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24)
- 2023(18442)
- 2022(15341)
- 2021(14307)
- 2020(12077)
- 2019(27604)
- 2018(27220)
- 2017(52162)
- 2016(27632)
- 2015(31126)
- 2014(30643)
- 2013(30608)
- 2012(28022)
- 2011(25007)
- 2010(24998)
- 2009(23625)
- 2008(22680)
- 2007(19886)
- 2006(17569)
- 2005(15953)
- 学科
- 济(116572)
- 经济(116440)
- 业(100563)
- 管理(92286)
- 企(88804)
- 企业(88804)
- 方法(52114)
- 数学(42098)
- 数学方法(41713)
- 中国(36203)
- 财(34798)
- 业经(34671)
- 农(34414)
- 融(28312)
- 金融(28311)
- 银(26981)
- 银行(26944)
- 行(26003)
- 制(25453)
- 务(24841)
- 财务(24770)
- 财务管理(24739)
- 农业(24298)
- 技术(23743)
- 企业财务(23484)
- 贸(23101)
- 贸易(23080)
- 易(22531)
- 地方(22165)
- 理论(21584)
- 机构
- 学院(394253)
- 大学(394249)
- 济(167361)
- 经济(163996)
- 管理(162246)
- 理学(139269)
- 理学院(137860)
- 管理学(136055)
- 管理学院(135299)
- 研究(129623)
- 中国(105918)
- 京(84172)
- 财(76758)
- 科学(76144)
- 所(63556)
- 财经(61705)
- 中心(60610)
- 农(60537)
- 研究所(57564)
- 江(56858)
- 经(56317)
- 业大(54853)
- 北京(53512)
- 经济学(50885)
- 范(48737)
- 师范(48354)
- 农业(47237)
- 州(46827)
- 院(46594)
- 经济学院(46079)
- 基金
- 项目(263991)
- 科学(209853)
- 研究(197644)
- 基金(194283)
- 家(167615)
- 国家(166176)
- 科学基金(144665)
- 社会(127525)
- 社会科(121061)
- 社会科学(121030)
- 基金项目(102747)
- 省(100748)
- 自然(91813)
- 自然科(89774)
- 自然科学(89755)
- 教育(88535)
- 自然科学基金(88216)
- 划(83901)
- 编号(80450)
- 资助(79161)
- 成果(64910)
- 部(58935)
- 重点(58134)
- 创(56990)
- 发(56363)
- 课题(53551)
- 国家社会(53405)
- 创新(52669)
- 教育部(51277)
- 项目编号(50597)
- 期刊
- 济(183131)
- 经济(183131)
- 研究(118434)
- 中国(75284)
- 管理(62128)
- 财(60357)
- 学报(56066)
- 农(55668)
- 科学(53780)
- 融(45142)
- 金融(45142)
- 大学(43151)
- 学学(40270)
- 农业(38600)
- 教育(38092)
- 技术(35788)
- 财经(30657)
- 业经(30249)
- 经济研究(29664)
- 经(26422)
- 图书(24332)
- 问题(23342)
- 业(22367)
- 技术经济(21781)
- 理论(19856)
- 贸(19429)
- 现代(19033)
- 科技(18556)
- 世界(18504)
- 实践(17753)
共检索到591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红 孙秋碧
文章以1996~2010年中国金融服务业数据为例,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采用Granger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全面分析了信息技术对金融服务业集聚演化影响的动态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对金融服务业机构和资产集聚影响的机制不同,金融服务业机构主要受信息资产投入的影响,且影响路径复杂;金融资产主要受信息人才因素的影响。最后,鉴于金融服务业的特殊性,指出研究中应分别建立机构集聚和资产集聚指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金融服务业 集聚演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雪梅
本文运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信息技术服务业2005-2014年面板数据,通过计算区位熵度量产业的集聚状况,结果显示,我国信息服务业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然后,使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外溢因素和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度有显著的影响。在分区域回归中,本文发现信息技术和知识外溢对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集聚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较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清正
基于新新经济地理学等视角,考虑了空间异质性特征,分区域层面、省域层面、城市层面、分行业层面详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集聚态势;在梳理了国内外金融业集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对外开放、工业支撑、经济水平、人力资本、知识溢出、城乡居民储蓄、规模经济、城市环境、政府支撑是中国金融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空间计量经济学框架下,基于各省域数据的可获得性、一致性等,采用1992-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静态和动态角度解析了中国金融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变化,认为未来中国推进金融业集聚发展应借助国民经济发展推力,搭建金融集聚战略支撑;构建和谐金融市场体系,引导金融资源自由流动;合理优化布局金融分...
关键词:
金融业集聚 异质性 中国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蕾茜
本文在对中国金融业集聚态势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金融业集聚的各种效应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说,采用2005-2014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分行业和地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接近效应和学习效应对于我国金融业集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共享效应的作用则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地区和行业层面上看,市场接近效应和学习效应对金融业集聚同样存在显著影响,并由于地区和行业自身特征不同,其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
金融产业 集聚 驱动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红 孙秋碧
文章采用符号数据方法,从机构集聚和资产集聚角度系统研究我国金融服务业的集聚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我国金融服务业呈现扩散—形成集聚—集聚稳定增长—集聚扩散的发展规律;同时,机构集聚较资产集聚发展迅速,我国远未达到金融集聚高级阶段。
关键词:
符号数据 金融服务业 集聚演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东华 信婧
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应用能够便利地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突破资源配置的地域隔阂和刚性约束,增强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服务型制造业发展,进而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分析信息技术扩散推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构建测度信息技术融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衡量指标,利用DEA方法测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并采用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对信息技术扩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扩散能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融入程度越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就越高,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互联互通,普及计算机知识,提升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能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进而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善浪 王健
本文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 Network Theory,ANT),通过考察金融活动内部运作的方式,对金融商品从生产设计到公开发行,以不同阶段、不同参与者的互动过程,解释金融服务业集聚的机理。并以资本市场为例,建构资本市场的行动者网络,确认网络应涵盖的主体,分析行动者的转译过程,研究金融服务业内部的网络联系特征。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行动者网路理论 转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琳 李勇
文章构建了理论模型,并选用城市样本数据和多层线性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产业间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知识溢出和产业多样化有益于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发展,而现阶段的城市产业专业化对金融服务业集聚呈现负向的显著影响。我国的金融服务业主要集聚在以城市产业多样化为特征的大城市,且各市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程度差异较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炳才
本文描述了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所面临的外部压力和要求,指出中国金融开放离国际社会的要求差距还很大。中国金融市场的状况和发展阶段决定了过早参与国际金融自由化、全球化,对中国将产生不利影响。应该把握金融开放进程,研究新形势下金融开放的条件。金融开放要与经济发展阶段、成熟程度和国家产业技术成熟程度、企业竞争力成熟程度结合起来考虑。在金融开放中要注意削减来自于内部的风险,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开放 自由化 风险防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齐昕 林木西
经历了古时期的"黄河时代"和"大运河时代"的历史演变,中国的金融集聚和金融中心已逐步成长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历史发展经验表明,区位、经济、政府、基础设施因素一直是影响金融集聚形成的要素。本文试图探讨上述要素以及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特色的信息、创新和网络技术因素对现代金融集聚的影响,并用2003~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时间段内除金融创新和基础设施投资外的上述其他要素均对金融集聚产生正向影响。这为今后更有效地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古代演进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程肖芬
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是经济服务化的产物,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地方产业竞争优势的突破口,而完善的动力机制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文章基于自组织理论,重点分析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演化发展及动力机制,并结合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和机遇,提出建议。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集聚 演化 动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艺 李树丞 李林
选取23个指标,建立了金融集聚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引用主成分分析对我国31个省及直辖市的金融集聚程度进行评价,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提出如何通过金融集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 主成分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豆晓利
本文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CR5指数对中国金融产业2001—2010年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金融业具有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且总体集聚程度不断增强,金融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其中北京、上海的金融集聚程度最高,而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程度较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金融中心的辐射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增林 李冰心
通过构建全面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2006—2014年全国31个省域(除港澳台外)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数,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和GIS分析其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稳步提升趋势,高水平省份的发展速度快于低水平省份,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仍以中低水平为主;高水平和较高水平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等内陆地区,且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内部行业以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年均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增林 李冰心
通过构建全面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2006—2014年全国31个省域(除港澳台外)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数,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和GIS分析其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稳步提升趋势,高水平省份的发展速度快于低水平省份,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仍以中低水平为主;高水平和较高水平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等内陆地区,且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内部行业以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年均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