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7)
- 2023(15118)
- 2022(12735)
- 2021(11322)
- 2020(9863)
- 2019(22088)
- 2018(21796)
- 2017(41703)
- 2016(22835)
- 2015(25200)
- 2014(25011)
- 2013(24998)
- 2012(22977)
- 2011(20512)
- 2010(20626)
- 2009(19414)
- 2008(19641)
- 2007(17864)
- 2006(15707)
- 2005(14051)
- 学科
- 济(97897)
- 经济(97786)
- 业(92807)
- 企(82007)
- 企业(82007)
- 管理(80264)
- 方法(46678)
- 数学(37604)
- 数学方法(37302)
- 财(31581)
- 农(30937)
- 业经(30797)
- 务(23345)
- 财务(23313)
- 财务管理(23280)
- 中国(22706)
- 技术(22188)
- 企业财务(22119)
- 农业(22102)
- 贸(19186)
- 贸易(19180)
- 制(19047)
- 学(18718)
- 易(18631)
- 和(17272)
- 理论(16858)
- 地方(16750)
- 划(15952)
- 策(14888)
- 环境(14320)
- 机构
- 学院(338530)
- 大学(335935)
- 济(138441)
- 经济(135642)
- 管理(135383)
- 理学(116734)
- 理学院(115492)
- 管理学(113795)
- 管理学院(113172)
- 研究(109416)
- 中国(83603)
- 科学(70709)
- 京(70648)
- 农(68684)
- 财(62736)
- 所(57119)
- 业大(56484)
- 农业(54869)
- 江(52226)
- 研究所(52052)
- 中心(51513)
- 财经(50595)
- 经(45908)
- 北京(43486)
- 经济学(41526)
- 州(41028)
- 范(40087)
- 师范(39537)
- 院(38639)
- 经济学院(37984)
- 基金
- 项目(228218)
- 科学(179413)
- 基金(166853)
- 研究(159685)
- 家(148197)
- 国家(146926)
- 科学基金(125947)
- 社会(102797)
- 社会科(97616)
- 社会科学(97582)
- 省(90720)
- 基金项目(89684)
- 自然(83949)
- 自然科(82104)
- 自然科学(82075)
- 自然科学基金(80705)
- 划(75814)
- 教育(71374)
- 资助(66581)
- 编号(63537)
- 重点(51253)
- 创(50487)
- 成果(49879)
- 部(49238)
- 发(48807)
- 业(48311)
- 创新(46611)
- 科研(44567)
- 计划(43688)
- 国家社会(42976)
- 期刊
- 济(149915)
- 经济(149915)
- 研究(89228)
- 中国(61895)
- 农(61696)
- 学报(59327)
- 财(52462)
- 科学(52303)
- 管理(50093)
- 大学(42949)
- 农业(41983)
- 学学(40834)
- 技术(30689)
- 融(27337)
- 金融(27337)
- 业经(26494)
- 业(25421)
- 教育(25354)
- 财经(25312)
- 经济研究(23682)
- 经(21822)
- 技术经济(20135)
- 问题(20132)
- 图书(20036)
- 科技(17212)
- 版(17088)
- 商业(16422)
- 贸(16128)
- 财会(15955)
- 现代(15792)
共检索到492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英华 樊帆 吴宏丹
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SFA)、数据包络法(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31个省市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的基础上,选取SFA的测算结果,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较低,各地区间差异较大;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对外开放度对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技术效率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 李秀珍
本文以上海经济数据为例,对比分析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行业FDI经济效应,并采用计量检验方法全面分析现代服务业FDI的十大影响因素,从而分析现代服务业FDI的行业经济效应以及关键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拓展上海乃至全国现代服务业FDI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毕斗斗 方远平 Bryson John 谢蔓 唐瑶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研究我国31个省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空间常系数模型和首次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研究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存在地区发展集聚性,总体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地区逐渐降低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信息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经济开放度、地理位置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生正向相关。与理论假设相反的是,工业化、人力资本、市场化、产权变迁与生产性服务业有负相关关系。并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随着空间位置的移动而变化。研究也发现地区之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竞争和极化效应,低梯度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被高梯度地区"极化"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桂黄宝
首先采用DEA-Malmquist创新效率指数测度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空间计量面板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①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处于倒退状态;②地理邻近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③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来看,企业规模和劳动力两因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本投入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工业化进程、政府支持程度及当地科技水平无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文玉 王文举 李欣先
本文运用2001—2018年全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统计数据,对信息通信技术(ICT)创新扩散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采取改进的Bass模型来测算ICT创新扩散速度,然后构建ICT创新扩散及其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动态SAR模型,并采用拟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动态SA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研究表明:ICT创新扩散的时空效应显著,创新扩散不仅受本地影响还受邻近城市的影响;人口密度、人口流量、户均ICT消费支出及ICT供给能力等因素对其创新扩散有显著影响,且这些因素短期空间溢出效应和长期回流反馈效应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卢燕群 袁鹏
本文采用VRS_DEA模型测算了2005-2014年间中国30个省域的工业生态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测算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大部分省域的工业生态效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省际差异明显,呈现出自西向东逐渐增强的空间发展格局。实证检验发现: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对工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环境规制、对外开放与财政分权的影响显著为负;产业集聚与工业生态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由于高污染行业所带来的污染排放与经济效益并存,导致工业结构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并不能由此忽略工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卢燕群 袁鹏
本文采用VRS_DEA模型测算了2005-2014年间中国30个省域的工业生态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测算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大部分省域的工业生态效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省际差异明显,呈现出自西向东逐渐增强的空间发展格局。实证检验发现: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对工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环境规制、对外开放与财政分权的影响显著为负;产业集聚与工业生态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由于高污染行业所带来的污染排放与经济效益并存,导致工业结构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并不能由此忽略工业结构变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在空间交互作用方面,工业生态效率的空间滞后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地方政府可能在环境治理方面具有互相借鉴与模仿的行为;工业发展水平的二次项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与工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产业集聚的空间滞后项与工业生态效率呈现"正U"型关系,因此对相邻地区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呈现先抑制后提升的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矫萍 姜明辉
本文从空间相关性因素和传统因素两个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FDI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我国24个省市2004~2011年的数据,借助Moran’s I指数、空间滞后及空间误差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的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存在空间正相关和空间集聚的特征,同时也呈现出空间负相关和空间离散的特征,但空间正相关和空间集聚的特征更为明显,存在空间正相关的相邻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FDI值是相似的,某个区域生产性服务业FDI的流入量与相邻区域FDI流入量的多少有关。传统因素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程度是生产性服务业FDI空间集聚最重要的正相关因素,制造业FDI规模是第二重要正...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莉芳 洪琳琳 郭玮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根据1993~2008年数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时间和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较容易形成规模经济的产业特点。技术有效性不断降低,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专业化水平、规模经济和市场化水平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青松 张培英 苑圣波
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工业企业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在省域之间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正空间溢出效应,说明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引进应该在跨区域的范围内统筹兼顾,欠发达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地区引进的生产性服务业外资,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发达地区则可以借机扩大其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经济,加快城市转型。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翊 吴碧凡
文章从市场、产业和企业层面构建流通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8~2015年各地区流通效率水平,并借助空间统计分析了我国流通效率的空间相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流通效率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地区流通效率表现为高高集聚特征,中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则呈低低集聚特征。基于邻接空间、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的空间误差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邻近地区对本地区流通效率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人均GDP、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对流通效率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政府支出对流通效率的影响只在邻接空间权重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城市化对流通效率水平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翊 吴碧凡
文章从市场、产业和企业层面构建流通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82015年各地区流通效率水平,并借助空间统计分析了我国流通效率的空间相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流通效率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地区流通效率表现为高高集聚特征,中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则呈低低集聚特征。基于邻接空间、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的空间误差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邻近地区对本地区流通效率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人均GDP、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对流通效率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政府支出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兴民 张祥俊
本文利用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数据,将空间相关纳入计量模型,检验了失业率、集聚效应、创新水平、市场竞争结构、市场规模、空间相关等因素地区创业水平的影响。结论表明:地区创业水平间的空间作用主要通过误差项的随机扰动产生,高创业水平地区对低创业水平地区有辐射或带动作用;集聚效应、创新水平对地区创业有正向影响;市场规模呈现负向影响;市场竞争结构和失业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地区创业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 创业水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鹏军 曾良恩 路海艳 胡昊宇 刘彦平
使用超效率EBM测度中国31个省份2008年至2017年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值,并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整体偏低,大部分省份的城市建设用地仍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为主;从空间分布来看,区域差异较为显著,东部大于中西部,沿海大于内陆地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是全国最高水平地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是最低地区;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全国大部分省份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技术进步水平与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城镇化水平对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显著负相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成柏
借助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在考虑到空间因素影响的条件下,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差异影响因素。在纳入空间因素的前提下,揭示出显著影响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异的因素,以及相邻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有一定的空间依赖性。全域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点逐渐强化,局域空间自相关显示了各地区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不同特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已经形成以苏南为核心,以苏中和苏北地区为外围的发展格局。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不仅表现出空间依赖和集聚特性,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也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