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99)
- 2023(4683)
- 2022(3728)
- 2021(3699)
- 2020(2882)
- 2019(6575)
- 2018(6889)
- 2017(10353)
- 2016(6949)
- 2015(8231)
- 2014(8509)
- 2013(7263)
- 2012(6776)
- 2011(6240)
- 2010(6528)
- 2009(5438)
- 2008(5416)
- 2007(5102)
- 2006(4640)
- 2005(4286)
- 学科
- 教育(21027)
- 管理(18558)
- 业(17782)
- 企(15234)
- 企业(15234)
- 济(14197)
- 经济(14191)
- 技术(12723)
- 中国(11224)
- 理论(10320)
- 教学(9685)
- 方法(6446)
- 学(6384)
- 技术管理(5839)
- 学法(5388)
- 教学法(5388)
- 研究(5341)
- 数学(5177)
- 财(5055)
- 数学方法(5040)
- 学理(4865)
- 学理论(4865)
- 农(4593)
- 发(4376)
- 信息(4358)
- 业经(4185)
- 发展(3867)
- 革(3801)
- 展(3743)
- 改革(3712)
- 机构
- 大学(93176)
- 学院(88602)
- 研究(32750)
- 教育(29141)
- 管理(28319)
- 理学(23662)
- 范(23566)
- 师范(23446)
- 理学院(23324)
- 济(23172)
- 管理学(22717)
- 管理学院(22516)
- 经济(22278)
- 京(22240)
- 科学(19548)
- 师范大学(19251)
- 技术(18184)
- 职业(16477)
- 中国(16214)
- 所(16163)
- 江(15946)
- 北京(14933)
- 研究所(14711)
- 中心(14262)
- 州(12556)
- 业大(11935)
- 院(11704)
- 农(11702)
- 职业技术(11610)
- 教育学(11157)
- 基金
- 项目(56004)
- 研究(50753)
- 科学(44809)
- 基金(34404)
- 教育(33604)
- 家(29225)
- 国家(28787)
- 社会(27052)
- 编号(25520)
- 社会科(25266)
- 社会科学(25260)
- 省(24904)
- 成果(24074)
- 科学基金(23868)
- 划(22642)
- 课题(20712)
- 年(17897)
- 基金项目(17286)
- 项目编号(16033)
- 规划(15149)
- 重点(14371)
- 研究成果(13819)
- 部(13816)
- 自然(13398)
- 资助(13379)
- 自然科(13120)
- 自然科学(13118)
- 性(13066)
- 一(13042)
- 创(12983)
共检索到147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夏洪文
良好的现代信息环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过程中具有引导、规范和陶冶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受“学科本位”观念的束缚,以及强调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因素,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在认识与实践层面上出现忽视人文精神培养的误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要坚持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意识培养以及教学和管理等方面体现人文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宇芳
本文提出了终身学习能力这一概念,阐述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关键因素,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终身学习 独立学习 协作学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宁华
近年来,我国医患矛盾演化得越来越激烈,医患恶性事件频发,造成惨痛结局。在痛心之余反思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除了因医疗卫生制度层面的设计缺陷和管理层面的执行不力,医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是造成医患纠纷频发并上升为激烈冲突的重要原因。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应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在学校办学和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一、我国医学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人文素养在生源上的缺失。我国的招生制度规定医学专业只能招收高中理科学生,文理分科不仅使理科生与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淦昌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进步的标志。唯有改革者才能夺胜,唯有创新者才能恒强。信息技术作为创新路上的技术支撑,已经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快速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成果普及并应用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首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培育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意识,让高中生了解和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知晓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它的应用对我们人类平常生活的深刻影响,让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再者,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可以培育学生良好的信息涵养,它作为支撑终身学习和合作的工具,为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必要基础。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是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大本营。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从教育目标上来看的计算机课程重点放在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术上,而信息技术教学却是培育信息涵养,所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以老师讲解为轴心,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应地应该转变老师的教学模式,使其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讲授模式有效转变。笔者将结合刘彦宾编著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与应用》,对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基础教学进行探讨和设计,形成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和系统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书义
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强化人文教育,重建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完善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注重大学生知识的内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杰 刘康声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精神,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文与科学的交融越来越明显。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首先都要把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作为主要目标。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作为学生各项能力素养发展的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文章提出了高职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交融及其培养途径。
关键词: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高职教育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大荣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文化和伦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当下,不仅要在技术与知识的发展创新上下功夫,还要在人的道德培育、人文素养上下功夫,信息技术的发展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虹
21世纪许多问题的解决 ,都需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高校图书馆突出狭义教育性原则、尊重学生原则、参与原则和互动性原则 ,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为高校素质教育服务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素质教育 人文精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肖沫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在高校,人文精神表现出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文明高尚、爱国敬业、与时俱进、不畏艰难的特征。当前,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状况不容乐观:拜金主义泛滥,功利主义盛行,精神家园迷失,人文关怀淡漠等等,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新的时期必须加强对高校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全面成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医学生 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俊伟 张华玲 秦祖泽
作者认为一般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不缺乏一般意义上的人文知识,真正缺乏的是人文精神;工程教育应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文脉”。还就工程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实质性融合的几点思路做了论述。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人文精神培养 融合 实现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车乒
人文精神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主体精神、互动精神以及审美精神。因此,从人文精神的角度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自己实施的发展过程,主要指教师作为发展主体实施自由创造的过程,教师作为环境的构成部分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的实践审美过程。目前的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教师主体精神缺失,教师与其所依赖的生存环境之间缺乏互动形式,教师专业发展缺乏与历史、经验的交流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审美意蕴缺失的问题。鉴于此,教师要正视自己的"无知",树立发展和超越自我的决心和意志;坚定教育事业是一份崇高职业的信念;实施广泛
关键词:
大学教师 专业发展 人文精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在人类所有的文化活动中,教育应当是最具有人文意义的活动,理应最具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蕴含着一种全新的教育观,从中我们将在有关教育的目的、方法和内容等一系列问题上获得许多新的灵感。站在人文精神的高度,我们不仅能够清醒地看到实然的教育和应然的教育之间的偏差和距离,而且更能够清晰地看到未来教育及其改革的出路和希望。
关键词:
教育 人文精神 教育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春花 朱其训 邵卫旭
现代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其中,培养人才是大学教育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目的。而培养既具科学技术知识、又富于人文社会观念的新型人才,是当今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正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新的定位。因此,必须在人才观、教育模式、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三个层面进行全新的思考,从而培养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现代大学 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与人文精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亚丽
从人文精神的内涵入手,指出人文精神重建,是当前高教的重要课题;指出共青团担负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任务;提出了团组织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共青团 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
本文首无梳理了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的由来及中国文化中人文的涵义 ;其次 ,分析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的主要观念 ,认为人文主义的主题是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力 ;再次 ,本文提出我们今天的新人文精神并不排斥科学 ,它包含两个相关方面 :人文关切和科学理性 ;最后 ,文章提出 :新人文教育 ,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校生活中的人文性 ,二是师生人文精神的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