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1)
2023(7949)
2022(6581)
2021(6115)
2020(5044)
2019(11016)
2018(10678)
2017(20919)
2016(10428)
2015(11557)
2014(10839)
2013(10244)
2012(9049)
2011(7973)
2010(8034)
2009(8040)
2008(7133)
2007(6365)
2006(5899)
2005(5581)
作者
(26498)
(21449)
(21439)
(20429)
(13592)
(10192)
(10015)
(8571)
(7950)
(7814)
(7383)
(7226)
(6814)
(6614)
(6592)
(6465)
(6338)
(6277)
(6265)
(6070)
(5254)
(5191)
(5004)
(4991)
(4964)
(4855)
(4850)
(4753)
(4352)
(4311)
学科
(33604)
银行(33459)
(32456)
经济(32417)
管理(32104)
(31903)
(30696)
(29898)
金融(29897)
(27432)
企业(27432)
(19052)
中国(17853)
(15055)
方法(13252)
中国金融(11786)
业务(11727)
(11707)
财务(11677)
财务管理(11654)
(11551)
制度(11550)
企业财务(11237)
数学(11217)
数学方法(11077)
业经(10661)
银行制(10243)
(8987)
(8616)
地方(8302)
机构
学院(130001)
大学(127697)
(52023)
管理(50931)
经济(50732)
中国(45674)
理学(41998)
理学院(41664)
管理学(41057)
管理学院(40821)
研究(37827)
(30575)
(30202)
银行(29020)
(27023)
(25614)
财经(23677)
中心(23096)
(22175)
金融(21785)
(21396)
(20255)
科学(19601)
人民(18678)
(18158)
财经大学(17929)
(17751)
(17296)
经济学(16978)
国人(16798)
基金
项目(82389)
科学(65056)
研究(64215)
基金(59915)
(50159)
国家(49713)
科学基金(44117)
社会(41119)
社会科(39179)
社会科学(39173)
(32510)
基金项目(31124)
教育(28912)
编号(28252)
自然(26814)
(26296)
自然科(26270)
自然科学(26267)
自然科学基金(25817)
资助(24406)
成果(23441)
项目编号(19172)
重点(18135)
(17994)
课题(17760)
(17553)
(17504)
(17318)
国家社会(17092)
创新(16787)
期刊
(55020)
经济(55020)
(46185)
金融(46185)
研究(42292)
中国(26691)
(25821)
管理(17849)
(16592)
学报(16097)
科学(13766)
大学(12143)
财经(12091)
教育(11383)
学学(11381)
(10094)
理论(10028)
经济研究(9729)
业经(9614)
技术(9574)
图书(9436)
实践(9392)
(9392)
农业(8792)
财会(8015)
情报(7073)
会计(7067)
中国金融(6994)
农村(6348)
(6348)
共检索到215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好文  陈璐  
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约束条件下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监管绩效,是金融监管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信息结构对于监管的重要性,认为声誉机制的建立可以降低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风险发生的概率,并运用KMFW模型,分析了不对称信息下银行声誉机制减少违规动机的过程,指出应该注重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将外部监管与自律有机结合起来,促使银行自发选择接受监管且减少进行高风险投资的动机,这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策略。结合我国实情,本文提出可通过银行风险评级、建立可置信的惩罚机制、完善银行内部治理机构、改进监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构建和完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等措施,建立健全银行声誉机制,以进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凤春  
银行声誉机制是解决监管部门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运用KMRW模型分析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声誉机制对降低金融风险的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强  
信息效率决定了金融监管系统的控制能力与金融系统的竞争程度 ,是有效金融监管的核心因素 ,金融系统所处环境的信息规范程度对金融监管机制有约束作用。金融监管可以利用信息约束 ,形成金融系统“租收入” ,但是过度的信息约束最终将造成“租返还” ,此时需要披露金融信息使社会趋向合理的风险预期。我国金融监管效率受强烈的信息约束 ,需要多方面加强金融信息的规范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战勇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是降低银行经营风险的重要保障。监管等外部约束常会出现失灵,而纯粹职业生涯考虑虽能激发银行经营者内在激励效应,但无法解决经营者职业生涯末期的徇私问题。因此,“外部约束”与“内在激励”相结合成为内部治理机制建设的需要。两期动态博弈模型显示,监管的引入削弱了隐性职业声誉激励,产生一定“挤出效应”;监管的引入虽然没有完全解决徇私问题,但使银行经营者在其职业生涯末期的忠诚度增强,改善了纯粹依靠职业声誉所产生的激励。监管有效也需要一定条件:一是好的职场环境,二是公平的声誉评价机制,三是合适的监管强度。可见,提升银行内部控制水平是个系统工程,除了要完善机制外,还要加强银行文化和共同价值观建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成洁  
本文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银行在资本监管约束下的资本与风险调整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将资本监管压力分为惩罚压力与预警压力,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的银行面临惩罚压力,而达到监管要求但与监管要求之差低于其资本充足率的一个标准差的银行面临预警压力。研究发现,惩罚压力对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均没有显著影响,预警压力显著提高了资本缓冲不足银行的资本比例调整,对风险调整没有显著影响,显示出我国商业银行为达到资本监管要求,补充资本的同时又不放弃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进一步地,通过对资本补充机制的分析,发现银行较为依赖资本市场融资,内源性资本的内在激励和降低风险的约束机制尚未形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新兰  
缓冲资本是商业银行的可用资本与资本需求之间的差值,优化缓冲资本是商业银行提升资本管理能力的关键。本文运用存货管理中的策略,将银行资本视为存货,基于我国46家银行的相关财务数据,考虑资本监管约束及资本募集成本因素,检验在该策略下各银行的最优资本缓冲水平。经与实际资本缓冲水平比较、研究不同类型银行之间资本充足率水平差异的原因以及模型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水平的解释力度,发现模型对股份制银行的资本配置行为模拟最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岑维  童娜琼  
本文利用86家中国商业银行2002~2012年间的数据样本,研究监管约束对中国商业银行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所受到的资本监管约束与商业银行的融资效率呈负相关关系;提高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可以减轻监管约束对商业银行融资效率的负效应。因此,在经济增长放缓时期,金融监管部门可以考虑放松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以提高其融资效率。地区市场化的发展使政企分开政策得以充分施行,使地方政府更少干预地方的企业经营与借贷决策,以及地方银行的投融资决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云  
英格兰银行的金融监管刘云一、银行业监管的框架英国银行业监管分为两类:一政府机构对银行业的监管,包括英格兰银行、住房信贷委员会等;二是非政府的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的自律管理,如股票交易所、兼并与收购委员会、证券咨询委员会和保险经纪人协会等,是一种混合型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晓强  
自2003年银行监管职能分设以来,人民银行在分业监管的大体制下,专司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基础性服务,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成效显著。但随着经济金融发展,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市场出现新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勇  
社会自律文化对经济、金融发展具有显见的重要作用,但如何对此进行实证评价一直是个难题。文章以银行发展和金融监管为切入点,通过跨国实证分析基本确认了社会自律文化在金融发展和金融制度选择方面的重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与较高的社会自律文化对应的是较高的银行绩效、较低的银行腐败、较高的监管效率、更加综合的业务经营方式以及更加独立和一体化的金融监管体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元月  
建立和发展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民营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民营银行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其中道德风险体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只有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民营银行的道德风险,才能确保民营银行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昌海  
《人民银行法》赋予人民银行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责,并将维护金融业合法、稳健运行作为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目标。我认为,人民银行只有明确以下原则指导自己的监管实践,才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1.忠实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间的自由竞争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尹雷  赫国胜  
本文选取50个国家1973~2005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与银行危机间的关系,结论如下:(1)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危机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入,银行发生危机的概率增加;(2)中国的银行危机发生概率低于国际平均值,但银行风险与危机已呈抬升迹象;(3)银行业私有化程度增加、银行业监管加强、银行准入门槛开放将降低利率市场化所诱发的银行危机发生概率,证券市场开放程度在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危机关系中并未发挥显著作用。各国在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需综合金融监管政策的配套改革,并警惕与防范银行危机的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