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1)
2023(9533)
2022(7953)
2021(7174)
2020(5878)
2019(13031)
2018(12712)
2017(24066)
2016(12592)
2015(14037)
2014(13766)
2013(13757)
2012(13259)
2011(12132)
2010(12785)
2009(12095)
2008(11171)
2007(10195)
2006(9490)
2005(9179)
作者
(37576)
(30702)
(30552)
(28935)
(19607)
(14864)
(13996)
(12088)
(11901)
(11218)
(10637)
(10320)
(10017)
(9903)
(9575)
(9538)
(8945)
(8903)
(8898)
(8889)
(7991)
(7620)
(7394)
(7061)
(7004)
(6954)
(6938)
(6869)
(6261)
(6208)
学科
(55225)
经济(55178)
(35820)
管理(34265)
(28324)
企业(28324)
(26322)
金融(26322)
中国(25701)
(24235)
银行(24220)
(23607)
地方(20540)
(16196)
业经(16174)
(15097)
(15024)
方法(14473)
农业(11607)
数学(11586)
数学方法(11484)
中国金融(11154)
(10513)
财务(10469)
财务管理(10454)
地方经济(10451)
(10351)
(10309)
贸易(10294)
企业财务(10115)
机构
学院(176804)
大学(176067)
(74031)
经济(72092)
研究(68616)
管理(63700)
中国(57818)
理学(51893)
理学院(51252)
管理学(50472)
管理学院(50125)
(39632)
科学(38217)
(36117)
(34718)
中心(33027)
研究所(30828)
(29574)
(29339)
财经(27126)
北京(26204)
(25156)
师范(24899)
(24854)
(24800)
(24364)
业大(23115)
农业(22556)
经济学(22316)
(22203)
基金
项目(107730)
科学(84091)
研究(83868)
基金(74820)
(64205)
国家(63554)
科学基金(54079)
社会(51844)
社会科(49186)
社会科学(49178)
(43910)
基金项目(38639)
教育(37685)
编号(36040)
(36039)
自然(32274)
自然科(31509)
自然科学(31501)
成果(31064)
自然科学基金(30961)
资助(30691)
(29764)
课题(25739)
重点(24665)
发展(24334)
(23900)
(23004)
(22594)
项目编号(22209)
创新(21491)
期刊
(93352)
经济(93352)
研究(62242)
中国(47545)
(35873)
金融(35873)
(28709)
(27886)
教育(26216)
管理(25202)
学报(24835)
科学(22713)
农业(18920)
大学(18916)
学学(17162)
业经(15910)
技术(15443)
经济研究(14896)
财经(13503)
图书(12635)
(11638)
问题(11036)
理论(10219)
(10076)
国际(9398)
实践(9311)
(9311)
(9188)
(9157)
论坛(9157)
共检索到306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明  吕福玉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在于数据形式的信息流。随着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产业金融将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主流业态。为力图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侧重探讨"产业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息流态势,指出在这一模式下,信息占据金融市场核心位置,信息流拓展金融立体空间,互联网金融从"二次脱媒"到"再中介化",因而应厘清以信息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秉持共享金融的发展理念,开展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服务,做好互联网金融的信息监管。通过考察互联网金融借助信息流所内生出的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后发优势,考察信息流激活资金流与物流、互联网金融凸显内生特性、互联网金融引领后发优势等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应恒  巩世广  
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比较中国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差异,进而基于金融市场供需原理,分析发展中国家互联网金融的后发优势机制,得出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欧美发达国家的传统金融具有先发优势,但其互联网金融具有先发劣势;中国的传统金融具有后发劣势,但其互联网金融具有后发优势。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经济增长"和"金融抑制"。互联网金融后发优势的内在机理是金融市场的供需原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形成了冲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兵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迅速崛起,国内商业银行同时迈开了"互联网+金融"创新步伐,一方面加速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和爆发点,致力于打造符合时代需要的银行服务新模式,更高效地助力经济发展。处于网络金融转型初级阶段的商业银行,应审时度势,选取消费金融作为网络金融转型的突破口,积极开展战略布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先发优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文萃  周婕  陈虹桔  陈秋华  
传统视角下的城市之间的联系多通过要素流动体现。互联网的公共信息,以人的诉求为导向,遵循市场供需原则,数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易获性和实时性,更能体现和预测城市之间关系。通过"58同城网",对武汉2小时高铁圈覆盖城市进行公共信息提取和分析,对其区域网络空间结构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域信息流空间具有典型的层级体系特征:依据信息流总量,分为积极、消极和信息边缘城市。(2)信息流视角下,基于传统的中心地理论的圈层式区域空间结构形态被打破,地理邻近效应减弱,主要城市之间跨区域联系增强,呈现出多中心网络空间形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杨建荣  尹倩文  
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信息问题,而互联网金融具有信息比较优势。论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差异化优势的基础上,探讨现阶段农村金融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比较优势,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杨建荣  尹倩文  
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信息问题,而互联网金融具有信息比较优势。论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差异化优势的基础上,探讨现阶段农村金融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比较优势,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杨建荣  尹倩文  
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信息问题,而互联网金融具有信息比较优势。论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差异化优势的基础上,探讨现阶段农村金融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比较优势,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鹏  尤阳  
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看似非常接近的两个概念,既有相近的内涵,也包含着诸多不同之处,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其开展的业务性质均属于金融业务,根基在于实体经济,经营动力相同,均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这一新兴技术媒介,均须政府监管且监管模式具有一致性。但是两者的依托主体不同、在金融市场发挥的功能不同、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同时两者监管侧重有所不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平台具有实现业务融合化趋势、推动了利率市场化趋势、竞争全面化、金融业务链扁平化趋势以及导致金融市场风险系统化趋势。应加强相关监管制度的构建,形成系统有效的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建辉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与核心是金融,它将现代网络技术、互联网精神、金融功能充分融合,构建了不同于传统金融体系的新金融模式和金融业态。当前我国国家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存在的制度缺陷、服务不足和供给短缺使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具有内生性的逻辑特性。从驱动因素来看,技术进步和政府宏观层面、社会经济微观层面驱使互联网金融加快发展,从而实现金融的功能效应。研究发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其主要定位和聚焦于市场上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和弱势地区,因而其不同于传统金融,具有民间金融的特性。互联网金融通过提升市场效率、促进金融创新扩散、实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李义  涂奔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迅猛发展,对银行业的影响已逐渐显现。商业银行被迫调整固有的经营策略,并且这种调整最终将反映在市场利率的变化中。本文运用"收益–成本控制模型"和"拉姆齐模型"模拟了互联网金融对信息采集和利用的正向激励,将互联网金融信息优势纳入商业银行经营决策分析框架,从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研究互联网金融信息优势与银行同业市场利率相关关系,发现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优势能够降低同业市场利率的波动性,增强同业市场利率的价格发现功能,提升其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于货币政策制定和评估、金融业布局和监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琦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理财发展十分迅速,对传统金融理财产品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性及其优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理财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袁国辉  
一段时间里,出现在大众生活每个角落的众多互联网金融广告让我们有喜有悲。喜的是闲置资金终于不甘心银行的低收益,有机会另寻出路了。一端是投资人——资金收益可以高一些;另一端是以前从银行拿不到钱的小微企业——有了融资的渠道。悲的是互联网金融来得太突然,一切都没有准备停当,资金已然千军万马挤在互联网金融的独木桥上了。一、网络高利贷不是金融创新金融看似高深,但其实金融是商业模式最简单的生意,其逻辑很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士锋  路紫  
关于信息流对现实人流替代问题,不少学者曾进行了定量研究,构造了两者的替代模型并进行了部分印证。文章对其方法予以推广检验。具体是加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得到网站信息流指标和现实人流指标两列指标,带入模型中计算出网站信息流对现实人流的替代函数,并应用所获得的替代函数对模型进行了预测检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浪潮仍在继续。以支付宝、P2P、众筹和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产品和活动迅速发展。有人将非金融机构从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称为互联网金融。这类金融活动的存在,不仅反映了旺盛的市场需求,折射了传统金融供给的缺陷,同时也与社会脱实向虚的取向不无关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丰富了金融市场主体,促进了传统金融升级,满足了多样化的信贷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