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1)
2023(18082)
2022(15433)
2021(14246)
2020(11869)
2019(26918)
2018(26711)
2017(50467)
2016(27467)
2015(30473)
2014(30213)
2013(30033)
2012(27915)
2011(25516)
2010(25563)
2009(23469)
2008(22755)
2007(20090)
2006(17958)
2005(16093)
作者
(82929)
(69061)
(68447)
(65202)
(43930)
(33116)
(30968)
(27047)
(26377)
(24603)
(23574)
(23232)
(22161)
(22030)
(21227)
(21209)
(20499)
(20474)
(19908)
(19685)
(17473)
(17107)
(16600)
(15846)
(15570)
(15379)
(15355)
(15146)
(13983)
(13493)
学科
(125830)
经济(125716)
管理(78031)
(73139)
(58670)
企业(58670)
方法(49140)
数学(42304)
数学方法(41894)
中国(33728)
(31093)
地方(30376)
(27551)
业经(27002)
(26991)
农业(21593)
(20983)
贸易(20969)
(20221)
(19960)
环境(19205)
理论(18049)
技术(18029)
(17977)
(17751)
银行(17682)
(17498)
金融(17496)
地方经济(17352)
(16977)
机构
大学(398497)
学院(395397)
(163338)
经济(159940)
管理(152891)
研究(141499)
理学(131660)
理学院(130100)
管理学(127895)
管理学院(127187)
中国(103731)
科学(88985)
(86237)
(72537)
(72008)
(70806)
研究所(66228)
中心(63024)
业大(62473)
(58361)
财经(57712)
农业(55612)
北京(54825)
(53007)
(52425)
师范(52403)
(51183)
经济学(49381)
(47345)
经济学院(44301)
基金
项目(270228)
科学(211486)
基金(195531)
研究(192304)
(173187)
国家(171766)
科学基金(146029)
社会(121958)
社会科(115687)
社会科学(115658)
(105524)
基金项目(104355)
自然(96199)
自然科(93954)
自然科学(93930)
自然科学基金(92242)
(89394)
教育(87394)
资助(79997)
编号(77059)
成果(62150)
重点(60855)
(60817)
(58543)
(55508)
课题(53440)
创新(51842)
科研(51542)
国家社会(50346)
计划(49798)
期刊
(184389)
经济(184389)
研究(119200)
中国(78069)
学报(68915)
(63920)
科学(60885)
管理(56189)
(53066)
大学(50740)
学学(47732)
农业(44065)
教育(42221)
(34332)
金融(34332)
技术(33251)
经济研究(30448)
业经(29571)
财经(28457)
(24482)
问题(23781)
(22911)
图书(22716)
技术经济(20111)
科技(19890)
理论(18811)
(18298)
商业(18049)
资源(17571)
现代(17546)
共检索到591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泽锦  刘强  
文章基于五大发展理念,从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生态宜居、对外开放、成果惠民5个维度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进行了测算与地区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信息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作用与空间拉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由沿海向内陆逐级递减,但总体呈现递增态势;信息流可有效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但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随着信息流强度的增加,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在空间依赖性分析中发现,信息流强度的提升可有效带动本地区与周边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且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效果更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汤莹滢  周耀东  
新发展阶段下,交通网络和城市群发展成为带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支撑。本文以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交通网络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其一,城市的交通网络地位和形态显著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位于中心和次级网络的城市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位于网络中介位置的城市则显示出具有一定的空间替代效应。其二,三大城市群交通网络的空间效应因经济和交通网络发展程度不同具有异质性,其中,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地位在弱化,而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作用仍在不断增强;京津冀和珠三角的交通紧密性有助于推动城市间经济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各城市间交通紧密性的空间效应有所弱化,表现为竞争替代关系,但处于中介地位的城市正扮演着调配资源的作用,有助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帅帅   王泉焱   廖建萍   章杰文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集聚的支持。本文在测度各地金融集聚程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面板回归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贯彻新发展理念考察金融集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第一,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第二,金融集聚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都有促进作用。第三,金融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巩固提升金融集聚促进本地与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具有积极的政策与实践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丽君   敖烨  
数字经济是促进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论文基于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依托空间杜宾模型揭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且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邻近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深化数字经济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升银  吴代彬  任泽娟  
文章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了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归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间演进特征和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成绩斐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省份经济质量发展水平均有明显的增长,但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差异显著;空间分异明显,呈典型的“地带性”和“梯度性”分布特征;呈现显著的全局正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空间集聚模式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海拔高度、科技水平、公共物品供给、经济水平、工业化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政府规制没有显著影响;空间效应的影响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大、东北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再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永丰  
流通业集聚可直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素资源配置优化,进而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流通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流通业集聚能够显著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这一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相较于经济发达地区,流通业集聚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作用更明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曾莲  方娜  
本文选取2010—2018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宏观经济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的特征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空间关联关系,重点研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特征影响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和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网络的关联性普遍存在,且关联性较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显性债务率和隐性债务率都存在三重门槛效应,但两者一旦超过门槛值,都不利于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这些结论为提升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效地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华平  易敏利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涵盖经济增长总量、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民生保障和对外开放7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权重赋值测算中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同时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区域显示,环境规制有利于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其次,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有助于促进区域协同共赢发展,从全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人才集聚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效率提升对高质量发展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干预行为和资本密集度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曾燕萍  蒋楚钰  崔智斌  
数字金融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1),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考察不同地区、数字金融结构及城镇化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邻近地区的溢出效应有限,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中,数字金融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更大;且仅在东西地区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其数字化程度却产生明显抑制效应;仅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溢出影响。高城镇化率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低城镇化率地区的作用不明显,且均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应强化数字金融监管,促进数字金融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加快地区经济圈与城镇化建设,强化数字金融在省际之间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扬  解柠羽  韩清艳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文章依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美好生活、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和绿色发展4个维度来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粗糙集与相关系数指标筛选方法最终选定了12项指标。借助德尔菲-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方法,探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格局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最为优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仍然客观存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田园   任毅   李金林   周瑜  
文章在测算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第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第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通过影响市场一体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来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还对周边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灵   冯荣凯   蔡冬冬  
基于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构建具有方向性的时变人口流动权重矩阵与空间马尔科夫链,实证分析人口流动对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动态演进。研究表明:人口流动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发挥显著性中间作用;各区域内部存在显著性俱乐部收敛;按水平分组内流动人口作用显著,地域分组内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颜显能  
运用我国41个大类工业行业数据建立TVP-SV-FAVAR模型,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数并实证分析新型工业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工业化内涵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推动我国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引擎,我国新型工业化水平稳步上升。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产生了正向影响,既具有总量效应,又具有质量效应,并且中长期效应强于短期效应。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总体保持稳定,但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总体持续增强,质量效应强于总量效应。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强度相对较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的影响强度明显提升,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继续提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馨梅   陈思宁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引领作用,有利于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和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和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并构建固定效应、中介效应、面板门槛和空间误差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存在非线性和空间溢出的特性。为加快推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应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及应用,实施区域差异化的数字经济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颜显能  
运用我国41个大类工业行业数据建立TVP-SV-FAVAR模型,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数并实证分析新型工业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工业化内涵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推动我国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引擎,我国新型工业化水平稳步上升。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产生了正向影响,既具有总量效应,又具有质量效应,并且中长期效应强于短期效应。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总体保持稳定,但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总体持续增强,质量效应强于总量效应。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强度相对较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的影响强度明显提升,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继续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