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9)
- 2023(15783)
- 2022(13764)
- 2021(12882)
- 2020(10995)
- 2019(24467)
- 2018(24242)
- 2017(46719)
- 2016(25300)
- 2015(28087)
- 2014(27672)
- 2013(27077)
- 2012(24593)
- 2011(21968)
- 2010(21712)
- 2009(20177)
- 2008(19246)
- 2007(16680)
- 2006(14405)
- 2005(12325)
- 学科
- 济(98195)
- 经济(98083)
- 管理(75548)
- 业(70242)
- 企(59458)
- 企业(59458)
- 方法(49015)
- 数学(42673)
- 数学方法(42174)
- 财(26964)
- 农(25428)
- 中国(24179)
- 学(23444)
- 业经(22355)
- 地方(19031)
- 务(18332)
- 财务(18261)
- 财务管理(18223)
- 环境(18030)
- 企业财务(17382)
- 理论(17362)
- 农业(17193)
- 贸(17183)
- 贸易(17175)
- 易(16642)
- 制(16569)
- 和(16277)
- 技术(15959)
- 划(14631)
- 银(14415)
- 机构
- 大学(352797)
- 学院(351599)
- 管理(141073)
- 济(134629)
- 经济(131727)
- 理学(123216)
- 理学院(121876)
- 管理学(119710)
- 管理学院(119081)
- 研究(113021)
- 中国(82427)
- 京(73727)
- 科学(72755)
- 财(62647)
- 农(56592)
- 所(55761)
- 业大(54288)
- 中心(52138)
- 财经(51444)
- 研究所(51335)
- 江(49526)
- 经(46893)
- 范(46447)
- 师范(45967)
- 北京(45720)
- 农业(44543)
- 院(41694)
- 州(40867)
- 经济学(40692)
- 财经大学(38549)
- 基金
- 项目(250022)
- 科学(196481)
- 基金(181473)
- 研究(181068)
- 家(158549)
- 国家(157276)
- 科学基金(135494)
- 社会(113961)
- 社会科(107963)
- 社会科学(107936)
- 省(98154)
- 基金项目(96443)
- 自然(89260)
- 自然科(87152)
- 自然科学(87125)
- 自然科学基金(85560)
- 教育(83402)
- 划(82763)
- 资助(74939)
- 编号(73755)
- 成果(58976)
- 重点(55850)
- 部(54706)
- 发(52359)
- 创(51893)
- 课题(50047)
- 创新(48345)
- 科研(48313)
- 教育部(46936)
- 国家社会(46662)
- 期刊
- 济(139147)
- 经济(139147)
- 研究(97010)
- 中国(60417)
- 学报(59009)
- 科学(51745)
- 农(49665)
- 管理(48233)
- 财(47673)
- 大学(43678)
- 学学(41041)
- 教育(38105)
- 农业(34870)
- 技术(28994)
- 融(27197)
- 金融(27197)
- 财经(24416)
- 业经(24113)
- 经济研究(23094)
- 图书(21002)
- 经(20759)
- 业(18114)
- 问题(17653)
- 科技(17323)
- 理论(17178)
- 版(16597)
- 技术经济(16366)
- 实践(15884)
- 践(15884)
- 统计(15851)
共检索到490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柳 王晰巍 李玥琪 黄博
[目的/意义]新时代呼唤构建良好的网络舆情生态,微博舆情生态性评价指标有助于舆情监管部门制定相应引导策略。[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微博舆情生态性评价指标,并结合新浪微博突发事件爆发期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微博平台信息生态系统中舆情用户的信息素养较低,对舆情的理解能力较差,舆情用户缺乏主动沟通的能力。监管部门要注重对舆情用户信息素养的培养,促进微博不同舆情社群的信息交互。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丹 张海涛 刘嫣 张鑫蕊
为了更好地对微博舆情进行实时监控,维护微博舆情的良性运转,打造晴朗的微博网络空间,本研究结合微博运行机制,应用知识图谱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爬取微博数据,从微博主体(用户)、客体(信息)以及主体客体相结合形成的全景3个维度,进行图谱的构建;分别构建了主体图谱、客体图谱以及全景生态图谱,揭示了微博舆情传播中的"全貌"以及动态变化。
关键词:
全景生态 微博舆情 多维图谱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毅华 张超群 郑德俊 谭涛
随着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和用户数的急剧增加,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已逐步超越传统媒体,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文章从信息生态学视角探讨了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机制,分析了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相互关系,构建了基于网络信息生态理论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提出了未来互联网舆情监管的研究重点,并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生态 网络舆情 舆情演化 舆情管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王楠阿雪 张柳 李师萌
[目的/意义]随着微信在我国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很多新型智库在建设中越来越重视将微信平台作为提高智库影响力和进行智库成果传播的重要媒介,对新型智库微信平台构建效果的生态性评价成为当前智库微信平台建设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构建新型智库微信平台生态性评价指标。以我国党政、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的10家新型智库机构微信平台为样本,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0家典型新型智库的微信平台生态性进行评价。[结果/结论]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黄微 王洁晶 赵江元
文章针对我国对微博舆情信息老化研究的缺失,利用微博舆情信息峰值对微博舆情信息老化情况作评价,并构建微博舆情信息老化模型,为微博舆情信息的监测提供计算支持。引入非对称洛伦兹曲线模型及层次分析法构建微博舆情信息老化模型,以两则导游辱客新闻为例对模型进行回归,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对实证新闻微博作对比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微博舆情信息老化模型能较好地表示微博舆情信息的老化状况,并有效计算出峰值所在时间,同类型突发事件间峰值发生时间较为接近。
关键词:
微博 舆情 信息老化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夏一雪 兰月新 李昊青 吴翠芳 张秋波
基于微信舆情传播特征,从网络舆情生态视角研究舆情主体、舆情信息、微信环境相互作用而共同形成的微信舆情生态系统,分析其平衡机理与失衡表现。以河北邢台"7·19"洪灾微信舆情危机为例,分析突发事件情景下微信舆情生态失衡的表现,据此从舆情主体、舆情信息和舆情生态环境3个方面,提出突发事件微信舆情生态治理对策。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微信 网络舆情 生态治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栾盛磊
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随时掌握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动态,能够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微博由于其语言简短明了、转发评论方便、时效性强等特点,在学生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微博传播的新特点及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对于有效控制、引导舆情,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微博 网络舆情 高校管理 信息管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晓峰 陈楚楚 尹婵娟
在分析传统K-Means算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文本平均相似度的K-Means算法,通过对每个文本的平均相似度计算和排序,以文本平均相似度值为标准来选择初始聚类中心点。实验证明,改进后的算法,更适合微博文本的特点,聚类精度和聚类稳定性均明显改善,微博舆情监测的质量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微博 网络舆情 K-Means算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耿 陈海汉 陈福集 陈蕾雯
[目的/意义]微博舆情监管是政府推进网络社会治理所面临的难题。对微博舆情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微博舆情传播规律,为政府监管微博舆情提供建议。[方法/过程]首先对微博舆情传播机制进行分析;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限随机动态链接的网络拓扑结构与多主体有界信任模型对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了改进;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微博舆情演化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该模型存在"信息孤岛"现象,该现象的产生与初始沉默元胞比例和热门微博关注度有关,并且初始沉默元胞比例对舆情的演化规模与周期有影响,热门微博关注度对舆情观点演化有影响。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微博舆情 舆情演化 演化模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海涛 王丹 徐海玲 孙思阳
本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了微博舆情情感分类模型,通过爬虫方式获取微博话题数据,利用word2vec训练词向量,采用NLPIR/ICTCLAS2016工具进行分词,进而通过Matlab编程实现模型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实现有效的微博舆情情感分类,相较传统机器学习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陈雪刚
[目的/意义]针对海量的微博舆情信息及微博在网络舆论场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微博舆情,是提升网络舆情实时监测及分析能力的关键课题之一。目前已能以较高的准确度获取微博舆情,但仍存在舆情获取耗时长问题,为较有效地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微博舆情快速自聚类方法。[方法/过程]该方法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抓取和处理海量的微博舆情信息,而后根据构建的微博文本相似度速算模型和文本自主聚类模型快速自主聚类微博舆情。文本相似度速算模型通过两文本间同名的特征词数与其特征词数量较小值的比值来度量文本相似度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晏敬东 杨彩霞 张炜南
[目的/意义]提出针对微博舆情不同阶段的引导控制工作流程,降低微博舆情危机的发生频次和影响程度。[方法/过程]借鉴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反映舆情事件的关键词被提及累计次数和变化幅度作为表征量,对微博舆情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并寻找各阶段舆情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引控工作流程。[结果/结论]微博舆情可划分为潜伏期、预热期、热议期和衰退期等四个阶段,其中潜伏期的工作重点在于识别、监控和研判,预热期的工作主要突出信息的控制、对称化及舆情主体的引导工作,热议期应更加重视舆情应急和控制工作,衰退期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陈春阳 黄秀玲
【目的/意义】为探讨微博舆情的生成机制以及传播规律。【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微博舆情现状以及网络舆情参与主体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多主体仿真建模方法,将Deffuant有限信任模型引入研究中,对微博舆情生成机制和传播规律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网民、媒体以及政府三种主体在意见交互时发挥的作用,塑造了微博舆情生成的多主体仿真模型。【结果/结论】这对微博舆情的恶意发展和控制有着积极的作用。并基于此,提出了进行信息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
微博 舆情 生成机制 传播规律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彦慈
【目的/意义】当前微博已成为重要的舆论场,针对海量微博信息的舆情难以快速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微博舆情流式快速自聚类方法。【方法/过程】该方法首先设计舆情最小距离聚类算法,包括构建舆情相似度计算模型,及构建舆情最佳聚类阈值确定方法;然后构建舆情流式自聚类模型,该模型利用云计算和最小距离聚类算法在横、纵两个方向聚类舆情信息,得到各主题的舆情集合。在横向上,以云计算的多个计算节点为聚类起始,同步并行聚类分配到其上的舆情信息。在纵向上,多个计算节点协同、流水线式聚类同一起始节点的舆情信息;最后在纵向上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付宏 田丽
以"三亚宰客门"事件为案例,应用凸面镜及共振等社会物理学原理,剖析微博传播对该事件形成的作用机理;通过内容分析法,描绘微博传播作用下该舆情事件的"发生→发展→消解"演进模式;采用定量统计与"知微"平台微博传播影响力分析,剖析该事件舆情演进的动因:一是主管部门遮掩事实,成为网民情感负面态势的推动力;二是微博活跃用户的介入,成为舆情产生与发酵的催化剂;三是主动议程设置不当,错失舆情消解的良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