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58)
- 2023(19415)
- 2022(16066)
- 2021(14908)
- 2020(12796)
- 2019(29315)
- 2018(29089)
- 2017(56351)
- 2016(30055)
- 2015(34065)
- 2014(33935)
- 2013(33534)
- 2012(30746)
- 2011(27512)
- 2010(28043)
- 2009(27009)
- 2008(26467)
- 2007(24119)
- 2006(21187)
- 2005(19132)
- 学科
- 济(131495)
- 经济(131360)
- 业(112862)
- 管理(96327)
- 企(92282)
- 企业(92282)
- 方法(63166)
- 数学(53550)
- 数学方法(52800)
- 农(52397)
- 财(38635)
- 业经(38094)
- 中国(36255)
- 农业(34746)
- 融(31282)
- 金融(31279)
- 银(30557)
- 银行(30529)
- 制(29776)
- 行(29236)
- 务(27518)
- 财务(27444)
- 财务管理(27393)
- 企业财务(26042)
- 地方(24136)
- 贸(23790)
- 贸易(23769)
- 理论(23702)
- 易(23119)
- 技术(22193)
- 机构
- 学院(438228)
- 大学(431500)
- 济(184107)
- 经济(180427)
- 管理(177938)
- 理学(152136)
- 理学院(150723)
- 管理学(148141)
- 管理学院(147349)
- 研究(135203)
- 中国(116683)
- 京(88931)
- 财(87786)
- 农(79398)
- 科学(79145)
- 财经(69901)
- 中心(67828)
- 江(67289)
- 所(67192)
- 业大(64205)
- 经(63397)
- 农业(61204)
- 研究所(60116)
- 经济学(56335)
- 北京(55493)
- 州(53947)
- 财经大学(51620)
- 范(51235)
- 经济学院(51116)
- 师范(50711)
- 基金
- 项目(285049)
- 科学(226372)
- 研究(209634)
- 基金(209156)
- 家(180018)
- 国家(178415)
- 科学基金(156142)
- 社会(135034)
- 社会科(127956)
- 社会科学(127920)
- 省(112653)
- 基金项目(109860)
- 自然(100777)
- 自然科(98590)
- 自然科学(98568)
- 自然科学基金(96873)
- 教育(96576)
- 划(92686)
- 资助(86783)
- 编号(86106)
- 成果(68559)
- 部(63367)
- 重点(63086)
- 创(61094)
- 发(60520)
- 课题(57779)
- 创新(56580)
- 国家社会(55980)
- 教育部(55028)
- 科研(54697)
- 期刊
- 济(204783)
- 经济(204783)
- 研究(124305)
- 中国(85061)
- 农(77700)
- 财(71494)
- 管理(66570)
- 学报(61981)
- 融(59973)
- 金融(59973)
- 科学(59396)
- 农业(51765)
- 大学(48536)
- 学学(46224)
- 技术(41100)
- 业经(38110)
- 教育(37832)
- 财经(35369)
- 经济研究(31086)
- 经(30267)
- 业(27744)
- 问题(26948)
- 技术经济(24217)
- 统计(23573)
- 理论(21980)
- 策(21900)
- 版(21221)
- 商业(20603)
- 财会(20312)
- 世界(20066)
共检索到658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祚祥 黄权国
本文通过对S-W模型有关假定条件的修正,建立了修正的S-W模型,论证了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在模型中引入农业保险,考察了农业保险对贷款利率、信贷风险及贷款人收益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湖南省岳阳市辖内6县(市)的调查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展示了农业保险能够增加农村信贷机构的收益并降低参保借款人的贷款利率与信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规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但可以降低农村信贷配给,而且能够降低信贷风险并增加贷款人收益。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刘祚祥 孙良媛 黄权国
利用修正的S-W模型论证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与其风险及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并在模型中引入农业保险,分别考察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利率、风险及贷款人收益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岳阳市辖内六县市的调查案例和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降低了农村信贷配给,降低了信贷机构风险并增加了信贷机构收益,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规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澎 张龙耀 李心丹
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对如何改进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问题展开研究。具体而言,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正规信贷配给的形成机理及对其实现改进的基本思路。然后,基于目前实践中已有的"政银保"模式,分别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就其如何改进农村正规信贷配给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银保"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发放单位贷款的期望利润来增加信贷市场的供给水平,从而缩小供需缺口、改进农村正规信贷配给。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5年的专题调查为数据来源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政银保"的确能够显著降低农户受到的配给程度,这有利于普惠金融的实现。
关键词:
信贷配给 “政银保” 期望利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龙耀 江春
本文建立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信贷配给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特殊设计的直接诱导式询问方法,对农户面临的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进行调查和识别,并实证分析影响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将灵活的利率差异化管理作为弥补潜在贷款损失的手段。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中多种类型的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并存,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合约特征和放贷行为偏好使得一部分农户被配给出信贷市场,一部分农户主动退出信贷市场。农村金融机构倾向于与农村地区少数生产规模较大、具有稳定收入和身份特征的农户建立稳定的、以重复放贷为基础的信贷供给机制,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农户将面临配给,这与利率管制时期的放贷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茂清 王雁飞
传统金融模式无法根治信息不对称,因此不能有效解决小微企业信贷配给问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金融成为小微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本文基于信息生产能力视角对信贷配给问题展开理论分析,修正了经典S-W模型的“技术给定”假设,认为金融机构具备信息生产能力、能够区别不同风险水平的借款人,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金融机构信息生产能力越强,其最优贷款利率越高、预期收益越高。随后,将数字金融因素纳入修正的S-W模型,进一步证明了金融机构在使用数字金融技术后,贷款供给量会随着最优贷款利率的提高而增加,从而缓解因逆向选择而导致的小微企业信贷配给问题。本研究为数字金融的普惠机制和优化资源配置作用提供了一个解释,并深化了信贷配给理论的认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富民
在非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而目前垄断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加剧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引发了农村信贷资金的外流,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因此,必须发展农户贷款担保组织和乡村银行,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更好地克服或减弱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题。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农村金融 市场结构 信贷配给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大庞
信贷配给现象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普遍存在,并且将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这会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进程。本文试图在S-W模型的基础上,从信用成本的角度建立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模型,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机理,为缓和农村金融市场信贷配给问题、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瓶颈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武晓明 罗剑朝
笔者在分析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Durbin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其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远小于其直接影响;农业资本投入和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劳动、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农业劳动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间接影响,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间接影响。最后,笔者提出加快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和农产品流通机制、促进金融资源在各区域间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磊 李俊丽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态势:一方面,农户对资金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的“有效供给”不足。这对矛盾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基于2005年对山东省泰安市农户信贷需求现状的实地调研,剖析了农户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之间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探索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非均衡态势的几点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户信贷需求 农村金融市场 非均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荣 Calum Turvey 罗剑朝
本文立足于孟加拉格莱闵银行(GB模式)小额信贷运作的理念和原理建立小额信贷市场一般模型,并衍生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理论模型及其扩展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认为信任在小额信贷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农村信用社、微型金融组织(MFI)、非政府组织(NGO)等信任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群体,农村信用社行政性低贷款利率难以覆盖小额信贷业务的经营成本和贷款风险,并导致"市场挤出MFI(NGO)"现象发生,影响了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上MFI、NGO、农村信用社、民间借贷等的公平竞争和有效合作,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理论模型 农村小额信贷 信任 贷款利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长民
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其着力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笔者以为,健全农村金融保障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邓可欣 张倚胜
信贷配给是制约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建设的重要因素,也阻碍了农村金融环境优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通过引入制度因子,量化信贷配给,构建了信贷配给宏观计量模型,对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状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明,利率和制度因子是造成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的两大因子。应合理调控利率、推进深化改革、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喜 李子奈
本文利用2003年约3000户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时的配给行为。论文采用联立离散选择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农户贷款需求和银行贷款供给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农户面临着严重的信贷约束,一半以上具备有效需求的农户由于信贷配给无法得到正式机构的贷款。政府干预和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农村信贷配给的重要原因,银行和信用社对农户的贷款决策主要决定于政府的农村金融政策。为改善农村信贷抑制程度,政府必须推动金融机构的进一步改革。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配给 联立离散选择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朝春 邢祖礼
经济运行是有信息成本的。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信贷契约各方对风险和收益的评价分歧,压缩契约空间,贷款机构依赖非价格手段配置信贷,形成信贷配给。信贷配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贷款机构对市场信息不足作出的信息挖掘和信号增强响应,贷款机构借助信贷合约条件,获取有关道德风险、风险分担机制、违约制裁可行、长期合作意向等信息,来识别评估风险,从而达成合意的利率—风险组合,实现信贷资金使用的收益最大化。改进信息生产和信息供给机制,降低信息成本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拓宽契约空间,对于缓解信贷配给和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守卫
基于2005—2016年29个省(区、市)际的面板数据,对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影响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样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垄断程度较强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不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值,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从农业粮食生产功能区层面,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因而,推进与农村、农业经济结构相匹配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改革,进而调整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结构,要充分考虑农业发展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