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6)
- 2023(13907)
- 2022(11788)
- 2021(11256)
- 2020(9792)
- 2019(22911)
- 2018(22478)
- 2017(43393)
- 2016(22945)
- 2015(26356)
- 2014(26225)
- 2013(25906)
- 2012(23831)
- 2011(21380)
- 2010(20969)
- 2009(19758)
- 2008(19687)
- 2007(17270)
- 2006(14790)
- 2005(13322)
- 学科
- 济(98057)
- 经济(97960)
- 管理(71828)
- 业(71148)
- 企(59419)
- 企业(59419)
- 方法(50094)
- 数学(44599)
- 数学方法(44129)
- 财(30370)
- 中国(26041)
- 农(25757)
- 务(21583)
- 财务(21533)
- 财务管理(21487)
- 企业财务(20603)
- 业经(20400)
- 贸(19856)
- 贸易(19846)
- 易(19397)
- 制(19124)
- 学(17343)
- 农业(17300)
- 地方(15412)
- 银(15405)
- 银行(15382)
- 融(14832)
- 金融(14829)
- 和(14738)
- 行(14563)
- 机构
- 大学(334465)
- 学院(330069)
- 济(143605)
- 经济(140988)
- 管理(135581)
- 理学(117470)
- 理学院(116319)
- 管理学(114595)
- 管理学院(113952)
- 研究(106976)
- 中国(85246)
- 京(69397)
- 财(66237)
- 科学(61580)
- 财经(53772)
- 所(51973)
- 中心(51971)
- 农(49942)
- 经(49109)
- 研究所(47121)
- 江(46418)
- 业大(45928)
- 经济学(44536)
- 北京(43621)
- 范(40689)
- 师范(40314)
- 经济学院(40306)
- 财经大学(40264)
- 农业(39080)
- 院(37986)
- 基金
- 项目(221836)
- 科学(177097)
- 基金(166451)
- 研究(162124)
- 家(144134)
- 国家(142995)
- 科学基金(124591)
- 社会(105851)
- 社会科(100545)
- 社会科学(100519)
- 基金项目(88008)
- 省(82363)
- 自然(80648)
- 自然科(78886)
- 自然科学(78862)
- 自然科学基金(77533)
- 教育(74837)
- 划(70491)
- 资助(68648)
- 编号(65419)
- 成果(53183)
- 部(51481)
- 重点(49128)
- 创(45953)
- 发(45831)
- 国家社会(45074)
- 教育部(45004)
- 人文(43593)
- 科研(43294)
- 创新(43011)
- 期刊
- 济(147170)
- 经济(147170)
- 研究(93461)
- 中国(58790)
- 财(54197)
- 学报(47726)
- 管理(47481)
- 科学(44904)
- 农(43106)
- 大学(36619)
- 学学(34234)
- 融(31276)
- 金融(31276)
- 农业(29235)
- 技术(28350)
- 教育(28183)
- 财经(26723)
- 经济研究(24918)
- 经(22895)
- 业经(22611)
- 问题(19690)
- 图书(18741)
- 贸(18197)
- 统计(17282)
- 业(17034)
- 技术经济(16856)
- 理论(16507)
- 国际(16226)
- 世界(16006)
- 财会(15942)
共检索到480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琰 辛清泉
本文基于机构投资者这一新的视角对公司网上报告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网上报告的利用程度、对网上报告质量状况的评价、对因特网报告的期望与建议以及对网上报告的未来展望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文从改进我国上市公司网上报告水平、明确公司网上报告责任和如何对因特网报告进行监管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因特网 公司报告 机构投资者 调查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联生
股票市场的有效是投资者在信息的引导下发生或改变投资行为而实现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所需要信息中具有专业特点、不易为广大投资者所理解的一种信息。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就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进行统计分析 ,并将调查结果与上市公司向投资者披露会计信息的现状进行比较 ,最后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应在主要指标、分部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和财务预测信息等方面改进或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 ,同时建议我国上市公司目前不披露物价变动影响信息。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 投资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蓉
个体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其信息需求得不到有效表达和充分关注。本文通过统计,分析了我国个体投资者会计信息需求特点及对现行信息供给状况的态度。结果显示,会计信息及时性、可理解性和充分披露是个体投资者认为最重要的质量特征。改进和完善与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理解性,鼓励上市公司提供未来收益预测等前瞻性信息。
关键词:
投资者 上司公司 会计信息 需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枫林 黄燕
在回顾当前电子服务质量测评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建立电子服务质量模型,并以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商城——当当网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在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后,就其有形性、实现性、响应性和安全性对整体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有效揭示电子服务质量的维度以及e-满意度与e-忠诚度的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黎精明
恶意再融资是近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焦点议题,基于投资者视角研究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恶意表现形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投资者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归纳了为多数投资者认可的12种再融资恶意表现形式,认为"上市公司在再融资计划推出前1年给高管发放巨额薪酬"等6种行为是典型的恶意行为。研究结论有利于把握投资者的关注重心和利益诉求,有利于证监部门分层次、分重点地开展再融资监管,规范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郁露露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它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经济个体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一定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利他动机,传统的"经济人"假设已不能够合理地解释现有各领域的经济行为。文章基于互惠性的视角,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并就促进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稳定市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互惠性偏好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勤业 卢宗辉 金瑛
本文分别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和投资者信息获取的成本效益网上问卷调查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的费用呈逐年上升态势 ;投资者为获取公开信息所负担的费用较多 ,总体呈上升趋势 ;投资者普遍认为对投资决策极重要的公开信息项目有年度报告、利润分配及转增股本实施公告、首次发行或二次发行招股说明书及发行公告等。投资者认为最重要的定期报告项目是主要财务指标 (中报 )和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 (年报 )、股本变动和 (主要 )股东 (持股 )情况以及财务报告。对机构投资者而言 ,其在作出投资决策时最关注的财务指标依次是上市公司成长性指标、盈利数量指标、盈利质量指标。而对偿债能力指标...
关键词:
信息披露成本 信息获取成本 成本效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箐
我国公司治理中一直存在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问题,控股股东的自利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公司的健康成长,而对于规避这一弊端的讨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作为外部持股股东,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制衡控股股东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单方面控制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公司治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松莲 胡奕明
机构投资者一直以具有较好的选股能力立足于资本市场。本文利用2004-2007年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信息透明度角度检验机构投资者的选股能力。实证研究发现:与预期一样,在信息透明度评级较高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和持股机构数目会较多,短线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在信息透明度评级上升的公司,机构会调高持股比例和增加机构数目,短线机构会调高持股比例,长线机构投资者并不会基于信息透明度评级的变化调节其持股比例;与预期相反,在信息透明度评级较高的公司长线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因此,提高公司持股机构化的同时拓宽机构投资者信息获取通道是当务之急。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魏剑 梁宇峰 代凌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股票已成为个人投资者主流的金融产品,会计信息受个人投资者关注程度也逐渐提高。本文基于会计信息和股票投资决策理论,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股民关注会计信息的因素,研究发现:股民的文化程度、教育背景、职业类别和入市期限与会计信息的关注程度密切相关;而投资规模及其占财产比重与会计信息的关注程度无关。
关键词:
会计信息 股票投资 决策 Logit模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唐盛培
本文从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相关性之间的联系来说明机构持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本研究以1999~2002年深市A股为样本,研究发现,在样本时间区间内会计信息相关性与机构持股比例相关性不明显;从年度样本研究发现,随着机构持股比例增加,会计信息相关性增强,说明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已参与公司治理,并发挥一定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会计信息质量 公司治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晓丽 宋晓宁 楼瑜
本文通过我国447家上市公司2005年截面数据为样本,分别考察了机构投资者股权集中度、股份流通性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发现当股权过度集中时,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便会降低,甚至失去效果。流通股比例的增加将有利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股权分置改革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信息披露的作用能力将有一定提高。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信息披露 股权集中度 流通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黎精明 田笑丰 高峻
恶意再融资是近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焦点议题,现有相关研究主要囿于监管者视角,鲜见基于投资者视角所做的研究。本文针对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表现形式及其相对重要性,对中部四省投资者做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以此为基础,本文归纳出了上市公司再融资恶意的12种主要表现形式,发现"上市公司在再融资计划推出前1年给高管发放巨额薪酬"等6种行为是典型恶意行为。进一步地,本文研究认为,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是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企业内外治理机制不完善的背景下,相关利益主体寻租活动的"理性"选择;现有的再融资审核监管程序对抑制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行为作用有限;虽然恶意再融资行为对公司业绩具有负面影响,但在再融资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希嘉 高明华 陈焱晗
通过运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序贯博弈分析方法,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与控制性股东之间的博弈模型,从而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通过机构投资者与控制性股东的博弈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假设进行了验证。通过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验证,机构投资者持股确实有效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序贯博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葛伟 余振
本文利用2000~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一般上市公司季度数据,研究机构投资者知情交易与特征组合相对超额收益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当机构投资者知情交易变大时,持有盈余价格比高、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高、账面市值比低、价格高、规模大的股票的当期相对超额收益变大,知情机构投资者是理性的。第二,当机构投资者知情交易变大时,持有股息率低、盈余价格比低、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低、账面市值比低、价格低、规模小的股票的未来相对超额收益变大,知情机构投资者是非理性的。知情机构投资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由于其更关注当期利益,而忽略长期价值投资,不利于维护股市的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