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2)
- 2023(11390)
- 2022(10002)
- 2021(9482)
- 2020(7831)
- 2019(18227)
- 2018(18362)
- 2017(34829)
- 2016(18815)
- 2015(21323)
- 2014(21351)
- 2013(21152)
- 2012(19365)
- 2011(17454)
- 2010(17268)
- 2009(15895)
- 2008(15528)
- 2007(13421)
- 2006(11695)
- 2005(10407)
- 学科
- 济(76935)
- 经济(76849)
- 管理(60904)
- 业(57989)
- 企(50522)
- 企业(50522)
- 方法(37792)
- 数学(31384)
- 数学方法(31009)
- 农(19234)
- 财(19012)
- 学(18725)
- 中国(18435)
- 业经(18396)
- 技术(17482)
- 理论(16035)
- 地方(13747)
- 和(13602)
- 农业(13248)
- 贸(12969)
- 贸易(12961)
- 务(12806)
- 财务(12738)
- 财务管理(12719)
- 易(12557)
- 企业财务(12137)
- 制(12064)
- 环境(11571)
- 划(11103)
- 教育(10949)
- 机构
- 大学(277496)
- 学院(273069)
- 管理(114621)
- 济(104877)
- 经济(102533)
- 理学(99903)
- 理学院(98850)
- 管理学(97195)
- 管理学院(96689)
- 研究(87286)
- 中国(63155)
- 京(59353)
- 科学(55460)
- 财(46791)
- 所(43055)
- 业大(40981)
- 农(40633)
- 中心(39582)
- 研究所(39415)
- 财经(38396)
- 江(38016)
- 北京(37482)
- 范(36654)
- 师范(36321)
- 经(34959)
- 农业(31870)
- 州(31703)
- 院(31688)
- 经济学(30486)
- 师范大学(29578)
- 基金
- 项目(190416)
- 科学(150132)
- 研究(140264)
- 基金(138508)
- 家(120123)
- 国家(119138)
- 科学基金(103206)
- 社会(87029)
- 社会科(82385)
- 社会科学(82363)
- 基金项目(74146)
- 省(73758)
- 自然(68017)
- 自然科(66428)
- 自然科学(66414)
- 自然科学基金(65235)
- 教育(64339)
- 划(62078)
- 编号(58061)
- 资助(56763)
- 成果(47090)
- 重点(41873)
- 部(41816)
- 创(40068)
- 发(39266)
- 课题(38833)
- 创新(37235)
- 项目编号(36649)
- 科研(36169)
- 教育部(36009)
- 期刊
- 济(111786)
- 经济(111786)
- 研究(77959)
- 中国(48499)
- 学报(43454)
- 管理(41582)
- 科学(39851)
- 农(35983)
- 财(34992)
- 大学(32374)
- 教育(32151)
- 学学(29957)
- 技术(25998)
- 农业(25606)
- 图书(19762)
- 融(18278)
- 金融(18278)
- 财经(18266)
- 业经(18042)
- 经济研究(17305)
- 经(15464)
- 理论(15020)
- 科技(14853)
- 技术经济(14767)
- 情报(14449)
- 问题(14302)
- 实践(14035)
- 践(14035)
- 业(12989)
- 书馆(12986)
共检索到387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敏
随着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重点已从封闭式信息技术组织采纳行为转向交互式信息技术的跨组织系统扩散行为,以及后采纳期的组织成员采纳与使用行为,大量研究在IDT或TOE框架的基础上融合其他理论,对信息技术组织扩散进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考察。对近40年来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相关文献进行考察分析,旨在介绍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进展,建构其理论整合框架,展望其未来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组织扩散 理论整合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兰
技术扩散理论是198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国内外技术扩散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动态进行回顾,论述了相关研究在扩散尺度、影响因子、类型、路径、模型、方式与效应、学术流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局限,建立了以上各方面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构建了技术扩散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及核心内容,并指出了近年来在微观尺度研究上对技术权力现象进行关注的新发展动向。
关键词:
技术扩散 综述 研究进展 尺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立军
本文从分析信息技术的内涵及其特征出发,研究了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扩散规律,并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扩散 信息化 产业改造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尚洁
信息技术在国家之间的非平衡扩散造成了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同样在国家内部也存在信息技术的非平衡扩散问题。本文将信息技术区分为成熟信息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以中国31个省市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对信息技术在东部、中部、西部非平衡扩散的成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往针对国家之间信息技术非平衡扩散的影响因素并不能解释中国的问题,且各考察因素对成熟信息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的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
技术扩散 数字鸿沟 产业结构 面板数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闵宏 王罗汉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的根源、内容和最新进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首先,内生增长理论源于对技术进步外生性假定的摒弃;其次,由于市场结构不同,内生增长理论可分为完全竞争型内生增长理论和垄断竞争型内生增长理论;最后,内生增长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大多是基于对生产技术、市场结构和偏好等假设的修正。未来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仍将建立在放松对生产技术、资源禀赋、市场结构、消费者偏好这四类理论假设的基础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闵宏 王罗汉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的根源、内容和最新进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首先,内生增长理论源于对技术进步外生性假定的摒弃;其次,由于市场结构不同,内生增长理论可分为完全竞争型内生增长理论和垄断竞争型内生增长理论;最后,内生增长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大多是基于对生产技术、市场结构和偏好等假设的修正。未来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仍将建立在放松对生产技术、资源禀赋、市场结构、消费者偏好这四类理论假设的基础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军岐
信息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不同,一种新发明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方能成为"创新"。信息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现在技术创新的产业内扩散、产业外扩散,体现在从局域到全国,再到国外的扩散过程中。从信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看,我国可以采取三步走的发展模式,最终建立自己的信息产业创新模式。培育信息技术创新领先企业;促进产业组织变革,激发信息技术企业间扩散;注重管理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内扩散;进行制度创新,促使信息技术向产业外扩散,是我国信息技术创新产业扩散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创新 产业扩散模式 产业扩散路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邢祖哥 贺灿飞
21世纪以来,全球区域不平衡发展现象不断加剧,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形成严峻挑战。区域不平衡是经济地理学的经典命题,其概念与研究框架不断被更新,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现有研究对区域不平衡研究的系统认知不足。基于此,论文梳理了国外区域不平衡研究发展历程和视角转向,通过国外趋势与国内外对比分析,提出区域不平衡研究方向展望。研究发现:(1)区域不平衡研究经历了早期萌芽阶段(19世纪末以前)、单一视角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二元视角阶段(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和动态视角阶段(21世纪以来)4个阶段,研究视角从趋同、趋异转向动态开放;(2)随着区域融入全球化程度日益上升,区域不平衡研究发生了由经济不平衡转向多维度不平衡、从静态均衡到外生冲击、由地方化到“全球—地方”互动的视角转变,研究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3)当前区域不平衡研究范式变化趋势体现为衡量方法的改进、与现代经济地理学流派的融合和对尺度效应的关注;(4)未来区域不平衡研究亟需融合借鉴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区域不平衡的内外因素协同作用、动态演化趋势和周期效应、多尺度力量交互和多元主体互馈机制等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英隆
全球化下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动力,更需要有对创新体系的内在结构整合。信息技术创新的产业扩散是一个多级传递的过程,从产业组织意义上扩散可细分为4级,即领先创新企业的新信息技术与工商业结合、信息企业间扩散、产业内扩散、产业外扩散;从地域范围上扩散又可分从领先创新企业所在地的局域到国内,再到国外的扩散。各级扩散对新信息技术的产业推广有不同的意义。要确立开放环境下的结构整合管理新思维,更新激励创新方法,界定领先创新企业,集成追随企业,优化信息技术与工商业结合的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克 张斌
[目的/意义]学科知识扩散的路径识别是衔接知识扩散网络宏观特征和微观作用模式之间的重要桥梁,文章旨在总结当前学科知识扩散网络路径识别的研究现状,分析问题并总结发展趋势。[方法/过程]文章回顾了学科知识扩散过程、主路径识别、扩散路径的语义分析与路径的结构拓展相关研究现状。[结果/结论]当前的路径识别研究主要依赖网络拓扑结构分析或语义识别,且未能揭示其他类型主题的扩散路径;认为通过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与主题语义挖掘的融合提升路径识别研究的精度,和通过识别反映学科知识扩散多样性的多类主题提升路径识别研究的广度是未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琦炜
社交网络为从个体层面研究产品扩散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通过文献梳理,首先介绍传统的产品扩散机理。然后,从社交影响和消费者采用决策规则两方面,概述社交网络下产品扩散研究进展,具体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影响、Hub点影响、强弱关系影响和采用决策规则描述方法。最后,指出可从真实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多产品扩散、重复购买行为和营销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段利忠 刘思峰
技术扩散是指技术的时空传播 ,是该项技术在其它经济领域和更大的地域空间范围的应用推广。在技术扩散中引进场的概念即技术扩散场 ,将影响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抽象建立了技术扩散场的三维空间坐标 ,为技术扩散设定了扩散的空间。技术扩散场扩散速度模型 ,描述了技术扩散场处于时变场状态时技术扩散的扩散速度和过程
关键词:
技术扩散场 扩散速度 模型理论研究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邵云飞 殷俊杰 杜欣
在梳理联盟组合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综述了联盟组合的内涵、涌现、配置以及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技术生命周期短、创造性毁灭、资源依赖程度高等产业特性,联盟组合是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培育和提升创新能力,以应对上述产业特性的重要组织模式。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指出现有研究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还需围绕产业特征,深入探究联盟组合与创新能力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韩纪江 郭熙保
扩散—回波效应最初是由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之后几十年学术界对这一对概念进行了多角度探索,从经济学领域到非经济学视角,从定性研究到定量分析,从实践经验总结到理论模型构建,使之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概述了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和扩散—回波效应的基本观点,探讨了这一理论研究的传承脉络、最新进展和模型化趋向,提出缪尔达尔转折点和空间成本这两个基本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