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80)
2023(17059)
2022(14775)
2021(13721)
2020(11473)
2019(25919)
2018(25959)
2017(48754)
2016(26911)
2015(30354)
2014(30004)
2013(28902)
2012(26167)
2011(23537)
2010(23561)
2009(21803)
2008(20873)
2007(18285)
2006(15987)
2005(13668)
作者
(77509)
(63986)
(63881)
(60673)
(40554)
(31055)
(29084)
(25189)
(24500)
(22898)
(21960)
(21596)
(20477)
(20148)
(19735)
(19723)
(19595)
(19048)
(18576)
(18334)
(16073)
(15827)
(15433)
(14669)
(14506)
(14384)
(14348)
(14045)
(13012)
(12790)
学科
(98839)
经济(98722)
管理(80834)
(72945)
(62251)
企业(62251)
方法(45442)
数学(38491)
数学方法(37871)
(27220)
中国(26475)
(26066)
(25390)
业经(23907)
理论(20621)
技术(20266)
地方(20136)
(19065)
环境(18786)
农业(18001)
(17357)
(17045)
财务(16962)
财务管理(16928)
(16533)
贸易(16523)
企业财务(16010)
(16002)
(15774)
银行(15709)
机构
学院(371602)
大学(371096)
管理(145897)
(137024)
经济(133787)
理学(126236)
理学院(124761)
研究(122904)
管理学(122277)
管理学院(121613)
中国(89931)
科学(80426)
(79521)
(63561)
(63188)
(61815)
业大(59233)
研究所(56786)
中心(56238)
(54923)
(50884)
财经(50746)
师范(50349)
农业(49991)
北京(49649)
(46010)
(45385)
(44740)
技术(43166)
师范大学(40258)
基金
项目(260362)
科学(203719)
研究(189468)
基金(185664)
(163186)
国家(161812)
科学基金(138414)
社会(116578)
社会科(110291)
社会科学(110263)
(104413)
基金项目(98443)
自然(91162)
自然科(89001)
自然科学(88975)
教育(88167)
(87628)
自然科学基金(87342)
编号(78271)
资助(75915)
成果(63516)
重点(58653)
(55711)
(55271)
(55090)
课题(54614)
创新(51560)
科研(49721)
项目编号(48204)
计划(47778)
期刊
(148471)
经济(148471)
研究(103915)
中国(73869)
学报(64010)
(56637)
科学(56016)
管理(52467)
教育(49487)
(48317)
大学(47213)
学学(44085)
农业(39503)
技术(33928)
(27322)
金融(27322)
业经(26061)
经济研究(23507)
财经(23440)
图书(23234)
(20806)
(20045)
科技(19767)
问题(18427)
(18295)
技术经济(17779)
理论(17333)
统计(16915)
资源(16577)
业大(16386)
共检索到536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张长亮  王晰巍  贾若男  李嘉兴  
文章构建了新媒体信息意识、新媒体信息知识等8个一级指标和新媒体信息敏感性、新媒体信息应用意识等25个二级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新媒体信息素养评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围绕"信息人"从"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三个维度构建的新媒体信息素养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素养已成为衡量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以高校教师新媒体素养为研究对象,从新媒体认知能力、新媒体知识与技能、新媒体应用能力三个维度建立高校教师新媒体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对高校教师新媒体素养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对提升高校教师新媒体素养及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涛   汪颖   马海群   韦晓霞  
[目的/意义] 构建社交媒体用户算法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地测量社交媒体的算法素养,发现社交媒体用户算法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而展开有针对性的算法素养教育。[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调查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算法意识与态度、算法知识、算法技能、算法规范4个维度构建社交媒体用户算法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算法素养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分析,为提升社交媒体用户算法素养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结果/结论] 通过对社交媒体用户算法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未来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升社交媒体用户的算法素养:将算法素养纳入通识教育体系;以风险教育为切入点加强算法风险知识与算法风险控制能力的培养;丰富算法素养教育与培训的形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俊丽  
从方法论的角度,回顾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体系与技术。研究从英文综合类和图书情报专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依据内容分析方法形成分析框架,包括测度对象、测量方法、工具来源及依据、测量内容四方面;依据分析框架对随机抽取的64篇文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测度对象来看,大学生占据了多数;从测量方法和工具来看,填答类特别是问卷类型的测量工具应用最普遍,并且,吸收了教育领域的评价方法;从工具来源及依据来看,有多个机构开发的应用较广泛的量表或问卷,ACRL《标准》是信息素养测量工具形成的重要依据,测试题的内容则结合被调查者的专业或学习背景嵌入具体的信息资源类型或工具。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信息素养评价英文文献,对信息素养指导者实施教学成果评价和学生水平测试提供方法论层次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兵  
互联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对信息素养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教育者及时获得反馈提供依据。综合国内外相关能力标准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以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研究、信息自制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建亚  张欢  张坤  
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对用户的隐私素养水平提出了新挑战,为科学测量用户隐私素养,发现用户隐私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隐私素养教育,亟需构建一套系统的、可量化和操作性较强的隐私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三级编码方法从国内外已有研究中提取社交媒体用户隐私素养初始评价指标,借助德尔菲法进行指标修正,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由隐私意识、隐私知识、隐私边界管理能力、隐私风险管理能力、隐私道德与法律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隐私素养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提出隐私素养提升的针对性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喻玲  
信息素养已经成为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前需要从多方面出发,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指标体系,才能促使大学生对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视,不断提高信息素养的能力,对其人生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建设,需要通过指标化形成合理的框架,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探索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赵海霞  
60后准老年群体因其国家社会、经济、婚爱、生育、受教育水平、新技术接受等方面区别于"50后""70后""80后""90后"人群,是时代变迁过程中的特殊一代人,他们将是"互联网+"媒介融合时代下未来老年人的主体,其媒介信息素养将决定老龄化社会的质量和内容,因此,解决其媒介信息问题,对其进行媒介信息素养培育,将改善其面对新媒介环境的能力结构和内容。目前,国内外对老年人媒介信息素养的研究多聚焦于社会参与、需求与培育,但缺乏对这一特殊群体的中国化研究,为此,文章积极探索"60后"准老年群体媒介信息研究的目标设定、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肖婉  张舒予  
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革了高等教育环境,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元素养概念模型是针对社交媒体时代技术环境而提出的。它以元认知为理论基础,强调在开放、交互的数字环境中进行参与性学习、批判性学习和协同合作学习,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元素养概念模型是整体性、综合性和自我参照的素养框架,为社交媒体时代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理念与实践指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郁琴芳  
当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新媒体互动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为了儿童健康和快乐成长,在开展家校合作实践工作中,教师需要具备与新媒体时代相匹配的媒体素养。家校合作视角下的教师新媒体素养,包括对新媒体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新媒体技术积极开展家校日常沟通、服务指导家长的各项能力,具体可分为基础知识、技术运用和综合创新三个层级。教师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形成的新媒体素养,对学生成长、自身发展、学校形象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丹俞  
介绍跨媒体信息素养的概念,阐述其所包含的多种媒体、交流和互动三大要素的内容,对跨媒体信息素养与其他素养特别是信息素养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跨媒体信息素养对图书馆的意义及图书馆的跨媒体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方案,认为图书馆应该关注跨媒体信息素养发展,并对其理论和实践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坤锋  陈雨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人们的信息行为特点受到图书情报领域关注。首先,分析国内本领域信息行为研究论文的发文量和变化趋势以揭示其研究脉络。其次,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揭示目前研究的总体趋势。最后,以前文的分析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结合微博和微信信息行为对比分析、图书馆应用社会化媒体与用户信息行为的相互影响、大学生信息行为研究现状和局限、新型信息行为等方面揭示信息行为研究进展,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晰巍  杨梦晴  王楠阿雪  张柳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社群情境信息共享因素研究对了解网络社群行为及推动网络社群的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信息生态群落视角,从"感知协同性"、"感知集聚性"和"感知互动性"三个外部变量入手,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社群用户情境信息共享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感知协同性"、"感知集聚性"和"感知互动性"对用户的情境信息共享意图以及共享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影响系数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感知集聚性、感知互动性和感知协同性。本文通过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社群用户情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邱璇  丁韧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已有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从评价标准和指标构建方法入手,提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是目前构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最佳方法,并指出权重制定方式没有考虑到作为教育受众的学生自身需求是当前国内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笔者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专家和学生的角度量化指标体系,通过进行对比试验来研究专家和学生、不同学生群体在指标权重上的异同点和内部规律,并为未来我国的信息素养培养目标与内容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书彩  
如何积极发挥网络正面效应而降低消极影响,让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网络文化的学习环境中,成为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当下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课题。本文以新媒体发展时代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并提出了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媒介发展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