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5)
2023(6386)
2022(5264)
2021(4654)
2020(3922)
2019(8517)
2018(8260)
2017(15356)
2016(8228)
2015(8827)
2014(8372)
2013(8152)
2012(7320)
2011(6161)
2010(6356)
2009(6008)
2008(5586)
2007(4691)
2006(4070)
2005(3496)
作者
(25619)
(21184)
(20981)
(19689)
(13427)
(10253)
(9447)
(8290)
(8006)
(7450)
(7103)
(6994)
(6881)
(6569)
(6413)
(6377)
(6291)
(6230)
(6175)
(5947)
(5525)
(5030)
(4941)
(4747)
(4716)
(4695)
(4658)
(4572)
(4397)
(4167)
学科
(28951)
经济(28917)
管理(27072)
(25325)
(20933)
企业(20933)
方法(14881)
数学(12542)
数学方法(12443)
审计(12108)
(11422)
(8391)
财务(8378)
财务管理(8312)
企业财务(8019)
(7902)
业经(7837)
中国(7752)
(7199)
(6865)
贸易(6856)
(6702)
技术(6149)
信息(6069)
各类(5852)
农业(5684)
(5604)
产业(5216)
环境(5047)
(4335)
机构
大学(115846)
学院(114440)
管理(47096)
(43723)
经济(42939)
理学(41618)
理学院(41198)
管理学(40594)
管理学院(40399)
研究(35463)
中国(27173)
(25150)
(24518)
科学(23912)
业大(21573)
(21128)
农业(20262)
(18409)
财经(17656)
中心(17617)
研究所(16626)
(16290)
(16180)
农业大学(14056)
北京(14005)
商学(13279)
财经大学(13279)
商学院(13166)
经济学(12883)
(12866)
基金
项目(84531)
科学(66037)
基金(63394)
(58236)
国家(57766)
研究(55107)
科学基金(49201)
社会(36872)
社会科(35096)
社会科学(35084)
基金项目(34629)
自然(34130)
自然科(33352)
自然科学(33339)
自然科学基金(32804)
(32506)
(27671)
资助(24419)
教育(24120)
编号(21259)
重点(18822)
(17904)
(17791)
科研(17306)
计划(17293)
创新(16717)
(16530)
成果(16256)
国家社会(16058)
(15797)
期刊
(39531)
经济(39531)
研究(27493)
学报(25032)
中国(23721)
(20503)
科学(19167)
(18731)
大学(17291)
学学(16581)
农业(13701)
管理(13339)
审计(9387)
图书(8186)
财经(8145)
经济研究(8123)
(7643)
财会(7636)
(7633)
金融(7633)
业经(6947)
会计(6939)
(6847)
业大(6735)
(6669)
情报(6509)
技术(6461)
理论(5973)
科技(5854)
农业大学(5848)
共检索到158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灿  王妙媛  
合法合规的信息披露是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核心,信息披露违规的负面后果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审计费用角度检验了信息披露违规的经济后果,发现信息披露违规会导致审计师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违规使得违规公司的声誉受损进而提升审计费用,也使得违规公司更可能被监管机构纳入日后监管的"重点名单"进而提升审计费用。对于审计师而言,审计师更可能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此外,信息披露违规提升审计费用的路径,一部分源自更多的审计投入,另一部分则源自风险溢价。对于企业而言,当企业捐赠更多或经营效率更高时,信息披露违规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会被弱化。本文丰富了信息披露违规的经济后果研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程睿  蹇静  
上市公司违反监管强制披露基本要求进行的违规信息披露加剧了市场信息不对称,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严重阻碍。本文从财务状况、控制人动机、公司治理结构、环境与制度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并以被监管者查处的违规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一定的环境和制度下,财务状况和控制人动机是影响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的主要方面,但公司治理结构时违规披露的约束和影响力较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凤霞  姜宾  
一、引言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信息披露主要涉及企业内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等非财务信息。这些信息在外部信息使用者评估企业内部特定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功能。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确立,ESG信息披露在完善资本市场治理、加强新型企业建设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相关学者也从诸如企业价值、企业高质量发展等角度分析了ESG信息披露对缓解融资约束、改善经营效率、降低企业风险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丽荣  高瑜彬  姜悦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关注环境事项是注册会计师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主要方式,也是审计准则的基本要求。通过研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可以反映注册会计师关注环境事项的程度。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披露的政府环境补贴越高,审计费用越低;与未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相比,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审计费用较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柏  
本文从经济理论角度详细剖析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动因,发现导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主要利益主体是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监管部门,投资者作为披露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只能对信息披露施以有限的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是相关利益集团追求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的博弈过程,并给出了防范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政  张文修  
本文以深沪767家上市公司为建模样本,以116家上市公司为检验样本,利用改进的变精度粗糙集构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预警模型。结果显示,在建模样本中,粗糙集模型以97.8%的精度正确识别正常上市公司,以66%的精度正确识别违规上市公司。在检验样本中,粗糙集模型以98.1%的精度正确识别正常上市公司,以68%的精度正确识别违规上市公司。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盛纹  陈娇  
文章着眼于我国证券市场中发生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从组织合法性视角,根据信号甄别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实证分析信息披露违规与高管变更及其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违规的公司更可能发生高管变更;进一步地,在发生信息披露违规的情况下,变更高管的公司比未变更高管的公司有更好的市场反应,且主动变更高管的公司,其利好反应更加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汤立斌  
The paper firstly gives the hypothe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activities of disobeying information disseminating regulation,and then tests it by using the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of China.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屈文洲  蔡志岳  
本文以2001—2005年间因为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被监管层处罚的188家A股上市公司及其188家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掏空程度、内幕交易程度以及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显著正相关。本文丰富了信息披露研究的内容,为监管层加强监管、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晶晶  
文章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法,以2006—2010年因信息披露违规受到证监会、财政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查处的177家公司的246次违规事件为研究对象,对信息披露违规处罚的内容、手段及其威慑力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的信息披露监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整体质量在逐步改善,但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并不稳定;信息披露违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不及时披露或遗漏重大事件和信息披露虚假或误导性陈述;现阶段,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在加大,但是监管效果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当商业银行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信息披露数量小于政府按照市场效率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信息披露数量时,商业银行就产生了违规披露信息的动机,违规披露信息数量是两者的差额,是其违规披露信息的可能最大数量。但政府不会容许其存在,会通过提高执法严厉程度减少它,减少的最优数量决定于强制商业银行减少违规披露信息导致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这表明,剩余的违规信息披露数量是政府所容许的,是商业银行的最优违规信息披露数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延平  陈超  
本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处罚进行实际效果研究,检验我国证券市场违规行为和处罚的实际效 果。本文研究表明,很多上市公司受到不止一次处罚;处罚手段主要以内部通报批评和公开谴责为主;市场的反 应程度与处罚的公开性和力度正相关;市场的反应程度有随时间增加的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蓝文永  
证券立法的首要目标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信息披露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基础,也是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基石。在资本市场中,公司信息披露不仅对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保护投资者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是通过公司的信息披露,投资者可以了解到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状况,保障他们合法地获得上市公司、政府证券监管部门及其他市场主体可能影响证券价格变化的各种信息的权利。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虚假信息披露、隐瞒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德全  
本文以2009年至2012年我国A股市场中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验证了监管部门披露的处罚公告对审计意见和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监管部门出具的违规公告与公司当年的审计费用没有显著正相关,但与公司当年及后续年度审计费用整体有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规模、净资产回报率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呈显著负相关,与被处罚、发生亏损、资产负债率、公司上年度审计意见类型和年报披露时间呈正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小红  戴德明  李哲  
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是审计研究的核心问题。以2003-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的或有事项信息为研究对象,考察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对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导致审计费用增加,审计费用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审计质量的提高,或有事项信息披露降低了审计质量。研究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为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理审计收费和提高审计质量提供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