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2)
2023(7261)
2022(6561)
2021(6174)
2020(5562)
2019(12836)
2018(12937)
2017(25015)
2016(13629)
2015(15735)
2014(16101)
2013(16048)
2012(15238)
2011(13977)
2010(14256)
2009(13805)
2008(14103)
2007(13362)
2006(11821)
2005(10599)
作者
(42177)
(35756)
(35060)
(33825)
(22412)
(17150)
(16434)
(13675)
(13413)
(12676)
(11970)
(11876)
(11337)
(11224)
(10990)
(10978)
(10932)
(10417)
(10392)
(10263)
(8986)
(8818)
(8430)
(8194)
(8086)
(8056)
(7916)
(7856)
(7177)
(7135)
学科
(61269)
经济(61113)
管理(43246)
(38713)
(33293)
企业(33293)
方法(29868)
数学(23818)
数学方法(23591)
(18474)
(17075)
(16101)
中国(15142)
业经(13893)
理论(13585)
(12975)
环境(12388)
(11185)
财务(11154)
财务管理(11126)
(10798)
地方(10777)
企业财务(10585)
(10421)
贸易(10419)
农业(10137)
(10079)
(9485)
(8251)
银行(8224)
机构
大学(218753)
学院(213369)
(84725)
经济(82861)
管理(81012)
研究(70099)
理学(68706)
理学院(67921)
管理学(66785)
管理学院(66364)
中国(52188)
(46304)
科学(44333)
(41118)
(36805)
(35480)
(33273)
研究所(33264)
中心(32793)
财经(32770)
(30908)
业大(30863)
师范(30652)
(29334)
北京(29300)
农业(28016)
(26658)
经济学(26578)
师范大学(24632)
经济学院(23877)
基金
项目(133005)
科学(103369)
研究(98378)
基金(95376)
(82396)
国家(81674)
科学基金(69136)
社会(62883)
社会科(58370)
社会科学(58344)
(51662)
基金项目(50522)
教育(45664)
(43645)
自然(43432)
自然科(42337)
自然科学(42318)
编号(42008)
自然科学基金(41600)
资助(39082)
成果(36794)
(29965)
重点(29889)
(27765)
课题(27533)
(26446)
项目编号(26354)
科研(25712)
教育部(25654)
大学(25475)
期刊
(95921)
经济(95921)
研究(62297)
中国(40005)
学报(37035)
(35431)
(31491)
科学(31110)
大学(26846)
管理(26396)
教育(24617)
学学(24523)
农业(20725)
图书(18183)
财经(18118)
技术(17454)
(15924)
金融(15924)
(15524)
经济研究(14688)
业经(14499)
问题(13230)
书馆(12627)
图书馆(12627)
理论(11778)
(11458)
情报(11236)
(11069)
技术经济(11012)
实践(10787)
共检索到319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俊贵  
信息环境共享是指由国家或社会组织构建的信息环境为社会公众共同享用的社会目标和社会过程。信息环境共享的理论基础是信息社会学的信息分化理论、信息公平理论、信息共享理论和信息主用理论。信息环境共享有利于减缓信息分化,维护信息公平,推进信息扶贫,促进信息利用。要实现信息环境共享,必须树立信息资源共享意识;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信息服务机构发展;推进农村信息扶贫工作;实现公共信息法制管理;力促国民信息素质提升。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邹志仁  
文章分析了当2010—2020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基本完成“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时,将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人际交流、传播媒介的改变,社会结构的改变,信息生态问题突出。这些新事物和问题的提出,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社会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必将推动一门新学科———信息社会学的产生。文章最后论述了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符福峘  
Six special methods are applied in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sociology.They are the methods of logical thinking,information investigation,comprehensive analysis,quantitative analysis,scientific summing up and systematic recognition.It's pointed out that the methodology of information sociology is an...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信息社会学(Informationsociology)是研究信息社会运动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社会变化的相互关系和信息化社会结构模式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信息学与社会学的一门横断学科。信息社会学以信息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信息社会化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和信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程德荣  
本文就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图情机构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功能、作用以及在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图情机构的作用和发展趋向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沙骋  曹凤  赵澄谋  
信息共享环境是便于信息共享的一种方式,它的发展需要6个必需的领域:政策、程序、纲领、系统、构架与标准。本文对信息共享环境的概念、构建与发展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戴维民  孙瑾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高度整合的信息服务模式.是适应现代人们需求的学习和交流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在国外,尤其是国外大学图书馆已很流行,但在国内只是在近两年才少量出现。信息共享空间能适应人们的信息和学习需求,满足人们信息能力培养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价值和社会地位,有利于推进知识化城市建设。图书馆应进行自身改革,大力发展信息共享空间。参考文献19。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思洛  陈能华  
实现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是由信息资源的特性所决定的,是社会信息化及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对于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和研究,主要是实现各主要信息资源领域,包括图书情报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的社会化,以及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涉及的关键问题的研究。图2。参考文献16。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缪旭波  高振宁  汪云岗  孙勤芳  王玮  
: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环境信息共享的需求日益迫切 ,在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的支持下 ,经过 3a的努力 ,对环境信息共享的基本原则、共享数据内容、网络界面实现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初步实现了国家宏观环境信息的共享示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符福峘  
Three problems are discussed.They are the function,content and disciplinary character of the theory system of information sociology.It's pointed out that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into the theory system of information sociology to guide practice of social inform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辉  
借鉴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提出了知识信息社会选择学说的完整概念和具体内容,以"社会选择"为中心,阐明了信息机构信息管理工作的基本矛盾表现为信息机构内、外部知识信息社会选择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知识信息演化运动中的五状态迭代模式,分析了各状态与图书情报工作各实际分工的对应关系及社会选择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并指出了社会选择学说对图书情报工作具有全局意义的综合启示,由此初步建立了统一而自洽的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乌家培  
信息革命正在把人类从工业社会引向信息社会。60年代中期,有人(如 D·贝尔)曾把信息社会称为后工业社会。至80年代中期,前苏联一些学者(如Ю·尼库里切夫等)还抵制和批判过信息社会的提法。90年代初期,我国不少同志也不愿提信息社会,不得已时就改叫信息化社会。但时至今日,信息社会这一概念,终于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承认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敏  姚伟  刘静  
文章通过对情报学中信息推荐产生的背景、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了目前信息推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针对信息获取和理解、信息交流和共享、用户兴趣获取与理解、用户评价反馈、专业化程度等不足,提出改进策略,进而利用情报学中的社会网络视角,对信息推荐进行解读,并且构建了社会化信息推荐模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吕斌  李国秋  
90年代以后,国际上对信息社会测度的研究有3个特点:测度对象集中于信息通信技术群(ICTs);有一定的官方统计色彩,或者是为进行官方统计作准备;有强烈的政策含义。需要进一步研究概念的使用,在理论和方法上有创新,要更多了解国际主流规范。表2。参考文献1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