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234.67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86)
2023(15894)
2022(13493)
2021(12890)
2020(10680)
2019(24777)
2018(24977)
2017(47209)
2016(26043)
2015(29677)
2014(30008)
2013(29103)
2012(26516)
2011(23737)
2010(24109)
2009(21869)
2008(21523)
2007(19041)
2006(16750)
2005(15193)
作者
(74236)
(61268)
(61169)
(58436)
(39253)
(29436)
(27803)
(24035)
(23499)
(22293)
(21073)
(20679)
(19707)
(19559)
(18927)
(18901)
(18547)
(18409)
(17685)
(17640)
(15503)
(15310)
(14857)
(14099)
(13921)
(13715)
(13703)
(13654)
(12444)
(12051)
学科
(97922)
经济(97783)
管理(81809)
(74521)
(64069)
企业(64069)
方法(46707)
数学(40264)
数学方法(39516)
(27355)
中国(26358)
(26079)
业经(23428)
(22098)
(21294)
理论(21088)
技术(20702)
地方(17707)
(17526)
财务(17436)
财务管理(17401)
农业(17222)
企业财务(16499)
(16266)
(16179)
贸易(16162)
(15718)
(15476)
(15455)
教育(15427)
机构
大学(365644)
学院(364075)
管理(145248)
(136863)
经济(133517)
理学(125060)
理学院(123679)
管理学(121229)
管理学院(120544)
研究(115953)
中国(86780)
(78576)
科学(72212)
(66085)
(57545)
(55399)
(55380)
中心(53903)
业大(53640)
研究所(52010)
财经(51807)
北京(49895)
(49572)
师范(49109)
(46911)
(45078)
农业(42958)
技术(42675)
(42225)
经济学(40111)
基金
项目(246612)
科学(193459)
研究(184004)
基金(176122)
(152233)
国家(150952)
科学基金(130508)
社会(112681)
社会科(106662)
社会科学(106632)
(97923)
基金项目(92965)
教育(88001)
自然(84809)
自然科(82856)
自然科学(82841)
(81757)
自然科学基金(81339)
编号(77355)
资助(73223)
成果(63890)
重点(55149)
(54172)
课题(53996)
(51816)
(51010)
创新(48258)
项目编号(48080)
教育部(46957)
大学(46922)
期刊
(150832)
经济(150832)
研究(107031)
中国(79173)
学报(56604)
管理(55425)
教育(54344)
(52356)
科学(50918)
(50258)
大学(43545)
学学(40051)
技术(38446)
农业(34853)
(29477)
金融(29477)
财经(25231)
图书(24839)
业经(24523)
经济研究(23143)
(21461)
问题(18804)
科技(18666)
理论(18656)
技术经济(18590)
(18363)
实践(17259)
(17259)
(16849)
书馆(16817)
共检索到54448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健锐  杨新  龚婷婷  李婷  杨凌霞  张维  徐磊  廖维俊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是职业教育的热门话题,而现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而信息技术类专业由于其专业特点使得这些问题更显突出。本研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将工作室引入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学中,提出了信息技术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其付诸实践,通过多年的实践,证实该模式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了三个对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庞松鹤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种新模式。本文从"工作室"的建立与管理、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了具体的介绍,并总结了实践的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洪波  刘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艺术院校招生规模以及招生比例都在不断扩大,艺术院校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已经被庞大的数量所挤压,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愈发注重实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同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也需注重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育,而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应用,将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男  
本文阐明了实施和推广"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因、途径及保障机制,初步建构了"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室建设开发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组织运作和工作室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惕惕  夏耀辉  陈国康  黎喜驰  吕振海  许林  宛明珠  赵静歌  罗坚娥  吴莲  王际华  裴均科  
中山中专动漫游戏专业本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根据人才需求调研和就业岗位分析,结合动漫专业分工精细和公司规模普遍不大的具体实际,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动漫游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完整的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探索并实践形成了具有本专业特包的"基于工作室分类分岗"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引企业进校建工作室"和"进企业建学生实训工作室"的方式共建分类分岗型5类工作室;工作室代替教室,模拟公司情境,实施项目教学和工作室定向教学。实现了上学即上班,上课即上岗,企业技师与学校教师同台上课的跨界融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岗位适应性明显增强,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提升了教师实践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克泉  彭泽立  李洁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围绕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类型特征,构建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工学结合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工作室教学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运行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欣  
"项目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工作案例和公司的工作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借鉴企业的管理流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工作流程和项目要求共同商讨方案、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在和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环境氛围里,与老师、同学以及实践的交互作用中,主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施丽娜  
德国包豪斯倡导的现代设计理念以及以"工作坊"、"工厂学徒制"为代表的培养模式,成为世界设计人才教育发展的成功范式。工作本位学习是工作室制的主要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在实际工作中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反思。文章从分析当下动漫人才培养的困境入手,揭示了现有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并以工作本位学习为切入点,阐释了工作室制培养模式的先进性及必要性。结合动漫设计岗位的职业特性,就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环节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毛近菲  
"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办学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阐述了"工作室制"旅游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实施工作室制的途径及意义,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工作室制"的旅游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璇  唐林伟  
"工作室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工作室"为活动平台,以项目任务为活动主线,在导师或者技术专家的带领下,一线技术工人通过观察、讨论、参与项目、反思等方式,获得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最后成为独立的生产者和探究者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情境学习、默会知识及人才学相关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李斌技师学院的实践探索为该模式提供了经验总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成清  
动漫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高职动漫教育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教学与生产脱节的问题,不利于高技能动漫人才的培养,改革势在必行。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设计专业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与合作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把动漫企业引入到校园,通过改革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模式等形式,以项目为导向,进行了"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一如  莫新平  
根据动漫专业在校企合作进程中的水土不服现象,以现代学徒制为理论为依据,以校企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建立企业"名人工作室"。探讨了通过双主体育人、双角色扮演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栖教师、双导师制的师资构成,推动项目化教学改革,建立提升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平台,培养优质高技能型动漫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波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脱节的现象,就实施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功能与作用、实施的途径与方法,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环境改革、社会环境的支持等方面进行探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爱军  
"双师"工作室是在教师工作室的基础上,由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合作组建的新型教师工作室。与传统的校内教师工作室相比,"双师"工作室具有与企业更接近、项目来源更充足、校企合作更深入、人才培养更高效等特点。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IT专业为例,探讨了"双师"工作室作为教学平台、科研平台、技术服务平台以及技能竞赛培育平台的具体实践。最后从历史沿革、实施保障和应用成效方面,总结了从教师工作室到"双师"工作室的建设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永乐  何新洲  汤晓华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依托行业办专业,抓住区域优势,与大型勘测、设计、施工等企事业单位合作,让师生积极参与国家大型建设工程,实践"跟着测绘队干,帮助工程师算,协助监理师管,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保障该模式的实施,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校企沟通机制。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