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1)
2023(9838)
2022(8886)
2021(8577)
2020(7218)
2019(16948)
2018(17147)
2017(33268)
2016(18135)
2015(20588)
2014(20563)
2013(20342)
2012(18671)
2011(16509)
2010(16541)
2009(15020)
2008(14715)
2007(12785)
2006(11393)
2005(10082)
作者
(52258)
(42810)
(42533)
(40599)
(27447)
(20553)
(19468)
(16816)
(16428)
(15528)
(14907)
(14296)
(13495)
(13423)
(13189)
(12961)
(12864)
(12803)
(12303)
(12102)
(10659)
(10489)
(10285)
(9766)
(9643)
(9598)
(9543)
(9472)
(8587)
(8457)
学科
(67783)
经济(67693)
管理(56379)
(52226)
(44843)
企业(44843)
方法(32370)
数学(27409)
数学方法(27021)
(20254)
(18107)
中国(17580)
业经(16506)
(15864)
(15090)
(13987)
财务(13919)
财务管理(13881)
地方(13649)
企业财务(13234)
理论(12981)
(12665)
银行(12633)
农业(12016)
(11994)
(11955)
(11951)
贸易(11946)
(11589)
技术(11350)
机构
大学(254642)
学院(251869)
管理(105590)
(93780)
经济(91432)
理学(90717)
理学院(89751)
管理学(88245)
管理学院(87789)
研究(80336)
中国(61872)
(55060)
科学(51036)
(45631)
(40293)
中心(37805)
(37496)
业大(37191)
(36484)
研究所(36380)
财经(36369)
北京(35272)
(33564)
师范(33301)
(32955)
(30672)
(29232)
农业(29171)
财经大学(27107)
师范大学(26919)
基金
项目(172518)
科学(135012)
研究(127931)
基金(124331)
(107423)
国家(106497)
科学基金(91946)
社会(77810)
社会科(73549)
社会科学(73527)
(67136)
基金项目(67114)
自然(61035)
自然科(59595)
自然科学(59584)
自然科学基金(58507)
教育(58259)
(56525)
编号(54089)
资助(51316)
成果(44608)
重点(37690)
(37624)
课题(35966)
(35415)
(35392)
项目编号(34321)
科研(33006)
创新(32893)
大学(32427)
期刊
(103055)
经济(103055)
研究(74591)
中国(45701)
学报(39363)
管理(37742)
(35317)
科学(35262)
(33813)
大学(29149)
教育(28906)
学学(26918)
农业(23747)
(23115)
金融(23115)
技术(21299)
图书(19074)
业经(17148)
财经(17095)
理论(15293)
经济研究(15235)
实践(14321)
(14321)
(14305)
情报(13812)
问题(13441)
书馆(12540)
图书馆(12540)
科技(12320)
技术经济(11846)
共检索到369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郝旭光  黄人杰  
证券产品的虚拟性、特殊性,决定了信息必然是市场最有价值的资源,决定了信息披露在证券市场运行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信息披露监管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信息披露的法律标准和法律责任等重要问题。信息披露的法律标准是衡量信息披露的基本尺度,其实质性标准包括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公平披露性,并对这些法律标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法律责任方面,需要建立民事赔偿制度,以便更好地保护投资者。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华  徐军辉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企业的自发行为,是否需要接受监管以及如何监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认识存在分歧。本文通过对企业自愿披露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对企业自发披露行为进行规范很有必要,且披露的内容、数量、质量等都有待规范,但也必须考虑监管带来的双面影响,既要鼓励积极披露也要注意企业的投机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愿性披露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文华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监管执法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在综述上市公司强制信息披露监管理论及我国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演进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执法情况及存在的法规制度设计偏差、监管执法就事论事、监管执行错位、执法周期长、执法成本高昂、民事司法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修改完善证券法规、大幅增加违法违规成本,以信息披露为抓手、建立综合查办与防控机制,监管执法归位尽责、查处到位,强化民事、司法惩治等加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监管执法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易烨  
2018年初,獐子岛又因2017年年报信息披露问题遭遇市场和股民热议。当上市公司的业绩逐年下滑和巨亏频繁出现,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管存在问题,间接导致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尤其众多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违规问题,进一步加剧投资人的投资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和处罚概况《中国经济周刊》对沪深两市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惠芳  
从信息是否可观测、可核实的经济特性出发,分析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有限性的根源及其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共存的问题。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对披露一些动机不可观测、内容不可核实的信息存在一定的有限性,而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则能很好地对这类信息进行披露,因此两种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实现一定的共存,使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从单纯以管制为主转变为激励与管制并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孙烨楠  
本文以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和保护为主线,分析了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源于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要求;探讨了政府和注册会计师在界定和保护会计信息产权中的发展和不同作用;并论证了监管制度的不足与缺陷,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周勤业  
借鉴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历史与实践,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进行了初步探索。结合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指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贾敬全  卜华  姚圣  
考虑到政府监管部门与公司均为有限理性参与人,文章通过构建环境信息披露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政府环境信息披露监管部门和公司的策略变化及演化趋势,并针对达到的演化博弈稳定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监管的稳定状态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成本、政府环境信息披露监管成本、处罚力度等因袭密切相关。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环境信息披露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静  谭章禄  苏嘉莉  
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新规频出的背景下,文章选取2012—2021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按照大数据分析的全体性、混杂性和相关关系思维,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及其内在关联。结果表明:相比未发生信息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违规公司在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z值等指标上取值更低;相比低违规风险类的上市公司,中高违规风险类公司表现出更高的资产负债率、更低的资产报酬率、更消极的信息披露情感语调等特点。依据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披露违规逻辑,有助于监管机构分类施策,提升监管的专业性、精准度和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帆  
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在操作上更便捷,准入门槛低,更能满足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处理和披露方面的发展情况,然后从银行监管入手,提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长远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宝成  任佳  
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合法性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探索政府监管强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作用和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政府监管强度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在"硬性"、"硬性-积极"披露上效果更为明显,并且这一效果是由于政府监管压力下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了中介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崎  刘承睿  
信息披露监管强调市场自律,被认为是提高市场效率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监管工具之一,而次贷危机则暴露出现代金融体系中信息披露监管的有效性大幅下降。现代金融体系中复杂的金融创新工具和投机性操作使得资产价格频繁波动、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强,经济主体更多地受"非理性行为因素"的影响做出决策选择。市场参与者过度地承担风险是造成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监管当局应该转变监管范式,研究市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进一步完善市场自律机制的同时,加强对市场非理性行为的监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丹  吴国萍  王晓来  
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结果为依据,通过2008~2010年吉林省上市公司与全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比较,发现吉林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低于全国水平。究其原因,与外部监管环境宽松和内部监管机构独立性不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从加大处罚力度、强化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再监督"、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隶属地位等方面入手加以治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惠芳  
强制披露制度对某些信息的监管部分无效或完全无效,其原因在于目前的强制披露涵盖了实质上属于自愿披露的项目。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从信息的经济实质出发,在分析强制披露对不同信息有效程度的基础上,对强制披露及自愿披露的范围和涵义进行了重新界定,从而为资本市场信息的有效监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文华  
本文简述了美国IPO注册制及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分析了我国IPO审核及后续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我国进行IPO注册制改革,实行"中国式注册制"的现实必然性。文章提出了修改完善证券法规、确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理念,解决IPO监管错位、真正做到以信息披露监管为核心,构建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功能监管,充分发挥派出机构作用、强化IPO事中事后监管等中国式注册制下IPO及其后续信息披露监管的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