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7)
- 2023(10382)
- 2022(7562)
- 2021(6162)
- 2020(4618)
- 2019(9903)
- 2018(9839)
- 2017(18589)
- 2016(9656)
- 2015(10911)
- 2014(10967)
- 2013(10510)
- 2012(9204)
- 2011(8159)
- 2010(8110)
- 2009(7585)
- 2008(7434)
- 2007(6493)
- 2006(5967)
- 2005(5542)
- 学科
- 济(48938)
- 经济(48898)
- 管理(35965)
- 业(30878)
- 企(25236)
- 企业(25236)
- 中国(16756)
- 业经(15890)
- 方法(15848)
- 数学(13469)
- 数学方法(13357)
- 农(12626)
- 信息(11750)
- 地方(11519)
- 产业(11299)
- 财(10884)
- 总论(9787)
- 信息产业(9736)
- 环境(9507)
- 农业(9016)
- 发(8721)
- 划(7838)
- 学(7482)
- 城市(7413)
- 制(7366)
- 技术(7288)
- 银(7123)
- 银行(7115)
- 理论(6950)
- 务(6825)
- 机构
- 学院(145387)
- 大学(145162)
- 管理(60642)
- 济(59515)
- 经济(58207)
- 理学(52396)
- 理学院(51886)
- 管理学(51160)
- 管理学院(50879)
- 研究(45639)
- 中国(34573)
- 京(30037)
- 科学(27136)
- 财(26856)
- 中心(21716)
- 财经(21650)
- 江(21157)
- 所(20829)
- 经(19660)
- 农(19600)
- 范(19506)
- 业大(19477)
- 师范(19340)
- 研究所(18862)
- 经济学(18161)
- 北京(18118)
- 州(17778)
- 院(17186)
- 经济学院(16417)
- 商学(16268)
- 基金
- 项目(102304)
- 科学(83000)
- 基金(76241)
- 研究(75557)
- 家(65365)
- 国家(64863)
- 科学基金(58231)
- 社会(52172)
- 社会科(49635)
- 社会科学(49623)
- 基金项目(40374)
- 省(40120)
- 自然(35661)
- 自然科(34954)
- 自然科学(34950)
- 自然科学基金(34308)
- 教育(32461)
- 划(32432)
- 编号(30818)
- 资助(27933)
- 成果(24071)
- 国家社会(22755)
- 发(22503)
- 重点(22058)
- 创(21496)
- 部(20849)
- 创新(20166)
- 课题(19808)
- 项目编号(19650)
- 制(19259)
共检索到212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强 唐幼明
本文借助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评价城市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绩效水平,同时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创建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11—2019年全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探究信息消费对城市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消费显著促进数字化以及绿色化发展,进而有助于提升城市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绩效。同时,数字技术创新、就业结构升级以及公众环境偏好是信息消费提升城市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绩效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信息消费对环境规制较强、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市场规模较大城市的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绩效发挥出更大程度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阐释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信息消费 数字化 绿色化 协同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吾买尔江·艾山 秦洋 彭朝辉
以2010—2020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理论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间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并探究二者促进企业内共同富裕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1)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转型之间呈现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并且经过内生性检验、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2)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在促进企业内共同富裕中发挥协同效应。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转型 协同关系 共同富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吾买尔江·艾山 秦洋 彭朝辉
以2010—2020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理论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间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并探究二者促进企业内共同富裕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1)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转型之间呈现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并且经过内生性检验、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2)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在促进企业内共同富裕中发挥协同效应。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转型 协同关系 共同富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海凤 韩刚
采用2011—2021年中国制造企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内外部资源协同视角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效促进了制造企业的绿色投资,且可以通过促进内外部资源协同进而推动绿色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促进了拥有高风险偏好管理者的企业及非重污染制造企业的绿色投资,对高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地区的制造企业绿色投资产生的促进效应更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晶静 孔令博 林巧 聂迎利 魏虹
[目的]农业品牌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数字化标识在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数字信息与技术支撑,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协同仍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明确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的概念,分析我国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发展过程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协同对策。[结果](1)明确了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的内涵、外延和协同关联;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的协同思路和机制;指出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提升农业品牌战略和价值,农业品牌战略促进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创新升级。(2)我国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标识与品牌战略协同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农业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完善、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和认证管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结论]加强环境建设、可追溯系统平台标准体系和技术建设、自主创新研发应用、品牌宣传营销、试点工作等,可促进绿色农产品数字化与品牌战略协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卫华 郑欣圆
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将城市数字金融纳入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以2015—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城市数字金融对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数字金融的发展不仅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企业绿色化转型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进一步测度企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复合系统协同度的基础上发现,城市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于企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因此,应建立城市数字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协同机制,制定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快推动重点产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推进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军 王杰
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研究切入点,探究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效应,并分析协同减排活动中的数字化扩张机制。研究发现:城市普遍存在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效应,且城际间协同减排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城市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扩大协同减排规模,其中,数据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融合维度是助益协同减排的关键;城市数字化转型是碳减排引致大气污染物减排的重要扩张机制;城市数字化转型能够诱发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通过源头防控和末端治理增进协同减排效应,但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规模效应不显著,其协同减排的过程控制渠道不畅通;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减排效应存在典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特征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王慧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强;数字经济对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城市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在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由此,提出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激发城市绿色创新动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绿色创新布局;深化产业协同集聚,畅通城市绿色创新渠道的建议,以期为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王慧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强;数字经济对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城市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在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由此,提出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激发城市绿色创新动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绿色创新布局;深化产业协同集聚,畅通城市绿色创新渠道的建议,以期为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绪华 陈默
以2004—2017年中国内地261个城市数据为例,运用非线性门槛模型与动态空间效应分解模型,分别基于协调、非协调与空间溢出情境,对制造业集聚布局与城市化发展协同驱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行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虽然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双轮驱动更能助推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当城市化水平超过0.424 1、制造业集聚度小于0.706 7或超过1.291 1时,非协调协同驱动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激励机制便会失灵。全样本动态空间效应分解表明,短期内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能够为整体地区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创造机遇。但长期来看,地区间要素流动和重组将引致绿色先行城市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协同稳态微妙失衡,从而导致期望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路径中断。异质性城市动态空间效应分解表明,当前绿色极点仍集中在新一线、一线与二线城市,三线、四线与五线城市的绿色极化效应尚不显著,区域间绿色回流与溢出效应尚不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旭辉 陈梦伟 王经伟
文章在测度2012—2021年中国数字化和绿色化(“双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方法、相对发展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分析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双化”协调度逐年攀升,整体协调等级由初级协调提升至良好协调,“双化协同”取得实质性进展。(2)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中国“双化协同”水平呈现“东部引领,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区域格局,区域协调性有所增强,但东部地区始终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东高西低格局固化,缩小区域间差异仍是推动“双化协同”区域协调的关键路径。(3)除北京、广东、上海及江苏4省域外,其余省域均属数字落后型,“双化”发展同步性亟需加强。(4)培养数字人才、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数字效益、降低能耗水平是新发展阶段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省域“双化协同”水平提升的障碍因子具有异质特征,分区指导、分类调控是“双化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旭辉 陈梦伟 朱启贵
加快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是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亦是中国对数字中国战略和“双碳”承诺的践行。在测度2012—2021年中国农业数字化和农业绿色化发展指数的基础上,研判中国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协同关系与相对发展现状,并剖析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过程中的空间不平衡问题及其收敛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样本考察期内,全国及三大粮食功能区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协调发展度均稳步提升,各地区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整体向协调发展靠拢,但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最大;第二,全国相对发展类型始终处于数字化发展滞后型,但其相对发展度波动上升,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的不同步状况不断改善;第三,全国及三大粮食功能区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且省份间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空间互动效应对β收敛趋势存在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把握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效能和水平以及探寻出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推进策略提供实证支持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其伦
本文利用改进距离协同模型测度中国2011—2021年制造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并借助空间收敛模型分析制造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协同发展的演化特征和区域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协同水平整体表现出上升态势,从初步融合协同阶段跃迁至良好融合协同阶段,但协同水平高于发展水平,依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四大区域制造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发展势头较为强劲,中部、西部地区呈现波动起伏的发展态势,东北地区的波动幅度最大。多数省份制造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协同水平表现出持续上升的稳态发展趋势,但各地区省份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地区省份发展优势明显,中部省份次之,西部和东北省份则并不均衡。全国以及四大区域的制造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协同发展均具有空间收敛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塑造差异化区域发展优势等建议,以合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协同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互联网技术革命已经收敛到数据资源、数据生产要素、数据资产,正在通过新科学、新技术、新产业推动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本文针对互联网技术革命作用的基本架构做出系统研究,提出数字化、全面量化、广义统计、数族协同一系列关键领域的分析研究,追求解析互联网技术革命的重大发展趋势、重要途径和主要科学手段,以及走向智能化的设施支撑和社会生态系统平台的优化及演化作用,特别阐述统计学科在互联网技术革命中基础地位和巨大发展空间,为统计实践工作和战略定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艳霞 陈乐 周昕格
以我国2009—2020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数量、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发挥信息的传递效应和资源效应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信息透明度较低、位于数字经济一线城市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经济后果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能够提升企业未来财务绩效。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从信息的传递效应和资源效应视角识别了数字化转型的绿色价值,而且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