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6)
2023(2705)
2022(2306)
2021(2344)
2020(1914)
2019(4360)
2018(4587)
2017(7346)
2016(4005)
2015(4818)
2014(4842)
2013(4471)
2012(4494)
2011(4073)
2010(4313)
2009(4044)
2008(4326)
2007(4201)
2006(3852)
2005(3576)
作者
(12937)
(10783)
(10736)
(10227)
(6913)
(5287)
(5034)
(4181)
(4149)
(4131)
(3823)
(3634)
(3447)
(3381)
(3337)
(3301)
(3282)
(3250)
(3172)
(3124)
(2874)
(2608)
(2601)
(2553)
(2451)
(2442)
(2431)
(2337)
(2311)
(2231)
学科
管理(15633)
(14723)
经济(14701)
(12668)
(11795)
企业(11795)
方法(6252)
(5882)
(5053)
理论(4841)
(4669)
财务(4654)
财务管理(4644)
业经(4572)
数学(4495)
企业财务(4471)
数学方法(4326)
中国(4319)
信息(4010)
教育(3628)
(3489)
(3472)
工作(3179)
(3174)
教学(3054)
(2615)
贸易(2611)
(2600)
银行(2594)
(2538)
机构
大学(65028)
学院(62496)
管理(23390)
研究(20102)
理学(19130)
(19058)
理学院(18885)
经济(18436)
管理学(18362)
管理学院(18238)
中国(16210)
(14763)
科学(13335)
(11115)
(10475)
中心(10349)
(10273)
(9715)
师范(9613)
(9608)
北京(9441)
研究所(9264)
(8712)
业大(8681)
财经(8374)
技术(7893)
师范大学(7713)
信息(7657)
农业(7616)
(7456)
基金
项目(36568)
科学(27842)
研究(27325)
基金(25545)
(22293)
国家(22073)
科学基金(18619)
社会(15845)
社会科(14758)
社会科学(14753)
(13697)
基金项目(12992)
编号(12858)
教育(12810)
成果(12631)
自然(12010)
自然科(11767)
自然科学(11764)
(11715)
自然科学基金(11568)
资助(10838)
项目编号(9115)
重点(7940)
课题(7857)
(7513)
(7269)
大学(7237)
研究成果(7019)
科研(6892)
(6831)
期刊
(24604)
经济(24604)
研究(17762)
中国(15285)
学报(12394)
(10546)
教育(10482)
图书(10049)
科学(9304)
(8908)
管理(8836)
大学(8737)
学学(7729)
情报(6888)
书馆(6882)
图书馆(6882)
农业(5972)
技术(5757)
(5237)
金融(5237)
理论(4506)
财经(4502)
实践(4240)
(4240)
(3904)
会计(3815)
(3764)
(3586)
论坛(3586)
财会(3552)
共检索到104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卢乃桂  王芳  
在华人社会,道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为培养有道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道德教育的实施,其实是培植那些反映道德标准的价值观。然而,信息时代的出现及充斥在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已改变了教育的方式,并向传统的道德教育发出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建议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应寻求实践道德教育的新途径,以迎接网络世界的出现。崇高空洞的道德标准应让位给简洁易懂的观念,比如“尊重”。我们应该积极的去探索“网络世界”中的信息和观念,而不是一味的避免。有启发性和适切的道德教育应建基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和真正兴趣之上。华人社会的德育工作者,包括学校教师,家长,非正式教育的组织者,都应共同努力去了解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吕卫华  
身体是每个人自我的标志性特征,身体意向涵盖了个体对自己身体特征、外型容貌的客观认知与了解,以及主观层面的评价和感受。对身体意向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关系到青少年心理层面能否健康发展;对外表吸引力的肯定程度,是青少年建构身体意向的重要依据,而且是有效预测其同伴互动关系发展的主要考察因素。偏见和歧视、社会影响和人际知觉共同影响和作用于青少年身体意向的建构。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积极发挥德育的功能,正视大众传媒和重要他人的效应,审视"多数的无知"的消极影响,消除"偏见"与"歧视"引发的态度问题,引导青少年获得客观全面的自我认同、积极正向的自我定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秀兰  
转型时期的德育需要新的本体理解,需要关注人的生存和体验方式。青少年文化世界的本质是"生成中"的关系总和,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信仰的关系中,青少年处于求真向求善、代际关系向伙伴关系、"自我"向"超我"、盲目向理性的发展过程中。德育是高层次的文化教育,注重的是文化生态中主体的觉醒与主体的发展过程。德育的使命在于创建一个由道德引领的和谐文化系统,其建构应当贯彻主体性、整体性、互动性、内在性等基本原则。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礼荣  
从2000多年以前商殷时代的烽火台到19世纪20年代爱迪生发明的第一部电话机,直至现代社会的卫星、微波、光纤等先进通信网的形成,无一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现代化通信网把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黎明  张新英  
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的教学方式及整个社会教育的结构方式。本文论述信息时代的网上教学方式,介绍可用于教学的一些新技术并说明这些技术将如何改变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一、学校教学方式的转变 现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班级上课、老师“讲授”的方式进行。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老师授课只好采用演讲的方式,学生被动地从老师那里“接收”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难以因材施教。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丁·卡诺  蒋凯  
新技术的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工作的性质 ,引导着就业和工作的转型 ;与此同时 ,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潜在地导致教育的转型。在信息时代 ,知识和信息成为将个体重新整合入高生产率工作场所的基础。新的信息经济呼唤新型工人 ,因而正规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学校教育与劳动过程都需要增强弹性、合作和参与性 ,并且二者之间应加强相互联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永红  胡钰  
我们一直强调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功能,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教育目标的优先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以课内教育为主,即通过教师,主要是政治课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政治理论知识;以课外教育为附,即开展各种课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民族  
介绍电子信息时代的各种电子信息资源及服务手段,提出我国信息服务业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翔之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影视作品的传播越来越方便、快捷,它也渐渐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影视作品对于青少年的德育也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结合了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从影视作品的德育功能、影视作品对青少年思想积极和负面的影响以及如何针对性的发挥它的德育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为新时期德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戴炜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少年信息道德教育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青少年信息道德弱化的成因,强调进行青少年信息道得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提出进行青少年信息道德教育的几种策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艳玲  赵勃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形成信息和知识的爆炸式的膨胀,这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感到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踪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工作的需要。人们也感到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把它作为国家的一项有战略意义的基础设施来建设。它所储存的众多的信息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甄峰  
空间是地理学研究的主题。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与社会经济系统中更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地理空间正在发生快速的转型。在了解西方关于新空间形态解释的基础上,论文重点对当前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新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论文首先提出了实空间、虚空间及灰空间的三元空间假设,然后分析了虚空间、灰空间各自的内涵、构成和类型。最后,论文对三元空间之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认为三元空间并存与共生将是一个持续的现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白建明  
本文探讨了信息时代参考馆员制度的建立及其角色定位问题 ,分析了参考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