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0)
2023(8663)
2022(7210)
2021(6531)
2020(5230)
2019(12007)
2018(12271)
2017(22933)
2016(12109)
2015(13624)
2014(13979)
2013(13697)
2012(13058)
2011(11960)
2010(12224)
2009(11327)
2008(11535)
2007(10454)
2006(10022)
2005(9561)
作者
(36140)
(29967)
(29889)
(28545)
(19202)
(14291)
(13777)
(11672)
(11483)
(11053)
(10400)
(10161)
(9908)
(9842)
(9586)
(9211)
(8957)
(8812)
(8576)
(8453)
(8008)
(7400)
(7359)
(6939)
(6900)
(6877)
(6829)
(6727)
(6129)
(6004)
学科
(55730)
经济(55675)
管理(35310)
(34906)
(28159)
企业(28159)
(20951)
银行(20806)
中国(19603)
(19583)
(19349)
地方(17788)
方法(16113)
技术(15223)
(15156)
业经(14893)
(14720)
金融(14720)
数学(13400)
数学方法(13289)
(12001)
(11478)
制度(11475)
农业(10692)
(10269)
(10252)
业务(10134)
地方经济(9945)
(9361)
(8830)
机构
学院(173460)
大学(172092)
(73986)
经济(72311)
研究(65970)
管理(64798)
中国(57276)
理学(52430)
理学院(51834)
管理学(51167)
管理学院(50808)
(39148)
科学(37721)
(36823)
(33956)
中心(31014)
研究所(30080)
(29798)
(29450)
财经(27023)
北京(25888)
(24758)
(24667)
师范(24514)
(24502)
(24374)
银行(23458)
(23349)
农业(22491)
业大(22378)
基金
项目(103819)
科学(81255)
研究(81065)
基金(72080)
(61932)
国家(61355)
科学基金(52263)
社会(50459)
社会科(47920)
社会科学(47913)
(41878)
基金项目(37252)
教育(36500)
编号(34394)
(34348)
自然(30771)
自然科(30017)
自然科学(30013)
成果(29630)
自然科学基金(29467)
资助(29202)
(28611)
课题(24229)
重点(23620)
发展(23456)
(23057)
(22439)
(22408)
项目编号(21354)
创新(21084)
期刊
(93159)
经济(93159)
研究(62588)
中国(47018)
(34061)
金融(34061)
(28353)
(28182)
管理(26196)
教育(25577)
学报(23466)
科学(22761)
技术(18876)
农业(17935)
大学(17771)
学学(16100)
业经(15630)
经济研究(14756)
财经(13920)
图书(12738)
(11998)
问题(11415)
(10795)
论坛(10795)
理论(10243)
技术经济(10165)
(9616)
实践(9308)
(9308)
国际(8897)
共检索到305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国进  沈炳熙  
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革命对银行业的传统业务和产业组织结构的影响。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战略是利用金融工程技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银行业出现分散化和集中化并存的趋势 ,而内部组织结构和决策系统的设计将成为影响大银行的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强化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自我责任的同时 ,通过市场纪律加强银行治理将成为银行监管制度改革和设计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奇  
目前多数信息系统仍为人—机系统。信息技术革命将使新一代分布式信息技术被广泛使用 ,开发出包括数字图书馆、远程教育、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等各种更先进的系统。分布式信息系统包括以人为中心的计算、分布式协同环境、快速合成和仿真工具 4部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5。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孟令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特别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传统的经济格局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这给在原有经济格局中处于落后状态的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能否抓住机遇 ,充分利用新的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各种机会 ,成为关乎区域经济长远发展及其在未来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的首要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小宁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知识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而导致高等学校之间和学校内部的以知识分类为基础的专业化分工的出现。随着学校内部分工的扩大和深化,出现了边际成本递减趋势,于是高等学校的规模也随之而扩大。但是分工的形式和教育技术的水平是对应的。一定的技术水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姜建强  乔延清  孙烽  
信息技术革命无疑是人类经济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技术进步 ,但是统计上的观察表明 ,自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爆发信息技术革命以来 ,经济不仅没有得到更快的增长 ,而且与此前的年份相比 ,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反而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理论上 ,一般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生产率悖论”。本文试图对这一悖论的几种解释进行考察和评析 ,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池元吉  田中景  
近 1 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IT革命。由于多种原因 ,日本IT革命进展迟缓 ,不仅被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亚洲“四小”也已走在日本前面。日本已经制定了“IT立国”的国家战略 ,采取了许多举措 ,想在今后的 5年之内成为世界上最高水准的IT大国 ,但这并非易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海贵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兴起了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 ,由此开始迈向信息经济时代 ,即是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在以往 ,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进行。在 2 1世纪 ,城市化与信息化、知识化同步进行 ,将会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一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二是提高城市人口质量 ;三是改善城市空间条件 ;四是数字城市的兴起。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文彦  
在过去30年时间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1972年 Dialog 开通商业化服务,之后其业务不断扩展,现已成为最大的数据库检索服务提供商。1973年,Lexis Nexis 也相继开通。外部环境的变动极大地改变了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面貌,信息技术在图书馆诸如编目、流通、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参考咨询、用户培训等业务流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网络通讯技术迅速兴起,用户的信息需求发生巨大变化,这给图书馆提出巨大的挑战,印刷品借阅量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玉棉  
随着全球化和新技术的推进 ,日本的整个雇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部分劳动力由于与生产资料不能很好结合”而失业。为了适应雇用环境的变化 ,降低失业率 ,对劳动力进行就业能力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 ,日本就业培训事业方兴未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才平  何向阳  吴瑞华  
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从"校校建信息资源库"到"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共享互换";教育信息资源利用从静态的"单一获取"到动态的"利用、建设";教师资源配置从"实地挂职支教"到"异地网络支教";在职教师培养从"集中观摩课教研活动"到"异地网络教研互动";网络教学从"基于资源的网络教学"到网络"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终身学习从固定时间地点的"在线学习"到脱离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今声  果艺  
我国农业污染已相当严重,迫切需要进行农业的重大变革。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为农业变革提供了契机。文章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深远意义,运用生物技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鹏   史丹  
准确把握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效能,对于我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中国拥有一系列优势条件,包括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型国家建设迈上新台阶、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挑战,如全球经济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西方国家构建政治化和“去中国化”的数字安全体系与经贸规制等外部挑战,以及相关监管方式和法规体系建设滞后、新技术衍生的产业发展路径不清晰等内部挑战。因此,我国要加强监管和规划设计,高度重视新技术革命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挑战;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双重作用;完善创新生态,构建开放协同的新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高质量“引进来”和“走出去”,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