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1)
2023(3397)
2022(2987)
2021(2742)
2020(2382)
2019(5561)
2018(5623)
2017(9999)
2016(5864)
2015(6685)
2014(6606)
2013(6296)
2012(5711)
2011(5247)
2010(5166)
2009(4606)
2008(4643)
2007(4019)
2006(3550)
2005(3241)
作者
(17143)
(14153)
(14133)
(13359)
(8998)
(6762)
(6541)
(5520)
(5451)
(5332)
(4946)
(4709)
(4693)
(4539)
(4416)
(4345)
(4258)
(4218)
(4124)
(4041)
(3663)
(3535)
(3353)
(3318)
(3219)
(3205)
(3145)
(3136)
(2896)
(2890)
学科
(18994)
经济(18980)
管理(16194)
(14319)
(12049)
企业(12049)
方法(10212)
数学(8562)
数学方法(8436)
理论(7120)
(5819)
(5652)
教学(5576)
业经(5253)
(4975)
中国(4974)
教育(4943)
(4777)
财务(4767)
财务管理(4762)
企业财务(4620)
信息(4377)
研究(3687)
学法(3577)
教学法(3577)
(3546)
农业(3474)
工作(3219)
技术(3212)
学理(3199)
机构
大学(81843)
学院(79987)
管理(30830)
理学(26467)
(26308)
理学院(26139)
研究(25993)
经济(25630)
管理学(25600)
管理学院(25446)
中国(17561)
(17550)
科学(17439)
(16024)
业大(14158)
(13090)
农业(12792)
(12664)
中心(12352)
(12226)
(12150)
研究所(12037)
师范(11991)
技术(11009)
北京(10725)
财经(9995)
(9895)
师范大学(9542)
(9039)
农业大学(8964)
基金
项目(55009)
科学(42730)
研究(40483)
基金(38550)
(34163)
国家(33850)
科学基金(28957)
社会(23798)
(22753)
社会科(22575)
社会科学(22569)
基金项目(20802)
教育(20550)
自然(19036)
(18998)
自然科(18619)
自然科学(18613)
自然科学基金(18337)
编号(18148)
成果(15839)
资助(15219)
重点(12482)
课题(12084)
(11747)
项目编号(11725)
(11549)
(11020)
创新(10675)
大学(10671)
科研(10475)
期刊
(25830)
经济(25830)
研究(21602)
中国(18825)
教育(16689)
学报(16250)
(13283)
科学(12007)
大学(11430)
(10556)
图书(10194)
学学(10083)
农业(9266)
管理(8986)
技术(7613)
情报(7298)
书馆(6781)
图书馆(6781)
(5281)
职业(4734)
理论(4699)
财经(4693)
实践(4460)
(4460)
(4384)
论坛(4384)
(4359)
业大(4137)
经济研究(4059)
业经(4054)
共检索到117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孝文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素养研究逐渐成为图书馆学界的热门课题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章对与信息素养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做一梳理和辨析,以求界定它们之间的区别,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鹤林  
阈值概念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论,ACRL正在利用它构建全新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下简称新《框架》),本文在概述阈值概念定义、特征及其在图书馆界应用的基础上,探讨阈值概念对信息素养的意义,剖析新《框架》提出的6个阈值概念及相关行为和观念要求,为中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丹俞  
介绍跨媒体信息素养的概念,阐述其所包含的多种媒体、交流和互动三大要素的内容,对跨媒体信息素养与其他素养特别是信息素养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跨媒体信息素养对图书馆的意义及图书馆的跨媒体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方案,认为图书馆应该关注跨媒体信息素养发展,并对其理论和实践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夏翠军  
介绍了信息公共获取的概念和适用范围,然后分析了公共获取与开放获取、开放内容之间的关系,最后概述信息公共获取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秉  吴超  
[目的/意义]安全信息素养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问题研究,对开辟图情科学与安全科学交叉领域的新的研究领域(即安全信息素养研究领域),以及信息素养研究纵向横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安全行为干预与安全素养促进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安全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定义,首次正式提出安全信息素养概念。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出发,系统阐释安全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研究对象、评价路径,以及安全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基本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安全信息素养作为安全行为干预及安全素养促进的关键点,应是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冉  张波涛  茹海涛  
[目的/意义]探索运用阈概念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的方法,通过对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业及其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考核,对课程的效果做出评估,进而说明课程的意义。[方法/过程]嵌入式课程主要包括科研信息资源介绍、文献检索方法及结果分析、参考文献管理技巧、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和文章从投稿到发表过程介绍。教学效果通过参加嵌入式课程和未参加课程的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比较以及两个年级参加课程研究生的作业和开题报告考核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评估。[结果/结论]接受嵌入式课程的硕士研究生,在开题报告的调研深度、写作规范程度、参考文献选刊和引用规范方面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其课程作业和开题报告文献引用的规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寇继虹  
在总结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分析概念图对信息素养教育所提供的功能支持,提出以概念图知识模型作为信息素养内容的组织和展现形式并与E-learning环境进行有机融合的一种理念,引入软件工具CmapTools构建信息素养概念图知识模型实例,并将其应用于E-learning环境平台中,从而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可视化的信息素养知识和技能的自主、协作学习环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内容的概念理解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双基”为本的学科内容观,二是“三维”整合的教学内容观,三是“素养”为纲的育人内容观。其中,“素养”为纲的育人内容观才现雏形,很不成熟,当务之急是研究视角和认识基础的突破与充实。从学生学习经验维度来看,可以把课程内容分为对象性内容、过程性内容和结果性内容。三者之间的互动叠加融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元婕  
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同时也是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但目前国际上还未有对此统一的标准,本文力图从比较的视角对科学素养的发展历程作历史的描述且对科学素养内涵泛化的原因作出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科学素养内涵拓展的规律并认为对其内涵理解的多样化是一个必然及合理的现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段锦云  郁林瀚  洪建娣  
传统领导力研究忽视了领导者艺术素养这一重要个体素质对领导力的重要作用。为填补这一理论空缺,本研究对领导者艺术素养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合。借鉴以往文献与概念,初步探索了领导者艺术素养的概念内涵与测量维度。领导者艺术素养会在组织内部制度与外部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下,在个体、人际和组织三个层面发挥作用效果。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领导艺术素养的概念与理论维度,注重从过程与关系视角探讨领导艺术素养的影响因素、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并考虑本土或跨文化因素的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路生  李颖  刘春年  
[目的/意义]"互联网+"素养的界定是"互联网+"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方法/过程]文章阐述了"互联网+"素养的概念、内涵以及与信息素养、网络素养的关系,借助框架理论和阈值理论,构建了"互联网+"素养框架。从5个阈值概念:以人为本是"互联网+"的出发点,"互联网+"是创新过程,跨界融合是"互联网+"的特质,开放互联是"互联网+"的基础,数据是资产和创新的源泉,对"互联网+"素养的核心内涵、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进行解析。[结果/结论]"互联网+"素养是指互联网要素在各领域跨界应用的能力以及互联网特有的思维意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凯  吴刚平  
倡导促进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意味着实现从知识本位教学向素养本位教学的转换。理解和实现这种深层次的转换,需要在方向层面有相对明晰的规划,在理论指向上知晓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往哪里去。实现学生深度学习、追求强有力的知识和促进有效的理解与迁移是促进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的理论指向。促进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的教学意蕴在于以真实情境作为抓手,以迁移理解作为教学的核心诉求,是趋向整体育人的整合教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施雨   茆意宏  
文章利用系统综述法,从人工智能素养的概念、框架及应用、教育3个方面对国内外人工智能素养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素养是国内外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方向,但人工智能素养概念尚未形成共识;适用K12和大学生群体的人工智能素养框架与素养教育研究成果较多;人工智能素养研究处于初期阶段,人工智能素养应用工具尚未成熟,国内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方案和方法需要继续摸索;建议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素养基础理论研究,深化人工智能素养框架、丰富素养框架应用研究,加强多主体参与、跨学科协作的本土化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路生  李颖  刘春年  
[目的/意义]"互联网+"素养的界定是"互联网+"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方法/过程]文章阐述了"互联网+"素养的概念、内涵以及与信息素养、网络素养的关系,借助框架理论和阈值理论,构建了"互联网+"素养框架。从5个阈值概念:以人为本是"互联网+"的出发点,"互联网+"是创新过程,跨界融合是"互联网+"的特质,开放互联是"互联网+"的基础,数据是资产和创新的源泉,对"互联网+"素养的核心内涵、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进行解析。[结果/结论]"互联网+"素养是指互联网要素在各领域跨界应用的能力以及互联网特有的思维意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亚琼  
职业素养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两个具备同等职业能力的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往往是不一样的,这些由细节部分决定的质量差别正是由他们的职业素养水平高低决定的。文章基于多个角度对其概念及特征进行分析与界定,认为职业素养是对职业能力概念的提升,对扩展职业教育实践的内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