627)
师范(39320)
经济学(38751)
北京(38486)
(37252)
(36594)
业大(34481)
经济学院(34318)
财经大学(33116)
基金
项目(176628)
科学(140299)
研究(136300)
基金(126455)
(108011)
国家(107094)
科学基金(92255)
社会(88126)
社会科(83605)
社会科学(83589)
(69736)
基金项目(65096)
教育(61058)
(57899)
编号(57055)
自然(55222)
自然科(53896)
自然科学(53885)
自然科学基金(52908)
资助(51206)
成果(48345)
(44161)
重点(40050)
课题(40041)
(38348)
(36660)
发展(36483)
国家社会(36433)
(35910)
项目编号(35057)
期刊
(158635)
经济(158635)
研究(93930)
中国(63728)
(46028)
管理(43003)
(38629)
科学(35833)
学报(35673)
教育(33408)
(32316)
金融(32316)
大学(27365)
经济研究(26422)
农业(26230)
技术(25823)
业经(25464)
学学(25324)
财经(23037)
(19990)
问题(19569)
图书(16914)
(16386)
技术经济(15106)
国际(14958)
世界(14667)
(14151)
论坛(14151)
商业(13929)
现代(13815)
共检索到463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明  刘邦凡  徐淼淼  
作为政府转型的全新管理模式和电子政务的终极目标,协同政务极大地推动了基于共赢思维的政府管理创新。本文首先从信息经济视角出发,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论证了协同政务与传统政务的信息垄断相比,信息共享条件下政府信息资源的成本更低,而收益更大,管理效率更高;然后,构建了政府部门间的行为博弈模型并分析得出,政府各部门都采取协作策略可提高整个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进而实现全社会的共赢;最后,从法律机制、监督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多个维度提出推动协同政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梅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文章基于空间协同视角,在综合评价我国省域流通业发展质量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影响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发展质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异化现象,这种空间分异不利于流通体系整体发展。从空间联动的角度来看,流通产业的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但也要重视过度集聚带来的“虹吸”效应。数字技术和对外开放能够产生正向溢出效应,赋能流通业的空间协同发展。因此,要坚持流通业区域联动发展策略,坚持对外开放,发展数字技术,为现代流通业提质增效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春颖  
高铁经济是把双刃剑,发展好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反之将加速资源流失。利用辽宁高铁网络优势实现高铁与经济耦合式发展,是辽宁经济实现逆袭的历史机遇。在面向东南亚、连接辽蒙欧、融入京津冀,打造全国高铁经济“示范区”的发展体系下,以低碳、集约、创新、数字为理念,将基础+结构+集群+升级作为发展路径,在深化产业改革提升辽宁总体经济发展效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铁经济重点行业,以点带面打造高铁经济亮点产业,发挥辽宁地缘优势,拉动高铁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地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区域协同物流的发展是中原经济区整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其重要基础。本文首先对区域协同物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发展协同物流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制约中原经济区协同物流发展的四大因素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中原经济区协同物流发展的五大策略,即建立三级联动机制、构建综合运输网络协同体系、构建物流信息服务协同体系、打造区域物流龙头企业和构建供应链协同物流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程强  赵琴琴  辜穗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在多个不同类型区域的非均衡状态下展开的,能否顺利发展取决于跨区域之间协同的有效性。基于协同学理论,认为目标、沟通、文化与制度等方面的协同是我国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实行碳排放交易权制度、碳足迹制度、增加碳汇实现跨区域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并从监测管理、设立奖惩机制、建立协同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跨区域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保障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晓北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成熟和广泛应用,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协同消费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对以往研究协同消费的文献进行梳理并找出研究不足,其次对协同消费模式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描述了我国协同消费的发展现状,再次分析了协同消费的B2C电子商务模式、C2C电子商务模式以及社会化电子商务模式的机制和价值,最后对协同消费模式的价值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促进我国协同消费发展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一雯  
一、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一)经济总量较高,但增速下降。近年来,河北经济总量保持平稳增长,2013年GDP达2.8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六位,相对于其他省市而言,河北省经济总量已处于较高层次,在发展中更重视综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河北省经济的总基本面良好,但经济增速明显下降。在经济增速方面,2013年河北省的GDP增长率为8.2%,创20年来新低,这可能与全国经济基本面和该省的传统产业改造有关;2013年河北省人均GDP为68 594元,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帆  钱瑞  
为了加快推进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省政府专门设立了信息经济创投基金用以扶持浙江信息产业发展。为了促进该基金实现资金放大效应,本文从基金组织架构、资金存放和运作模式入手分析,发现信息经济基金存在操作主体与目标冲突、尚未建立盘活存量基金制度、尚未开展融资担保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设置独立的操作主体与混合目标体系、建立盘活存量基金制度、适度开展融资担保运作模式等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志刚  刘磊  
高职院校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支持,而区域经济范围内的企业则可以反哺高职院校,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形成校企一体化的技术发展模式。文章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视域范畴,探讨高职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模式的特色、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共建策略,为高职特色技术人才培养及科研平台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晓菲  
嘉兴市作为浙江省的知名城市,它所覆盖的产业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旅游、皮革等,在金融、制造业、医疗、教育等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地定址于嘉兴乌镇这一举措,为嘉兴互联网经济的升级迭代带来了非常明显的优势。本文将在当今信息经济大环境下,分析嘉兴市发展互联网经济产业的相关产业升级的着力点,并主要从相关的政策层面、行业产业层面以及嘉兴市个别代表行业等加以剖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永强  杨帆  
适应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之一。一方面,经济产业发展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技能人才培养结构以及职业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发展也对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然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着与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不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失调、对经济发展贡献能力不强等问题。基于此,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职业教育更好地发挥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国旺  
国际范围内的政府会计改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其内在机制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已从多种角度进行了解释。实际上,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在机制包括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因而引入矩阵模型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并结合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从这两种机制维度进一步研究和评估政府会计改革所处的区域,进而提出相应的机制协同策略,以实现内在机制的有效协同耦合,优化改革资源配置,最终能够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政府会计改革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静怡  
电子商务下沉既能够赋能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也可能会产生新的"数字鸿沟"问题,加大区域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差距。本文在评价西部各省份农村电商产业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产业融合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省份农村电商产业融合水平逐渐提升,但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呈现空间集聚特征,这种集聚也可能会加剧农村产业发展异化问题。因此,应该加大涉农基础设施投入,完善覆盖城乡范围的电商产业支持体系,推动农村电商产业多元化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玉华  夏永祥  毛广雄  蔡安宁  刘传明  
淮河生态经济带既具有区域经济系统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流域经济的特点,时空分异具有多元复杂性。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权法定量测度淮河生态经济带综合发展水平,分析区域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区域差异程度,并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四个维度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判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综合发展水平的"三个梯队"和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四大类型区"空间分布与上、中、下游"三大流段"基本一致,但不完全重叠。推进淮河经济带协同发展,既要顺应流域的自然规律,又要根据空间分异特征实施差异化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倪永宏  张宏彬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本科转型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转型必要性和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成功办学模式,提出"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本科转型的有效途径,包括转变观念准确定位、强化与高水平高职院校合作、校企共育"双师型"队伍、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理实一体构建职场化实训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