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8)
2023(9330)
2022(7822)
2021(7432)
2020(6276)
2019(14674)
2018(14536)
2017(28909)
2016(15009)
2015(17254)
2014(16728)
2013(17228)
2012(16193)
2011(14704)
2010(14643)
2009(13675)
2008(13454)
2007(11753)
2006(10494)
2005(9425)
作者
(40465)
(34362)
(33820)
(32291)
(21673)
(16371)
(15396)
(13283)
(13141)
(12076)
(11881)
(11560)
(10857)
(10475)
(10470)
(10388)
(10000)
(9880)
(9840)
(9591)
(8649)
(8249)
(8219)
(7862)
(7826)
(7682)
(7448)
(7335)
(6903)
(6816)
学科
(73596)
经济(73530)
(51083)
(45690)
管理(38336)
方法(33284)
数学(31125)
数学方法(31005)
农业(30244)
(26121)
企业(26121)
中国(21907)
(18981)
业经(18225)
(16216)
贸易(16206)
(15916)
(15177)
收入(11954)
地方(11939)
(11652)
银行(11651)
(11619)
(11226)
(10915)
金融(10915)
(10178)
农业经济(10122)
(9606)
(9555)
机构
大学(218082)
学院(217229)
(107441)
经济(105850)
管理(89071)
理学(77090)
理学院(76440)
管理学(75744)
管理学院(75329)
研究(74455)
中国(61858)
(48814)
(46278)
(44601)
科学(39215)
财经(37199)
农业(36895)
(35869)
中心(35763)
经济学(34530)
(34357)
业大(33027)
研究所(32165)
经济学院(31514)
(30274)
北京(28153)
财经大学(27497)
经济管理(26625)
(26083)
师范(25942)
基金
项目(144545)
科学(116271)
研究(111488)
基金(110077)
(94166)
国家(93371)
科学基金(80966)
社会(76835)
社会科(72697)
社会科学(72681)
基金项目(57540)
(51975)
教育(47980)
自然(47187)
自然科(46144)
自然科学(46134)
编号(45899)
自然科学基金(45411)
资助(44620)
(43258)
成果(38123)
(34973)
国家社会(34213)
(31800)
重点(31121)
教育部(30626)
人文(29977)
(29517)
(29479)
中国(29349)
期刊
(116073)
经济(116073)
研究(65070)
(52691)
中国(42798)
农业(35851)
(32634)
学报(29509)
科学(28398)
管理(26242)
(26238)
金融(26238)
大学(23875)
业经(23006)
学学(22188)
财经(18657)
经济研究(18622)
(17152)
问题(16933)
图书(16081)
(16054)
技术(15889)
世界(15508)
教育(14234)
农村(13919)
(13919)
(13897)
农业经济(13599)
经济问题(11679)
国际(11602)
共检索到329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梦滔  和云  师慧丽  
本文采用GMM工具变量方法估算了农户的信息服务利用率对农户收入和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经验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中国农村社区的信息服务利用水平对于农户增收和降低贫困发生率都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电信服务的利用具有显著的惠及穷人效果;(2)信息服务利用对农户增收的一些可能的影响渠道包括受教育劳动力的信息扩散和获取、农业技术的示范和学习效应、村干部管理水平提高、减少不利的地理和区位环境条件影响等方面;(3)电话服务利用对于降低农村社区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减贫路径主要集中在克服地理和区位不利条件的限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梦滔  
本文基于中国8个省份、1354个农户、跨度15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测算了劳动力性别比例失调对农户长期收入的影响以及性别比例的最优范围及其影响的时间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劳动力的增加对于收入边际影响有递减趋势,随着性别比例失调问题的加剧,男性劳动力的收入递减趋势加剧。未来性别失调问题对于农户收入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梦滔  
本文利用中国8个省份1354个农户、跨度15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测算了劳动力性别比例失调对于农户长期收入的影响和性别比例的最优范围及其影响的时间变化趋势。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①男性劳动力比例的增加对农户收入边际影响有递减的趋势,农户最优的劳动力男女性别比例大致在101~105.7之间。②相比最优的性别比例,男性劳动力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收入的边际影响将降低0.2个百分点。平均而言,1987~2002年,农村性别比例失调使农民边际人均纯收入降低0.67%。③随着性别比例失调问题的加剧,男性劳动力比例对农户收入影响的递减趋势将加剧。未来性别失调问题对于农户收入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晔馨  
本文使用CHIPS2002数据,通过分析社会资本不平等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两个渠道——资本欠缺和回报欠缺,对"社会资本是穷人的资本"这一假说进行了检验。在完善农户社会资本的测量并构建综合指数的基础上,本文估计了社会资本回报率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地区收入水平变化对社会资本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低收入农户社会资本的拥有量和回报率低于高收入农户,从地区差别来看也是有利于富裕地区农户。总的来看,社会资本是一个拉大农户收入差距的因素。本文结论倾向于证伪"社会资本是穷人的资本"这个假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梦滔  和云  
本文基于中国山西省947个农户微观数据,针对男女劳动力的教育对农户收入和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测算。经验研究的结果显示:平均来说,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多接受一年的教育能够使家庭收入分别提高14.1%和16.3%;不同收入组人群教育的边际收益亦不同,女性劳动力教育的边际收益在中高收入组高于低收入组,而男性劳动力教育的边际收益情况则相反,说明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回报差异是扩大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原因之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荣哲  
农业保险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发展,但农业保险发展相对滞后,市场占有率远低于非农业保险。除了农户收入水平较低的原因外,农户收入结构是否也会影响农业保险发展,这一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基于2005~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收入结构相关的多个"心理账户"对农业保险深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故而在农户收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调整农户收入结构的做法可能会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拓展农业保险深度,政府应构建合理、动态的农业补贴机制,且政府部门及保险公司应通过非收入因素挖掘农户自发的、非引致的农业保险需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黎洁  李聪  李树茁  
本文基于2011年陕西安康市的微观农户抽样调查数据,以近年来当地实施的农村扶贫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开发式和补贴式扶贫项目的农户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开发式项目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而补贴式项目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及各分项收入并没有显著影响(人均政府补贴收入除外)。具体来说,两者对农户人均外出务工收入、人均其他收入以及单位耕地农作物产量、家庭现金收入比例、收入多样(依赖)性和家庭资产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存在较大差异。相对补贴式扶贫项目,开发式扶贫项目对农户的增收效应整体上比较明显。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欣泽   高源   刘凡   李静怡  
数字乡村建设是突破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瓶颈,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不同于以往文献主要关注数字乡村对收入水平和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本文构建相对剥夺指数,从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角度拓展了数字乡村与家庭收入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具有明显的益贫性特征,能够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这一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以及克服内生性之后依然稳健成立。对相关机制的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主要通过增加创业机会和扩大非农就业来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此外,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中西部县域、山地丘陵县以及国家级贫困县农户收入不平等的缓解效果更强,这意味着未来应该更好地推进数字乡村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都阳,朴之水  
文章主要分析劳动力流动与缓解贫困的关系。迁移从总体上改善了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通过非参数分析,作者发现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的家庭特征差异对于迁移决策越发重要。而且,禀赋不足的贫困家庭即便有迁移行为发生,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也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结合对工资方程的分析,作者发现改善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本水平不仅有助于贫困家庭利用迁移,也有助于贫困家庭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更好的收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建  刘璨  张大红  
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是林权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基于全国9省(区)18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林权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林权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农户家庭收入水平,通过稳健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但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间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为“益富更益贫”的特点;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要素激励、生计策略选择、林地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在林权改革影响农户家庭收入中发挥中介作用,林权改革通过增加林业要素投入、强化生计策略选择、提高林地流转发生率和信贷可得性来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异质性分析表明:林权改革的政策效果在森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禀赋、代际程度和生产结构差异下表现出明显的情景依赖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林  李光浩  王力  
本文借助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数据,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和bootstrap技术,分析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少数民族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显示,少数民族农户收入差距和贫困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而且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增加少数民族农户收入具有正向作用,但人力资本对不同收入组边际贡献的差异证明其确实是拉大少数民族农户收入差距的原因,其对中高收入者作用更加显著,而物质资本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则不明显。通过加入经济合作组织或者有稳定的工作将非常有效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说明由于社会网络异质性带来的社会资本能够改善少数民族收入差距问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建  刘璨  张大红  
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是林权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基于全国9省(区)18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林权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林权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农户家庭收入水平,通过稳健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但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间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为“益富更益贫”的特点;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要素激励、生计策略选择、林地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在林权改革影响农户家庭收入中发挥中介作用,林权改革通过增加林业要素投入、强化生计策略选择、提高林地流转发生率和信贷可得性来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异质性分析表明:林权改革的政策效果在森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禀赋、代际程度和生产结构差异下表现出明显的情景依赖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樊文翔  龙艳  龙辣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3898户农户的数据,运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研究了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农村地区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为从供给侧角度改善农村金融供给提供了证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区整体更偏好于非正规金融机构,收入差距的扩大则显著增强了农户对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偏好,社会资本不仅降低了农户对银行等正规机构的借贷偏好,而且削弱了收入差距扩大情况下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偏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吉星  张红霄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农业补贴对农户购买农机服务影响的基础上,利用CLDS2014—2018年3期非平衡面板数据,使用面板ordered Logit随机效应模型、ER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手段,证实农业补贴能够显著促进农户购买农机服务,经过不同方式的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法消除内生性后,仍旧支持这一结论。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补贴促进小规模、低收入和非粮食主产区内农户购买农机服务的作用更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证明,农业补贴不仅能够显著促进农户转入土地,而且能够提升其信贷可得性并促使其将资金用于生产性投资,扩大实际种粮面积并缓解资金约束,因而能够促进农户购买农机服务。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农业补贴与农机服务购买行为之间的内在机制,为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坚持并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供启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韦克游  
本文基于1979~2011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支持问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资金投入对农业产出具有显著性影响的情况下,却出现农村金融对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和农户收入的影响不显著现象。这说明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户信贷供给不足,金融支农不力,农户资金问题主要不在于对资金的有效使用环节,而在于资金的可得性环节。农户对信贷资金可得性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农户生产性贷款在农村贷款结构中边缘化;二是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非农化,农户资金要素通过存贷正差外流;三是农村金融效率及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