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0)
- 2023(14816)
- 2022(12921)
- 2021(12043)
- 2020(10294)
- 2019(23402)
- 2018(23233)
- 2017(44273)
- 2016(24269)
- 2015(27149)
- 2014(26787)
- 2013(26718)
- 2012(24185)
- 2011(21638)
- 2010(21495)
- 2009(19622)
- 2008(18902)
- 2007(16089)
- 2006(14073)
- 2005(11985)
- 学科
- 济(92059)
- 经济(91961)
- 管理(70333)
- 业(68329)
- 企(55200)
- 企业(55200)
- 方法(47589)
- 数学(41743)
- 数学方法(41156)
- 农(24072)
- 财(24005)
- 中国(23210)
- 学(21629)
- 业经(20756)
- 贸(17620)
- 贸易(17612)
- 地方(17086)
- 易(17082)
- 理论(16456)
- 农业(16435)
- 务(15816)
- 财务(15743)
- 财务管理(15719)
- 制(15668)
- 技术(15004)
- 企业财务(14943)
- 和(14714)
- 环境(14468)
- 银(13068)
- 银行(13005)
- 机构
- 大学(340759)
- 学院(338449)
- 管理(137318)
- 济(128037)
- 经济(125188)
- 理学(120113)
- 理学院(118779)
- 管理学(116339)
- 管理学院(115736)
- 研究(109058)
- 中国(79848)
- 京(72074)
- 科学(72035)
- 农(60587)
- 财(56795)
- 业大(56583)
- 所(55011)
- 研究所(50706)
- 中心(50416)
- 农业(48035)
- 江(47802)
- 财经(46548)
- 北京(44947)
- 范(43418)
- 师范(42877)
- 经(42407)
- 州(39624)
- 院(39504)
- 经济学(37314)
- 技术(36685)
- 基金
- 项目(242255)
- 科学(188699)
- 基金(175394)
- 研究(170235)
- 家(155397)
- 国家(154116)
- 科学基金(131779)
- 社会(105823)
- 社会科(100219)
- 社会科学(100190)
- 省(95326)
- 基金项目(93635)
- 自然(89336)
- 自然科(87316)
- 自然科学(87293)
- 自然科学基金(85710)
- 划(80555)
- 教育(78350)
- 资助(72751)
- 编号(69508)
- 成果(54806)
- 重点(53780)
- 部(51772)
- 创(50236)
- 发(50038)
- 科研(47118)
- 课题(46796)
- 创新(46782)
- 计划(45743)
- 大学(44706)
- 期刊
- 济(131345)
- 经济(131345)
- 研究(90616)
- 学报(62046)
- 中国(61708)
- 农(52814)
- 科学(52212)
- 管理(47408)
- 大学(45239)
- 学学(42380)
- 财(41635)
- 农业(36496)
- 教育(35506)
- 技术(28789)
- 融(24632)
- 金融(24632)
- 图书(24577)
- 业经(22495)
- 经济研究(21891)
- 财经(21329)
- 业(19233)
- 经(18114)
- 科技(17686)
- 理论(16956)
- 书馆(16770)
- 图书馆(16770)
- 版(16734)
- 问题(16703)
- 业大(16346)
- 情报(16080)
共检索到476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瑾 刘瑞凝 刘聿瑄
在“十四五”时期,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服务型机器人的应用支持了零接触消费模式的实施与普及,对疾病流行环境下的消费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了研究信息线索对服务型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本文从疾病信息入手,通过三个实验探究信息线索对消费者使用服务型机器人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疾病信息线索会增强消费者对服务型机器人的使用意愿,对感知风险起到中介作用。另外,机器人能力调节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在弱机器人能力下,消费者感知风险在疾病信息线索对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在强机器人能力下,消费者感知风险在疾病信息线索对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从客观环境因素的角度分析,本文研究结论补充了关于服务型机器人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并为零接触消费繁荣做出贡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军 宋晨鹏 叶浩彬
工业革命4.0开启智能服务时代,提升智能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是推动服务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服务型机器人是提供智能服务的重要媒介,精准洞察中国消费者对服务型机器人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是加快补齐当前智能服务短板的关键之一。鉴于此,文章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构建中国消费者服务型机器人接受模型,探究智能服务情境下机器人功能、消费者情感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对服务型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文章以517名服务业消费者为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社会影响、感知愉悦性和感知信任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使用意愿。此外,文章在智能服务背景下进一步明确了各层次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为提高顾客对服务型机器人技术接受意愿,促进酒店业智能服务,以及未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仪 王永贵
机器人拟人化在提高消费者信任感和亲密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拟人化服务机器人。本文探讨了服务机器人外观拟人化与消费者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外观拟人化程度对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通过3个实验,首次提出了服务机器人外形拟人化程度对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倒U形影响以及感知智能在其中的驱动作用,验证了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其感知智能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低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而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本研究为企业在提供智能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减少服务机器人应用的负面效应和扩大服务机器人应用的正面效应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仪 王永贵
机器人拟人化在提高消费者信任感和亲密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拟人化服务机器人。本文探讨了服务机器人外观拟人化与消费者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外观拟人化程度对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通过3个实验,首次提出了服务机器人外形拟人化程度对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倒U形影响以及感知智能在其中的驱动作用,验证了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其感知智能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低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而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本研究为企业在提供智能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减少服务机器人应用的负面效应和扩大服务机器人应用的正面效应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丽芳
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不能完全掌握卖方产品的有关信息。产品外部线索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产 品品质和购买风险。本文研究价格、保证和品牌形象等产品外部线索如何帮助消费者识别产品,如何影响其购买意愿,并提 出相应的营销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杜维 陈鑫
智能服务被众多的消费者所接纳使用,但其无法完全避免的算法偏差引起了人们对智能服务伦理问题的关注。这项研究调查了智能服务中算法偏差(高vs.低)对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影响,探寻其心理中介机制以及自我认知(运气感知、自我效能感)对该路径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本文采取实验法进行研究,设置4个不同场景的随机实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n=1083)。实验结果证明,算法偏差对消费者使用智能服务的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实验1),且随着算法偏差程度的增加,消费者的厌恶感也会增加,从而降低消费者使用智能服务的意愿(实验2)。结果还表明,运气感知和自我效能感在正向调节消费者使用意愿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实验3和4)。本研究拓展了智能服务的研究领域,从自我认知的角度对使用意图提供了理论见解,对智能服务算法偏差应对策略的制定也具有战略参考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健辉 李永壮 李辉 卢强
本文以余额宝为例,引入消费者内疚理论分析了消费者使用网络理财工具的心理机制。基于问卷调查的样本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余额宝方便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内疚的产生;消费者使用余额宝进行网络消费而感知的内疚心理会刺激消费者作出反应,以减轻内疚心理;消费者内疚反应对消费者内疚与再次网络消费意向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消费者使用余额宝消费后的内疚心理与减轻内疚的行为方式的选择受到性别的调节。此外,本文结论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以及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炳凯
本文通过建立假设模型,并结合调查问卷与分析等方式,探究了零售商品牌外部线索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情况。研究发现:产品价格、品牌口碑与店铺形象三个外部线索,均通过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是一种正向影响。同时,上述三个外部线索中,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总体影响效果最大的是品牌口碑,最小的是产品价格。由此,零售商可采取适当的品牌营销决策,塑造良好品牌,最大程度响应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贾培培 李东进 金慧贞 张宇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历来备受关注,消费者在食品选择或消费时会努力寻找各种证明食品安全的有效线索,其中信誉标签结构线索(Cues of Credence-label Structure)是消费者较为重视的有效线索。从实践看,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对食品信誉标签结构线索持积极态度,由于信息不对称仍然存在消费者无法准确评估信誉标签结构线索而产生消费决策偏差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的决策质量与消费满意。本文基于证实性偏差理论提出信念一致性框架模型,试图探索信誉标签结构线索与健康食品争议类型的交互作用及信念一致性的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信誉标签结构线索(产品层面与成分层面)与健康食品争议类型(无争议健康食品与有争议健康食品)交互作用下,消费者会对健康食品的购买意愿产生差异:产品层面,信誉标签线索在无争议的健康食品消费情境中存在证实性偏差,导致更强的健康信念一致性,并在健康信念一致性的中介作用下,对消费者健康食品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成分层面,信誉标签线索在有争议的健康食品消费情境中不存在证实性偏差,导致更弱的不健康信念一致性,并在不健康信念一致性的中介作用下,对消费者健康食品的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这些研究结论在深化和拓展信誉标签结构线索等理论体系及其适用边界的同时,对消费者健康和福利及企业营销实践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启尧 孙习祥 才凌惠
文章基于S-O-R模型,以自我一致性为中介变量,认知风格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外部线索对消费者绿色品牌购买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并利用550个消费者样本数据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线索对自我一致性有正向影响,创新型认知风格在其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自我一致性对消费者绿色品牌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并在外部线索对消费者绿色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中有中介作用;创新型认知风格负向调节了理想自我一致性在外部线索和消费者绿色品牌购买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外部线索 绿色品牌 购买意愿 认知风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舜 韩雷
新兴技术变革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其对生育观念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厘清机器人使用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内在逻辑,并综合使用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公布的机器人安装数据和2018年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8)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机器人使用降低了女性生育意愿,该结论在使用双重机器学习、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及使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机器人使用降低女性生育意愿的机制是谈判地位效应;(3)机器人使用对体制外的就业部门、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受宗族文化影响强的家庭的女性生育意愿的抑制效应更大;(4)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变革改变了家庭生育偏好,说明机器人使用有助于缓解性别比例失衡。同时,机器人使用还冲击了女性的“性别角色”观念,提高了女性在生育决策中的自主性。为此,可以通过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充分发挥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对经济高质发展的推动作用,缓解性别比例失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秋灵 孙权
文章收集了225份样本数据,经过变量测量模型的信度与效度检验之后,再运用路径分析进行参数估计,研究结果显示整合科技接受模型具有较高的解释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