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4)
2023(11027)
2022(8719)
2021(7949)
2020(6084)
2019(13645)
2018(13903)
2017(24979)
2016(14346)
2015(16322)
2014(16626)
2013(15470)
2012(14462)
2011(13421)
2010(13706)
2009(12399)
2008(12228)
2007(11360)
2006(10718)
2005(10105)
作者
(39976)
(32954)
(32899)
(31383)
(21045)
(15742)
(15300)
(13079)
(12715)
(12085)
(11238)
(11063)
(10677)
(10639)
(10213)
(10209)
(9879)
(9846)
(9655)
(9542)
(8685)
(8223)
(7945)
(7741)
(7696)
(7452)
(7395)
(7358)
(6668)
(6632)
学科
(58510)
经济(58351)
管理(34330)
(33054)
中国(27114)
(25469)
企业(25469)
教育(20582)
地方(19709)
(19409)
业经(17944)
方法(15525)
理论(14312)
(14209)
(13324)
农业(13200)
(12525)
发展(11481)
(11354)
(10882)
(10839)
数学(10712)
地方经济(10591)
数学方法(10553)
(10378)
银行(10365)
(10250)
金融(10249)
(10099)
技术(9739)
机构
大学(200126)
学院(198308)
研究(76078)
(74088)
经济(72161)
管理(67860)
理学(56350)
理学院(55500)
管理学(54370)
管理学院(53960)
中国(53068)
(45857)
科学(44596)
(38575)
(38336)
师范(38318)
(35711)
研究所(34307)
中心(33821)
(33481)
教育(33468)
师范大学(31097)
(30686)
北京(30339)
(27257)
财经(27082)
(26949)
业大(24970)
技术(24852)
(24359)
基金
项目(121876)
研究(99523)
科学(97342)
基金(83226)
(70797)
国家(69955)
社会(62788)
科学基金(59408)
社会科(58148)
社会科学(58131)
教育(51213)
(49908)
编号(44697)
(42806)
基金项目(42660)
成果(40181)
自然(33623)
课题(33595)
自然科(32836)
自然科学(32830)
(32764)
资助(32338)
自然科学基金(32250)
重点(28770)
(28085)
(27194)
项目编号(27124)
发展(26983)
(26483)
规划(25997)
期刊
(95354)
经济(95354)
研究(72612)
中国(56645)
教育(55859)
(30949)
学报(28118)
(27189)
科学(26207)
管理(26188)
大学(22385)
农业(21127)
技术(20311)
(20237)
金融(20237)
学学(19062)
业经(17065)
图书(15115)
经济研究(14702)
职业(13995)
财经(13698)
问题(12166)
(11890)
(11812)
论坛(11812)
(10886)
书馆(10792)
图书馆(10792)
(10645)
技术教育(9116)
共检索到333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坚  唐燕儿  
本文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了满足自身发展、全球信息化发展和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对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保健、心理教学等实践活动的信息化进程的思考,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发展内容。介绍了信息化心理咨询的6种新途径:BBS、Chatroom、ICQ、Guestbook、Email、Netmeeting等。也提出了保密性、资源库和知识产权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敏生  
大学生心理互助是指受过一定专业心理助人技能培训的学生心理互助员,在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同学当中开展心理帮助的活动。其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亲社会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符合大学生心理求助意向,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这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现实主客观基础。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互助的有效模式中健全心理互助组织体系是基础;提高心理互助员的助人技能和素质是关键;规范心理互助工作机制是保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慧萍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残酷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又逼得家长和学生只能更加关注学习成绩,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现在高校大学生进入到独生子女时代,心理更加脆弱。大学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乏。心理咨询服务也严重滞后。发达的网络信息里充斥着各种负面消极因素的影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高校如何指导大学生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如何塑造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尽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敏  
互联网已渗透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社交和娱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新形势下,高校应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新方法,但目前还处于探索期,在实践中存在课程内容过于片面、缺少人文关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稳定、网络教育条件基础较弱、缺少合力教育等问题,需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和及时反馈制度,注重各部门协同教育,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爱新  
社会需要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发展的动力保障,政策支持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足发展的制度保证,理论学科的发展与争鸣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学术基础,专业化队伍建设是高校心理教育发展的人才支撑,本土化发展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彰显价值本色的必然趋势,在整合中求发展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玲华  
文章阐述了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现状,剖析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专业特点,提出了主动学习、自我成长、朋辈交流、专家督导、参与科研、服务社会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苏和平  
成人高等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事关教学成败。成教学生心理素质有其特殊性,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因材施教,从多方面施加援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莎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给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的心理承受着外部环境的强烈冲击,因此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解决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努力寻找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其平  
文化意蕴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属性。缺少文化意蕴,心理健康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忽视文化意蕴的文化迟钝现象,从而使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没有特色,实效性也较差。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敏感性,我们应该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建立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标准、建构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机制、探索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胜江  张大均  
本文在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简单描述的基础上,就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应遵循的原则和教育实施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公社  
完善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和运作模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课题。笔者就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目标、内容结构和运作模式提出构想,求教于心理健康教育界同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红军  陶明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兵  
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在校大学生中发现的心理问题,发挥团组织作用使学生认识并体验到心理健康的意义,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生活观,提高未来生活质量和具备终生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心理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蓉  
近年来,高校学生中患有神经衰弱、焦虑不安、强迫症等心理障碍者日益增多,学生因各种心理问题,实施暴力、休学退学等事件也时有发生,引起了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为此,高校纷纷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积极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此项工作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心理咨询机构建设,对加强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提出如下建议:1.加大重视力度。政府和高校都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下拨适当经费,落实心理咨询机构的构建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