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9)
- 2023(14325)
- 2022(12826)
- 2021(12247)
- 2020(10585)
- 2019(24810)
- 2018(25037)
- 2017(48150)
- 2016(26851)
- 2015(30763)
- 2014(31089)
- 2013(31006)
- 2012(28558)
- 2011(25649)
- 2010(25788)
- 2009(23822)
- 2008(23740)
- 2007(21245)
- 2006(18484)
- 2005(16336)
- 学科
- 济(104589)
- 经济(104481)
- 管理(84327)
- 业(77431)
- 企(65951)
- 企业(65951)
- 方法(52157)
- 数学(44727)
- 数学方法(44244)
- 财(30253)
- 农(28214)
- 中国(25255)
- 学(23795)
- 业经(23441)
- 地方(22031)
- 务(20566)
- 财务(20479)
- 财务管理(20431)
- 制(19340)
- 企业财务(19304)
- 理论(18992)
- 农业(18818)
- 贸(18679)
- 贸易(18673)
- 易(18071)
- 和(17924)
- 技术(16184)
- 环境(15765)
- 银(15659)
- 划(15646)
- 机构
- 大学(381851)
- 学院(379261)
- 管理(154164)
- 济(143818)
- 经济(140217)
- 理学(131856)
- 理学院(130354)
- 管理学(128172)
- 管理学院(127461)
- 研究(121798)
- 中国(92296)
- 京(82439)
- 科学(78784)
- 财(68014)
- 农(64233)
- 所(62364)
- 业大(59145)
- 中心(57494)
- 江(57303)
- 研究所(56888)
- 财经(53806)
- 北京(51925)
- 农业(50701)
- 范(50519)
- 师范(50032)
- 经(48619)
- 州(46903)
- 院(43784)
- 经济学(41434)
- 技术(41041)
- 基金
- 项目(255608)
- 科学(198424)
- 研究(185998)
- 基金(182417)
- 家(158619)
- 国家(157261)
- 科学基金(134298)
- 社会(112735)
- 社会科(106564)
- 社会科学(106528)
- 省(101333)
- 基金项目(98587)
- 自然(89401)
- 自然科(87222)
- 自然科学(87194)
- 教育(86029)
- 自然科学基金(85620)
- 划(84926)
- 编号(78554)
- 资助(75397)
- 成果(63890)
- 重点(56624)
- 部(55782)
- 发(53510)
- 课题(53148)
- 创(52462)
- 科研(49236)
- 创新(48926)
- 项目编号(48208)
- 大学(47790)
- 期刊
- 济(158361)
- 经济(158361)
- 研究(106964)
- 中国(72657)
- 学报(62263)
- 农(56861)
- 科学(55642)
- 管理(55390)
- 财(55115)
- 大学(45649)
- 教育(42545)
- 学学(42421)
- 农业(39113)
- 技术(34155)
- 融(30552)
- 金融(30552)
- 业经(26304)
- 财经(25606)
- 图书(25091)
- 经济研究(23642)
- 业(22363)
- 经(21725)
- 问题(20960)
- 理论(19524)
- 技术经济(19245)
- 版(18352)
- 实践(18126)
- 践(18126)
- 科技(18029)
- 资源(17660)
共检索到554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裴俊良 周晓英
信息流行病(infodemic,或称信息疫情)管理需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当前对信息流行病的研究较少涉及管理能力方面的问题,本文对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信息流行病管理能力建设举措进行分析,研究信息流行病管理能力所包括的内容并建立信息流行病管理能力模型,以期全面体现未来信息流行病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为我国开展信息流行病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提供可以参考和遵循的标准。本文采用网络调研法,收集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信息流行病管理能力培训和能力框架的相关资料并加以分析,采取半自然主义的质性研究方法,遵循“素材离散化处理—条目聚类处理—类簇关系分析”的步骤,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依据素材的系统分析结果,构建了由信息流行病认知能力、信息流行病监测能力、信息流行病分析能力、信息流行病干预能力、信息流行病评估能力以及支持性能力六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信息流行病管理能力模型,研究了六大能力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具备这些能力需要坚持跨学科性与跨系统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稳定性与迭代性相结合、应急性与持续性相结合、全周期性与全方位性相结合的对策建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展展 林强 付小哲 罗霞 刘礼辉 梁红茹 牛银杰 左绍志 张晓婷 李宁求
为探讨大口黑鲈蛙病毒(LMBV)的分子流行规律及在感染后的组织病理变化,实验对2019—2021年采集的723份患病大口黑鲈样品进行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结果显示,LMBV的阳性率为63.62%,挑选阳性样品接种鳜脑细胞(Chinese perch brain cells,CPB),共获得93株LMBV。通过对分离株MCP、ATP酶、DNA聚合酶和甲基转移酶基因进行PCR扩增与测序分析,发现上述基因在LMBV分离株中均保守,其中MCP、ATP酶基因一致性均为100.0%、甲基转移酶基因一致性为99.7%~100.0%、DNA聚合酶基因一致性为99.8%~100.0%。选取1株LMBV毒株感染健康大口黑鲈,采用qPCR方法对不同组织中的病毒载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大口黑鲈蛙病毒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胃、肠和脑等组织中均有分布,人工感染LMBV后的前5天病毒载量逐步升高;感染后第5天,心脏中病毒载量最高(9.5×10~5个/mg拷贝),脑组织中病毒载量最低(2.9×10~2个/mg拷贝)。组织病理结果表明,LMBV可导致大口黑鲈多种组织坏死,其中肝脏、肾脏和心脏病变较为严重,典型病理特征包括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窦扩张、核质疏散;肾组织细胞疏散、巨噬细胞破裂;心室外膜纤维坏死等。实验结果可为大口黑鲈蛙病毒病防控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何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靖 李丹 郭婷 武春霞 周雅坪 田广原 罗玉霞 郝永清
为调查中国奶牛养殖地区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的流行情况,从2013—2019年,在中国6个奶牛养殖区域集约化牧场,通过随机采样收集犊牛鼻拭子1 878份,对样品进行M.bovis分离鉴定,并分析M.bovis阳性率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以及犊牛日龄与M.bovis阳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空间上,中国不同奶牛养殖地区,M.bovis阳性率是不同的。其中西北区(38.7%)高于华东区(35.6%)、华北区(33.6%)、华中区(30.8%)、华南区(29.9%)和西南区(27.1%)。2)时间上,2013—2015年M.bovis阳性率平均值为47.9%,三年间M.bovis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2016—2019年,M.bovis阳性率平均值为21.1%,四年间M.bovis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2013—2015年M.bovis阳性率显著高于2016—2019年M.bovis阳性率(P0.05)。4)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M.bovis阳性率与犊牛日龄呈正相关。综上,2013—2019年,中国奶牛养殖地区M.bovis阳性率平均值为32.6%,M.bovis在中国呈长期流行趋势。季节并不影响M.bovis在犊牛中的流行。M.bovis阳性率与犊牛日龄呈线性正相关。本研究丰富了中国奶牛养殖地区牛支原体流行情况数据,从病原学角度为预防和临床用药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犊牛 牛支原体 流行病学调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毅 刘棋 盘龙波 王雯 罗廷荣 朱伟 韦友传 陆专灵 郭建刚 李华明
自2000年起从广西各地采集1563份犬脑、4份发病牛脑、1份发病猪脑和1份猫脑组织,通过对这些动物脑组织进行PCR检测及用小白鼠脑内接种试验分离出42株狂犬病毒株,并对N基因3’端455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根据核苷酸同源性及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广西狂犬病流行毒株可分成4个群,Ⅰ群有GX01、GX08、GX09、GX014、GX019、GX091、GX123、GX173、GX174、GX195、GX260、GX443、GX 452、GX510、GX520、GX BS、GXSL、GXGG、GXLA、GXHX、GXGL、GXNn iu、GXWXp共23株,它们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7.6%~1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远
1 流行病学概况1.1 人暴发流行率高、死亡率高旋毛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也是兽医公共卫生的重要研究课题,它不仅在畜牧业生产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严重的威胁。1988~1992年卫生部开展的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的统计资料显示自1965年我国首次发现人体旋毛虫病至1992年共发生人旋毛虫病暴发流行433起(包括发表与未发表起数)、发病人数达17453人、死亡194人,其中56起进行了发表与报道、发病人数2810、死亡23人,发病人数及死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生力 黄 王崇明 宋晓玲 孙修涛 于佳 张岩 杨丛海
研究了山东省1993─1994年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群体病症及其发展,分析了该病的地区、时间、种间分布及个体差异。结果表明:典型的虾池发病历时一周,死亡率达90%以上;凡虾池密集(>70公顷/公里海岸线)、放苗量大(45—60万/公顷)、投入高(45,000—75,000元/公顷)的地区发病早、损失大。发病时间主要在6—7月。1993年病程短而急,形成一个发病高峰,近似流行病学的偏态分布(对数常态分布);1994年病程长而缓,部分地区形成两个高峰。根据流行病学原理推算了1993年青岛流亭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平均潜伏期(6.02天)和暴露日期。依据107个样品的切片分析,证实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为...
关键词:
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毒,流行病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琴 涂长春 黄保续 徐璐 盖华武 范学政 郭焕成 徐和敏 李金花 赵启祖 宁宜宝 郑然 沈青春
【目的】加强对猪瘟(CSF)流行病学信息的统一管理,随时掌握全球CSF数据,分析CSF传播来源,进行疫情预测预报。【方法】将猪瘟流行病学信息数据与数据库技术、GIS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相结合。采用ArcGISDesktop、ArcMapObjects、Delphi和DNAStar 6.0等软件工具,在中国数字地图空间数据的支持下,建立了猪瘟流行病学信息系统,并命名为CSFinfo。【结果】该系统包含754株中国流行毒株、554株中国CSFV E2基因序列和欧盟CSF参考实验室数据库的642株CSFV E2基因序列,使中国成为继德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这种数据库的国家。【结论】CSFinfo可方便、快...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晓翾 常笑迎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巨灾债券逐渐成为金融市场中一种重要的金融产品。巨灾债券的存在,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对巨灾风险的经济保障需求,另一方面又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高收益的且风险分散性较好的投资产品。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巨灾债券的保障范围也开始逐渐扩大,从自然灾害扩展到人为事故,再到流行病风险。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流行病巨灾债券的市场价格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对传染病巨灾债券的市场价格波动及其定价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从定价的角度看,流行病巨灾债券的市场价格的剧烈变化,反映了市场对定价公式中几个重要参数的态度。
关键词:
巨灾债券 传染病 定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筱珊 胡智博 费荣梅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桃拉综合征病毒(T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是威胁对虾养殖的重要病毒。为了调查这3种病在江苏境内的流行情况,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的PCR检测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采集的1436尾对虾样品进行3种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WSSV阳性率为17.20%,TSV阳性率为0%,IHHNV阳性率为39.48%。对江苏不同地区分离出的5株IHHNV进行基因序列分析,数据显示这5个地区的毒株均属于Ⅰ型感染株,与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翟姗姗 许鑫 夏立新
门户网站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图情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面向特定领域人群、特定用户需求的主题门户则更具有研究意义。本文综合应用了链接分析、文本相似度计算、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块模型分析等方法,提出融合链接分析与内容分析为视角,对主题门户网站的信息组织方式进行研究,并选取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站为实验案例,提出了该主题门户信息组织的优化方案,以期为已有的主题门户网站的改进提供参考。实例证明,通过一定的方式,有选择性的增加内容相似度高的主题间链接,可以有效实现主题门户网站的信息组织优化。研究也表明链接关系
关键词:
主题门户 链接分析 内容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迎光在《江苏高教》2009年第5期撰文指出,逃避现实、拒绝深刻是今天教育理论研究中的流行病。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注教育事件的视野。当今教育研究中流行着一种回归生活事件的理论,该理论自称植根于教育的生活事件,拒绝从理性上对教育生活进行抽象与概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施标 董世娟 朱于敏 于瑞嵩 李震
2010—2011年中国境内的猪流行性腹泻(PED)大流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疫苗免疫无法控制疫病流行,因此学者普遍认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出现了新的变种。论文综合分析了这个时期国内学者PEDV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又对国内新近分离的PEDV的11个毒株的全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国内暴发流行的PEDV毒株已远离中国86年分离的毒株和欧洲毒株CV777,成为了一个新的基因型。毒株基因变异应该是造成免疫失败和仔猪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分离毒株的全长基因序列和棘突蛋白(S)基因序列长度有差异,其他基因长度保守性强。S基因的变异率高于其他基因,特别是短期内...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春华 徐叶 邓小莺 林志峰 毛婉 黄夏玲 戴爱玲 杨小燕 李娜 罗满林 刘建奎
[目的]分析我国东南地区2012-2018年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流行动态、基因组特性及病毒重组情况,为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的防控和疫苗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2018年采自福建、江西、广东、江苏及浙江等省规模化猪场疑似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症(PMWS)猪只的649份组织样本及血清样本采用PCR方法进行检测,对PCV2进行基因分型,并选取54份阳性样品进行PCV2全基因组同源性比对、系统发育分析和重组分析,同时对ORF2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和衣壳(Cap)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东南地区猪场感染PCV2较普遍,PCV2阳性率为41.9%(272/649)。猪场存在PCV2a、PCV2b、PCV2d和PCV2e 4个基因型毒株,其中以PCV2d流行为主。基于PCV2全长核苷酸序列和ORF2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54株PCV2毒株均分为4个基因型;PCV2e毒株检出率较低(仅为0.46%),其基因组全长1 777 bp,与其他基因型代表毒株的全长核苷酸同源性较低(91.0%~93.0%)。重组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毒株间存在重组现象。Ca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具有特征性的突变位点。[结论]东南地区猪场存在4种基因型PCV2,其中PCV2d为优势基因型,不同基因型毒株间存在重组现象。新基因型PCV2e的检出率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