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6)
- 2023(10596)
- 2022(8909)
- 2021(7946)
- 2020(6587)
- 2019(14614)
- 2018(14300)
- 2017(28493)
- 2016(14785)
- 2015(16426)
- 2014(16748)
- 2013(16681)
- 2012(15957)
- 2011(14727)
- 2010(15190)
- 2009(14089)
- 2008(13690)
- 2007(12610)
- 2006(11513)
- 2005(10606)
- 学科
- 济(87505)
- 经济(87436)
- 管理(46208)
- 业(42940)
- 企(33925)
- 企业(33925)
- 方法(28573)
- 数学(24887)
- 数学方法(24634)
- 地方(21996)
- 农(19493)
- 中国(19410)
- 业经(18043)
- 财(17648)
- 学(15335)
- 地方经济(15021)
- 制(13978)
- 产业(13639)
- 农业(13235)
- 贸(12255)
- 贸易(12249)
- 易(11779)
- 银(11691)
- 银行(11685)
- 融(11586)
- 金融(11586)
- 策(11335)
- 行(11303)
- 环境(10947)
- 体(10166)
- 机构
- 学院(226513)
- 大学(223707)
- 济(109192)
- 经济(107201)
- 管理(87527)
- 研究(80705)
- 理学(74117)
- 理学院(73357)
- 管理学(72388)
- 管理学院(71940)
- 中国(61678)
- 财(49541)
- 京(45902)
- 科学(45101)
- 所(40313)
- 财经(38532)
- 中心(36800)
- 研究所(35996)
- 江(35089)
- 经(34780)
- 经济学(34639)
- 农(33092)
- 经济学院(30825)
- 北京(29138)
- 业大(28495)
- 院(28475)
- 范(28347)
- 财经大学(28217)
- 师范(28123)
- 州(27931)
- 基金
- 项目(141964)
- 科学(113289)
- 研究(106109)
- 基金(104188)
- 家(89366)
- 国家(88646)
- 科学基金(76719)
- 社会(70888)
- 社会科(67417)
- 社会科学(67404)
- 省(54930)
- 基金项目(53564)
- 自然(46801)
- 教育(46683)
- 自然科(45727)
- 自然科学(45716)
- 划(45079)
- 自然科学基金(44956)
- 资助(43095)
- 编号(42371)
- 成果(35238)
- 发(32877)
- 部(31544)
- 重点(31438)
- 国家社会(29978)
- 课题(29120)
- 创(29084)
- 性(28105)
- 教育部(27457)
- 发展(27453)
- 期刊
- 济(131926)
- 经济(131926)
- 研究(73381)
- 中国(43258)
- 财(37675)
- 管理(34274)
- 农(30272)
- 学报(29859)
- 科学(28577)
- 融(24935)
- 金融(24935)
- 经济研究(23367)
- 大学(22785)
- 学学(21549)
- 业经(20468)
- 农业(20313)
- 财经(20179)
- 技术(19325)
- 教育(18474)
- 经(17661)
- 问题(16095)
- 技术经济(13168)
- 贸(12914)
- 商业(12318)
- 统计(12202)
- 世界(11425)
- 理论(11187)
- 图书(11175)
- 国际(11166)
- 策(11091)
共检索到356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好学
本文在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信息消费力大小的测评建立了因子分析模型。主要选取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信息消费倾向、电话普及率、互联网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的教育水平五个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最终得出信息消费的客体因素比主体因素对信息消费力的贡献更大的结论。文章选取了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地区对信息消费力的因子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与实际相符。
关键词:
信息经济时代 信息消费力 因子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霓 王怡璞
近日,国务院颁布了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相关规定。文章结合了信息产业的特性与经典消费理论,从税收政策的视角出发,研究了促进信息消费的相关政策。在剖析信息消费的内容与战略意义的基础上,文章从培育信息消费需求、增大信息消费供给、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以及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等多个方面,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信息消费的相关具体税收政策建议。其中包括,增强信息企业的创新能力、拓展新兴信息服务形态、改善消费环境、拉动中小信息企业发展、发展电子商务园、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与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等方面。
关键词:
信息消费 税收政策 就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人杰
建立在商业化基础上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将伴随着金融创新和业务品种多元化出现业务综合化趋势,并且伴随着资本市场融资能力的强化越来越多地向资本市场渗透。随着金融国际化程度的提高,需要进一步加深对市场机制的研究,并且将成熟有效的国际资本市场运作纳入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和战略选择之中。因此,寻求市场化的政策性金融改革方向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中外经济合作 金融支持体系 市场化运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晓霞
我国的贸易双顺差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依赖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状况在短期内也不会改变,因此大量资金的涌入必然导致虚拟经济的泡沫化,如何吸取美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完善我国的虚拟经济体系,使中国经济完美着陆,本文认为首先要利用虚拟经济的经济储备作用,消除资金流动性膨胀带来的影响,再通过金融体系资产品种和数量的扩充,用虚拟经济加强人民币的对外输出渠道,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星 汪泓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常东亮
自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市场自发的投资行为逐步取代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带动了国内投资的单边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前几年出现的消费低靡、通货紧缩的现象是否就销声匿迹了呢?总供给的增加是否必然会导致总需求的增长呢?如果不是,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状况?在新的形势下,怎样通过刺激消费从而拉动内需增长呢?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做了简要的回答,并结合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 内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杰长 刘奕
(一)包容审慎,发展与监管并重当前,一些共享经济新业态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创新面临不合理的制度要求。对于共享经济这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研究、主动接触,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发展与监管并重,加强分类指导,创新监管模式,支持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对从业者所做的业务深入调研,对其发展抱宽容态度,重视正当的市场需求和权益诉求。对于交通共享平台来说,可能涉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春立
我国信息消费规模逐年增加、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均衡调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日益加大,同时信息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新增产出和就业,抑制了通货紧缩及拉动了社会消费。为进一步加强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应继续提高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供给能力;制定相应激励政策,挖掘居民信息消费潜力;营造安全可信的消费环境。
关键词:
信息消费 经济增长 促进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冯建林 张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恩华
一、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的税收政策。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吸引风险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助推器。稳定的资金来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产业融资狭窄的问题需要税收政策予以调控: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和市场风险非常高,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要综合衡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小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涂杰平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营体制的一次深刻变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金融组织,有责任从政策性金融角度支持农业产业化。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农业产业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大雨 薛敏
当前,我国部分行业和地区经济增长强劲,但也应看到,经济增长长期以来靠出口和中央地方政府投资拉动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要使经济发展得到长期而有力的支撑,必须在培育民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方面狠下功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童锦治 黄克珑
1.推进增值税改革,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适当降低间接税比重。首先,继续扩大"营改增"范围,推进增值税改革,以消除重复征税,优化流转税税制。同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流转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例如,适当调低增值税税率,将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适用高税率下调至15%,低税率下调至11%。其次,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并适当调整有关税目的适用税率:取消部分生活必需品如汽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