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7)
- 2023(16137)
- 2022(13785)
- 2021(12614)
- 2020(11049)
- 2019(24871)
- 2018(24726)
- 2017(47350)
- 2016(25633)
- 2015(28744)
- 2014(28522)
- 2013(27997)
- 2012(25566)
- 2011(23039)
- 2010(22710)
- 2009(21126)
- 2008(21137)
- 2007(18720)
- 2006(16057)
- 2005(14267)
- 学科
- 济(102442)
- 经济(102300)
- 管理(82463)
- 业(75890)
- 企(64274)
- 企业(64274)
- 方法(49404)
- 数学(43736)
- 数学方法(43226)
- 财(32773)
- 农(26624)
- 中国(24481)
- 制(23268)
- 业经(22817)
- 务(21614)
- 财务(21550)
- 财务管理(21499)
- 学(20868)
- 企业财务(20500)
- 贸(19631)
- 贸易(19625)
- 易(19111)
- 地方(17898)
- 农业(17371)
- 银(16499)
- 银行(16442)
- 技术(16153)
- 环境(15723)
- 体(15688)
- 融(15632)
- 机构
- 大学(368270)
- 学院(366334)
- 济(147965)
- 经济(144996)
- 管理(144356)
- 理学(125100)
- 理学院(123788)
- 管理学(121621)
- 管理学院(120946)
- 研究(117676)
- 中国(89472)
- 京(75639)
- 科学(73843)
- 财(71238)
- 农(65944)
- 所(59306)
- 业大(58702)
- 财经(56785)
- 中心(56341)
- 江(54501)
- 研究所(53921)
- 农业(52389)
- 经(51482)
- 北京(46319)
- 经济学(45462)
- 范(44265)
- 师范(43646)
- 州(42699)
- 院(42382)
- 财经大学(42252)
- 基金
- 项目(252808)
- 科学(198974)
- 基金(186057)
- 研究(177645)
- 家(164374)
- 国家(163072)
- 科学基金(140006)
- 社会(114262)
- 社会科(108495)
- 社会科学(108462)
- 基金项目(99252)
- 省(99074)
- 自然(93213)
- 自然科(91120)
- 自然科学(91089)
- 自然科学基金(89518)
- 划(83896)
- 教育(82030)
- 资助(75317)
- 编号(70517)
- 重点(57047)
- 成果(56672)
- 部(55836)
- 创(53103)
- 发(52644)
- 创新(49851)
- 科研(49714)
- 制(48076)
- 国家社会(47954)
- 教育部(47841)
- 期刊
- 济(153572)
- 经济(153572)
- 研究(97846)
- 中国(67712)
- 学报(63825)
- 财(58931)
- 农(58292)
- 科学(55110)
- 管理(51027)
- 大学(47299)
- 学学(44945)
- 农业(38804)
- 融(31843)
- 金融(31843)
- 教育(30869)
- 技术(30763)
- 财经(28322)
- 业经(25241)
- 经济研究(24891)
- 经(24151)
- 业(20995)
- 问题(20764)
- 版(19034)
- 理论(18272)
- 图书(18144)
- 技术经济(17498)
- 统计(17263)
- 财会(17263)
- 科技(17119)
- 贸(16687)
共检索到525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瑜如 刘珊
协议转让方式下的控制权转移以定价灵活、成本低廉等优势在具有控制权转让需求的企业中备受欢迎,由于该过程并不具备公开性及透明性,进一步导致控制权溢价现象频繁发生。信息披露作为连接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纽带,对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及改善市场信息环境具有显著作用。基于此,文章着眼于信息披露对控制权溢价的影响,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深入探讨协议转让过程中信息披露对控制权溢价水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信息披露和控制权溢价两方面给予建议。
关键词:
协议转让 信息披露 控制权溢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邦坤
上市公司控制权协议转让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一直是上市公司并购的基本形式,要约收购仅是辅助手段。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由于现行法在定价和审批等方面的限制,协议转让受到严格限制,导致股改后我国控制权市场面临空缺,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丧失,公司并购裹足不前。未来应当对现行规则进行改革,建立起以协议转让和证券商报价制度为特征的控制权协议转让制度。
关键词:
控制权协议转让 公司并购 协议定价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乔薇
本文以股改之前七年内引发控制权变更的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事件为样本,区分本地并购与异地并购、相关并购与多元化并购,对实际控制人通过转让控制权攫取私有收益的程度进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实际控制人,以及普遍受到地方政府干预的非政府实际控制人将控制权转让给异地、异行企业时获得的转让溢价更高;支付较高控制权转让溢价的并购方实施内幕交易的程度更严重,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更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斌 赵彩云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控制权转移定价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而控制权转移溢价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并购双方的利益大小。基于控制权转移溢价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文章选择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文章研究我国深市和沪市2005年~2009年5年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并通过分析目标公司的相关特征,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统计得出影响控制权转移溢价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目标公司规模与控制权转移溢价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控制 溢价 影响因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文婷 李善民
本文通过构建控制权转移成本分析模型,分析了控制权协议转让中制度改善对公司价值及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制度改善能够约束控股股东攫取私有收益的行为,降低控制权协议转让中的利益侵占,提高控制权转移效率。本文使用20042010年中国控制权协议转让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制度改善能够提高控制权协议转让效率,即制度改善能促使转让后的公司价值和财务绩效改善更多,并能够有效地约束转让后的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
关键词:
制度改善 公司价值 利益侵占 协议转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民 张媛春
控制权协议转让的交易规则主要分为市场规则(又称私下谈判规则)和同等权利规则,市场规则是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协议转让的主要交易规则。本文认为,制度环境对交易规则有重要影响,同样的交易规则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率结果。本文着重分析了公司治理的外部制度环境(以下简称制度环境)对市场规则成本的影响,通过建立成本分析模型对比了市场规则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成本差异。结果表明,在较差的制度环境下,市场规则会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制度环境的改善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我国市场规则下控制权协议转让的整体效率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本文...
关键词:
控制权转让 交易规则 制度环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文婷 李善民
本文通过构建控制权转移成本分析模型,分析了控制权协议转让中制度改善对公司价值及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制度改善能够约束控股股东攫取私有收益的行为,降低控制权协议转让中的利益侵占,提高控制权转移效率。本文使用2004~2010年中国控制权协议转让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制度改善能够提高控制权协议转让效率,即制度改善能促使转让后的公司价值和财务绩效改善更多,并能够有效地约束转让后的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
关键词:
制度改善 公司价值 利益侵占 协议转让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晓东
从控制权协议转让中止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协议转让的研究发现,当控制权协议转让交易双方的预期差异较大时,控制权协议转让很可能发生中止现象,而带有国有股权性质背景的控制权协议转让则不大可能发生转让中止。这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市场自愿交易规则在控制权协议转让这种股权交易方式中体现得还不够充分,尚需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预期差异 股权性质 控制权协议转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乔薇 李瑞敏
本文采用2001-2006年发生的407起上市公司大宗股权协议转让数据,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性质、股权性质变更和控制权转让方式对转让溢价的影响,发现政府作为目标公司实际控制人,具有与非政府实际控制人所不同的"掏空"方式;政府实际控制人将控制权转让给不具有政府背景的并购方时,更倾向于收取较高的转让溢价;在政府普遍干预控制权市场的制度背景下,异地出让控制权带有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并购方收购目标公司的溢价越高,内幕交易越严重,宣告日前的累计超额收益成为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最终实现形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兰霜霜 程文莉
基于创业板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征,选取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成立以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的所有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共计379家,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对IPO抑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以开盘价计算的IPO抑价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完整程度以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反应都不显著,而以收盘价计算的IPO抑价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完整性反应不显著,但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反应显著。基于"信号传递理论",文章建议建立"四位一体"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治理模式,以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IPO抑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梅 李强
本文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与控制权转让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在不加区分行业竞争程度的情况下,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与终极控制权由国有投资主体转为民间投资主体,以及在国有投资主体间转让呈现替代作用,而与终极控制权在民间投资主体间转让具有互补作用。将样本按照行业竞争程度分类后的检验结果表明,在高度竞争行业,产品市场竞争与终极控制权由国有投资主体转为民间投资主体、在国有投资主体间转让,以及控制权的直接变更具有替代作用,而与控制权在民间投资主体间转让具有互补作用,这说明高度竞争行业更容易发生成功的控制权转让;在低度竞争行业,由于市场竞争作用的限制,终极控制权由国有投资主体转为民间投资主体对公司业绩的改善作用更...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控制权转让 终极控制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亚莉 李静静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对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减持的股权转让溢价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观察与测度。研究发现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均通过减持获取股权转让溢价,但控股股东的减持获利水平显著高于非控股股东,减持成为我国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一种新途径。实证研究显示,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溢价受控制权程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性质和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影响。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程度与股权转让溢价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股权转让溢价负相关,经营绩效与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溢价负相关。本文建议加强对非国有控股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转让行为的监管,并积极推动第二至第五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
关键词:
大股东减持 股权转让溢价 控制权私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玲
本文将投资者信心置入创新信息披露与公司长期估值溢价的关系中,分析了创新驱动背景下,企业创新信息披露如何通过投资者信心的中介渠道影响公司估值的长期溢价。本文以2015-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企业创新信息披露质量测度体系,研究表明,创新信息披露能够促进公司估值的长期溢价,企业创新行为能够被市场感知。但这种促进作用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投资者信心的中介效应实现的。企业通过持续的创新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投资者信心,是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根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辉 何玉梅
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往往会利用控制权溢价为自己谋求私利,从而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运用2002-2006年的样本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隐性利益水平所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转让溢价与转让比例呈正相关,与转让溢价水平与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比率、流通股数和公司规模均呈负相关。同时,随着转让比例的上升,一开始溢价比例会增加,当转让比例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时,溢价比就会随之下降。用法律或制度安排保护中小股东以及或者形成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更为有利。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溢价 中小投资者权益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强 邹高峰
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交易中控制权交易与小额股权交易在转让价格上的差异,对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进行定量分析表明,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约为17.4%左右,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根据控制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这种控制权价值主要来自上市公司本身具有的壳价值。非流通股股权转让的溢价水平与转让比例、流通股比例、总资产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与流通股规模、资产负债率、转让后的控股比例和每股现金量正相关;而流通股规模与控制权价值正相关,流通股比例和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与控制权价值溢价负相关。
关键词:
控制权价值 非流通股 股权转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