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88)
2023(18866)
2022(15877)
2021(14743)
2020(12526)
2019(28783)
2018(28456)
2017(55461)
2016(29324)
2015(32307)
2014(31730)
2013(31234)
2012(28383)
2011(25027)
2010(25120)
2009(23757)
2008(22618)
2007(20066)
2006(17588)
2005(15599)
作者
(80440)
(66929)
(66280)
(63124)
(42528)
(31868)
(30381)
(25892)
(25519)
(23909)
(22851)
(22417)
(21205)
(20903)
(20695)
(20339)
(19902)
(19500)
(19247)
(19062)
(16321)
(16181)
(16136)
(15378)
(14910)
(14909)
(14798)
(14738)
(13269)
(13186)
学科
(119410)
经济(119290)
(105328)
管理(97254)
(93533)
企业(93533)
方法(56261)
数学(46151)
数学方法(45584)
(37133)
业经(35778)
(34887)
中国(33392)
(29076)
金融(29074)
(27250)
银行(27217)
(27154)
财务(27079)
财务管理(27039)
(26118)
企业财务(25744)
(24757)
农业(24736)
技术(23826)
地方(23211)
理论(23050)
(20502)
(20256)
(20231)
机构
学院(405384)
大学(403960)
管理(169963)
(166202)
经济(162869)
理学(146592)
理学院(145177)
管理学(142824)
管理学院(142073)
研究(124836)
中国(103796)
(84408)
(78761)
科学(73994)
财经(63238)
(62013)
中心(60849)
(59563)
(59536)
(57548)
业大(57297)
研究所(53870)
北京(52713)
经济学(49873)
(49056)
(48774)
师范(48626)
农业(48200)
财经大学(47117)
商学(45779)
基金
项目(274879)
科学(218877)
研究(204206)
基金(201849)
(173440)
国家(171919)
科学基金(151309)
社会(130628)
社会科(124066)
社会科学(124033)
(107259)
基金项目(107099)
自然(97880)
自然科(95760)
自然科学(95740)
自然科学基金(94058)
教育(93068)
(88675)
编号(83673)
资助(82658)
成果(66400)
(60548)
(60541)
重点(60197)
(57899)
创新(55882)
课题(55429)
国家社会(54017)
项目编号(52966)
教育部(52862)
期刊
(178921)
经济(178921)
研究(118226)
中国(74808)
管理(66066)
(63822)
学报(56688)
(56363)
科学(53784)
(50034)
金融(50034)
大学(44466)
学学(41773)
教育(39747)
农业(38086)
技术(37651)
财经(31243)
业经(31011)
经济研究(28026)
(26792)
问题(22844)
图书(22303)
技术经济(21978)
(21843)
理论(20887)
科技(19415)
现代(19408)
财会(19293)
实践(19014)
(19014)
共检索到598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子敏  李婵娟  季仁春  
基于抓取的P2P网贷平台人人贷中借款目的为"企业用途"的数据,在文献梳理基础上,建立二元逻辑回归方程,对小微企业在互联网融资过程中投资者形成的身份偏好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将借款人身份分为工薪阶层和小微企业主两类,发现投资者存在对借款人的身份歧视现象,进而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释。研究认为,由于信息披露不足与信息不可信,投资者认为具备"小微企业主"这一身份的借款人的借款存在较高的风险,从而形成了投资者更愿意支持"工薪阶层"借款的投资偏好。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P2P网贷平台和政府部门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子敏  李婵娟  季仁春  
基于抓取的P2P网贷平台人人贷中借款目的为"企业用途"的数据,在文献梳理基础上,建立二元逻辑回归方程,对小微企业在互联网融资过程中投资者形成的身份偏好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将借款人身份分为工薪阶层和小微企业主两类,发现投资者存在对借款人的身份歧视现象,进而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释。研究认为,由于信息披露不足与信息不可信,投资者认为具备"小微企业主"这一身份的借款人的借款存在较高的风险,从而形成了投资者更愿意支持"工薪阶层"借款的投资偏好。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P2P网贷平台和政府部门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晓红  赖俊彬  赵翠翠  杨立  
基于风险认知与风险偏好理论,利用一个P2P网络借贷平台中独特的用户行为轨迹追踪数据集,以投资人网站访问深度作为网络互动程度的代理,以选择投资不同风险属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作为投资偏好的表现,考虑投资人投资前的相对风险偏好系数和期望收益率,实证研究访问深度与投资风险偏好之间关系及其在不同群体中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访问深度越深,投资人越偏好于选择投资低风险的金融产品;(2)IV Probit估计结果进一步表明,访问深度每增加一单位,投资人选择高风险金融产品的概率下降5.18%;(3)访问深度对投资风险偏好的影响在不同性别、资产特征、账户特征和历史投资特征的群体中均存在异质性。本文研究可应用于智能投资顾问领域,研究结论对于引导投资人合理投资,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理财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慕丽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科技的深入发展催生出了现代投资者极为青睐的一种金融投资方式——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将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相融合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它使支付转账、资金融通和信息中介等金融服务都可以借助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也对传统的金融行业形成了不小的冲击,更对投资者的偏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何雨容  朱如嘉  张煜  谢丹丹  黄冠婷  
本文对作为未来市场主力投资者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互联网金融方面的调研,利用搜集到的数据建立了Logit和Probit模型来研究影响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概率的因素,其中影响投资者选择的诸多因素中,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态度是最显著的,其次是对互联网金融公司资产状况的重视程度、对互联网金融了解途径的数量等其他因素。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先玲  王彦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各平台发展经常面临资金困境,能否及时获得风险投资突破资金瓶颈显得至关重要。为更好地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投资,采用实物期权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投资机构的行为偏好,研究发现:需求漂移率和政府优惠力度的提高,会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产生正面影响;而需求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越高,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越小。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要获得充裕的发展资金,一方面需要平台强化自身业务创新,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平台经营行为,以维持业务增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支持和适当引导。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先玲  王彦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各平台发展经常面临资金困境,能否及时获得风险投资突破资金瓶颈显得至关重要。为更好地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投资,采用实物期权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投资机构的行为偏好,研究发现:需求漂移率和政府优惠力度的提高,会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产生正面影响;而需求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越高,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越小。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要获得充裕的发展资金,一方面需要平台强化自身业务创新,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平台经营行为,以维持业务增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悦  史梦鸽  
"十三五"规划指出企业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本文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为主线,通过对当今"互联网+"时代背景及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的分析,运用模块化思想,构建环境信息"5D"披露模型;从披露主体与披露对象两个层面切入,根据不同性质的企业及不同利益需求者的信息需求设计相应模块,并细化到环境财务报表的具体增加科目,为"互联网+"新常态下网络会计的"万物互联"新业态做出有益探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敏灵  薛静  
科技人员可采取"基于专利专长的互联网+模式",大学生可采取"基于学习成长、应用创新的互联网+模式",城乡居民采取"基于行业、岗位路径依赖的互联网+模式"。在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创业创新的大背景下,涌现出一批"创客",他们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善于发现问题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大众创业,"创"就是开始做,"业"就是"成就","大众"既包括精英又包括草根,"大众创业"的主体主要是科技科研人员(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大学生、城乡居民、海归人士(境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敏灵  薛静  
科技人员可采取"基于专利专长的互联网+模式",大学生可采取"基于学习成长、应用创新的互联网+模式",城乡居民采取"基于行业、岗位路径依赖的互联网+模式"。在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创业创新的大背景下,涌现出一批"创客",他们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善于发现问题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大众创业,"创"就是开始做,"业"就是"成就","大众"既包括精英又包括草根,"大众创业"的主体主要是科技科研人员(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大学生、城乡居民、海归人士(境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殷红  
本文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2016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中的会计师事务所为样本,以会计师事务所官网上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为数据来源,实证检验了不同特征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和披露偏好的差异。研究结论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品牌、规模、盈利能力与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受到处罚和惩戒的事务所并未披露更多与客户和服务相关的信息,连续多次受到处罚的事务所为了转移公众关注、改善与政府和社区的关系,倾向于增加有助于改善企业形象的社区责任信息披露;从短期来看,高成长的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并未显著高于低成长事务所,从长期来看,高成长的事务所为了拉客户、开拓市场,增加了与客户和服务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但是其他责任信息并未显著增加,从而可能影响事务所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殷红  
本文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2016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中的会计师事务所为样本,以会计师事务所官网上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为数据来源,实证检验了不同特征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和披露偏好的差异。研究结论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品牌、规模、盈利能力与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受到处罚和惩戒的事务所并未披露更多与客户和服务相关的信息,连续多次受到处罚的事务所为了转移公众关注、改善与政府和社区的关系,倾向于增加有助于改善企业形象的社区责任信息披露;从短期来看,高成长的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佘晓燕  毕建琴  
上市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被很多新闻媒体当作负面报道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大量上市企业未披露实际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在此背景下研究负面偏好对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2012年至2017年中国A股主板市场上有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企业为样本,从负面偏好的坏消息过度反应和事物类别诊断两个层面分别探究中国强制实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来,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与来自主要外部利益相关方负面后果之间的关系。采用Tobit、Probit和OLS回归估计方法,检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与来自监管机构、诉讼相关方、审计师和投资者4个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负面后果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数量与负面后果程度之间的关系。之后进一步探究内部控制质量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负面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有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企业而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更易引起负面后果,现阶段的内部控制监管机制对此没有构成有效的威慑;(2)外部利益相关方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过度反应对企业有实质性影响,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显著引起监管处罚、诉讼仲裁、非正常审计师变更和负面市场反应;(3)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充分程度与负面后果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充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能够削弱与之相对应的负面后果;(4)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正向调节充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对负面后果的削弱作用。负面偏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内生动力,催生上市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更多隐瞒和不充分披露,即"劣币驱逐良币"。研究结论为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一个新视角,也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部门开展监管工作提供相应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雷  朱玉  谢心怡  
新时代大学生是未来互联网金融投资市场的主力军,研究其风险认知、风险偏好与投资行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15所高校694位样本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ANOVA分析、Logistic回归和Probit回归等方法实证研究后发现:(1)大学生认知到的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和网络风险越大,投资就越谨慎,但是金融业务风险认知与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表明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创新背后的信用风险等认知能力有限;(2)大学生风险偏好程度越高,发生互联网金融投资行为可能性越大,风险偏好还可通过影响风险认知间接作用于投资决策,支持了风险认知的中介效应假说;(3)大学生的金融素养也会对其投资行为产生正向效应。上述结论在不同风险认知组和不同层次高校具有稳健性。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促进大学生理性投资,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喻言  徐鑫  
本文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风险偏好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显著;从风险偏好调节作用模型分析发现,农户风险偏好抑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的促进作用,强化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在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样本中,农户风险偏好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农户越偏好风险,越倾向于配置风险性金融资产;依据农户风险偏好程度分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效应具有风险偏好情景依赖特征。此外,按照地区划分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效应大小存在地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