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3)
- 2023(16787)
- 2022(14189)
- 2021(13103)
- 2020(10982)
- 2019(24639)
- 2018(24257)
- 2017(46438)
- 2016(25203)
- 2015(28087)
- 2014(27154)
- 2013(26762)
- 2012(24342)
- 2011(21571)
- 2010(21519)
- 2009(20025)
- 2008(19972)
- 2007(17745)
- 2006(15652)
- 2005(13941)
- 学科
- 济(102958)
- 经济(102845)
- 业(100513)
- 管理(92348)
- 企(91848)
- 企业(91848)
- 方法(46415)
- 数学(36341)
- 数学方法(35958)
- 业经(34115)
- 财(33671)
- 农(31326)
- 中国(25828)
- 务(25414)
- 财务(25349)
- 财务管理(25319)
- 企业财务(24089)
- 技术(22958)
- 农业(22033)
- 理论(20510)
- 制(20508)
- 和(18981)
- 地方(18792)
- 学(18541)
- 划(18503)
- 策(17091)
- 贸(16950)
- 贸易(16935)
- 易(16422)
- 体(15590)
- 机构
- 学院(355382)
- 大学(353196)
- 管理(150284)
- 济(142664)
- 经济(139764)
- 理学(129583)
- 理学院(128304)
- 管理学(126550)
- 管理学院(125881)
- 研究(110233)
- 中国(85022)
- 京(74844)
- 财(67519)
- 科学(66653)
- 农(55160)
- 财经(54013)
- 所(53313)
- 江(52634)
- 业大(51260)
- 中心(50824)
- 经(49161)
- 研究所(48086)
- 北京(46672)
- 范(43542)
- 师范(43187)
- 农业(43078)
- 州(42685)
- 经济学(41801)
- 商学(40712)
- 院(40504)
- 基金
- 项目(240673)
- 科学(191855)
- 研究(179733)
- 基金(175894)
- 家(151489)
- 国家(150155)
- 科学基金(132004)
- 社会(114792)
- 社会科(108890)
- 社会科学(108864)
- 省(94871)
- 基金项目(93511)
- 自然(84989)
- 自然科(83095)
- 自然科学(83079)
- 自然科学基金(81663)
- 教育(81243)
- 划(77712)
- 编号(73476)
- 资助(70688)
- 成果(58547)
- 创(54164)
- 重点(52819)
- 部(52549)
- 发(50777)
- 创新(49746)
- 课题(49228)
- 国家社会(47252)
- 项目编号(46640)
- 业(46049)
- 期刊
- 济(158227)
- 经济(158227)
- 研究(103495)
- 中国(67295)
- 管理(59782)
- 财(55363)
- 学报(51453)
- 农(50905)
- 科学(48531)
- 大学(39575)
- 教育(38397)
- 学学(37056)
- 农业(35734)
- 技术(32722)
- 融(29407)
- 金融(29407)
- 业经(28378)
- 财经(26609)
- 经济研究(24676)
- 经(22831)
- 业(21123)
- 图书(20258)
- 问题(20004)
- 技术经济(19716)
- 科技(18201)
- 现代(17643)
- 理论(17459)
- 财会(17064)
- 商业(16598)
- 实践(15858)
共检索到521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蒋艺翅 姚树洁
在推进上市公司创新升级的进程中,信息披露质量是外部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内部投融资决策的重要渠道。为此,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信息披露通过提升管理者薪酬业绩敏感性,激励其进行创新投入;通过缓解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代理问题,对创新产出发挥治理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和治理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地区知识产权保护较好和行业集中度较低的样本中更显著。当前,中国正处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据此提出,应高度重视企业信息环境在影响管理者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作用,努力完善制度环境,不断激发上市公司积极进行创新升级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欣 董竹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监管日益加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本文通过切入绿色创新的研究视角,以2008—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有助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这一促进效应综合体现在绿色创新质量、绿色创新数量和绿色创新总量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通过外部资源效应和外部压力效应进而作用于绿色创新。结合市场调控型环境规制工具研究发现,在促进绿色创新的过程中,环境信息披露与事前引导类环境规制工具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呈现互补效应、与事后惩罚类环境规制工具排污收费呈现替代效应。最后,基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产品市场竞争较弱的行业、重点污染监控企业和国有企业中,环境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激励效应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一宁 王惠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11年至2014年上市企业为样本,从货币激励、股权激励和控制权激励三方面入手,研究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企业性质下激励类型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差异,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发现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货币激励和控制权激励中的任职期间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控制权激励中的股权制衡度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而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货币激励和控制权激励中的任职期间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无显著影响,控制权激励中的股权制衡度则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管理层激励 企业性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海珍 任荣明
文章通过阐述国外盛行的信息疗法,分析了企业相关环境信息披露显著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财务业绩的传导机制,为企业改变环境行为提供市场激励,提出我国可以结合传统管制和信息疗法从声誉、财务和司法等方面激发企业环境意识,改善企业环境管理。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 信息披露 资本市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媛 荣初 刘亦晴
“双碳”目标进一步明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是判断企业是否低碳发展的指标之一。文章以2013—2021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薪酬激励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直接影响,并检验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结论表明:薪酬激励可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且环境规制增强了这一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达到门槛值0.021时,薪酬激励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效果最佳;相对于非国有企业、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来说,环境规制的正向调节作用只在国有企业和中部地区企业显著。
关键词:
薪酬激励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环境规制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恒 齐保垒
由健康、环境、社会发展等议题引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正在重塑企业的经营理念。为探析企业践行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能否促进经济与环境的相容发展,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ESG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ESG信息披露有利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体表现为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数量、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以及改善企业绿色创新结构。异质性分析发现,ESG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效应在成长期企业、低碳试点城市企业、弱环境敏感型企业以及中国南方企业中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ESG信息披露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强化企业外部监督的途径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研究还发现,ESG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信息披露的门槛效应,分维度的ESG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有所差异,ESG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效应可以实现生态环保和经济绩效的双重价值。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ESG在我国企业发展中的竞争优势,而且为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经验证据,也为加速实现“双碳”目标以及形成广泛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道元 戴家琳 蒋水全
持续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灵魂,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发展如何赋能企业创新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以2009~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视角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基于不同方法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在数字化驱动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传导作用,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推动企业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西部、东部地区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创新的效果也略强于东北部、中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最为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穷志 张莉莎
本文利用博弈矩阵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制度约束政策和鼓励激励政策对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实证部分,以环保部门2010年和2015年颁布实施的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场所,对制度约束政策和鼓励激励政策的效力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制度约束政策与鼓励激励政策能够分别从强制性约束和自愿性激励的角度刺激企业积极披露环境信息,行政(市场准入)处罚和物质补助是刺激企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和质量的有效方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斌 凌鸿程 苏婷
环境管理模式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以企业创新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环境分权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并使用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环境分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产权性质、盈利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分权抑制而非促进企业创新,而且环境分权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即在非国有企业和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分权抑制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在于,环境分权降低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阻碍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倩倩 唐卓思 何潇潇 张晓玫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政府政策引导的重要目标。在高增长潜力的激励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技术领域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识别企业是真转型还是“蹭热点”式转型是我国实现经济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收集2013—2019年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企业转型升级热点,探讨了企业披露的热点信息是否伴随高质量创新产出。研究发现:首先,企业热点信息披露存在很强的时效性,当年转型热点在企业信息披露中层见叠出,而在前后年份则大幅减少,即企业倾向蹭转型热点;其次,企业披露的热点信息缺乏高质量的相关创新活动支撑,表明上市公司利用热点信息迎合利益相关者,存在真蹭热点假转型行为;最后,动机检验表明,企业“蹭热点”式转型行为存在市值管理和掩饰效应动机,该行为能够提升短期超额回报并且产生更低的盈余反应系数,但超额收益在中长期内逆转。本文做了一系列拓展研究,识别了企业蹭热点的主动管理和迎合式披露行为,对影响企业蹭热点的内外部压力进行了分析,并检验了企业蹭热点信息披露是否损害了投资者信心。本文结论有助于揭示企业热点信息披露的真相,为利益相关者识别前瞻性企业,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娇宁 孙慧 马晓钰
本文选取2015-2019年高碳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碳信息披露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规制与高管激励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呈"倒U形"关系;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作用于高管激励发挥其调节作用。异质性研究中,高市场化地区企业碳信息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存在着更显著的"倒U形"关系。研究结果对我国不同地区的企业有效利用碳信息披露降低融资成本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婉立 朱红
通过构建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体系,对沪深300指数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水平整体不高,沪市上市公司披露水平显著优于深市,企业报告的披露水平不具有统一性。董事长与总经理兼职情况、监事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水平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独立性与披露水平正相关。建议企业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完善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
关键词:
社会责任 披露质量 公司治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曹越 赵书博 王琼琼
专利盒制度作为研发税收激励政策之一,其影响一直饱受争议。本文以欧洲11个国家2000多家企业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专利盒制度对企业创新参与意愿及研发支出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盒制度对于已开展研发的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未开展研发企业参与研发的意愿有积极影响,但不显著;此外,专利盒制度对企业研发水平的影响具有行业差异性,对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企业研发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信息通讯行业和专业、科学与技术业的企业研发支出则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专利盒制度的设计和特点也会影响专利盒效应的发挥,更有利于企业的制度设计将增强企业研发活动对专利盒政策的敏感性。
关键词:
专利盒制度 企业研发支出 专利盒设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照东 任义科 郭泽英 张振杰
企业间关系对创新的传统研究一般集中在企业间的创新协作关系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忽视了交易协作关系对创新的影响。本文根据2006~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面板数据建立随机效应模型,研究发现:首先,关联交易并非以创新协作为直接目的,却可以促成企业间的交易协作关系,从而对科技创新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其次,强制信息披露制度是促成这种效果的重要因素;最后,国家的创新规划、各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的高技术特征是关联交易激励科技创新的重要调节变量,集中或是分散的股权结构对这种作用并无影响。
关键词:
关联交易 科技创新 随机效应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悦 许永斌 汪顺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市场竞争活力。作为关键性战略信息,创新信息的披露兼具成本与收益,而在负面清单政策的冲击下,企业究竟会顾及专有成本而抑制创新信息披露,还是出于战略性考虑,增加创新信息披露呢?基于微观企业创新文本信息数据,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增加企业创新信息披露以发挥其战略性价值。而横截面检验发现,当创新信息披露成本更低或披露收益更高时,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创新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分析则表明,管理层竞争感知增强与企业风险承担能力提升是上述影响的关键作用路径。此外,对同行信息外溢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同行创新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有利于改善总体的创新信息披露环境,并提升目标企业创新水平。文章从企业创新信息披露环境的视角考察了负面清单政策的微观效应,为我国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优化创新信息环境提供了直接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