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0)
- 2023(9558)
- 2022(7673)
- 2021(7183)
- 2020(6432)
- 2019(14040)
- 2018(14030)
- 2017(26804)
- 2016(14425)
- 2015(16432)
- 2014(16346)
- 2013(16206)
- 2012(14741)
- 2011(12667)
- 2010(13140)
- 2009(12930)
- 2008(13743)
- 2007(12904)
- 2006(11625)
- 2005(11002)
- 学科
- 业(84481)
- 企(79430)
- 企业(79430)
- 管理(71334)
- 济(60464)
- 经济(60374)
- 财(28057)
- 方法(27050)
- 业经(26899)
- 务(23455)
- 财务(23425)
- 财务管理(23390)
- 企业财务(22237)
- 农(20511)
- 数学(18432)
- 数学方法(18210)
- 制(17180)
- 技术(16297)
- 策(15215)
- 农业(15161)
- 中国(15039)
- 理论(14847)
- 划(13984)
- 经营(13165)
- 和(12985)
- 企业经济(12514)
- 体(12145)
- 银(12092)
- 银行(12084)
- 行(11299)
- 机构
- 学院(211799)
- 大学(208194)
- 管理(93190)
- 济(85759)
- 经济(83904)
- 理学(76675)
- 理学院(76022)
- 管理学(75147)
- 管理学院(74715)
- 研究(59281)
- 中国(56375)
- 财(48010)
- 京(44407)
- 财经(36132)
- 江(35585)
- 科学(33664)
- 经(32637)
- 农(32490)
- 中心(30232)
- 所(29449)
- 州(28256)
- 北京(28002)
- 业大(27163)
- 财经大学(26468)
- 商学(26221)
- 商学院(25973)
- 研究所(25542)
- 农业(25320)
- 经济学(24209)
- 经济管理(23050)
- 基金
- 项目(125542)
- 科学(100693)
- 研究(94650)
- 基金(92706)
- 家(78255)
- 国家(77452)
- 科学基金(69853)
- 社会(60734)
- 社会科(57468)
- 社会科学(57450)
- 省(49401)
- 基金项目(48573)
- 自然(45391)
- 自然科(44434)
- 自然科学(44426)
- 自然科学基金(43763)
- 教育(42214)
- 划(39448)
- 编号(39154)
- 资助(38251)
- 业(31947)
- 成果(31897)
- 创(29066)
- 部(27417)
- 重点(26790)
- 创新(26156)
- 项目编号(25818)
- 制(25631)
- 课题(25111)
- 发(25049)
- 期刊
- 济(105472)
- 经济(105472)
- 研究(63889)
- 中国(46435)
- 财(45283)
- 管理(42611)
- 农(30473)
- 融(27017)
- 金融(27017)
- 学报(26356)
- 科学(26112)
- 技术(21274)
- 大学(21034)
- 农业(20421)
- 学学(19565)
- 财经(19019)
- 业经(18313)
- 教育(17701)
- 经(16341)
- 财会(15461)
- 业(15088)
- 经济研究(14923)
- 会计(14051)
- 技术经济(13453)
- 图书(12437)
- 问题(12341)
- 现代(11762)
- 理论(10951)
- 通讯(10546)
- 会通(10511)
共检索到343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于泳
<正>声誉风险是指由企业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企业负面评价的风险。在经济活动中,声誉风险对不同类型企业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不同。相对而言,服务业企业面临的声誉风险高于制造业企业,面向个人客户的企业面临的声誉风险高于面向企业客户的企业,上市企业面临的声誉风险高于非上市企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冀淑慧
近两年,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自2012年底以来,一系列理财违规事件不仅给银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透支了银行的信誉,理财业务暗藏的声誉风险给银行业敲响了警钟。本文从分析理财纠纷起因出发,归纳总结潜在的声誉风险因素,并针对风险防范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做好声誉风险管理关口的前移。
关键词:
理财业务 信息披露 声誉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峰
国有保险集团企业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常态长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并注重事前评估和日常防范声誉风险管理与品牌管理的关系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品牌已逐渐成为企业与客户联系极为重要的载体,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一个企业不管是战略、文化,还是产品、服务,在向消费者传递时,最终都会体现在品牌上。对于保险企业而言,品牌的作用则更加突出。除了一纸合同,保险产品可谓看不见、摸不着,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兑现"承诺",这样一种具有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聚民
这一轮的转型压力是多种技术叠加推动的,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周期或者行业周期带来的。我们需要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些年,相信你见惯了各类技术风口,而这些技术风口,你方唱罢我登场,连接成技术洪流,奔流不息。最近到清华大学去听了几个教授的演讲,有些教授将技术洪流总结为"大智移云物",也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这样的说法虽然未必准确,但却简明易记。今天我们再说"互联网+"似乎都觉得有些过时和落后了,我们需要的
关键词:
颠覆性 新人类 白衣骑士 客户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伟 陈丽花 佘名元
商业战略是指一个公司指导其在自己所在行业如何竞争的战略总和,包括一系列财务政策、组织结构等活动。制定恰当的商业战略是一个公司在自己所处行业中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最佳方法。商业战略决定了一个公司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态度,而风险态度进一步又将影响企业避税行为。从上述理论出发,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商业战略和避税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与采用探索者战略的企业相比,采用防御者战略的企业节税水平较小、现金税率更高,表明处于防御者地位的企业避税行为更消极,也意味着防御者认为激进税收筹划带来的成本和不确定性超过了节税的收益。同时,本文发现,不同战略的企业对声誉的依赖不同,从而避税导致的声誉风险存在差...
关键词:
商业战略 声誉风险 避税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海曙 李亦博
金融企业的声誉风险是在社会公众的思维空间中形成的,是对金融企业总体负面评价、判断与感知信息积累的风险。声誉风险爆发后传导的过程,就是混乱的、价值异化的危机信息在金融体系内部和社会公众两个路径中流动的过程。在这个传导过程中,会在金融体系内产生传染效应和竞争效应;在社会公众间产生羊群效应和晕轮效应。基于我国金融行业的情况,通过事件研究和行为分析,得出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间的传染效应和社会公众间的羊群效应占主导的结论。
关键词:
金融企业 声誉风险 传导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道宏 张贺
在资本市场中,风险投资活动以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的合作为基础。同时,风险投资与风险企业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双方在相互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进行着博弈。研究如何建立风险投资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抑制博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将对风险投资活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风险企业 博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万君宝 于团叶 倪建文
本文将Grahame企业声誉的理论模型运用于仆从领导文化与企业声誉管理内在关系的研究。通过对仆从领导的“齿轮传动模型”的阐释,本文分析了仆从领导文化与企业声誉管理相关的四个特征,即领导知名度、员工参与度、顾客满意度与社区和谐度,揭示了企业文化作用于企业声誉管理的“光环效应”。
关键词:
仆从领导 企业文化 声誉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弢
<正>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声誉风险态势日渐错综复杂:从宏观视角上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强监管、严问责”管理方式常态化,声誉风险触发频次高、烈度大;就行业趋势而言,全媒体时代下,媒介渠道从传统媒体时代的单点线性传播、可枚举穷尽演变为高度碎片化、散点衍射、难以穷尽;从银行自身而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贺远琼 田志龙
目前钢铁企业的定价决策模式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季度定价,月度调价模式;第二种是期货定价模式;第三种是现货定价模式。从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许多钢铁企业都希望能保持价格的稳定性,逐渐向期货定价模式转变。钢铁的期货定价模式成功与否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未来价格趋势的准确预测,而做到准确预测的基础就是做好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晓丽 林海燕
本文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1240个民营企业数据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避税活动对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避税活动会降低企业的融资能力;避税程度越高,融资能力越低。同时,本文以网络负面报道作为声誉风险的代理变量,发现声誉风险越大,避税活动对融资能力的负面影响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机制可以作为声誉机制的替代机制,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声誉风险对于避税活动对融资能力影响的调节作用减弱。
关键词:
避税活动 声誉风险 融资能力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卢太平 王慧
以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企业声誉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声誉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企业声誉通过促使企业实施更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来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非国有企业和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企业声誉对风险承担具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企业声誉 风险承担 非正式制度 内部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