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8)
2023(6830)
2022(5675)
2021(5515)
2020(4547)
2019(10446)
2018(10090)
2017(18552)
2016(9509)
2015(10979)
2014(10718)
2013(10898)
2012(10363)
2011(9709)
2010(9450)
2009(8757)
2008(8641)
2007(7397)
2006(6777)
2005(6107)
作者
(27771)
(23347)
(23303)
(22187)
(14731)
(11078)
(10519)
(8976)
(8879)
(8327)
(8046)
(7967)
(7589)
(7422)
(7126)
(7091)
(6973)
(6952)
(6628)
(6569)
(6059)
(5627)
(5603)
(5375)
(5213)
(5209)
(5012)
(4929)
(4684)
(4667)
学科
(50308)
经济(50277)
管理(24484)
(23380)
方法(21018)
(17905)
企业(17905)
数学(17393)
数学方法(17311)
中国(14965)
(12151)
业经(11840)
产业(10713)
(10697)
贸易(10691)
(10481)
地方(9032)
(8971)
(8742)
农业(8279)
(7396)
环境(7279)
(7018)
理论(6837)
技术(6754)
(6623)
信息(6352)
(6342)
银行(6330)
结构(6211)
机构
大学(147839)
学院(147008)
(69436)
经济(68544)
研究(56417)
管理(56208)
理学(47735)
理学院(47146)
管理学(46630)
管理学院(46330)
中国(43741)
(32622)
科学(32547)
(28885)
(27805)
研究所(25579)
中心(24540)
财经(23709)
经济学(22947)
(21774)
北京(21450)
(20913)
师范(20777)
经济学院(20736)
(20030)
(19924)
(19403)
科学院(18130)
财经大学(17667)
业大(17507)
基金
项目(98237)
科学(78909)
基金(74372)
研究(72780)
(65268)
国家(64856)
科学基金(55261)
社会(49592)
社会科(47295)
社会科学(47290)
基金项目(39214)
(34580)
自然(33484)
自然科(32680)
自然科学(32673)
自然科学基金(32167)
资助(31054)
教育(30687)
(29905)
编号(27789)
(23432)
(22524)
成果(22435)
国家社会(22317)
重点(22227)
中国(21765)
(19861)
发展(19623)
教育部(19433)
(19377)
期刊
(75361)
经济(75361)
研究(43370)
中国(26262)
科学(21440)
学报(20532)
(20331)
管理(19597)
(17994)
大学(15065)
学学(13989)
经济研究(13552)
农业(13205)
财经(12001)
业经(11397)
(11012)
金融(11012)
(10717)
问题(10470)
(10398)
技术(10166)
世界(9779)
图书(9777)
教育(9470)
国际(9288)
(8214)
(8182)
资源(8175)
技术经济(7281)
书馆(6732)
共检索到219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鹿晓龙  
2011年注定是在线旅游行业备受关注的年度。4月,总部位于南京的途牛旅游网在创立5年后,获得了由红杉资本、乐天集团和DCM等多家机构共同投资5000万美金,这是继2009年和2010年以来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常锋  孙慧  何伦志  
文章以2007年全国135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根据投入产出方法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列昂惕夫(Leontief)逆阵来识别我国旅游业的"后向关联"产业;根据产品分配系数和戈什(Ghosh)逆阵来识别其"前向关联"产业;并确定我国旅游产业链。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链并非呈"链状"结构,而是表现出"网状"结构,鉴于此,文章提出构建中国"旅游产业网"的发展思路,并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栎娜  
进入信息时代和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人们愿意用更多元的视角来接受信息,开始逐渐习惯用自己的方式从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寻找需要的信息。信息受众正在向互联网转移,对电视、报刊和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留雄  
本文通过对中国旅游产业转型背景以及旅游产业政策的特征、作用分析,就旅游产业转型期旅游产业政策如何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在旅游产业政策选择、导向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丁·卡诺  蒋凯  
新技术的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工作的性质 ,引导着就业和工作的转型 ;与此同时 ,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潜在地导致教育的转型。在信息时代 ,知识和信息成为将个体重新整合入高生产率工作场所的基础。新的信息经济呼唤新型工人 ,因而正规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学校教育与劳动过程都需要增强弹性、合作和参与性 ,并且二者之间应加强相互联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方百寿  罗玲  
开发旅游商品是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生产力。目前 ,我国旅游商品处于收入所占比重不稳定和旅游商品发展机制不成熟的状态 ,其中存在诸多问题 ,据其问题存在的原因 ,中国要加强旅游商品的管理 ,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 ,加强对旅游商品市场的引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严旭阳  
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
关键词: 旅游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小安  金准  
中国交通体系的全面革新推动了"高速时代"的到来,而旅游业的格局和增长与地理集聚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交通的改善,将降低旅游业的交易成本,推动集聚和扩散作用的互动变化,改变旅游业的空间格局和增长方式,这将对中国旅游业产生深刻而全面的影响。"高速时代"将开创旅游业新的局面,发生同城化、近城化、网络化、网格化等多种变化,游客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也将发生新的变化,旅游目的地选择将被重新分配,中国旅游业还将拥有新的价值、面对新的问题。文章旨在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研究这些变化,分析中国旅游业将产生的新的格局,并提出相关的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雨桐  李婷婷  刘婷  
在中国旅游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旅游者的行为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究其原因,可大致分为旅游者自身变化以及外界环境变化两大部分。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分析旅游行为变化的动因。在旅游者自身方面,从旅游者所具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象征资本入手,讨论其变化是导致旅游者主动变化旅游行为的动因。在外界环境方面,从社会准则的变化以及客观环境的变化出发,分析其变化是推动旅游者主动变化行为的原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钱磊  汪宇明  吴文佳  
科学审视省区旅游业发展的差异,是实现中国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文章通过选取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百分比、旅游业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比等表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6大统计指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估了中国2000年与2010年旅游化指数的省区差异,发现近10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仍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非均衡性,一些中西部后发优势的省区旅游化程度在明显上升。其中,区位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基础设施、节庆事件等是导致各地旅游化程度差异及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三忙  
本文以中国旅游业为例,研究了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研究表明:(1)中国旅游业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存在广泛的关联,且关联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2)中国旅游业对"吃、住、行"等相关产业消耗度仍较高,旅游消费结构仍有待优化;(3)中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旅游业发展应采取主动发展战略;(4)中国旅游业是典型的"依赖消费型"产业,国内旅游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提高,而国际入境旅游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减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传松  
产业融合是实施全域旅游的主要抓手和构建现代旅游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手段。基于熵权法、灰色关联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本文构建了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中国31个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表明:①2002~2016年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度逐渐加深,但产业间差异性明显。与第一产业融合由中度融合过渡到中高度融合阶段;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一直保持在中度融合阶段;与第三产业融合由中度融合过渡到高度融合阶段。②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在全局空间呈现正自相关特征,但自相关特征各有不同。旅游产业与第一、三产业融合空间集聚特征凸显,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加深;与第二产业融合空间分布持续保持集聚状态,集聚程度没有显著变化。③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在局部空间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与第一产业融合基本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值区域空间分布呈现以环渤海为中心,向南向北波动变化;与第二产业融合呈现由华北、华东向西部、西南地区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与第三产业融合呈现"东高西低"分布格局。但受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HH集聚区出现暂时性离散发展的态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秦晓楠   王悦   韩苗苗  
为辨析不同类型的文旅产业交互响应机理,提升产业融合的政策效率,文章基于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PVAR模型探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交互关系的区域差异,并引入控制变量解析差异化的外部环境因素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交互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交互关系,但不同区域交互响应结果有所差异,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1)东部地区文旅产业呈现较为良好的短期互动,但产业内驱相对饱和,缺乏长效机制促进文旅融合,亟待突破产业壁垒,创新产业融合路径;(2)中部地区文旅产业交互失衡,更多表现为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但文化产业自身驱动力较弱,受外部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影响较大,需增强旅游产业价值让渡,促进文旅产业资源整合与价值互换;(3)西部地区文旅产业互动失调,其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倾斜及财政投资,有待深入挖掘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产业独立到融合质的飞跃。因此,我国应针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文旅产业交互响应模式的差异,适应性地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融合策略的适用性与落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