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0)
- 2023(13334)
- 2022(11268)
- 2021(10488)
- 2020(8996)
- 2019(20486)
- 2018(19926)
- 2017(38840)
- 2016(20888)
- 2015(23567)
- 2014(23621)
- 2013(22916)
- 2012(21241)
- 2011(18644)
- 2010(18275)
- 2009(17216)
- 2008(17415)
- 2007(15533)
- 2006(13171)
- 2005(11867)
- 学科
- 济(82662)
- 经济(82580)
- 管理(66795)
- 业(62724)
- 企(53557)
- 企业(53557)
- 方法(44664)
- 数学(39943)
- 数学方法(39498)
- 财(29659)
- 银(21842)
- 务(21778)
- 财务(21726)
- 银行(21696)
- 财务管理(21674)
- 制(21498)
- 企业财务(20752)
- 农(20632)
- 行(20188)
- 中国(20076)
- 业经(17796)
- 融(16296)
- 金融(16293)
- 贸(15644)
- 贸易(15633)
- 学(15252)
- 易(15244)
- 地方(14226)
- 农业(13638)
- 理论(12909)
- 机构
- 大学(294184)
- 学院(292086)
- 济(120434)
- 管理(119518)
- 经济(118036)
- 理学(103036)
- 理学院(102064)
- 管理学(100438)
- 管理学院(99888)
- 研究(88892)
- 中国(77062)
- 财(60324)
- 京(59939)
- 科学(52494)
- 财经(48193)
- 农(47500)
- 中心(46089)
- 经(43727)
- 江(43649)
- 所(43035)
- 业大(41974)
- 研究所(38825)
- 经济学(38033)
- 农业(37574)
- 北京(36687)
- 财经大学(36147)
- 州(35266)
- 经济学院(34798)
- 范(34750)
- 师范(34387)
- 基金
- 项目(198129)
- 科学(156965)
- 基金(146768)
- 研究(143404)
- 家(126941)
- 国家(125955)
- 科学基金(110039)
- 社会(92685)
- 社会科(88158)
- 社会科学(88131)
- 基金项目(77741)
- 省(76522)
- 自然(71672)
- 自然科(70050)
- 自然科学(70031)
- 自然科学基金(68804)
- 教育(66798)
- 划(64138)
- 资助(60334)
- 编号(58206)
- 成果(46671)
- 部(44726)
- 重点(44149)
- 创(41116)
- 发(40794)
- 国家社会(39168)
- 教育部(39059)
- 科研(38833)
- 创新(38527)
- 人文(38107)
- 期刊
- 济(119843)
- 经济(119843)
- 研究(83017)
- 财(51925)
- 中国(50825)
- 学报(43745)
- 融(43346)
- 金融(43346)
- 农(40600)
- 管理(40091)
- 科学(39068)
- 大学(33233)
- 学学(31354)
- 技术(25452)
- 农业(25293)
- 教育(24475)
- 财经(24145)
- 经(20456)
- 经济研究(19582)
- 业经(19037)
- 财会(16639)
- 理论(16570)
- 问题(15956)
- 图书(15709)
- 统计(15379)
- 实践(15271)
- 践(15271)
- 技术经济(14605)
- 会计(14559)
- 版(14060)
共检索到427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淑琴
本文在揭示银行和债券投资者参与治理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2006—201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的治理效应,并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分析了信息披露质量对两种债务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贷款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但同时又能够显著降低公司绩效,说明银行贷款只是发挥了部分的债务治理效应,但长期贷款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绩效,降低代理成本。债券既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又能够提高公司绩效,并且其治理效应要强于长期银行贷款。信息披露质量只能显著影响债券的治理效应,而且仅限于显著提高公司绩效方面,而不能显著影响代理成本约束。
关键词:
银行贷款 债券 信息披露质量 债务治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万超 柴尚蕾 张宏燕 张珂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金融领域的一场创新与变革。以我国沪深股市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考察《绿色信贷指引》政策出台后企业债务融资替代行为特征,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深入分析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新增银行贷款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指引》实施以来,重污染企业的非流动性负债融资显著下降,而流动性负债和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的替代性融资方式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新增银行贷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融资规模角度来看重污染企业为获得更多信贷支持,有积极主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在动力;而环境信息披露并未显著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高低。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龙姣
本文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所有重污染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与银行贷款融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银行贷款融资有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的监控能力越强、股权制衡度越高,其银行贷款融资规模越大、银行贷款成本越低;但在环境信息披露低的企业,公司治理对银行贷款融资的影响要强于环境信息披露高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降低了公司治理水平在银行信贷决策中的作用。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银行贷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雄元 曾敬
既有文献较少从银行视角关注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银行更有能力解读年度风险信息,银行利益也更直接受到年报风险信息的影响,银行贷款利率更能体现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本文基于2008-2017年单笔银行贷款利率数据的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说明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更符合趋同观假说。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银行风险感知水平进而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即信息质量和风险是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影响银行贷款利率的不完全中介。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与银行贷款利率的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紧缩组、非国有企业组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组。本文首次研究银行贷款利率与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关系,有助于丰富风险信息披露文献和银行贷款文献。
关键词:
年报风险信息披露 银行贷款利率 信息质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如静 蒋超 唐雪松
债务企业会计信息是银行贷款决策时的关键依据,实践中银行对于债务企业盈余质量的关注也是影响债务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样本探讨债务企业盈余质量对银行贷款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务企业盈余质量越高时,贷款利率越低,贷款期限越长。进一步分析表明,盈余质量与企业债务违约率显著相关,也就是说,盈余质量有助于银行预测债务违约,由此揭示了银行在贷款决策中关注债务企业盈余质量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盈余质量 债务契约 贷款决策 债权人保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介然 马超
本文主要研究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语调对公司银行贷款的影响。研究发现,消极的语调会降低上市公司的银行贷款,而积极的语调也同样会降低上市公司的银行贷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积极语调降低银行贷款的作用仅在管理层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上市公司中才显著;两相比较,在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中,积极的语调降低上市公司银行贷款的作用更强。这些发现丰富了有关"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领域的研究内容,为投资者谨慎地判断管理层的语言粉饰以及如何约束这种粉饰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莎
本文选取2010年至2014年间在深市A股上市的企业,对其信息披露质量、其银行债务融资额和制度环境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将会有助于其获得银行更多贷款。企业处在不同制度背景当中,其信息披露质量和其银行债务融资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也不尽相同。当地市场化程度高、政府干预小、经济发展水平高、法治水平高时,当地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其取得银行贷款之间的正向关联性就越明显。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银行债务融资 制度环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武龙 李腾龙
以A股代表性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其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能够帮助重污染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且对新增短期贷款和新增长期贷款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银行业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银行越会借助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了解与环保相关的贷款风险;内部控制越差的企业,银行越会重视环保风险评估,更多地关注其环境信息披露;同等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下,银行更乐意贷款给国有企业。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银行贷款 环保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思达 陈涛
本文阐述了债券利率向银行贷款利率传导的替代性渠道、期望收益率渠道和流动性渠道,并结合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构建了三条渠道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国债利率对贷款利率不存在显著影响及长期均衡关系,美国则均存在,两国的信用债利差均不在利率传导中发挥作用。中国债券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效率较低,除了受到贷款基准利率的影响,还受到三条传导渠道不畅通的影响。一是信用债发行门槛高、发行效率低,导致替代性渠道不畅;二是银行业竞争不充分、信用评级和贷款担保制度不健全,导致期望收益率渠道和流动性渠道不畅;三是银行债券投资以中长期且持有到期为主,导致流动性渠道不畅。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清江
本文以截至2009年3月31日发行过公司债券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以 2005~2009年为时间窗,从债务结构的角度,对比研究了公司债券融资与银行债务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公司债券因其硬约束而具有明显正面的治理效应,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而银行债务则表现出治理效应恶化现象。
关键词:
公司债券 债务结构 债权治理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合金 陈震 鹿新华
在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业改革不断深入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科学贷款定价的重大命题。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债务融资成本的视角考察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银行贷款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增加与公司所处行业的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显著正相关;其中资产规模小、现金流匮乏、资产专用性强的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同时,相对集中的行业结构与有利的市场地位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因此,银行进行贷款定价时需充分考虑企业的市场势力与所处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债务融资成本 贷款定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媛媛 姚茜
本文以2013-2015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条件稳健性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银行债务契约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条件稳健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银行债务契约具有正向影响,相比条件稳健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较弱。条件稳健性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银行债务契约的交互作用表现为互补效应,当稳健性水平较低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债务契约的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
条件稳健性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债务契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施继坤 张广宝
立足于我国银行信贷市场,本文以2008-2011年深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资本成本视角深入探讨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否通过影响银行信贷决策,进而获得利率更低的银行贷款。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正面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够发挥信号显示功效,正面引导银行机构对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和还贷风险的估计,从而使其获得利率较低的长期银行贷款;但基于产权分组的进一步研究并没有获得上述信号显示效果受产权性质差异影响的证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蔺庆校 朱连才
地方政府债券(Local Treasury Bonds,简称LTB)是地方政府或其授权代理机构发行,为筹集资金用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的有价证券。LTB一般是以当地政府的税收能力作为本付息的担保。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采用这种方式为地方政府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