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6)
- 2023(11700)
- 2022(9906)
- 2021(9105)
- 2020(7492)
- 2019(16635)
- 2018(16444)
- 2017(30072)
- 2016(17158)
- 2015(19522)
- 2014(19197)
- 2013(17761)
- 2012(16167)
- 2011(14604)
- 2010(14972)
- 2009(13310)
- 2008(12949)
- 2007(11824)
- 2006(10496)
- 2005(9454)
- 学科
- 济(54744)
- 经济(54700)
- 管理(50549)
- 业(48293)
- 企(40180)
- 企业(40180)
- 方法(21330)
- 中国(19490)
- 农(19310)
- 数学(17764)
- 数学方法(17433)
- 技术(17394)
- 财(15367)
- 业经(14899)
- 理论(14265)
- 教育(13301)
- 农业(12799)
- 策(12281)
- 贸(11900)
- 贸易(11895)
- 学(11846)
- 易(11603)
- 教学(11059)
- 地方(10902)
- 制(10816)
- 务(10068)
- 财务(10032)
- 财务管理(10016)
- 划(9586)
- 企业财务(9517)
- 机构
- 学院(233657)
- 大学(224862)
- 管理(85450)
- 济(85390)
- 经济(83228)
- 研究(78133)
- 理学(72664)
- 理学院(71838)
- 管理学(70417)
- 管理学院(69970)
- 中国(55174)
- 京(47583)
- 科学(47321)
- 财(39843)
- 所(39167)
- 农(38371)
- 江(38111)
- 中心(35851)
- 研究所(35372)
- 范(35077)
- 师范(34744)
- 技术(34540)
- 业大(34177)
- 财经(30900)
- 农业(30105)
- 州(30050)
- 北京(29790)
- 职业(29452)
- 院(28670)
- 经(27887)
- 基金
- 项目(152122)
- 研究(119935)
- 科学(119767)
- 基金(104359)
- 家(90115)
- 国家(89215)
- 科学基金(76137)
- 社会(71521)
- 社会科(67620)
- 社会科学(67606)
- 省(63703)
- 教育(60782)
- 基金项目(54014)
- 编号(53670)
- 划(53232)
- 自然(47292)
- 自然科(46209)
- 自然科学(46197)
- 自然科学基金(45366)
- 成果(44594)
- 资助(41941)
- 课题(39230)
- 重点(35332)
- 发(34167)
- 年(33535)
- 部(33230)
- 创(33082)
- 项目编号(32625)
- 创新(30534)
- 性(30414)
- 期刊
- 济(97878)
- 经济(97878)
- 研究(67515)
- 中国(55729)
- 教育(50013)
- 农(35253)
- 学报(34236)
- 管理(31808)
- 科学(31459)
- 财(30913)
- 技术(29091)
- 大学(25935)
- 农业(24859)
- 学学(23784)
- 职业(20413)
- 融(18865)
- 金融(18865)
- 业经(17574)
- 经济研究(15767)
- 图书(15157)
- 坛(15119)
- 论坛(15119)
- 财经(14746)
- 技术教育(13217)
- 职业技术(13217)
- 职业技术教育(13217)
- 业(13194)
- 经(12838)
- 科技(11819)
- 问题(11671)
共检索到356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晓寒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行为的变革,全球范围内教学和学习的信息技术发展得到了普遍重视。信息技术背景下,教育教学具有四方面特征:学习者参与的开放性、在线资源的生成性、学习行为的独立性、数据资源的可用性等,这些特征既适用于普通教育,亦适用于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更需要技术的渗透,职业院校学生需具备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信息素养。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技术是基础、标准是导向、课程是依托、教师是支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肖丽 谭永平 郑世珍
文章阐述了职业本科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逻辑起点,分析了其内涵和意蕴,并从学校层面提出建立"二元三级"组织体系、打造"双高双强"教学团队、构建"四性五化"内容体系、搭建"四位一体"教学平台、创建"双师双线"教学模式等加强职业本科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如俊
数字时代数字素养将成为职业院校学生未来工作、学习与生活必备的核心素养。在对数字素养以及职业院校学生数字素养内涵流变的追溯基础上,以胜任特征模型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人格心理学理论与教育生态理论为逻辑依据,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网络层次分析法、量化分析法、质化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学生数字素养总体框架模型,诠释框架的基本要素要义,提出解决学生数字素养培养问题的实践路向,即构建系统化的培育目标体系,设计层级化的要素结构框架模型,搭建多元化的培育课程体系,建设开放的培育生态,从而为职业院校实施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与政策制定提供学理参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涛涛
备受关注。"互联网+教育"在高校中逐渐被引入、推广并落地生根。高校教师采用大数据挖掘及学习分析技术、移动互联网、各类基于云服务的网络教学平台、物联网技术等现代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走向个性化、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教师信息素养是"互联网+教育"的关键,已成为高校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也是其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发生的改变出发,分析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并提出了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持续培养的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史鸿雁
本文在阐述青年教师信息素养培育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指出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青年教师信息能力包括有效获取整合信息能力、网络工具应用能力、智能化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控能力、网络沟通能力。青年教师信息素养培养途径有:把培育信息素养纳入青年教师职前培训,加强青年教师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有针地性地建立优秀培训团队和机构,建立政府支持和学校激励并行机制。
关键词:
青年教师 信息素养 “互联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莹
信息素养是生活在当代社会公众的基本素养之一,更是大学生群体必须要培养的一项目标。信息素养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在网络环境愈发复杂的今天,大学生的社交范围不断扩大,在社交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能否保持真我,坚守内心的底线,保护隐私是信息素养的一种体现。我很早就有关于信息素养培育的课程,但由于各种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晓敏
当前,职业院校发展要充分依据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大背景,深入思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职业院校实施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既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还能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一 马仁秒 陈昕苗
创新已经成为新时期"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发展的指导理念,研究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落实文化、科技等创新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提升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要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集聚创新创业类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拓展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关键词:
互联网+ 创新素养 高职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海容 汤琰 李浩君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其核心素养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政策引领,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需求导向,形成职业院校教师研修共同体;环境交互,搭建高效的线上教育服务平台。
关键词:
“互联网+” 职业教育 教师核心素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宏宝
培育职业院校学生敬业精神,是促进其生涯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产业大军整体素质的需要。依据社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以及对学生的角色期待,职业院校学生敬业精神的时代内涵应包括忠诚履职的态度取向、通精达致的能力取向、好学乐业的情感取向、走向卓越的目标取向等特质。职业院校可借助引导学生提高认识、体验情感、磨练意志、养成行为、培养信念等方略强化其敬业精神培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敬业精神 职业生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秋江
信息技术对于职业意识的培养有着与众不同的优势,其有助于驱动职业意识培养方式的变革、拓展职业意识培养路径、丰富职业意识培养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基于这些优势,建议高职院校做好三方面工作: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培育高职学生积极的职业认知;建构网络互动服务平台,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中增强职业认同感;建设校企行业三方联动的智能化实训基地,促使高职学生在职业体验中明晰就业取向。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职学生 职业意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玲 李伟东
采用自编问卷,从农业院校学生的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生态教育四个方面对生态素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业院校学生生态知识薄弱、不够系统和深入;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知行分离;生态行为不自觉,缺少监督行为;获取生态知识的渠道多元化;学校生态教育效果欠佳。建议高校整合资源,设置生态相关课程、注重生态实践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生态知识,全面培育学生生态素养。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学生生态素养 培育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亓燕
时代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辩证范畴,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行为规范是新时代赋予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技能型人才新时代职业素养的产生逻辑、问题意识、实践价值分别来源于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技能型人才新时代职业素养培育需要完成由内及外的知行转化,培育方式包括主体认知、环境熏陶、社会教育、行为践行等路径,即解决"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成为那样的人"与"这样的人做什么"等命题。
关键词:
技能型人才 新时代 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宽斌 黄丽丽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职业院校教师最重要的职业素质与核心竞争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成为一项系统工程。突破当前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教师教学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学校培训体系缺失、环境建设不完善的困境,应从教师个人和学校主体两个层面着力:转变观念,提高信息化教学意识;健全体系,确保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质量;以赛促新,促进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优化环境,夯实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根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花鸥 曾庆琪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在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时代要求下,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其中与行业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越发变得重要。职业核心素养作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发展变化的产物,必然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科学界定职业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并借助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转化原则、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开发路径、评价标准等方面对职业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进行建构,是当前加快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