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0)
- 2023(12191)
- 2022(10192)
- 2021(9275)
- 2020(7866)
- 2019(17727)
- 2018(17632)
- 2017(34513)
- 2016(18343)
- 2015(20301)
- 2014(19800)
- 2013(19813)
- 2012(18391)
- 2011(16113)
- 2010(16411)
- 2009(15393)
- 2008(15412)
- 2007(13777)
- 2006(12510)
- 2005(11319)
- 学科
- 业(83422)
- 济(78376)
- 经济(78288)
- 企(74388)
- 企业(74388)
- 管理(69409)
- 方法(29818)
- 业经(28981)
- 农(28915)
- 财(26653)
- 数学(21670)
- 数学方法(21405)
- 农业(20903)
- 务(19813)
- 财务(19782)
- 财务管理(19765)
- 地方(19691)
- 中国(19411)
- 企业财务(18691)
- 技术(17890)
- 策(17437)
- 制(17048)
- 和(14977)
- 划(14686)
- 理论(14610)
- 贸(14141)
- 贸易(14127)
- 易(13639)
- 体(11855)
- 环境(11848)
- 机构
- 学院(259162)
- 大学(252562)
- 管理(109531)
- 济(108731)
- 经济(106232)
- 理学(92916)
- 理学院(91967)
- 管理学(90825)
- 管理学院(90283)
- 研究(81880)
- 中国(66104)
- 京(53320)
- 财(52200)
- 科学(47546)
- 江(42545)
- 农(41062)
- 财经(40200)
- 所(39572)
- 中心(39556)
- 经(36225)
- 研究所(35150)
- 业大(34977)
- 州(33856)
- 范(33064)
- 师范(32876)
- 北京(32857)
- 农业(31540)
- 经济学(30572)
- 院(30071)
- 商学(29361)
- 基金
- 项目(167841)
- 科学(135123)
- 研究(128330)
- 基金(122408)
- 家(103800)
- 国家(102794)
- 科学基金(91680)
- 社会(82745)
- 社会科(78473)
- 社会科学(78454)
- 省(68520)
- 基金项目(65648)
- 自然(58377)
- 自然科(57056)
- 自然科学(57044)
- 教育(56130)
- 自然科学基金(56070)
- 编号(54297)
- 划(54144)
- 资助(48165)
- 成果(43446)
- 创(37492)
- 发(37297)
- 重点(36355)
- 部(35993)
- 业(35841)
- 课题(35481)
- 创新(34149)
- 项目编号(33638)
- 国家社会(33599)
- 期刊
- 济(131095)
- 经济(131095)
- 研究(76462)
- 中国(52058)
- 管理(43838)
- 财(43374)
- 农(38373)
- 科学(32170)
- 学报(30311)
- 农业(26375)
- 融(25811)
- 金融(25811)
- 业经(24462)
- 技术(24199)
- 大学(23700)
- 教育(22645)
- 学学(21899)
- 财经(19295)
- 经济研究(19136)
- 图书(18223)
- 问题(16975)
- 经(16683)
- 业(16337)
- 技术经济(14770)
- 现代(14528)
- 贸(13393)
- 财会(12986)
- 书馆(12771)
- 图书馆(12771)
- 资源(12448)
共检索到403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惠萍
文章以福建省为例,从邻近知识源、邻近相关企业和邻近城市中心区域等角度探讨信息服务企业的区位策略对集聚的影响。在分析福建省信息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86个区(县)和1076个邮编区为空间单元,应用负二项分布模型研究区位策略对信息服务业和三个子行业企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空间单元变小,能够更细致地刻画出各个区位因子对信息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程度。福建省信息服务企业主要集聚在城市中心区域,邻近同行业代表性企业和企业众多的开发区,邻近大学和科研机构,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郊区化倾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善浪 张惠萍
本文以上海265个邮编区为空间单元,着重研究都市内部通达性对信息服务业集聚的影响。预期通达性好的区位信息服务业集聚程度较高,并应用负二项分布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这个观点。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服务业企业倾向于选择通达性较好的区位,尤其是倾向于选择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区位,同时也充分考虑接近人民广场、上海火车站等交通便利的区域。分行业的估计结果表明,软件服务企业对通达性要求更高,比其他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地铁、轻轨沿线的区域,更看重邻近两个机场的区位;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对邻近人民广场和火车站的区位较为看重,选择城市中心点的区域布局;计算机服务企业区位选择和全行业的结果相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惠萍 林善浪
本文以上海为例,从邻近大学与研究机构、邻近相关企业两个角度阐述邻近性促进都市内部信息服务企业集聚的机理。在分析上海市信息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上海265个邮编区为空间单元,应用负二项分布模型研究邻近性对信息服务业和三个子行业企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服务企业有偏离一般大学、选择邻近名牌大学的区位倾向。同时,它们选择邻近自然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邻近企业集中度较高的开发区、邻近同行业代表性企业、邻近地价较高的城市中心区和近郊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师源 黄茂兴
集聚一般被认为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以及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福建省制造业空间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深刻反作用于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选择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度分析福建省制造业空间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发现福建省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但呈下降趋势。与华东六省一市相比,福建省制造业集聚效率较低。因此,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避免产业布局分散化并提高集聚效率,将是提升福建省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
制造业 集聚 空间结构 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珏辉
服务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具有吸纳就业人口及评估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区位商三个模型,对吉林省2000-2012年的服务业区位优势进行了测度分析。并基于实证结论,针对吉林省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 区域集聚 产业升级 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英华 邱碧槐
基于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以湖南省为例,利用产业集聚测算方法对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湖南省服务业区域集聚程度与行业内企业集聚程度存在不一致性。2004年湖南省区域集聚度位居前四位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省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与制造业集聚地有较强的相关性;横向对比发现,湖南省14个服务行业的集聚度大都处于中等水平,具有比较优势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空间集聚 对比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魏丹
生产性服务是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投入,是世界各国/地区获取全球价值链上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规模小增速快、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不均衡、重心偏向传统行业等特点。同时,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存在内生动力,具体包括不完善的产业集群、亟待转型升级的高新技术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创新人才的不足等因素。因此,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以顶层设计为导向,优先在“侨”、“台”和“民营企业”方面率先破局。一方面,通过扩大生产性服务贸易方式,拓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渠道。另一方面,需要以规则为抓手,积极对接服务贸易新规则,增强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外部动力,推进其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进程。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全球价值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蔚
利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和产业共同集聚指数对福建省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9地市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区域中心城市的行业发展相对均衡,外围城市的行业发展相对集中。单一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与制造业共同集聚程度并不完全呈现一致性。传统的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两极化的空间集聚水平,而重化工业的集聚效应明显于扩散效应。最后,分别对基于资源禀赋、协作共生、规模经济和政府引导四种制造业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制造业 集聚 共同集聚 福建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廖晓东 邱丹逸 林映华
从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分析出发,采用空间基尼系数、行业集中度和区位熵3个指标指数对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并基于1997—2013年各省域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情况及特征,全面分析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从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定位、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加大财政科研投入、整合科技资源、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协同创新、强化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提出促进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空间集聚 测度分析 区位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红霞
以北京市第二次和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发展规律。研究认为,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空间分异性、行业分异性和行业间空间一致性等特征。宏观上,在城六区呈现以西北—东南为轴向,在全市域范围内以东北—西南为轴向的向心分布,微观上,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了两轴多中心的空间格局。空间一致性判别的结果显示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一致性最低,研发设计与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一致性较高。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产业升级的空间表现,同时也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走向。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研究提出了以主导产业空间布局规律为基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基于行业一致性统筹产业空间优化市域功能分区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弘 牛艳华
商务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深化、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北京商务服务业发展成效较好,空间分布特点明显,形成了"市场自发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等几种典型聚集区建设模式,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中关村西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等特色商务服务业集聚区相继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成为北京商务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烨欣 甘翠丽 李文 周鹭岚 范水生 毛丽玉
[目的]休闲乡村的发展是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并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效途径。目前学界在省域层面检验休闲乡村示范点分布及成因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格局并探索其影响因素,验证示范点选址合理性的同时揭示空间分布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省休闲乡村发展的优化路径与建议,为休闲乡村的深入推进与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方法]文章在利用Arcgis10.7的基础上,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值等参数,从空间分布形态、区域分布差异、空间分布密度3方面对福建省2014-2020年142个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运用Moran’s I 指数、地理联系率与缓冲区分析等指标和方法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分布呈集聚性和不均衡性特征。(2)示范点在不同设区市和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在福建9个设区市中,逾55%的示范点集中分布在福州、泉州、三明、宁德4市。在闽东南西北中5大地理区域内,闽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闽东地区次之,闽中地区最少。(3)示范点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形成厦门北部1个高密度中心,厦门西南部——漳州东北部1个次高密度中心。(4)示范点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双重影响。地形地貌是自然因素核心要素,人文因素关键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交通区位、旅游资源禀赋和客源市场规模。[结论]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能够立足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休闲乡村建设应立足自身条件,遵循阶段性发展规律,着重考量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往建设最适宜区去选址与布局;进一步说,福建省及同类地区在未来发展中应立足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依托当地农业发展基础,抓住社会经济发展机遇,发挥各地区位优势和示范区溢出效应,从而推动休闲乡村空间布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小平 江娜平
在对现代服务业集聚测度指标适用性讨论并改进的基础上,着重对珠三角区域及城市之间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专业化水平和行业集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从引导现代服务业差异化集聚发展、构建同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和优化现代服务业区域共生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浩兴 李文秀
目前,包括浙江在内的众多省市已经将服务业集群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思路,但是盲目的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冲动会加剧区域内或区域间企业的低水平竞争,进而出现地区间和群体内的社会利益冲突,并弱化集聚效应。从服务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浙江省服务业空间布局现状和集聚化发展的条件,结合浙江省服务业集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区域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服务业 空间布局 集聚化发展 浙江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洪燕真 戴永务
在介绍福建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动因、赎买改革具体实施情况、赎买改革模式和赎买改革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得出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存在赎买缺乏法律依据和实施标准、重点区位成过熟龄人工商品林赎买任务紧迫、资金缺口成为改革实施最大瓶颈、赎买后续经营管护难度较大等问题,最后提出优化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