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1)
2023(9533)
2022(7993)
2021(7476)
2020(6300)
2019(14293)
2018(13736)
2017(26325)
2016(14613)
2015(16654)
2014(16499)
2013(15535)
2012(14277)
2011(12921)
2010(13472)
2009(12679)
2008(11778)
2007(10660)
2006(9871)
2005(9011)
作者
(39226)
(32467)
(32018)
(30956)
(20604)
(15497)
(15132)
(12580)
(12307)
(12093)
(10818)
(10766)
(10260)
(10225)
(10042)
(9922)
(9831)
(9540)
(9467)
(9297)
(8199)
(7928)
(7801)
(7438)
(7419)
(7371)
(7349)
(7122)
(6560)
(6505)
学科
(50060)
经济(50017)
管理(42370)
(41413)
(34222)
企业(34222)
(26560)
金融(26560)
(23970)
银行(23949)
(23247)
中国(22474)
方法(21418)
数学(19313)
数学方法(19037)
(19001)
(15150)
(13805)
财务(13771)
财务管理(13755)
(13340)
企业财务(13309)
业经(12460)
理论(12376)
地方(11545)
中国金融(11229)
教育(10784)
农业(10400)
(10119)
贸易(10109)
机构
大学(197777)
学院(195196)
(79777)
经济(77895)
管理(73758)
研究(64291)
理学(62525)
理学院(61882)
管理学(60757)
管理学院(60396)
中国(54143)
(41141)
(40574)
科学(35433)
中心(32166)
财经(31899)
(30752)
(30737)
(29838)
(28887)
研究所(27546)
(26972)
师范(26747)
业大(26388)
北京(25952)
(25251)
经济学(24393)
财经大学(23608)
农业(23170)
(23110)
基金
项目(124002)
科学(98226)
研究(97153)
基金(88092)
(74396)
国家(73670)
科学基金(64199)
社会(59966)
社会科(57039)
社会科学(57025)
(49875)
教育(47968)
基金项目(45731)
编号(42005)
(41654)
自然(39735)
自然科(38892)
自然科学(38882)
自然科学基金(38240)
成果(36928)
资助(36795)
课题(29794)
重点(27985)
(27919)
(26717)
(26636)
项目编号(26577)
大学(26168)
(25387)
教育部(24819)
期刊
(85623)
经济(85623)
研究(65297)
中国(44637)
教育(36972)
(36718)
金融(36718)
(32456)
学报(27062)
(26694)
管理(25970)
科学(23083)
大学(22166)
学学(19177)
农业(17413)
技术(17300)
财经(16072)
经济研究(14260)
(13770)
业经(13293)
图书(12857)
理论(10814)
问题(10666)
(10450)
国际(10252)
职业(10023)
实践(9896)
(9896)
(9299)
论坛(9299)
共检索到312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珩  程名望  朱珍贵  
基于陕西省955个大学生微观调查数据,采用Mv-Probit模型、Poisson模型和OaxacaBlinder分解模型,深入分析了信息渠道、金融素养对大学生投资决策响应的影响机理及其差异。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不同种类金融产品的投资决策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信息渠道对大学生投资银行类产品、证券类产品、保险类产品、互联网类产品以及投资种类个数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金融素养仅对大学生投资银行类产品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渠道与金融素养仅对大学生投资互联网类产品具有显著的正向交互作用。此外,拥有城镇户口和拥有农村户口的大学生之间投资决策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信息渠道对大学生投资银行类产品和投资种类数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禀赋差异,而金融素养对大学生投资保险类产品和投资种类数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禀赋差异。据此提出加大对大学生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的宣传力度、设计符合大学生需求特点的金融投资产品与服务以及提高大学生自我培养金融素养的能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丽萍  陈德棉  谢胜强  
以普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N=348)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探讨金融素养、风险容忍、风险感知对互联网金融投资决策共同影响的机理和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越高,越倾向于参与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感知水平越低,越倾向于参与互联网金融市场。(2)金融素养、风险容忍、风险感知对互联网金融投资决策共同影响的机制为链式效应,即金融素养→风险容忍→风险感知→投资决策;此路径中,风险容忍完全中介了金融素养对投资决策的影响,风险感知完全中介了风险容忍对投资决策的影响。(3)金融素养对投资决策的直接效应(0.565)远大于间接效应(0.029),这说明,金融素养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消费者互联网金融参与的直接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综上三者可知,消费者互联网金融投资决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因变量是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对消费者互联网金融投资决策的正确把握应从了解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开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龙梅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素养的培养,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问卷调查,文章从高校教育的角度分析了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研究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软环境建设、促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以及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等四个方面的培养对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飞  肖珑  
对用户信息素养水平的准确把握是开展信息素养工作的基础。文章针对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欠缺统一评测标准和常态化评测机制的问题,论述构建适合高校发展目标和需求的信息素养评测指标体系,以及融合评测、学习等功能于一身的信息素养在线评测平台,在此基础上设计信息素养评测方案,旨在让高校师生更加关注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晋鹤  
目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式单一,学校支持力度不足。文章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体系,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以及组建专门的信息素养教学团队等4种提升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关雷  王春晓  
以大学生信息分析素养为研究对象,阐述信息分析素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并对吉林市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信息分析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培育大学生信息分析素养的对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婷婷  赵伯瑞  彭艳斌  
大学生作为金融消费者的特殊群体,其金融素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金融消费水平、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以东部地区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高等学校金融教育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理财与规划能力、货币与交易知识和所受金融教育进行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金融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大学生对理财方式的认知存在偏倚,长期支出规划执行能力较弱,部分基本金融知识缺失,但所处家庭金融氛围普遍较好,高等学校在营造金融环境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同时,大学生家庭成员的职业、大学生年级和金融教育对大学生金融素养有差异影响。因此,大学生应培养金融积极性、提升自身金融素养;家庭应为大学生营造更好金融环境;高等学校应有针对性地提供基础金融教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勇  屈亚琴  董紫薇  李磊  
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要素,针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学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琪杰  
当今全球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趋势,也为我国抓住信息革命的重大机遇进行全面大发展带来契机,全面信息化对当代的大学生影响深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是重要的高素质人才资源,信息文化和信息素养的建立是成为一个全面优秀的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但是在对繁杂的信息获取中,大学生判断力也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文章通过分析信息时代特点及其给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提出在信息时代下大学生具备信息文化和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及存在的不足,最后给出了如何通过提升大学生信息文化和信息素养,提高自信与适应能力,从而成为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运华  张洪星  
信息素养是我国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文章提出对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应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各门课程教学中注重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文化、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居英  
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类社会的生活、工作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人类的信息素养反映着人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中人们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当代大学生,全社会都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努力培养其信息素养,加强其信息伦理道德教育,不断地提高他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郭太敏  曹志梅  谭黎娟  张霞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已开展了二十几年,但主要是以文献检索课方式进行,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构建良好的信息素养一体化教育体系是适应这一要求的重要举措。该文探讨如何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和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以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文华  朱孔来  张艳芳  付赛  
目前,大学校园广告的基本状况是:形式多样、内容包罗万象、张贴地点比较混乱、学生关注度不高、各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广告内容迥异;校园广告对大学生文化素养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要趋利避害,发挥校园广告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积极影响,一方面需要多管齐下,加强对校园广告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学生自身在校园广告管理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晓伟  娜日  李丹  
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能力是科研实践、知识创新能力的基础。通过对信息素养国内外标准研究,设计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能力量表,该量表由31个题项,4个维度组成。经过对信息管理专业60名学生进行前导性测试,删除不一致的题项,结果显示该量表的Cronbanch系数达到0.815,具有很好的信度,表明该量表对网络信息素养能力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严丹  
随着电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人才成为竞争的关键,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信息素养教育的重大任务。从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自身优势,整合各类教育模式和培训手段以及加强图书馆员素质建设、优化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阐述如何通过高校图书馆教育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以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信息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