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5)
- 2023(6441)
- 2022(4752)
- 2021(4130)
- 2020(3202)
- 2019(6902)
- 2018(7139)
- 2017(13903)
- 2016(7408)
- 2015(8349)
- 2014(8460)
- 2013(7970)
- 2012(6950)
- 2011(6204)
- 2010(6242)
- 2009(6037)
- 2008(5925)
- 2007(5365)
- 2006(5090)
- 2005(4526)
- 学科
- 济(34696)
- 经济(34544)
- 管理(21596)
- 业(18602)
- 企(15769)
- 企业(15769)
- 中国(14287)
- 业经(10862)
- 方法(10724)
- 农(9524)
- 地方(8683)
- 理论(7980)
- 财(7639)
- 城市(7107)
- 数学(6984)
- 和(6928)
- 数学方法(6913)
- 信息(6758)
- 发(6710)
- 学(6574)
- 农业(6205)
- 产业(5805)
- 制(5574)
- 城市经济(5350)
- 发展(5199)
- 展(5191)
- 环境(5056)
- 务(5008)
- 总论(5007)
- 财务(4986)
- 机构
- 大学(108374)
- 学院(106543)
- 济(42454)
- 经济(41374)
- 管理(41299)
- 研究(37713)
- 理学(34936)
- 理学院(34488)
- 管理学(33902)
- 管理学院(33679)
- 中国(27266)
- 京(23754)
- 科学(22277)
- 财(19803)
- 所(17744)
- 中心(17327)
- 范(16247)
- 江(16194)
- 师范(16141)
- 研究所(15946)
- 财经(15890)
- 北京(14668)
- 农(14450)
- 经(14386)
- 院(13790)
- 业大(13490)
- 经济学(13434)
- 师范大学(13257)
- 州(13229)
- 经济学院(11998)
- 基金
- 项目(72269)
- 科学(58395)
- 研究(54259)
- 基金(53705)
- 家(46205)
- 国家(45824)
- 科学基金(40467)
- 社会(38418)
- 社会科(35274)
- 社会科学(35260)
- 基金项目(28416)
- 省(26816)
- 自然(24255)
- 自然科(23768)
- 自然科学(23765)
- 教育(23599)
- 自然科学基金(23356)
- 划(22718)
- 编号(22709)
- 资助(19753)
- 成果(19348)
- 国家社会(16257)
- 重点(15937)
- 发(15686)
- 部(15292)
- 课题(14602)
- 项目编号(14377)
- 创(13919)
- 教育部(13487)
- 人文(13345)
共检索到163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为群
一、全球信息网络与经济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而言,由互联网为载体构成的全球信息网络已经将世界各国的经济融合成一体化。人们难以在互联网设置关税或非关税壁垒,难以在互联网上设置各种市场准入条件,除非将与外部世界的互联网接点断开。因此,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导致了世界经济运行方式、世界经济格局的变革。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直接投资的进入网络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乌家培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人类必然将进入信息社会。通过对信息社会及其实现的讨论和对从生产力或生产关系考察的两种社会形态的划分及其相互对应关系的阐述,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我们把迎接信息社会作为争取共产主义的必经步骤而视作党的任务。
关键词:
信息化 信息社会 共产党 任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大勇
自70年代以来,一场以数字化与网络化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勃然兴起,这不仅迅速扩大了人们获取和交换信息的机会,而且根本改善了人们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各国学者开始憧憬未来的经济形态与社会类型,特别是当人类行将告别第二个千年纪元的时候,对于“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古老命题,似乎给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诠释。 根据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中的界说,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有以下四大特征:1.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2.信息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3.新型服务产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社会的三大标志:知识的高速增长、传播与转化;知识的快速普及与学习社会的到来;知识及人的素质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起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面对信息社会将更加开放、更加社会化、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的走向,并且认为,大学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应当加强基础,更新内容,拓宽面向,了解前沿,活化教学,发展个性,以提高知识的质量,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励学生的创新。这是大学应对信息社会的基本战略
关键词:
信息社会,大学,教育改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富强
由乌家培教授所著《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共收集了43篇文稿,这些文稿共同指向一个主题,那就是中国已步入信息社会并正在致力于网络经济或者说信息经济的发展。 这本专著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内容丰富。该书出以下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信息社会与信息化篇,多角度地阐明了加快信息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因和途径;第二部分为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篇,分析了网络经济的种种特点以及技术、网络、信息、经济等各方面决定网络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顺华,张世平
在当今世界信息革命巨大浪潮的冲击下,我国改革与建设的实践促使统计界逐步清晰地认识到了信息开发与经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科学的新观点。这些新观点对于迎接全球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程德荣
本文就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图情机构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功能、作用以及在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图情机构的作用和发展趋向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信息,资源共享,协作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晓东
全球信息社会化过程中青年价值观变化探析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薛晓东以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为基础的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新飞跃,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想观念产生了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而其中影响最...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喜和
信息社会与图书馆革命──“图书馆消亡论”辩王喜和(吉安师范专科学校)-、问题的提出及其初识本世纪80年代初,美国OxfordUniv.Press出版了“GoodbgeCutenberg:TheNewspaperRevolutionofthel98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信息化、信息社会和纳米技术“所谓信息化,不仅仅是电脑化、远程通信体网络化,更重要的是物质生产将日益依靠信息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消耗构成中,信息成份所占比重上升;经济运行和社会进步过程中,信息活动的导向作用加强。”(乌家培)信息化是当代新技术革命所引发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伟 冯时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是指在特定地区范围中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和高效率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行为过程和状态。一般来说,它所追求的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整合所有高效率信息资源以供全部主体使用,信息化过程需要有丰富且高效的信息资源、信息开发资源技术以及互联网信息管理人员。信息化的显著特征是公开性,当信息资源以一种公开形式面世,也就意味着信息资源的良莠不齐,尤其在当下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社会的资源共享存在法律风险和伦理危机。因此,我国迫切需要进行信息化资源共享立法规划,以此来保障信息化的安全与健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乌家培
信息革命正在把人类从工业社会引向信息社会。60年代中期,有人(如 D·贝尔)曾把信息社会称为后工业社会。至80年代中期,前苏联一些学者(如Ю·尼库里切夫等)还抵制和批判过信息社会的提法。90年代初期,我国不少同志也不愿提信息社会,不得已时就改叫信息化社会。但时至今日,信息社会这一概念,终于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承认了。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邹志仁
文章分析了当2010—2020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基本完成“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时,将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人际交流、传播媒介的改变,社会结构的改变,信息生态问题突出。这些新事物和问题的提出,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社会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必将推动一门新学科———信息社会学的产生。文章最后论述了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
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