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4)
2023(15211)
2022(12428)
2021(11045)
2020(8822)
2019(19907)
2018(19394)
2017(37954)
2016(19739)
2015(22172)
2014(22323)
2013(22129)
2012(21325)
2011(19745)
2010(20359)
2009(19053)
2008(18547)
2007(16858)
2006(15559)
2005(14477)
作者
(57995)
(48384)
(48210)
(45975)
(31360)
(23017)
(21983)
(18685)
(18541)
(17455)
(16659)
(16213)
(15671)
(15392)
(15129)
(14963)
(14286)
(14064)
(13981)
(13810)
(12317)
(11834)
(11618)
(11265)
(11024)
(10992)
(10648)
(10593)
(9660)
(9409)
学科
(113290)
经济(113182)
管理(60326)
(57374)
(44126)
企业(44126)
方法(39154)
数学(34747)
数学方法(34488)
中国(32745)
地方(29108)
(27158)
业经(24409)
(23174)
农业(18885)
(17799)
贸易(17785)
(17552)
(17465)
(17123)
金融(17123)
(17079)
地方经济(16769)
(16747)
银行(16737)
(16230)
环境(15330)
(15292)
产业(14993)
(13818)
机构
学院(299961)
大学(299688)
(140341)
经济(137560)
管理(116509)
研究(107461)
理学(98319)
理学院(97235)
管理学(96069)
管理学院(95462)
中国(83223)
(65086)
(63764)
科学(58670)
(52405)
财经(50581)
中心(49135)
(46610)
研究所(46512)
(45839)
经济学(44447)
(41635)
北京(41083)
(40811)
师范(40517)
经济学院(39758)
(38546)
(37516)
财经大学(37221)
业大(36136)
基金
项目(188076)
科学(150960)
研究(143369)
基金(138471)
(118133)
国家(116801)
科学基金(101829)
社会(96087)
社会科(91330)
社会科学(91309)
(71503)
基金项目(71460)
教育(64326)
自然(60991)
自然科(59612)
自然科学(59601)
(59526)
自然科学基金(58579)
编号(58252)
资助(56668)
成果(49089)
(45520)
(42312)
重点(41502)
国家社会(40715)
课题(40073)
(38237)
发展(38079)
(37485)
教育部(37450)
期刊
(168604)
经济(168604)
研究(100954)
中国(62819)
(48374)
管理(44715)
(38325)
学报(37091)
科学(36786)
(35258)
金融(35258)
教育(30669)
大学(29302)
经济研究(28635)
学学(27114)
财经(26390)
业经(26292)
技术(25904)
农业(25740)
(22837)
问题(22424)
图书(18049)
(17585)
技术经济(16447)
世界(15968)
商业(15508)
国际(15370)
统计(14930)
理论(14647)
现代(14283)
共检索到481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俊杰   周民良   薛飞  
信息消费是促进传统消费产业数字化和新型信息技术产业化,进而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主要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创新促进效应和消费倍增效应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处于中低位水平的城市更加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邻近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在未来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政府部门应当健全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中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设计,畅通传导通道,提升试点政策的精准性和协同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律  胡善成  吴丽芳  
信息消费是中国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速、辐射最广泛的新兴消费领域之一。本文以国家信息消费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信息消费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信息消费城市试点政策通过就业效应、产业效应和创新效应,促进了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等基础条件有利于提高信息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此外,信息消费试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大规模城市、东部区域和高行政级别城市中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娇  
本文以我国2013年先后发布的两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2011-2021年2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新型消费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政策能够通过提升产业聚集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且通过稳健性检验。从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城市影响来看,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中东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凯旋   张树山  
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为契机,利用2011—2021年284个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消费对数实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实施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开展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对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具有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信息消费主要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数实深度融合,供给侧上提升数字技术水平和需求侧上扩大市场需求是其影响数实融合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信息消费的数实融合效应在市场活力高、非资源型城市以及具有商业信用优势的城市中更为敏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凯旋   张树山  
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为契机,利用2011—2021年284个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消费对数实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实施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开展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对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具有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信息消费主要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数实深度融合,供给侧上提升数字技术水平和需求侧上扩大市场需求是其影响数实融合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信息消费的数实融合效应在市场活力高、非资源型城市以及具有商业信用优势的城市中更为敏感。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金鹤  庞婉玉  
包容性绿色增长作为一种绿色共享式增长,是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8~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外生冲击,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提升,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传导机制上看,数字经济发展通过资源配置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显著促进了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提升。从空间效应上看,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促进邻近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提升。从异质效应上看,数字经济发展对包括经济发展、财政分权以及城市规模等不同特征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雨可   牛耕   逯建   赵国昌  
推进数字治理是中国政府治理改革的重要方向,“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是近年来大数据赋能政府治理进而实现惠民惠企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中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基于2014年实施的“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数字政府建设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以信息惠民试点工程为代表的数字政府建设对城市创业活跃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信息惠民试点工程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感知促进创业。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生产要素越充足和制度环境更完善的地区,信息惠民试点工程的创业促进作用越大。此外,信息惠民试点工程能显著提高城市的创业质量。本文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研究了政府治理的创业促进作用,为理解新时期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经验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顾江寒  柴华奇  
借助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19年中国内地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显著促进绿色创新发展,且随着试点政策的不断推进,这种促进作用呈现持续增强的动态演化规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通过拓展公共科技金融资源和市场科技金融资源得以实现。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资源投入越丰富、创新能力越强的城市,这种促进作用越显著。另外,试点政策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还有利于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论可为试点政策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有效支撑,并为城市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鸣   肖峻   王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环境治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依托低碳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必然对经济社会产生多维度影响,其中在实现“双碳”战略同时能否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成为热点议题。本文结合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开展准自然实验,构建低碳经济转型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07-2021年29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识别其消费升级效应。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总体上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相较于非试点城市,低碳城市对居民消费升级提高近53.28%;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活力、市场化水平在低碳城市试点促进消费升级过程中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对此,应构建并完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体制机制,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加快数字新基建发展,更好释放低碳城市的消费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茹慧超   邓峰  
数字消费是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借助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进行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20年我国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验证数字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消费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且这一结论在克服内生性问题、考虑政策时滞效应、排除异质性处理效应、控制城市特征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此外,数字消费对经济发展增量提质的影响效果受到数字鸿沟负面冲击。机制分析表明,政府数字注意力配置正向强化数字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数字消费通过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倒逼数字金融纵深发展、提升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三条路径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探索中国数字消费之谜时发现,数字消费具有包容性增长特征,对不同地区、不同城乡收入差距水平下城市内部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一致性。因此,需要有序推动国家信息消费城市建设扩容提质,积极构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调关系,改善数字消费发展软环境与硬环境,依托数字消费健康发展释放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共同富裕目标早日实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闫晨   蔡曦   代谦  
以2001~2021年我国276个地级市为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消费政策助于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信息消费政策对城市创新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较强,在大型城市和中型城市较强。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信息产业供给端,政策试点通过生产要素配置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优化效应三种渠道促进城市创新;在信息产业需求端,政策试点通过提升新兴信息消费和淘汰落后信息消费这一优化信息消费结构的方式促进城市创新。鉴于此,各地应基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重视角,在有序扩大信息消费试点范围的同时,因地制宜地落实试点政策,推动信息消费转型升级,并建立提升城市创新水平的多维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贺梅   王燕梅  
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收入分配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作为外生冲击,借助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政策实施对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影响。同时,本文也通过引入交互项重点关注了高技能劳动者相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溢价。研究发现,政策实施显著提升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引致了突出的技能溢价,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的样本中存在差异。进一步地,产业结构转换、出口技术升级、电商销售额提升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主要的作用渠道。本文的结论为理解数字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源序   雷娜   刘晓倩  
基于2011-2020年中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对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第二,经济发展效应、就业优化效应和社会保障提升效应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而且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第三,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促进周边地区城乡融合水平的提升。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数字生产力布局,依托数字技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立足各地区发展实际,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完善配套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和区域差距,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积极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国珍  胡金淼  常裕琦  
基于2011—201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以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试点城市数字经济水平的政策效应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由贸易试验区显著促进了试点城市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第二,在影响机制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区域创新提升效应、市场环境改善效应和数字产业集聚效应的调节作用,显著促进了试点城市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试点城市数字经济水平的促进作用更能体现在沿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且随着设立批次往后,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试点城市数字经济水平提升的政策效应逐渐减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旺平   王雨晨   冯大威  
加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利用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在严格筛选并控制影响试点入选变量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该结论经异质性-稳健估计量、PSM-DID、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可靠。机制分析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会通过增加企业高层次人才流入、增进银企关系和增加政府补贴助力企业破解数字化转型困局。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政策在西部城市,以及小规模企业、创新禀赋高的企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破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局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也为完善创新型城市试点的配套政策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