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0)
2023(7021)
2022(5871)
2021(5570)
2020(4740)
2019(10560)
2018(10476)
2017(20642)
2016(10949)
2015(12519)
2014(12528)
2013(12131)
2012(11211)
2011(10091)
2010(10156)
2009(9846)
2008(10041)
2007(9031)
2006(8305)
2005(7978)
作者
(31441)
(26076)
(25852)
(24857)
(16617)
(12226)
(11962)
(10105)
(9810)
(9588)
(8992)
(8863)
(8482)
(8433)
(8426)
(8055)
(7704)
(7677)
(7611)
(7402)
(6666)
(6215)
(6208)
(5987)
(5967)
(5951)
(5886)
(5782)
(5257)
(5139)
学科
管理(42001)
(38542)
经济(38466)
(34846)
(31683)
企业(31683)
(23101)
(20232)
银行(20086)
(18767)
(16992)
方法(16106)
数学(13567)
数学方法(13376)
(13026)
金融(13024)
(12686)
制度(12655)
(12062)
(11414)
财务(11388)
财务管理(11359)
中国(11139)
企业财务(10924)
体制(10910)
业经(10793)
业务(10115)
(8967)
银行制(8867)
(7590)
机构
大学(157677)
学院(153898)
(64075)
经济(62652)
管理(61737)
理学(51287)
理学院(50770)
研究(50124)
管理学(50116)
管理学院(49803)
中国(47816)
(37524)
(33457)
财经(28426)
科学(27070)
(25712)
中心(25503)
(24952)
(24458)
(23467)
(23077)
银行(22450)
研究所(21442)
财经大学(21353)
(20892)
北京(20801)
经济学(20408)
(20052)
业大(19528)
经济学院(18302)
基金
项目(98064)
科学(78339)
基金(73906)
研究(72581)
(63515)
国家(63052)
科学基金(55233)
社会(47813)
社会科(45442)
社会科学(45432)
基金项目(38531)
(36207)
自然(35049)
自然科(34286)
自然科学(34280)
自然科学基金(33727)
教育(33274)
(30766)
资助(30269)
编号(29170)
成果(25755)
(24439)
(22740)
重点(21869)
国家社会(20559)
(20209)
教育部(20196)
课题(19419)
项目编号(19419)
人文(19378)
期刊
(71099)
经济(71099)
研究(50757)
中国(34926)
(33490)
金融(33490)
(32341)
管理(24226)
学报(22681)
(20703)
科学(20144)
大学(17526)
学学(16382)
财经(15435)
教育(13390)
(13016)
技术(11888)
农业(11589)
经济研究(10957)
理论(10399)
业经(9908)
图书(9782)
实践(9479)
(9479)
问题(8904)
财会(8569)
会计(8331)
(7321)
国际(7313)
情报(7092)
共检索到254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陆治原  
20世纪70年代以来,如何对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是世界各国政府与金融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特别是巴林银行的倒闭更是为银行监管问题敲响了警钟。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我国目前的银行监管制度虽然有很大的改进,但其效果依然不尽人意,并从信息约束、激励冲突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强化信息约束、增加监管的透明度、建立监管者的激励与问责制等方面对银行监管制度进行调整的基本思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志强  
商业银行审贷分离制度在提高风控水平的同时,对业务及审查部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激励,造成了组织内耗。通过建立商业银行审贷分离模型,讨论了审贷分离机制存在的负面激励以及委托人收益损失,认为代理人激励目标非一致性、岗位高度专业化、地位平等以及风险偏好与制度目标的冲突,是导致商业银行审贷分离制度组织内耗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对于金融监管失灵的原因存在着多种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前金融监管安排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出现的多层激励冲突是形成监管失灵的主要原因,而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或者监管当局的宽容及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因而纠正监管失灵的关键是通过监管的透明度建设及相应的制度安排,解决金融监管中多层委托代理中的激励冲突问题,形成金融监管的激励相容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卜亚  
银行的资本监管一直是银行监管体系的核心,银行只有保持充足的资本才能提高在各种金融或经济压力状态下吸收损失的能力,从而降低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但非常明显的是,过多的资本要求又会加大银行的经营成本压力,从而不利于银行的稳健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的变迁历程,然后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激励相容特性,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激励相容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建  
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情况下,给定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及其制度环境基本上是作为对称信息出现的。对于金融监管制度所涉及到的金融监管主体和客体而言,一方面存在着给定的金融监管制度信息基本对称,另一方面又因各自在社会分工、历史背景、文化素质、通信条件等方面的必然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宪  肖华荣  
本文在激励监管理论框架下研究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制度的沿革。研究结果认为,中国现行的资本充足监管制度虽然在短期不存在显著的激励相容下降趋势,然而从长期来看,中国引进资本充足监管后,监管制度的激励相容性将趋于弱化,制度演进的成本约束降低,从而可能需要具有更高激励相容性的制度安排。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红坤  
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商业性金融风险和制度性金融风险。制度性金融风险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因此银行监管激励相容度是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概念。在银行发展史上,呈现出两种迥异的银行成长模式:一种是资金约束型的数量成长模式;一种是资本约束型的质量成长模式,资本约束型的质量成长模式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资本约束机制与激励相容机制共同发挥作用是银行监管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激励相容和资本约束要以监管绩效为基础协调发挥作用、不可分割。资本约束与激励相容理念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中,而且体现在国际银行业监管实践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战勇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是降低银行经营风险的重要保障。监管等外部约束常会出现失灵,而纯粹职业生涯考虑虽能激发银行经营者内在激励效应,但无法解决经营者职业生涯末期的徇私问题。因此,“外部约束”与“内在激励”相结合成为内部治理机制建设的需要。两期动态博弈模型显示,监管的引入削弱了隐性职业声誉激励,产生一定“挤出效应”;监管的引入虽然没有完全解决徇私问题,但使银行经营者在其职业生涯末期的忠诚度增强,改善了纯粹依靠职业声誉所产生的激励。监管有效也需要一定条件:一是好的职场环境,二是公平的声誉评价机制,三是合适的监管强度。可见,提升银行内部控制水平是个系统工程,除了要完善机制外,还要加强银行文化和共同价值观建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武如顺  王宇  
美国银行的监管制度武如顺,王宇市场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既定取向,其发展必然会带来激烈的竞争和经营风险的扩大;而金融业的公众性这一内在属性则要求健全、规范的银行监督管理制度,以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保障存款人的利益。美国的银行体系一直处在严格规范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晓红  
对于银行而言 ,其经营中所面临的道德风险不仅来源于借款企业 ,更重要、更直接的是其信贷人员的“败德行为”问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管理制度未能对信贷人员的代理行为形成有效的约束 ,从而导致了大量银行坏帐的产生。现有的信贷管理制度又过度强调了对风险的防范 ,从而又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银行的开拓经营和整个宏观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本文对此运用契约经济理论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传统及现有信贷管理制度对信贷人员所做的契约安排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尝试性的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度改进方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信  
政府、银行的信息与激励——金融约束政策评介王信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发展经济学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不久前,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局和斯坦福大学共同出资,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已由牛津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即《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书(中译本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立军  
国有商业银行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经营机制和分配机制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由于绩效与收入和分配并未紧密挂钩 ,经营者不可能对银行经营做出全身心的投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改变产权制度 ,但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产权制度改革还有一段路程 ,因此应该在现有体制下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和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谈伟宪  董红蕾  
本文分析了国内新兴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并针时现行绩效考核制度中存在的激励有余而约束不足这一突出现象,提出了现阶段改进与完善我国新兴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