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4)
2023(8014)
2022(6983)
2021(6655)
2020(5235)
2019(12489)
2018(11788)
2017(21729)
2016(11871)
2015(13677)
2014(13401)
2013(13135)
2012(12341)
2011(10729)
2010(10928)
2009(10552)
2008(10298)
2007(8877)
2006(7964)
2005(7637)
作者
(32993)
(27291)
(27108)
(25770)
(17610)
(13178)
(12675)
(10502)
(10272)
(9972)
(9492)
(8955)
(8530)
(8527)
(8311)
(8267)
(8176)
(8042)
(8026)
(7856)
(6750)
(6503)
(6493)
(6389)
(6266)
(6123)
(6075)
(5926)
(5367)
(5239)
学科
(48515)
经济(48467)
管理(44776)
(40514)
(36754)
企业(36754)
方法(22309)
(20235)
数学(19112)
数学方法(18984)
(16561)
财务(16543)
财务管理(16475)
企业财务(15986)
中国(12493)
审计(12191)
环境(11149)
(11105)
(11097)
业经(10848)
地方(9752)
(8795)
(8704)
(8017)
(7894)
金融(7892)
(7701)
贸易(7680)
(7396)
农业(7242)
机构
大学(167261)
学院(164672)
管理(67884)
(66928)
经济(65506)
理学(57619)
理学院(57018)
管理学(56383)
管理学院(56046)
研究(52167)
中国(45180)
(36927)
(36874)
财经(29009)
科学(28713)
中心(26326)
(26318)
(25292)
(25067)
北京(22830)
财经大学(21748)
研究所(21662)
(21159)
(20542)
(20467)
师范(20391)
业大(19935)
经济学(19660)
商学(19549)
商学院(19383)
基金
项目(105094)
科学(83916)
基金(78409)
研究(78340)
(67204)
国家(66660)
科学基金(59161)
社会(50458)
社会科(47913)
社会科学(47895)
基金项目(42213)
(39186)
自然(38915)
自然科(37947)
自然科学(37941)
自然科学基金(37307)
教育(35411)
(33066)
编号(32577)
资助(31816)
成果(27089)
(23691)
重点(23066)
(21323)
项目编号(21225)
教育部(20954)
国家社会(20931)
(20885)
人文(20666)
课题(20603)
期刊
(74175)
经济(74175)
研究(52193)
中国(37961)
(35591)
管理(24483)
学报(22015)
科学(20039)
(19879)
金融(19879)
(17120)
大学(16646)
财经(15161)
学学(15128)
教育(14507)
图书(12977)
(12795)
财会(12771)
会计(12576)
技术(12575)
经济研究(12170)
农业(11483)
业经(10651)
理论(10466)
审计(10003)
实践(9506)
(9506)
问题(9301)
书馆(8927)
图书馆(8927)
共检索到266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丹  冯巧根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非金融类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前审计质量与IPO抑价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讨论。与现有文献不同,我们在讨论中引入了信息环境的考虑,并得到了与前人完全不同的结论。研究发现:首先,上市前审计在新股发行时发挥信号作用,这会提高IPO抑价率;其次,首发市场的信息环境可以较有力地影响审计市场效力。总体而言,上市前审计结果是可以信赖的。本文结论为现正进行的新股发行改革强调信息披露和规范信息中介方等政策的必要性、迫切性提供了初步证据支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昱涵  
在A股市场上,IPO抑价现象屡屡发生,既为投资者们提供了一个低风险投资的机会,也为我们研究监管政策以及A股市场上投资者情绪对IPO的影响提供了较好的研究环境。文章根据国外学者经验,结合国内市场实际情况,着重分析IPO抑价背后的原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红英  孔骋涛  
本文通过整理2011~2013年中注协公布的年报审计快报中审计机构变更的相关信息,从审计师变更方向、审计师变更日期、审计师变更前后的审计费用变化、审计意见改变、前后任审计师报备状况及陈述的变更原因这些角度,对近年来我国A股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行为进行剖析,并提出些许规范性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勤  
一、引言广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在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据统计,2009年和2010年广东省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位。按照国际惯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结果需要以一定的形式向社会披露,以作为公众了解并评价企业价值的一个参照性指标。2008年12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要求"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和纳入"深证100指数"的上市公司在2008年披露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志强  詹承启  陈潇潇  
本文以1991-2012年间1 733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将政府管制因素纳入IPO抑价模型,并综合市场环境、公司质量和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因素,验证了政府在发行和定价上的管制行为对A股IPO抑价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A股IPO抑价现象与新股发行定价的政府管制程度显著正相关,而核准制与询价制的实施显著地降低了IPO高抑价水平;政府管制因素可以解释A股市场上的IPO浪潮现象,其表现为当期高的IPO平均抑价率会引起6个月后IPO数量的显著上升,这一滞后期长度与IPO公司向证监会报送材料至审核通过的等待时间相一致。所以,政府应当逐步减少对IPO的干预,实现监管和审核的真正分离,从而提高发行市场效率,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晓丽  
本文研究发现,我国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IPO抑价现象,即股票IPO发行价格显著低于其上市价格。本文指出了IPO抑价现象对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负面影响,并深入分析了我国IPO抑价现象存在的原因。综合考虑我国A股市场的现状,本文对提高A股市场股票定价效率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化林  项代有  王平裔  
以2009-2011年披露的已上市公司资产评估报告的资产评估增值率为研究对象,根据被评估的上市公司置入和置出资产、交易对象(大股东、一般关联方和非关联)、有无盈余管理动机等方面探究δ异动的原因。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等方法检验了分组数据间δ差异显著性,探析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动机和盈余管理动机对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资产交易中存在资产评估操纵现象,资产评估δ异动的主要原因在于低估置入资产价值达到盈余管理动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斌  卢闯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和实施机制,金融市场化程度、股权集中度作为决定公司治理模式和机制的决定性因素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金融市场化指数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等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市场化、股权集中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化程度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对于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金融市场化对股权集中度较低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升作用更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桂良  邹昌洋  王玲凡  
本文以会计师事务所"转制"为前提,以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基金和总资产衡量事务所履约物质资本,以合伙人红利衡量合伙人履约物质资本,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A股市场及其子板块分别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选聘履约物质资本更充裕的审计师能显著降低IPO抑价率,而合伙人履约物质资本的担保作用尚未得到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因此,要提高审计质量、规范审计市场,需要充实事务所履约物质资本的规范与管理,同时建立健全合伙人财产登记与管理制度,立法落实审计师履约物质资本的担保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宏泉  朱露  
以A股市场2006—2012年IPO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及其在IPO定价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对全样本,异常审计费用与IPO抑价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和股票上市后的长期市场表现不相关;当考虑异常审计费用的方向时,正的异常审计费用与IPO抑价水平、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显著负相关,与股票上市后的长期市场表现显著正相关,而负的异常审计费用与三者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这表明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努力程度的体现,正的异常审计费用不会损害审计质量,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审计质量。因此,监管部门应更多地关注审计收费不足所存在的风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曙光  蒋顺才  
本文首先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我国 A 股市场的 IPO 高抑价现象,得出了几个定性分析结论,然后通过长周期、大样本实证分析验证了定性结论的有效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潘爱玲  潘清  
实证研究表明: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业绩要明显优于没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业绩;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与下一期的公司业绩正相关;机构投资者对第一大股东的持股制衡度越高,下一期公司业绩越高;长期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改善程度与短期机构投资者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完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环境;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队伍;增加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胡杰  徐泰玲  石岿然  
本文将社会学中"社会资本"的概念引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研究之中,基于2009~2011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重点考察社会资本以及制度环境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的改善总体来说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制度环境改善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推进需要相应地区社会资本的支撑。本文的研究从宏观视角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提供了一个可信的解释,并且丰富了社会资本以及制度环境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研究内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岑维  童娜琼  
本文以2009-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招股说明书中募集资金用途的信息披露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募集资金用途披露越详细,信息不对称程度就越低,从而有助于降低IPO抑价。同时,募集资金用途及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推高IPO抑价。为促进我国A股上市公司IPO合理定价,应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资金募集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强化信息披露制度的落实,尤其是要加强对募集资金用于研发项目、变更资金用途项目的监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璇  白云霞  
本文从制度和公司实务两个层面比较了中美两国IPO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风险信息披露对IPO抑价的影响。本文发现,与赴美上市公司相比,国内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的整体水平更低,且不同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更具有趋同性,在披露内容上更加注重风险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对财务风险的披露,体现出国内上市公司为应付监管要求而进行合规性披露的特征。实证发现,赴美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显著降低了IPO抑价,而国内上市公司披露的风险信息总体上对IPO抑价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我国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的创业板市场,风险信息披露具有降低IPO抑价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赴美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降低了上市后的买卖价差,而国内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对买卖价差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规范我国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和证监会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