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6)
- 2023(9838)
- 2022(8091)
- 2021(7610)
- 2020(6256)
- 2019(14132)
- 2018(13611)
- 2017(27504)
- 2016(14433)
- 2015(16076)
- 2014(16262)
- 2013(15883)
- 2012(14893)
- 2011(13456)
- 2010(13783)
- 2009(13175)
- 2008(12595)
- 2007(11429)
- 2006(10504)
- 2005(9903)
- 学科
- 济(52947)
- 经济(52890)
- 管理(43389)
- 业(43299)
- 企(36638)
- 企业(36638)
- 银(34209)
- 银行(34064)
- 行(32515)
- 融(30898)
- 金融(30898)
- 方法(23428)
- 制(21841)
- 中国(21644)
- 数学(20742)
- 数学方法(20469)
- 财(19935)
- 农(14673)
- 务(13729)
- 财务(13692)
- 财务管理(13669)
- 业经(13314)
- 企业财务(13206)
- 度(12869)
- 制度(12864)
- 贸(12180)
- 贸易(12166)
- 业务(12147)
- 中国金融(12001)
- 易(11976)
- 机构
- 学院(199443)
- 大学(199184)
- 济(86486)
- 经济(84520)
- 管理(77333)
- 研究(66800)
- 中国(66070)
- 理学(64463)
- 理学院(63846)
- 管理学(62924)
- 管理学院(62530)
- 财(46982)
- 京(40792)
- 科学(36413)
- 财经(36112)
- 银(35620)
- 中心(35215)
- 银行(34299)
- 所(33087)
- 经(32723)
- 行(32000)
- 农(31352)
- 江(31226)
- 融(29590)
- 研究所(29426)
- 金融(29115)
- 经济学(27807)
- 财经大学(27133)
- 州(26593)
- 北京(25798)
- 基金
- 项目(124329)
- 科学(98381)
- 研究(92565)
- 基金(91918)
- 家(78677)
- 国家(78007)
- 科学基金(67767)
- 社会(59445)
- 社会科(56695)
- 社会科学(56682)
- 省(47384)
- 基金项目(46890)
- 自然(42886)
- 教育(42084)
- 自然科(41958)
- 自然科学(41943)
- 自然科学基金(41260)
- 划(39749)
- 资助(39620)
- 编号(37967)
- 成果(32801)
- 部(27920)
- 重点(27568)
- 性(26325)
- 发(26247)
- 创(25963)
- 课题(25580)
- 国家社会(24894)
- 项目编号(24674)
- 教育部(24497)
共检索到326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苗文龙
以中国金融制度现况为基础,通过构建中央银行-政府-金融机构-居民四部门的博弈模型,将中央银行宏观独立性、微观独立性、货币稳定政策及金融稳定政策纳入统一框架之下。信息约束使中央银行与虚增流动风险、极力游说的金融机构博弈时微观独立性受挫,货币稳定屈服于金融体系稳定;与偏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强势政府博弈时货币与金融双稳定政策屈服于增长政策,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风险;居民则被动地为通货膨胀、流动性风险买单。十多年来的货币金融政策操作实践为此提供了佐证,因此,重新设计保证中央银行宏微观独立性的机制尤为重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苗文龙
以中国金融制度为基础,结合货币稳定、金融稳定的有关理论,本文构建了央行、政府和金融机构等部门的决策函数,从而将央行独立性、货币稳定及金融稳定纳入统一框架之下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信息约束下金融机构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倒逼机制不但使央行独立性受挫,而且导致了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的冲突;信息约束和政府增长偏好进而导致货币与金融双稳定政策屈服于高经济增长政策,从而加剧了通胀风险;居民被动地为通货膨胀、金融风险买单。本文并认为重新设计保证央行独立性的协调机制非常必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何坤
本文从产权角度出发,建立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微观行为模型,通过分析和考察理论模型和现实情况,认为在中国当前金融稳定政策的框架下,由于中央银行与微观金融机构事实上的产权关系,其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职能均受制于微观金融机构,独立性受到损害。为了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必须切断其与微观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
关键词:
注资 再贷款 产权 中央银行独立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晓冰
中央银行是现代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设施之一,稳定货币与调节经济波动是中央银行的基本任务.西方的经验证明,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是其有效实现其功能的根本条件,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我国一方面是基本适用的,另一方面又因存在着某些客观条件上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其它多种货币改革工具也是颇有启示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欧阳矩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清水启典 孙开
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日]清水启典倡导国际政策协调的普拉萨协议于1985年开始实施之后,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来自美国的实施经济协调政策的压力,日本政府采取了非抵制的态度,这从很大程度上导致了80年代日本的投机性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伟 董伟 张丰麒
2018年3月,国际清算银行发布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对支付、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的报告,报告中对阐述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概念,并从四个维度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进行了的分类,分析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对整个支付体系、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现全文编译此报告,供后续研究参考。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数字货币 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智华 杨秀云
商业银行的顺经济周期特征和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机制,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可能会导致影子银行的逆周期扩张。研究表明,这一金融特征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会相互强化并使经济产生滞涨风险,而传统上紧盯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Taylor规则无法有效抑制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当局应该将社会信贷总量纳入到传统Taylor规则中并对其做出一定程度的反应;作为衡量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信贷条件的贷款利率差这一观测变量,当其波动程度超过一定范围时,货币政策也应对其做出反应。消除金融歧视和金融抑制具有最好的社会福利效果,对金融变量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也应避免政策工具的冲突和政策目标的叠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方志 胡德宝
随着决策信息需求的增加,公众对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透明度的要求也在增加。传统的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要么只关注透明度原则,要么只关注规则问题。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从博弈视角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透明度提高并不意味着决策的有效性增加,决策的效果与投票规则相关,保密投票机制可能对应着更高的决策效率。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和日本中央银行独立性之间的差距更多地体现在委员的构成和产生上。因此,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强化委员的代表性、协调各方利益以及减少博弈冲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利琴 文怀玲 黄琨
文章运用分位数脉冲响应模型,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影子银行扩张及金融稳定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由于以盯住货币供给为主的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因此常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并不能有效改变影子银行的融资状况和风险承担行为。相反以各类借贷便利类工具为主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央行货币的投放方向,以及市场利率的期限分布,使得影子银行业务更多地以通道创新及产品嵌套的高杠杆形式进行扩张,实际形成了资金在同业间"空转",最终促使系统性风险在体系内快速积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向前 诸葛瑞英 黄盼盼
近年来影子银行系统的快速扩张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忽略的问题。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VAR模型,对2000~2012年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影子银行系统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负向作用,对于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以及传导机制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第二,影子银行系统使我国金融稳定性有所降低;第三,近年我国相对稳定的金融系统、较快的经济增长以及货币供给的不断增加是影子银行系统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新松 李明扬
基于对历史上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考察,在分析货币政策的时间非一致性基础上,认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跟通货膨胀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通货膨胀大小受中央银行对其偏好的影响。
关键词:
时间非一致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通货膨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华
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近年来备受推崇。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都实施了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改革。本文依据不同的方法测算出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数,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中央银行独立性加强与政策信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中央银行独立性 通货膨胀目标 信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磊
本文从当前金融稳定理论发展和中国金融稳定操作现实出发,构建了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居民部门的非均衡博弈模型,试图寻找最优金融稳定规则。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在当前的金融稳定政策框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与稳定政策组合存在多重均衡的可能;第二,基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于流动性的信息的不对称,金融机构具有隐藏信息和游说央行的负面激励;第三,中央银行出于对未来支付体系稳定的考虑,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均因此而丧失独立性;第四,居民不具备真正的博弈参与权,而只是博弈结果的承担者,其结果是承担真实或隐性的通货膨胀税;第五,根据以上博弈分析,建立最优金融稳定政策必须在微观机制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